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是一个梦境,一个迷失了千年的神秘梦境,一个探索之旅的世外桃源。一千多年来,它静静地默守在古南越的一隅,雄浑庄重而又兼容并蓄;依偎在山水之间的道家村,曾是一座沉睡了千年的普宁古城,如同悬谜一般期待着睿智的历史解读者。村旁,逐一铺开的,是错落的农田、成片的竹林,还有大片连片的沙滩;沙滩之外,是清澈的河流、层叠的远山……犹如宋代国画里的泼墨挥洒,它们齐齐泼染出了一个天人合一、山水相依的诗画境界……
这一处迷失在苍茫历史烟雨中的“世外之境”,有神奇的丹山、清幽的峡谷、飞溅的瀑布、澄碧的江水、神奇的村落;有被山岭环绕的宁静溪流和山湖,徜徉在美丽河滩草地上的成群牛羊,净如明镜的天空底下金光闪烁的悠闲沙滩,河流缠绕的山水田园风光,栖息在汩汩清溪之畔的小桥流水人家,纯朴好客的人们热情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所有这些,都有着让人窒息的如诗似画的宁静与美丽。这里是古老的乡村乐土与休闲的人间桃源,在这里,日月和星辰,仿佛就停泊在你恬静的心中。
——这就是隐藏在中国南方古代“水上丝绸之路”北流河中段的最神秘的河谷旅游胜地——石表山,一个以“雅、幽、奇、险、神”著称的AAAA级旅游风景区,它一如香格里拉那般如画如诗,一如世外桃源那般如梦如幻,充满祥和、宁静、永恒和神秘色彩……
神奇的“天然大坐佛”
在通往石表山的路上,导游介绍说,石表山是一座历史名山,一千多年前是很有名的,唐代高僧鉴真就曾驻锡山上。石表山风景区可以用四句话来形容它的神奇:“丹山成巨佛,悬岩流清泉,云海伴日出,静水倚金滩。”石表山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集“雅、幽、奇、险、神”于一体,城墙式的丹崖绝壁、险峻幽深的额状岩廊,随处可见。山下是古代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北流河,碧水缠绕丹山脚下,令石表山显得特别的巍峨雄伟,奇丽壮观。
我有个习惯,每到一地总爱了解地名的来历,问同来的朋友,这座山为何叫“石表山”?朋友不懂,还是导游答道:“石表山的山峰就像两座耸立的华表,故有此名。”我想:物以形名,大多名山都是这样,如五台山、峨眉山等等,不足为奇。如是这样,应叫“华表山”才对。
石表山距藤县县城西南40多公里,经藤县至容县二级公路直达山外,转入三级水泥道路,盘山而行进入景区,全程约40分钟。
到达了景区接待中心。仰观石表山,半山以下植被翠绿,半山以上赭红如霞。山石表面裸露于天,我想,这或许才是“石表山”称谓的由来。后来,查阅了一些唐代史籍,载有1300多年前的中唐名相李德裕被贬为崖州司户时,路过道家村石山之下,得山上宝莲寺僧送一块奇石,他倍觉珍奇可爱,便镌刻四字于石表。此四字,古人竖读为“道家有之”,今人横读为“有道之家”。当时石表山只称石山,只是不知李德裕刻字于奇石之上,还是石山之上。但这是迄今为止关于石表山的最早文字记载。
景区接待中心在石表山下的马坪埌,接待、旅宿分两列,仿古建筑,亦具古意。这里原是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遣大将“伏波将军”马援南平交趾之乱时,溯北流河而上,至此地驻军跑马,故称“马坪埌”,旁边还有小河称“马坪河”。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均有诗咏其事。
导游问:“你们看看石表山像什么?”大家乍看,不禁“啊!”惊叹一声。从马坪埌仰观石表山北山,宛然一座天然大坐佛,轮廓毕肖,神似之极。很像一尊慈眉善目的大佛在盘膝端坐,垂手表法,普渡众生。导游说:“世界上有两座大坐佛,一座是阿富汗的米高扬大佛,可惜被塔利班炸毁了;一座是四川乐山大佛。但这两座大坐佛都是人工开凿的。这‘石表大佛’却是天然而成,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轮廓雄浑,惟妙惟肖,堪称‘天下第一天然坐佛’!可见这石表山极有佛缘,隋唐时期山上建有宝莲寺,辉煌富丽,盛极一时。唐代高僧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未遂,被风暴吹到了海南岛,他率众僧侣从海口渡海回至雷州半岛,北归至此,曾礼谒石表山并在山下驻锡三旬有余。或许,就缘于这个‘天然大坐佛’的神奇法相。”
我们仰望石表山,只觉得这座天然大坐佛越看越似,越看越神:法相庄严,气度恢弘,一双慧眼注视着汩汩北去的北流河,千百年来端坐在这里,似乎以一种意志、一种思想、一种境界在向古往今来的芸芸众生昭示。这一神奇的形象,就足以让人感悟与动容。
导游告诉我们,石表山是一座有佛意的山,但它比香格里拉开朗,也比桃花源入世,它和世界有限度的接触,科技文明的成果流入这里;它主张平和、清静、休闲之道,但它不会过于心如止水,无欲无求。
石表山景区不仅汇集了丹山、碧水、峡谷、溶洞、湖泊、清溪、沙滩等有石表山特色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很多美妙的民间传说和现实的动人故事。
大美无言。站在石表山上,最让你心动的,却是山下一览无遗的诗画田园。青山绿水、茂林修竹,黛瓦白墙、银沙碧浪,田园错落、远山层叠,杳杳风韵、醉里红颜。丹山、绿水、翠竹、金滩妆点成一座立体画廊……石表山景区,一个你应该卸下行装住下来的地方,一个让你在梦里也常常发呆的地方……攀登石表山,将是一次身体、心智和灵魂的体验。
导游的话语,让我们的心早已飞往石表山上了。
曲径通幽的“九曲云梯”
从马坪埌景区接待中心往西南,沿着新开辟的景区公路入山。
此时,山外依然是炎日当空,暑气逼人,但转过山坳,已经感受到了石表山的清凉气息。凉风习习,清香扑面,一幅灿烂的水彩画图仿佛从山峡间牵曳而出:一条数丈宽的溪谷,一座古意悠然的木板桥横卧于溪谷之上,桥下是一片金灿灿的稻田,流溢着金色的波光,一顶顶绿萝般的甸甸荷伞从暗溪草甸里攒出来,间或点缀其中,宛如站在金地毯上流目顾盼的亭亭玉女。
这是入山之道的莲花溪。横溪越涧,从翠绿的矮树林穿行,翻过一道不长的山梁,便来到石表山门前。这里的景致大异于山下,当头炎日已被四周茂密的林荫遮蔽,林木间一条山路直指古色古香的木构山门。 山门外设有数处台墩,驻足休憩,只觉蝉鸣如织,鸟语呼应,有一种鸟鸣幽涧的清雅古韵。凝神之间,可以闻听似乎从远处呼啸而来的阵阵松涛,乍听以为是很大的山风滚来,但眼前只见树林飒爽摇摆,山风却是和悦而过,留下阵阵清爽与快感。
导游告诉我们,登石表山走的是丹霞道,小道或穿岩而过,或从山峡穿行,或走石壁栈桥,有九曲崖、十八弯道,称为“九曲十八弯”。走在石表山的曲崖弯道,是换步易形,随心生相,远近高低推拉摇移皆成妙相的,山上有“丹崖叠翠”、“赤壁长廊”、“银珠挂壁”、“长岩飞瀑”、“七星伴月”、“灵猿观天”、“飞龙在天”等等众多自然风物,处处成景,人临其境,宛然在画中行。
导游颇为专业,登夏山而言春景,见景物而言历史,顿时让我们心驰神往,仿佛置身于那明媚的无边春色里,神游于古人登高忘我的境界中。
石表山由于特殊的地形特征和气温、气候,温湿时间长,草木特别丰茂,可以说是四季如春。且不说就是这山门四围,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这里风和日丽、雾岚缭绕,各种各样的山花烂漫开放、争奇斗艳,春有杜鹃,秋有红叶,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令人如临花海、如入仙境,是游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于是,我们乘兴而上。从山门往上爬行,一路上或曲径盘转,或穿岩过峡,进出于险峻陡壁间。到有凉亭的地方,就驻足欣赏山中的景致,或俯瞰山下的田园风光,仿佛是在画图中流连。过了“赤壁长岩”,上至半山,有天池一方,水面二三亩,游鱼出没其间,不惊不惶,悠悠然自得其乐,闲适之态让人叹为观止。
往上一路登高,芳草丰美,花露沾衣,偶有流泉飞瀑,宛若珠帘挂壁。掬一把清泉,洗擦脸上,凉爽至极,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意。
流泉飞瀑的“赤壁长岩”
爬过半山的栈桥“九曲云梯”,来到半山岔道,上山之路一分为二,各通往不同景点。往左边是山南,经古寨门穿过“赤壁长岩”通往山顶;往右边是山北,经“神仙峡”上“黄牛推磨”、“古宝莲寺”遗址等景点。
我们往左向山南而行,经古寨门上山。这里宛若天然的军事要塞,秦汉时期便有人在山上筑寨而居,至今山上仍留存有古人构筑的古寨门、古石墙、古城堡、古石井等遗迹。于是,这座崖壁峭立、奇崛挺拔的大山更有一种历史的厚重。
石表山壁立百仞,四面悬崖绝壁,古寨门置于岩峡之间,砂灰夯墙,旧为通往山上的惟一通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险,山寇凭此易守难攻的险隘据守山寨,占山为王。寨门后为长岩,叫“赤壁长岩”,宽十余米、长数十米,可容近百人。这是石表山最有名的岩崖。岩在崖中,岩内有泉水,清冽可掬,崖壁有悬瀑飞洒,如挂珠帘。半山岩崖有此清泉,山僧在此汲水饮用,盗匪居此亦不惧断水围困,确实是个理想的山居之所。
据史志载,唐宋时山上有宝莲寺、大王庙,明清时有寺院和三眼堡,明朝末期朱龙出反叛朝廷、清朝太平军首领覃亚帅的“红头军”,以及道家村杨举人率众御匪,都曾占据此山立寨。因此缘故,山上建筑后均被官军焚毁,仅余残迹。民国初年,同盟会员杨步衡、苏无涯也曾据此筑“石室”,邀请反袁志士来此,起草檄书、盟立誓言,共同反抗袁世凯复辟称帝。民国中后期,新桂系首领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亦曾派驻军队在此据山扼守北流河水道。可见此山形势非同一般,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寨门后的“赤壁长岩”,叫“灵秀岩”。相传古时有位欧姓书生在此读书,后高中秀才,赴考又登科及第,所以俗称“欧秀岩”、“高秀岩”。这个岩穴通壁赭色,为丹霞岩地貌,据专家考证,这条狭长的空谷岩穴是因为岩体断裂、崩塌及风化、流水侵蚀等作用形成。岩壁赭色,纹层如波纹流动,又似织绢悬挂。在岩中轻轻呼唤,即回声传递,所以又叫“空谷传声”。狭谷悬于半空,四外树林蓊郁,环境幽静,透露出一种天然的灵秀之气,如果是清晨或雨后,在这里说话,声音能传到几百米外的山脚、田间,非常神奇。如果是雨后山悬上出现飞瀑,那潺潺水声如琴如佩,远远传来,宛若神仙之乐,极其悦耳。
岩内古井一方,是古时寨民留下的。井水清澈见底,井壁流泉叮咚,点滴其间,如鸣佩环,长年流泉如注,滴水穿石,形成小潭,极显清幽、秀雅、静美。泉边有古篆诗刻,字迹古朴,颇有古意。其文为:
游佛流高
客灵泉秀
留显古岩
连笑井长
此诗亦为诗谜,高岩之上有清泉不息,自是神奇。此诗即是描述岩内泉水神奇之作。诗文自右往下读,用顶针回环格,顺读、倒读皆为一首七绝妙诗:“高秀岩长岩秀高,流泉古井古泉流;佛灵显笑显灵佛,游客留连留客游。”可见诗风古朴,意境别致,前人诗客骚人的意趣洋溢其间。
岩外有巨石横亘而成狭窄小道,古时此道为上下必经之路,扼山寨之咽喉。站立岩石之上,江上船只往来历历可数,脚下村庄田园人物也尽收眼底。
导游告诉我们,如果泉水充裕时,还可以观赏到“长岩飞瀑”的奇景:一条流泉从高峻的岩壁飞泻直下,犹如悬布垂练、万斛珠玑、飞花溅玉,煞是好看。如果遇上雨天,水势变大,就会看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观。
我们站在“赤壁长岩”之中,掬流泉、品古井、读趣诗,观赏岩外风光如画,聆听赤壁滴珠如铃,感受薰风徐徐轻抚,这境界、这意趣,很有种仙家胜境别有洞天的美妙。
峡谷清风的“神仙峡”
从右边弯道往北登山,来到大佛的后背,有一处石峡,崖岩壁立,人们称之为“神仙壁”,石峡便叫做“神仙峡”。这是一处彩页岩,因受雨水滋润,丹崖赤壁上长出许多黑色、灰色、白色的藻类,使石壁呈现出一幅彩色崖壁,崖壁上还有许多发育中的竖状凹穴溶洞,怪石嶙峋,松木倒悬于峭壁之上,姿态摇曳,非常奇特,极具观赏情趣。
峡谷中极为清爽,有一种超然脱俗的仙道之气息。不管山下多么炎热酷暑,这里一律是清风习习,轻拂心扉,让人怡然而忘忧。传说,神仙常聚此地,日赏凡间美景,夜隐丹崖神穴;出则畅游山水,归时下棋作乐。 乡民羡慕神仙生活和故事,在峡壁上镌刻了一首“神仙诗”。诗句初看颇觉神秘,横竖皆不能读通,不知其所云。诗文有七句:
饥时得到桃源洞
忘钟鼓响停始彼
尽闻会佳期觉仙
作忽女牛下斗人
而静织郎弹星下
机诗赋又琴移象
观道归冠黄少棋
众人疑惑之际,经导游提示,读出其诗,顿感诗意不俗,趣味盎然。
原来这是一首“螺旋半顶针诗”,从内向外顺时针而读,七言八句却是一道七律:“牛郎织女会佳期,月下弹琴又赋诗。寺静忽闻钟鼓响,音停始觉斗星移。多少黄冠归道观,见机而作尽忘饥。几时得到桃源洞,同彼仙人下象棋。”峡谷仙风赏趣诗,确实别有一番情趣。
距峡谷数十步,山坳之间有半山亭。此处古时为石表山第二道寨门,相传为古土著人窦始所筑,现仍可见古堡垒遗迹。后人于山坳上建筑“半仙亭”,临亭休憩,凉风轻拂,树叶摇曳,清爽宜人。旧时游人至此,坐在亭中,东望绣江如练,西赏群岭葱茏。临美景,沐清风,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古有“偷得人生一日闲,此至已是半天仙”之说;时人也有“幽谷闲憩入仙境,长峡清风胜千山”之赞誉。
沿亭边直上,便是“黄牛顶”,是一处被神化了的景观,叫做“黄牛推磨”,山上有古墓,风水家称之为“牛眠宝地”。“黄牛顶”后面的西南有一环形山窝,残砖断墙隐约可见,相传初唐至宋代在此建有宝莲寺,“初唐四杰”诗人王勃、武后时期著名宫廷诗人宋之问均曾在此寺驻宿,并留有诗赋,传神描绘山中迷人景色。寺中僧侣颇众,每当月圆之夜,便会有一头黄牛出现,据说是佛祖的坐骑,佛祖讲经布道时,黄牛闲来无事,便帮寺僧推磨作食,累了便在此眠息。此处风景独具,站在山顶东望,只见众山来朝,左边是坐佛顶峰,右边是石表顶,此山略低而居中,后山树木葱茏,植被完好。山外局势开阔,北流河水蜿蜒脚下,江岸翠竹如带,江水碧绿如玉缠绕于山前。
宝莲古寺不知毁于何朝何代。至清末,有同盟会员、道家村人杨步衡与会友苏无涯在遗址上建筑“菩提山庄”,并邀同盟会员唐生智、蒙经(字民伟)、周扬亚、黄柏周4人来此商讨护国反袁。6人“歃血为盟,誓与袁世凯势不两立”,并起草声讨袁世凯复辟帝制檄文,为革命党所看重,赞为一时之豪杰,时人称之为“六君子煮茶论世”。此6人于民国初年均有所建树和影响,其中唐生智为民国军政要员,蒙经为民国梧州市首任市长,石表山也以此闻名于世。
驻足古寺故迹,与“神仙峡”的清风扑面相比,此地显得十分幽静。山窝之中,茅草萋萋,树木亭亭,气欲聚而雾若凝,让人隐隐可以感受到佛迹气息,觉得仿佛进入到一个静止的环境,一派神秘的古迹景色与氛围。
“九龙聚气”的“飞龙顶”
从左道穿过高秀岩,是一条与岩连贯的“赤壁长廊”,为额状岩洞,洞宽约400米、高约35米,洞内约高12米,与高秀岩相连,全长1000多米,扁长空旷,色若灿霞,蔚为壮观。
过了长廊,曲折而上,到了石表山的标志景点“灵猴观天”,石猴为岩石风化而成,从南仰望,整座山峰的轮廓活脱脱一个灵猴在翘首东望,形神毕肖,妙趣天成,它那极目云天的神态,神色凝重,目光深邃,就像一个想念天庭宫阙的“齐天大圣”。辞别“灵猴”,再往上去就是石表山的顶峰“飞龙顶”了。
“飞龙顶”是石表山景区的最高点,海拔449.5米。俗称“飞龙在天”,从石表山北部东侧顶部边缘顺着山势高低起伏,曲折蜿蜒,其跌宕之势犹如一条巨龙在滚滚云涛中翻腾滚跃,腾云驾雾,姿态雄健,气势如虹。
站在山顶,远眺四周,只见此山东、西、南三面水绕如带,隔江诸峰连绵起伏,葱茏叠翠;东北则众岭奔来聚拥于石表山,群山分为九脉,九条河冲溪涧出没其间。传说,石表山是九条山脉龙气汇聚之所,称为“九龙聚气”,难怪一登上“飞龙顶”,便觉得石表山大气浩然,有一种惟我独尊的王者气度,四围众山皆俯伏于脚下。
山上有“莲花台”,平台空阔,形似莲花红蕊。站立台上,左可见丹崖叠翠而成的层层莲瓣;前可观远方山峦耸立,翠峰环峙,郁郁葱葱,层层叠叠,如涛如浪;下可视北流河曲折蜿蜒,山环水绕,金滩如带,平沙落雁,更有如诗似画的田园错落有致、黄绿相间,美不胜收。而山下的一座座小山包,葱茏簇簇,宛如一顶顶甸甸的莲叶舒展在溪流与山塘之中。
相传这山上、山下的胜景很有格局,是一处风水宝地。昔日大唐国师李淳风、杨筠松均漫游到此,极为赞赏这一宝地,杨筠松还留下了一首风水题诗:“石表山上一枝莲,莲花莲籽结江边;谁人葬得莲花地,买尽广西万顷田。”且不说这传说是否真实,但眼前的景致确实独具形胜,是应了传统的风水格局的。
从山上往北望,远处北流河中间有一块圆圆的小洲,它对上的位置正是北斗星最后一颗星所处的方位,叫做“禽星把水口”,而这个“禽星”之上,又有“水口星”北辰星,有说“北辰把水口,贵不可言”;近处,北流河恰好在中间缠绕形成湾流,把两边山峰一分为二,成为“玉带缠腰”,金城水抱,非贵则富;右边的丹崖叠翠又刚好是“九龙聚气”之所,而石表山正好处于“捍守天门”之处,挡在滚滚而来的北流河上游。撇开风水地理不说,这样一处难得的丹山绕碧水风光景观,本身就是一处充满钟毓灵秀之气的旅游胜景。
站在“飞龙顶”,山高人为峰,不仅可以远眺群山、俯瞰江河,而且还可以观3州风物、赏四季之景。
在山顶举目四眺,藤州、容州、义州3州景物已在视野,东观凤凰山、皇坟顶,西看宝鼎山、六伏岭,南望十字顶、阿婆髻,北眺狮子山、甘罗顶,高山峻岭叠叠如屏,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俯视近处,田园历历,阡陌纵横,河流、村落、田野、竹林尽收眼底,一派秀丽的田园山水风光,令人心旷神怡;稍远处,灰白的北流河如带飘流,蜿蜒北去;十里金滩,如铺金绣;两岸翠竹,如龙腾跃,随江绵延,如同三条彩色绸缎飘落了青山绿水间,熠熠生辉。
奇异独美的“低云海” 石表山的“低云海”极为著名,是南国独一无二的奇异景观。在南方群山众岭中,想看到云海本来是件很奢侈的事,那仿佛是崇峻高峰才有的独特奇观,如黄山、峨眉山、华山的云海,是天下驰名的,也都出现于高海拔之上。但意想不到的是,石表山虽然不高,却有云海,而且以“低海拔云海”闻名遐迩。更让人激动的是,在这里,你看到的低海拔冬季云海奇观是全国罕见的!
导游告诉我们,石表山“低云海”分为“春海”与“冬海”。这种“低云海”奇观是石表山独有的、与众不同的奇观。它的形成是因为石表山周边的特别地形和地貌,北流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S”形大湾流,就像一个混沌初形、阴阳始见的“太极图”,上游有石表山狭隘河峡捍守天门,下游有狮子山关锁地户,长峡河谷之间,群山拥抱,河溪众多,形成了一个相对静风的区域,大风扰动少,云雾持续时间长且稳定。石表山是一座丹霞石山,容易吸热、吸湿,地处道家大湾流谷地之中,热天容易大量吸收热量,冷天也容易大量吸收寒气,所以春夏之交由河流的水气与天空的热气交汇,秋冬之际则由石山散发的热气与河流的水气相聚,无论是湿气还是热气,都维持较长的时间,冷热水气相遇凝结就会出现壮观的“低云海”景观。
春末或冬初之际,如果早上登山,游者就会有幸观到“低云海”,那是游石表山最神驰的时刻:漫无边际的云海就在你的脚下不断弥漫、升腾、铺展,莽莽苍苍,浩瀚无边;远近山岭峰峦浮露于云海中,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如真如幻,宛然佛国仙乡;当太阳跃出山尖的那一刻,金光弥漫开来,漫天云海瞬间便披上了斑斓的锦衣,浮光闪烁,璀璨夺目,迷离壮观的云海冲击着每个游者对天堂的极尽想象……
云海日出是石表山最瑰丽壮美的景观,观赏的最佳处是山顶的“观日台”。游人至此,“身临绝顶,举目东望,遥见诸峰,葱茏耸峙,云在脚下,人在云表,宛然仙界。倏忽异彩,日轮荡漾,若浮若沉,稍之奋勇而起,云成五色,光彩夺目。”这就是明代诗人傅惟宗和大才子解缙当日所见的“白日晴嘘五色云”奇观了,所不同的是,他们是从江上的龙湾远观石表山云海的。
导游的解说让我们极为神往这低山云海的独特境界,但此时刚过中秋,又是晴天丽日,观云海只能是南柯梦想了。常道天公多变,风云难测。当我们穿崖过峡、迂回而上来到石表山顶峰之时,有云影自东南而来,越聚越浓,不多久竟然隐天蔽日,四围山峰、河流忽然云闭雾合,杳不知南北。方才历历可数的三十六峰,瞬息间全都遁形匿迹不见身影。
风静云低,“哗啦哗啦”一阵骤雨,如箭簇齐射下来,迅忽形成雨幕,把四野笼罩成一片迷茫。约10多分钟后,雨歇云动,只见四野白茫茫一片,现出了一片雨后云海来。啊,好大一片云海!石山之上,云浮雾起,我们只觉得自己是在腾云驾雾之中,人也分为两半,上半身觉得雨过清凉,下半身却感到山透热气,而环顾四周,云浮雾涌,一时竟不知高低,不辨南北,只觉得一缕缕、一团团的白气荡于胸前,流于身边。虽说是过眼云烟的变幻,或疏或密,或远或近,如纱如带,浓淡相间,但却让人领略到了大自然阴阳幻象的神奇。站在云雾中的女导游,身姿窈窕、亭亭玉立,宛如云中漫步的仙子,让人疑是来到云天之上,由仙子导游于阆苑仙葩的美境呢。
而稍远处,灰蒙的山峰、河谷之间,脚下“S”形的北流河如一条绿龙穿行在云海中,腾游于峰峦、河壑之间,或隐或现,若明若暗,如飘如舞,极尽奇幻之观,宛若天上人间。山下人声清晰可闻,但人在山顶,却似在云天之上。
待到风过雾散,天空由浊而清,由近而远渐次明朗,视野也随之递次开阔,除了山谷间还有些许流云残雾在飘曳,雨前之景又清晰展现出来,只见簇拥在四围重重叠叠的山峰,在雨后的阳光映射下,一个个酷似刚刚出浴的、美发披肩的少女,云鬓还挂着晶莹闪烁的水珠,明眸善睐地向你送来妩媚的秋波——一幅巧夺天工的大自然杰作《众美出浴图》,已经跃入你的眼帘了。
我们虽然未看到壮观的“低云海”,但偶遇这“雨后云海”,已经足以让我们陶醉、让我们惊叹,也足以让我们更加神往那使人漫步于五色云彩之上的“春海”和“冬海”了。
“绿河之绣”的翠竹林
石表山脚下的北流河,有“中国最绿的河”之美誉。它又称“绣江”,其实绣江只是北流河中下游的一段,明朝洪武年间把北流河分为三段,从北流至容县段称圭江,容县至道家段称容江,道家至藤县河口称绣江。
绣江是北流河的中段,也是最秀美的河段。绣江的水特别舒缓,舒缓得水静如止,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这种奇观是因为北流河在道家村地面形成了一个巨大的“S”形大湾流,就像在这里安置了一个特大的“太极图”,混沌初开,阴阳互变,只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渐变与交替着。绣江的水特别清绿,清得可以看得见水中游鱼,绿得就像晶莹的翡翠。坐在船中逆水而行,看着水面上一道道水纹颤动而去,感觉就像是坐在绿翡翠的切割机上,有一种塑造自然翡翠成为绝世美玉的快意。
绣江之美,美在河岸,美在“绿河之绣”。南方多竹,有人居的地方必有竹林。绣江两岸大片翠绿的竹林绵延不断,藏密如织,宛若两条飘动的翠绿色天然大织绣飘落在江岸上,与江水一同起伏,一同逍遥,从容淡定地相依,潇洒倜傥地相拥,缓缓地踏歌而行。
当然,绣江也不全是一味单调的葱绿与平静,它也有急流湍动的地方,也有斑斓的美景,诸如石表山前的龙湾。龙湾前有一个形似鲤鱼的沙洲,洲前面有龙潭,河水湍急,碧波粼粼,叫做“鲤跃龙门”,俗称“鲤鱼上水”。在这里观赏石表山,又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明朝大学士解缙奉旨南来转运粮饷,经过此地,见此处江山独异,风光奇美,即命其徒傅惟宗咏《龙湾》一首:
石窟藏灵自古闻,
碧波无底浸江滨。
水枯忽涨二三尺,
岁熟加收四五分。
神物蜿蜒盘地轴,
灵光敥焰动天文。
太平有象今全见,
白日晴嘘五色云。
这“五色云”也许就是明媚阳光下的“低云海”奇景吧! 绿是绣江的主色调,视野所及,满目苍翠:清澈的河水,翠绿的竹林,青葱的群山,还有河中青绿的倒映,就连翠竹浓荫里吹拂的清风,也都沁着一色翠绿的清凉与温馨。
但绣江之绿并不单调,在水岸之间,却又曳出一条金黄的沙滩来。沙滩连绵数十里,如同翠绿之中铺开了一张金色的地毯。远远望去,这绿河、金滩、翠竹,宛如白、黄、青3条游龙逆风起舞,交相映衬,多姿多彩。这奇特的景观,可以说是中国最美的河景之一了。
竹林是鸟的快乐家园,竹风飒飒,婉转鸟语,有一种世外的闲情逸致。景区辟出这一片竹林公园,是深得古人怡情养生之道的真谛:“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义者乐性”。这里有山可乐,有水可乐,而义者的性情,不就在这竹林之中吗?历史上大仁大义的“竹林七贤”,不就是以竹为友、拥竹而居吗?
依我看来,在石表山的锦绣河山之中,翠竹林是景区里最清丽的诗行,它以山水画里最写意的姿态盈盈地伸展在道家村的北流河与沙滩边上。这阔大茂密的竹林里,道路铺设一如公园,漫步在鹅卵石铺设的小道,有如注的阳光浅漏,有弯弯的小径通幽,风吹过时,竹叶哗哗,发出声响,像一首婉转抒情的恋歌,令人心旷神怡,思绪悠远。甚而,就在那竹叶婆娑与清风徐来中,你不知不觉便顿悟了“不是风动,不是竹动,仁者心动”的境界。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的咏竹诗《于潜僧绿筠轩》里,蕴含着他的旷达情怀与人生理想。我想,漫步在这翠竹林中,苏东坡的诗意便可以找到最好的注脚。
古代“水上丝绸之路”北流河
素有“绿河”之称的北流河,是我国古代“水上丝绸之路”极为重要的一段,它的出名,是因为它承载着太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积淀。这条古代贸易的黄金水道,一头连着中原王朝,一头连着东南亚各国乃至更遥远的西洋。
北流河发源于大容山南麓,因在北流县“鬼门关”附近的山麓形成北流河与南流江的分水岭,北面水系往东经北流县城至容县转北奔流,到藤县注入西江;南面经玉林、钦州至合浦港注入南海。从北流河南航至鬼门关短途陆路,即可转入南流江直往南海诸州郡与南洋各国,所以北流河自秦始皇凿通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后,就一直是一条南北商贸往来的黄金水道,并因“南方海上丝绸之路”而闻名世界。
同时,北流河又是一条中央政权维系南海沿海诸州郡边疆稳定与安全的重要通道,秦汉时期南越王赵佗平定南疆、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交趾、宋代狄青平侬智高之乱,明代两次征讨安南(越南北部地区,旧称安南,时称交趾)之战,都借重于这条兵驿水道来运输军队和粮饷。《永乐大典》第二千三百四十三卷中《藤城记》载:“广右之地,西接八番,南连交趾,惟藤最为冲要。”北流河口的藤州如此重要,就足见北流河在岭南水道中扮演的不寻常角色。
自唐代“安史之乱”后,盛极一时的“陆上丝绸之路”已经中断。经五代十国到了两宋,又因辽、金割据,中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除了通过广州、泉州、宁波等港口外,很大部分沿北流河走合浦港这条路线。大批的金银器具、茶叶、丝绸和瓷器等等,便是沿着这条水路抵达《汉书》中记载的合浦港,再经海道至东南亚、西亚及更遥远的国度。
站在河岸,你可以想象那“帆樯如林昼继夜”、“沉舟侧畔千帆过”的雄壮景象。这些官船商舸,从中原沿大运河南来,经长江、入湘水、转漓江、下桂江、西溯浔江、转绣江,经此驿而上北流,再过鬼门关转南流江而入海,途中关山万里,栉风沐雨,历尽艰难险阻,那是一种何其伟大的气度。而千百年来,河岸上静穆如佛的石表山,始终以一双慧眼阅尽脚下这条水道的历史兴衰与沧桑。
石表山处于北流河中段,两岸青山排闼,重峦叠嶂,如练飘弋的河流穿山过峡来到山下,从山水之间弋出了一段金色沙滩,从南向北蜿蜒,一展十数里,沙质金黄洁净,沙波连绵起伏,滨连于开阔宁静的北流河面,平沙落雁,水天一色。这大片宽阔而长长地铺展的金色沙滩,宛如一张张平展的金毯子,缀满了无数眨着明媚眼睛的金色精灵。
这带水依山十余里的金沙滩,堪称“中国内河第一滩”。沙滩间连绵延展十数里,若即若离、若断又连,她的色、形、态、韵,美得令人眩目,醉人心魄。只见那水波轻描,在沙滩上漫出的一晕晕美丽的曲线,带着舞者的万种姿态、千种风情,感性缤纷,形象可亲可爱。
沙滩就在石表山前的竹林之外,竹林连着沙滩,沙滩连着河滨浴场,你可以在碧波荡漾的绣江中浅游、畅泳,和游客大众一起去感受北流河的娇媚与抚慰,也可以独自带上一把沙镐,挖坑沙浴,将自己掩埋于细沙之中做一次物我两忘的天人之隔,去感受独处的神秘与宁静,去聆听河水缓缓述说历史悠远的故事。倘若是晚间,无论是月圆之夜还是繁星底下,你拥着细沙凝神谛听,当你神驰于天籁之音时,可以闻听历史深处传来马伏波受命挥师南征的铁马金戈、王子安吊脚楼望月思乡的骊歌、苏东坡清流击楫的旷达豪吟、秦少游操琴泛舟的婉约清唱……
这沙浴最让人着迷。当你持着怀旧的心旌,坦荡身心,在这条亘古流转的脉脉河流里,去探访心中珍藏的一帘幽梦,让身心与自然慢慢融合,体会一种天籁,体会造物主赐给人类的极品山水……
在沙滩上,享受阳光,享受氧气,享受凉风徐徐,享受流水潺潺,是生命中最惬意的事,而令你一辈子都难忘的则是晚上的沙地露营,天作帐,地为席,你就住在波涛云影和满天星辰之间,火烧的晚霞点亮篝火,燃情到晨曦……城市已遥远,喧嚣已静,躺在沙滩上,埋在沙堆里,闭上眼睛,感受自己脉搏跳动的声音,聆听月光脉脉地流淌,做着“满船清梦压星河”,还有什么能比这更抒情、更写意、更休闲的呢?
沙滩还有水上乐园,有沙滩车、沙滩汽排球、水上步行球、射箭、爬铁链、电网等等许多现代游乐项目,而过江滑道、竹竿舞、跳麻绳、踩高跷、滚铁圈等一些免费提供情趣古朴的传统游戏,充满了童真与野趣,让人返朴归真,难以忘怀。
“迷失千年的古城”道家村
从石表山景区北行约2公里,是藤县象棋镇道家村村委会驻地。到石表山旅游,不能不到道家村。这里是古代“水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古韵悠悠、江山如画的道家村,与石表山一衣带水,相依为邻,清雅静美的思罗河,在此汇入昔日的“黄金水道”——风光旖旎的北流河。 这个村子,历史上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州县城池。这座沉睡了千年、迷失在历史中的古城,从秦汉时期到清末民初的两千多年历史里,它是一个集兵驿、官驿、商驿于一体的城防要塞,古代“水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南海诸州郡粮饷、朝贡及西洋(南洋)各国的使节入贡中国,均途经此驿。同时,它也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控扼着岭南与沿海八郡十六州往来的咽喉,朝廷南疆用兵也多在这里集结待命。
道家村故城旧称“普宁县”、“欣道县”等名,还作为短期的州郡治所,废州县后以“窦家寨”、“窦家驿”、“窦家司”相沿了数百年。
史载,秦朝末年这里便立有窦家寨,秦朝大将、南越王赵佗在这里筑城驻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在这里出兵征交趾,三国时吴国郁林(玉林)太守陆绩曾在这里驻留。隋唐之后,这里曾作为隋唐的普宁县、欣道县治所,五代十国的阴石郡、阴石县府治,宋、明、清的巡检司等府衙的驻地,历朝历代的不少重臣名将、流官贬相、迁客骚人多寓居于此。唐代著名将相李靖、李德裕,大诗人王勃、宋之问、沈佺期、“诗仙”李白,高僧六祖惠能、大和尚鉴真;宋代名相李纲、李光,大文豪苏轼、苏辙、秦少游;明代兵部尚书黄福、大才子解缙、大学士湛若水、民族英雄袁崇焕,等等,史志可查的将相文豪,就有百余位曾在这里驻留,有的还留有诗词歌赋。可以想象,往昔繁华的道家村,城池殿宇、亭台楼阁、勾栏瓦舍,拥立其间;店铺如林,帆影如列,灯红酒绿,商贸来往,过客熙攘。这些显赫的历史地位与出将入相的因缘,儒、释、道兼容并包,官、兵、商驿相融一体,给道家村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与文化底蕴。
更富有传奇性的是,相传唐玄宗的杨贵妃杨玉环就出生在这里。对于杨贵妃的出生地,历史上众说纷纭,但目前最有力的、惟一物证就是与杨贵妃同时代的、唐玄宗朝四门助教许子真撰写的《容州普宁县杨贵妃碑记》,碑载:“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维,母叶氏……”(原载唐朝许子真编著的《全唐文》卷四十三)。据元明清学者考证,杨玉环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杨维父名杨当喜,离普宁县城西南十里的杨冲,即是今石表山下“当喜冲”,古为阴石郡县故城。道家村为杨姓聚居地,叫内村,杨冲亦称“杨外村”。此碑文载录于《大元一统志》 《永乐大典》 《大明一统志》等重要史籍中。而据《隋书》 《旧唐书》载,普宁县原属藤州所辖12个县之一,驻地就在现在的道家村北。容州是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在27岁的杨贵妃入宫后视之为“天赐宝贝”、改年号“开元”为“天宝”后才将普宁县析出而设置的,州治最初就在普宁县城也就是今天的道家村,后来州治移至今北流县城厢。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容州山寇“南獠王”梁彰称王作乱,容州府衙迁至梧州府合署办公。
相传许子真奉旨前来勘察杨贵妃故里时,陪同南来的还有“诗仙”李白。李白因进宫写三首《清平乐》时,恃才自傲而得罪宠臣高力士,被诬“醉戏贵妃”,被盛怒之下的唐玄宗流放往“夜郎国”(在今贵州东南与广西西北地域)(载于《梧州府志》《藤县志》)。许、李二人结伴而行,来到普宁县城,考察了蛮溪、蛮洞、思罗河等山川风物。第一次流放夜郎的李白,在道家村写下了诗二首,其一《咏紫藤》:“紫藤挂云树,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其二《咏蛮溪》:“两山夹小溪,岸上草萋萋。岩中水滴滴,无树鸟亦栖。”杨玉环贵为贵妃,于宫中被唐玄宗宠爱,昵称为“阿蛮”,又以“羞花”而与“西施沉鱼、昭君落雁、貂婵闭月”三美人同列古代“四大美女”,对花情有独钟。许子真将李白的诗作带回宫中呈给杨贵妃,她读了李白的赞美诗而感念故乡风物,遂请旨赦免了李白。“容州”之名始于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传说即来自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诗句“花想容”,而普宁县此后随容州府衙迁往今北流县城厢后,普宁县故城也改为“欣道县”,相传也是为纪念当年杨玉环入宫为道士、唐玄宗欣喜而封“贵妃”之故。总之,容州的设置是在杨贵妃出生28年以后的事情。
不管史载传说是否真实,但这里确实留下了贵妃井、蛮溪、蛮洞、思罗河、罗带冲等等与杨贵妃相关的遗迹,历代吟咏也不少。相传明末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民族英雄袁崇焕曾吟有《咏贵妃井》诗,可见此地的古迹另有玄机,也别具深意。诗云:
蛮溪洞有纺织女,
秀色何关帝国殇。
莫道空山环珮寂,
至今犹闻古井香。
往事越千年,道家村故城虽在沧桑历史中屡经兴废,但并没有湮灭,尚留下不少的文物古迹。相传为大唐国师杨筠松指点兴建的“福隆庄”、“四知堂”,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未遂归至此地驻留通济寺时募捐兴建的通济桥,古巡检司遗址、古普宁县城遗址、古石级码头及电影《绝密1950》拍摄地等遗迹,无不散发着浓浓的文化古迹气息,让人抚今忆昔而发思古之幽情。道家村的对面有皇坟岗、龙凤村,相传是明惠帝朱允炆出逃云游西南的归藏之所,很有考古价值。
至于思罗河畔新修复的道家阁,阁外青山簇拥、绿水环绕,阁内画栋雕檐、诗碑画壁,是一处极为怡人游览的观光景点,阁上一联,将石表山、象棋、道家嵌入上下联中,颇能显示道家阁独特的景观与人文思想:
石阁内外看阴阳幻象方知天地皆有道;
表里河山观世事如棋始信礼德可齐家。
如今,当你走进道家村的那一刻,你便亲近了这个千年古驿站,风里似乎也有了远古的况味。行走在道家村,你依然可以看到隋朝时期的护城河在村中环绕,唐朝的通济桥、清朝的福隆庄,仍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当你的足音笃响在村口那条长长的丹霞石铺就的古驿道上,你的心情会变得格外舒缓、旷远。千百年前,也有人走在同样的路上,带着同样的心情,唐代高僧鉴真大和尚在这里走过,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这里走过,明朝大学士解缙也在这里走过……于古韵悠悠的道家村,从山光水色中寻找历史文化与人文思想的光影,休闲度假便多了一份探索与发现,这也是道家村凝重而耀目的历史文化给予智慧人生的褒奖与收获。 清雅静美的思罗河
思罗河又叫“思罗江”、“泗罗河”,是北流河的一条大支流。河水清澈明净,流水显得格外的静美与清雅,被称为一条由青山、绿水、金滩、翠竹妆点而成的立体画廊。
河流被大自然巧妙地设置于高耸的狮子山峡谷中,用小小的草地、精巧的石山和古松、翠竹、灌木点缀着。谷中清溪平缓流淌,溪边是一簇簇苍翠欲滴的秀美竹林和一座座低矮的农舍,山谷两边绵亘着参差不齐、错落起伏的、看上去有些滑稽的低矮山峰,而山谷水口则高耸着一座雄伟的狮子山。在道家村看来,那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可爱的山峰,道家村的悠久历史与富足生活,仿佛都得益于此。
古韵悠悠的思罗河,它的名称来由有三个传说:一个是这里原是蛮人、羌人和土著居住之地,有蛮溪(鸳鸯江)、羌冲(罗带河)、北流河、思罗江四条山溪、河流相汇,故称为“泗罗河”;另一个是这河原来叫“丝罗河”,古代这里属于普宁县、欣道县故城,盛产丝绸,人们在河边洗晒绫罗绸缎;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说是唐代“蛮人美女”杨贵妃出生在这里,因在河中游泳时,挂在树上的美丽罗带、罗裙被风吹走,她日日到河边寻找,河流便叫“思罗河”。隋唐两代的众多遗迹,如普宁县城、古码头和著名的水路驿站窦家驿、窦家巡检司衙、窦家寨,就分布在河流的两岸。当中还有纪念杨贵妃表兄窦圣(窦天赐)“熟鸡寻老母”的“鸡母社”等古迹。
思罗河是一条温婉的河,缓缓而流,闪烁的波光是她回眸顾盼的眸光。清雅静美、秀丽祥和、超凡脱俗,如惠风和畅般清心,又如步影随月般沉静。
思罗河像一条纯绿的带子,连串着“三滩九洲十八湾”景观,从远处蜿蜒而来又伸展而去。江水舒缓明澈,多迂回,多浅滩,不缓不急,显得从容淡定,宠辱不惊。在这样的水面上悠然而漂,全然没有跌宕起伏的心惊肉跳,有的只是宁静致远的心安理得,与“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无限惬意。
思罗河如画风光,古来就很有名。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雨晴观鸳鸯江》盛赞其美妙胜景,此诗意境后来被清朝诗人黄裳吉再次转化入诗。诗云:
蛮溪数里芙蓉美,
山色空明绿转黄。
我爱清流频击楫,
鸳鸯秀水世无双。
明代大才子解缙也留下了赞赏的诗句,细品其诗,可知此地景致秀美迷人。诗云:
窦家寨前朝雨晴,
思罗江内水初生。
杨梅果熟春将暮,
豆蔻花开鸠乱鸣。
石表山景区在思罗河开辟漂流项目,为休闲度假平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乘上原生态的休闲竹筏漂流于思罗河,全程约7公里,需一个半小时。当游筏从上游漂流处起程,平缓的河流便渐渐地把你带进一个物我两忘的境界——“水幻洞天”、“醒世铜钟”、“直面丹崖”、“河豚戏水”……江山奇观遂一展现,两岸的山势奇景像电影胶片般地在你面前一一流转,艄工粗犷喉音里颤出的一首首悠扬的山歌,则把你的思绪牵到很远很远……
思罗河河水清澈明净,水浅处石头可摸、细沙可掬,水深处则清潭幽幽,宛如翡翠。宁静的河面,因远近深浅和天色的不同,幻化出不同的色彩,或浅蓝,或深翠,或鹅黄……河流两岸,山峰、草甸、村落、小桥、流水,以及竹林、候鸟、四季花卉,都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妙画卷,仿佛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
总之,石表山之旅,是一个休闲之旅,一个梦境之旅,也是一个探索神秘之旅。此山此水,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极尽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而漂流、玩沙、登山、访古,则极显石表山旅游的奇趣与欢乐,同样让人品味无穷。文
这一处迷失在苍茫历史烟雨中的“世外之境”,有神奇的丹山、清幽的峡谷、飞溅的瀑布、澄碧的江水、神奇的村落;有被山岭环绕的宁静溪流和山湖,徜徉在美丽河滩草地上的成群牛羊,净如明镜的天空底下金光闪烁的悠闲沙滩,河流缠绕的山水田园风光,栖息在汩汩清溪之畔的小桥流水人家,纯朴好客的人们热情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所有这些,都有着让人窒息的如诗似画的宁静与美丽。这里是古老的乡村乐土与休闲的人间桃源,在这里,日月和星辰,仿佛就停泊在你恬静的心中。
——这就是隐藏在中国南方古代“水上丝绸之路”北流河中段的最神秘的河谷旅游胜地——石表山,一个以“雅、幽、奇、险、神”著称的AAAA级旅游风景区,它一如香格里拉那般如画如诗,一如世外桃源那般如梦如幻,充满祥和、宁静、永恒和神秘色彩……
神奇的“天然大坐佛”
在通往石表山的路上,导游介绍说,石表山是一座历史名山,一千多年前是很有名的,唐代高僧鉴真就曾驻锡山上。石表山风景区可以用四句话来形容它的神奇:“丹山成巨佛,悬岩流清泉,云海伴日出,静水倚金滩。”石表山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集“雅、幽、奇、险、神”于一体,城墙式的丹崖绝壁、险峻幽深的额状岩廊,随处可见。山下是古代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北流河,碧水缠绕丹山脚下,令石表山显得特别的巍峨雄伟,奇丽壮观。
我有个习惯,每到一地总爱了解地名的来历,问同来的朋友,这座山为何叫“石表山”?朋友不懂,还是导游答道:“石表山的山峰就像两座耸立的华表,故有此名。”我想:物以形名,大多名山都是这样,如五台山、峨眉山等等,不足为奇。如是这样,应叫“华表山”才对。
石表山距藤县县城西南40多公里,经藤县至容县二级公路直达山外,转入三级水泥道路,盘山而行进入景区,全程约40分钟。
到达了景区接待中心。仰观石表山,半山以下植被翠绿,半山以上赭红如霞。山石表面裸露于天,我想,这或许才是“石表山”称谓的由来。后来,查阅了一些唐代史籍,载有1300多年前的中唐名相李德裕被贬为崖州司户时,路过道家村石山之下,得山上宝莲寺僧送一块奇石,他倍觉珍奇可爱,便镌刻四字于石表。此四字,古人竖读为“道家有之”,今人横读为“有道之家”。当时石表山只称石山,只是不知李德裕刻字于奇石之上,还是石山之上。但这是迄今为止关于石表山的最早文字记载。
景区接待中心在石表山下的马坪埌,接待、旅宿分两列,仿古建筑,亦具古意。这里原是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遣大将“伏波将军”马援南平交趾之乱时,溯北流河而上,至此地驻军跑马,故称“马坪埌”,旁边还有小河称“马坪河”。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均有诗咏其事。
导游问:“你们看看石表山像什么?”大家乍看,不禁“啊!”惊叹一声。从马坪埌仰观石表山北山,宛然一座天然大坐佛,轮廓毕肖,神似之极。很像一尊慈眉善目的大佛在盘膝端坐,垂手表法,普渡众生。导游说:“世界上有两座大坐佛,一座是阿富汗的米高扬大佛,可惜被塔利班炸毁了;一座是四川乐山大佛。但这两座大坐佛都是人工开凿的。这‘石表大佛’却是天然而成,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轮廓雄浑,惟妙惟肖,堪称‘天下第一天然坐佛’!可见这石表山极有佛缘,隋唐时期山上建有宝莲寺,辉煌富丽,盛极一时。唐代高僧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未遂,被风暴吹到了海南岛,他率众僧侣从海口渡海回至雷州半岛,北归至此,曾礼谒石表山并在山下驻锡三旬有余。或许,就缘于这个‘天然大坐佛’的神奇法相。”
我们仰望石表山,只觉得这座天然大坐佛越看越似,越看越神:法相庄严,气度恢弘,一双慧眼注视着汩汩北去的北流河,千百年来端坐在这里,似乎以一种意志、一种思想、一种境界在向古往今来的芸芸众生昭示。这一神奇的形象,就足以让人感悟与动容。
导游告诉我们,石表山是一座有佛意的山,但它比香格里拉开朗,也比桃花源入世,它和世界有限度的接触,科技文明的成果流入这里;它主张平和、清静、休闲之道,但它不会过于心如止水,无欲无求。
石表山景区不仅汇集了丹山、碧水、峡谷、溶洞、湖泊、清溪、沙滩等有石表山特色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很多美妙的民间传说和现实的动人故事。
大美无言。站在石表山上,最让你心动的,却是山下一览无遗的诗画田园。青山绿水、茂林修竹,黛瓦白墙、银沙碧浪,田园错落、远山层叠,杳杳风韵、醉里红颜。丹山、绿水、翠竹、金滩妆点成一座立体画廊……石表山景区,一个你应该卸下行装住下来的地方,一个让你在梦里也常常发呆的地方……攀登石表山,将是一次身体、心智和灵魂的体验。
导游的话语,让我们的心早已飞往石表山上了。
曲径通幽的“九曲云梯”
从马坪埌景区接待中心往西南,沿着新开辟的景区公路入山。
此时,山外依然是炎日当空,暑气逼人,但转过山坳,已经感受到了石表山的清凉气息。凉风习习,清香扑面,一幅灿烂的水彩画图仿佛从山峡间牵曳而出:一条数丈宽的溪谷,一座古意悠然的木板桥横卧于溪谷之上,桥下是一片金灿灿的稻田,流溢着金色的波光,一顶顶绿萝般的甸甸荷伞从暗溪草甸里攒出来,间或点缀其中,宛如站在金地毯上流目顾盼的亭亭玉女。
这是入山之道的莲花溪。横溪越涧,从翠绿的矮树林穿行,翻过一道不长的山梁,便来到石表山门前。这里的景致大异于山下,当头炎日已被四周茂密的林荫遮蔽,林木间一条山路直指古色古香的木构山门。 山门外设有数处台墩,驻足休憩,只觉蝉鸣如织,鸟语呼应,有一种鸟鸣幽涧的清雅古韵。凝神之间,可以闻听似乎从远处呼啸而来的阵阵松涛,乍听以为是很大的山风滚来,但眼前只见树林飒爽摇摆,山风却是和悦而过,留下阵阵清爽与快感。
导游告诉我们,登石表山走的是丹霞道,小道或穿岩而过,或从山峡穿行,或走石壁栈桥,有九曲崖、十八弯道,称为“九曲十八弯”。走在石表山的曲崖弯道,是换步易形,随心生相,远近高低推拉摇移皆成妙相的,山上有“丹崖叠翠”、“赤壁长廊”、“银珠挂壁”、“长岩飞瀑”、“七星伴月”、“灵猿观天”、“飞龙在天”等等众多自然风物,处处成景,人临其境,宛然在画中行。
导游颇为专业,登夏山而言春景,见景物而言历史,顿时让我们心驰神往,仿佛置身于那明媚的无边春色里,神游于古人登高忘我的境界中。
石表山由于特殊的地形特征和气温、气候,温湿时间长,草木特别丰茂,可以说是四季如春。且不说就是这山门四围,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这里风和日丽、雾岚缭绕,各种各样的山花烂漫开放、争奇斗艳,春有杜鹃,秋有红叶,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令人如临花海、如入仙境,是游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于是,我们乘兴而上。从山门往上爬行,一路上或曲径盘转,或穿岩过峡,进出于险峻陡壁间。到有凉亭的地方,就驻足欣赏山中的景致,或俯瞰山下的田园风光,仿佛是在画图中流连。过了“赤壁长岩”,上至半山,有天池一方,水面二三亩,游鱼出没其间,不惊不惶,悠悠然自得其乐,闲适之态让人叹为观止。
往上一路登高,芳草丰美,花露沾衣,偶有流泉飞瀑,宛若珠帘挂壁。掬一把清泉,洗擦脸上,凉爽至极,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意。
流泉飞瀑的“赤壁长岩”
爬过半山的栈桥“九曲云梯”,来到半山岔道,上山之路一分为二,各通往不同景点。往左边是山南,经古寨门穿过“赤壁长岩”通往山顶;往右边是山北,经“神仙峡”上“黄牛推磨”、“古宝莲寺”遗址等景点。
我们往左向山南而行,经古寨门上山。这里宛若天然的军事要塞,秦汉时期便有人在山上筑寨而居,至今山上仍留存有古人构筑的古寨门、古石墙、古城堡、古石井等遗迹。于是,这座崖壁峭立、奇崛挺拔的大山更有一种历史的厚重。
石表山壁立百仞,四面悬崖绝壁,古寨门置于岩峡之间,砂灰夯墙,旧为通往山上的惟一通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险,山寇凭此易守难攻的险隘据守山寨,占山为王。寨门后为长岩,叫“赤壁长岩”,宽十余米、长数十米,可容近百人。这是石表山最有名的岩崖。岩在崖中,岩内有泉水,清冽可掬,崖壁有悬瀑飞洒,如挂珠帘。半山岩崖有此清泉,山僧在此汲水饮用,盗匪居此亦不惧断水围困,确实是个理想的山居之所。
据史志载,唐宋时山上有宝莲寺、大王庙,明清时有寺院和三眼堡,明朝末期朱龙出反叛朝廷、清朝太平军首领覃亚帅的“红头军”,以及道家村杨举人率众御匪,都曾占据此山立寨。因此缘故,山上建筑后均被官军焚毁,仅余残迹。民国初年,同盟会员杨步衡、苏无涯也曾据此筑“石室”,邀请反袁志士来此,起草檄书、盟立誓言,共同反抗袁世凯复辟称帝。民国中后期,新桂系首领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亦曾派驻军队在此据山扼守北流河水道。可见此山形势非同一般,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寨门后的“赤壁长岩”,叫“灵秀岩”。相传古时有位欧姓书生在此读书,后高中秀才,赴考又登科及第,所以俗称“欧秀岩”、“高秀岩”。这个岩穴通壁赭色,为丹霞岩地貌,据专家考证,这条狭长的空谷岩穴是因为岩体断裂、崩塌及风化、流水侵蚀等作用形成。岩壁赭色,纹层如波纹流动,又似织绢悬挂。在岩中轻轻呼唤,即回声传递,所以又叫“空谷传声”。狭谷悬于半空,四外树林蓊郁,环境幽静,透露出一种天然的灵秀之气,如果是清晨或雨后,在这里说话,声音能传到几百米外的山脚、田间,非常神奇。如果是雨后山悬上出现飞瀑,那潺潺水声如琴如佩,远远传来,宛若神仙之乐,极其悦耳。
岩内古井一方,是古时寨民留下的。井水清澈见底,井壁流泉叮咚,点滴其间,如鸣佩环,长年流泉如注,滴水穿石,形成小潭,极显清幽、秀雅、静美。泉边有古篆诗刻,字迹古朴,颇有古意。其文为:
游佛流高
客灵泉秀
留显古岩
连笑井长
此诗亦为诗谜,高岩之上有清泉不息,自是神奇。此诗即是描述岩内泉水神奇之作。诗文自右往下读,用顶针回环格,顺读、倒读皆为一首七绝妙诗:“高秀岩长岩秀高,流泉古井古泉流;佛灵显笑显灵佛,游客留连留客游。”可见诗风古朴,意境别致,前人诗客骚人的意趣洋溢其间。
岩外有巨石横亘而成狭窄小道,古时此道为上下必经之路,扼山寨之咽喉。站立岩石之上,江上船只往来历历可数,脚下村庄田园人物也尽收眼底。
导游告诉我们,如果泉水充裕时,还可以观赏到“长岩飞瀑”的奇景:一条流泉从高峻的岩壁飞泻直下,犹如悬布垂练、万斛珠玑、飞花溅玉,煞是好看。如果遇上雨天,水势变大,就会看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观。
我们站在“赤壁长岩”之中,掬流泉、品古井、读趣诗,观赏岩外风光如画,聆听赤壁滴珠如铃,感受薰风徐徐轻抚,这境界、这意趣,很有种仙家胜境别有洞天的美妙。
峡谷清风的“神仙峡”
从右边弯道往北登山,来到大佛的后背,有一处石峡,崖岩壁立,人们称之为“神仙壁”,石峡便叫做“神仙峡”。这是一处彩页岩,因受雨水滋润,丹崖赤壁上长出许多黑色、灰色、白色的藻类,使石壁呈现出一幅彩色崖壁,崖壁上还有许多发育中的竖状凹穴溶洞,怪石嶙峋,松木倒悬于峭壁之上,姿态摇曳,非常奇特,极具观赏情趣。
峡谷中极为清爽,有一种超然脱俗的仙道之气息。不管山下多么炎热酷暑,这里一律是清风习习,轻拂心扉,让人怡然而忘忧。传说,神仙常聚此地,日赏凡间美景,夜隐丹崖神穴;出则畅游山水,归时下棋作乐。 乡民羡慕神仙生活和故事,在峡壁上镌刻了一首“神仙诗”。诗句初看颇觉神秘,横竖皆不能读通,不知其所云。诗文有七句:
饥时得到桃源洞
忘钟鼓响停始彼
尽闻会佳期觉仙
作忽女牛下斗人
而静织郎弹星下
机诗赋又琴移象
观道归冠黄少棋
众人疑惑之际,经导游提示,读出其诗,顿感诗意不俗,趣味盎然。
原来这是一首“螺旋半顶针诗”,从内向外顺时针而读,七言八句却是一道七律:“牛郎织女会佳期,月下弹琴又赋诗。寺静忽闻钟鼓响,音停始觉斗星移。多少黄冠归道观,见机而作尽忘饥。几时得到桃源洞,同彼仙人下象棋。”峡谷仙风赏趣诗,确实别有一番情趣。
距峡谷数十步,山坳之间有半山亭。此处古时为石表山第二道寨门,相传为古土著人窦始所筑,现仍可见古堡垒遗迹。后人于山坳上建筑“半仙亭”,临亭休憩,凉风轻拂,树叶摇曳,清爽宜人。旧时游人至此,坐在亭中,东望绣江如练,西赏群岭葱茏。临美景,沐清风,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古有“偷得人生一日闲,此至已是半天仙”之说;时人也有“幽谷闲憩入仙境,长峡清风胜千山”之赞誉。
沿亭边直上,便是“黄牛顶”,是一处被神化了的景观,叫做“黄牛推磨”,山上有古墓,风水家称之为“牛眠宝地”。“黄牛顶”后面的西南有一环形山窝,残砖断墙隐约可见,相传初唐至宋代在此建有宝莲寺,“初唐四杰”诗人王勃、武后时期著名宫廷诗人宋之问均曾在此寺驻宿,并留有诗赋,传神描绘山中迷人景色。寺中僧侣颇众,每当月圆之夜,便会有一头黄牛出现,据说是佛祖的坐骑,佛祖讲经布道时,黄牛闲来无事,便帮寺僧推磨作食,累了便在此眠息。此处风景独具,站在山顶东望,只见众山来朝,左边是坐佛顶峰,右边是石表顶,此山略低而居中,后山树木葱茏,植被完好。山外局势开阔,北流河水蜿蜒脚下,江岸翠竹如带,江水碧绿如玉缠绕于山前。
宝莲古寺不知毁于何朝何代。至清末,有同盟会员、道家村人杨步衡与会友苏无涯在遗址上建筑“菩提山庄”,并邀同盟会员唐生智、蒙经(字民伟)、周扬亚、黄柏周4人来此商讨护国反袁。6人“歃血为盟,誓与袁世凯势不两立”,并起草声讨袁世凯复辟帝制檄文,为革命党所看重,赞为一时之豪杰,时人称之为“六君子煮茶论世”。此6人于民国初年均有所建树和影响,其中唐生智为民国军政要员,蒙经为民国梧州市首任市长,石表山也以此闻名于世。
驻足古寺故迹,与“神仙峡”的清风扑面相比,此地显得十分幽静。山窝之中,茅草萋萋,树木亭亭,气欲聚而雾若凝,让人隐隐可以感受到佛迹气息,觉得仿佛进入到一个静止的环境,一派神秘的古迹景色与氛围。
“九龙聚气”的“飞龙顶”
从左道穿过高秀岩,是一条与岩连贯的“赤壁长廊”,为额状岩洞,洞宽约400米、高约35米,洞内约高12米,与高秀岩相连,全长1000多米,扁长空旷,色若灿霞,蔚为壮观。
过了长廊,曲折而上,到了石表山的标志景点“灵猴观天”,石猴为岩石风化而成,从南仰望,整座山峰的轮廓活脱脱一个灵猴在翘首东望,形神毕肖,妙趣天成,它那极目云天的神态,神色凝重,目光深邃,就像一个想念天庭宫阙的“齐天大圣”。辞别“灵猴”,再往上去就是石表山的顶峰“飞龙顶”了。
“飞龙顶”是石表山景区的最高点,海拔449.5米。俗称“飞龙在天”,从石表山北部东侧顶部边缘顺着山势高低起伏,曲折蜿蜒,其跌宕之势犹如一条巨龙在滚滚云涛中翻腾滚跃,腾云驾雾,姿态雄健,气势如虹。
站在山顶,远眺四周,只见此山东、西、南三面水绕如带,隔江诸峰连绵起伏,葱茏叠翠;东北则众岭奔来聚拥于石表山,群山分为九脉,九条河冲溪涧出没其间。传说,石表山是九条山脉龙气汇聚之所,称为“九龙聚气”,难怪一登上“飞龙顶”,便觉得石表山大气浩然,有一种惟我独尊的王者气度,四围众山皆俯伏于脚下。
山上有“莲花台”,平台空阔,形似莲花红蕊。站立台上,左可见丹崖叠翠而成的层层莲瓣;前可观远方山峦耸立,翠峰环峙,郁郁葱葱,层层叠叠,如涛如浪;下可视北流河曲折蜿蜒,山环水绕,金滩如带,平沙落雁,更有如诗似画的田园错落有致、黄绿相间,美不胜收。而山下的一座座小山包,葱茏簇簇,宛如一顶顶甸甸的莲叶舒展在溪流与山塘之中。
相传这山上、山下的胜景很有格局,是一处风水宝地。昔日大唐国师李淳风、杨筠松均漫游到此,极为赞赏这一宝地,杨筠松还留下了一首风水题诗:“石表山上一枝莲,莲花莲籽结江边;谁人葬得莲花地,买尽广西万顷田。”且不说这传说是否真实,但眼前的景致确实独具形胜,是应了传统的风水格局的。
从山上往北望,远处北流河中间有一块圆圆的小洲,它对上的位置正是北斗星最后一颗星所处的方位,叫做“禽星把水口”,而这个“禽星”之上,又有“水口星”北辰星,有说“北辰把水口,贵不可言”;近处,北流河恰好在中间缠绕形成湾流,把两边山峰一分为二,成为“玉带缠腰”,金城水抱,非贵则富;右边的丹崖叠翠又刚好是“九龙聚气”之所,而石表山正好处于“捍守天门”之处,挡在滚滚而来的北流河上游。撇开风水地理不说,这样一处难得的丹山绕碧水风光景观,本身就是一处充满钟毓灵秀之气的旅游胜景。
站在“飞龙顶”,山高人为峰,不仅可以远眺群山、俯瞰江河,而且还可以观3州风物、赏四季之景。
在山顶举目四眺,藤州、容州、义州3州景物已在视野,东观凤凰山、皇坟顶,西看宝鼎山、六伏岭,南望十字顶、阿婆髻,北眺狮子山、甘罗顶,高山峻岭叠叠如屏,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俯视近处,田园历历,阡陌纵横,河流、村落、田野、竹林尽收眼底,一派秀丽的田园山水风光,令人心旷神怡;稍远处,灰白的北流河如带飘流,蜿蜒北去;十里金滩,如铺金绣;两岸翠竹,如龙腾跃,随江绵延,如同三条彩色绸缎飘落了青山绿水间,熠熠生辉。
奇异独美的“低云海” 石表山的“低云海”极为著名,是南国独一无二的奇异景观。在南方群山众岭中,想看到云海本来是件很奢侈的事,那仿佛是崇峻高峰才有的独特奇观,如黄山、峨眉山、华山的云海,是天下驰名的,也都出现于高海拔之上。但意想不到的是,石表山虽然不高,却有云海,而且以“低海拔云海”闻名遐迩。更让人激动的是,在这里,你看到的低海拔冬季云海奇观是全国罕见的!
导游告诉我们,石表山“低云海”分为“春海”与“冬海”。这种“低云海”奇观是石表山独有的、与众不同的奇观。它的形成是因为石表山周边的特别地形和地貌,北流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S”形大湾流,就像一个混沌初形、阴阳始见的“太极图”,上游有石表山狭隘河峡捍守天门,下游有狮子山关锁地户,长峡河谷之间,群山拥抱,河溪众多,形成了一个相对静风的区域,大风扰动少,云雾持续时间长且稳定。石表山是一座丹霞石山,容易吸热、吸湿,地处道家大湾流谷地之中,热天容易大量吸收热量,冷天也容易大量吸收寒气,所以春夏之交由河流的水气与天空的热气交汇,秋冬之际则由石山散发的热气与河流的水气相聚,无论是湿气还是热气,都维持较长的时间,冷热水气相遇凝结就会出现壮观的“低云海”景观。
春末或冬初之际,如果早上登山,游者就会有幸观到“低云海”,那是游石表山最神驰的时刻:漫无边际的云海就在你的脚下不断弥漫、升腾、铺展,莽莽苍苍,浩瀚无边;远近山岭峰峦浮露于云海中,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如真如幻,宛然佛国仙乡;当太阳跃出山尖的那一刻,金光弥漫开来,漫天云海瞬间便披上了斑斓的锦衣,浮光闪烁,璀璨夺目,迷离壮观的云海冲击着每个游者对天堂的极尽想象……
云海日出是石表山最瑰丽壮美的景观,观赏的最佳处是山顶的“观日台”。游人至此,“身临绝顶,举目东望,遥见诸峰,葱茏耸峙,云在脚下,人在云表,宛然仙界。倏忽异彩,日轮荡漾,若浮若沉,稍之奋勇而起,云成五色,光彩夺目。”这就是明代诗人傅惟宗和大才子解缙当日所见的“白日晴嘘五色云”奇观了,所不同的是,他们是从江上的龙湾远观石表山云海的。
导游的解说让我们极为神往这低山云海的独特境界,但此时刚过中秋,又是晴天丽日,观云海只能是南柯梦想了。常道天公多变,风云难测。当我们穿崖过峡、迂回而上来到石表山顶峰之时,有云影自东南而来,越聚越浓,不多久竟然隐天蔽日,四围山峰、河流忽然云闭雾合,杳不知南北。方才历历可数的三十六峰,瞬息间全都遁形匿迹不见身影。
风静云低,“哗啦哗啦”一阵骤雨,如箭簇齐射下来,迅忽形成雨幕,把四野笼罩成一片迷茫。约10多分钟后,雨歇云动,只见四野白茫茫一片,现出了一片雨后云海来。啊,好大一片云海!石山之上,云浮雾起,我们只觉得自己是在腾云驾雾之中,人也分为两半,上半身觉得雨过清凉,下半身却感到山透热气,而环顾四周,云浮雾涌,一时竟不知高低,不辨南北,只觉得一缕缕、一团团的白气荡于胸前,流于身边。虽说是过眼云烟的变幻,或疏或密,或远或近,如纱如带,浓淡相间,但却让人领略到了大自然阴阳幻象的神奇。站在云雾中的女导游,身姿窈窕、亭亭玉立,宛如云中漫步的仙子,让人疑是来到云天之上,由仙子导游于阆苑仙葩的美境呢。
而稍远处,灰蒙的山峰、河谷之间,脚下“S”形的北流河如一条绿龙穿行在云海中,腾游于峰峦、河壑之间,或隐或现,若明若暗,如飘如舞,极尽奇幻之观,宛若天上人间。山下人声清晰可闻,但人在山顶,却似在云天之上。
待到风过雾散,天空由浊而清,由近而远渐次明朗,视野也随之递次开阔,除了山谷间还有些许流云残雾在飘曳,雨前之景又清晰展现出来,只见簇拥在四围重重叠叠的山峰,在雨后的阳光映射下,一个个酷似刚刚出浴的、美发披肩的少女,云鬓还挂着晶莹闪烁的水珠,明眸善睐地向你送来妩媚的秋波——一幅巧夺天工的大自然杰作《众美出浴图》,已经跃入你的眼帘了。
我们虽然未看到壮观的“低云海”,但偶遇这“雨后云海”,已经足以让我们陶醉、让我们惊叹,也足以让我们更加神往那使人漫步于五色云彩之上的“春海”和“冬海”了。
“绿河之绣”的翠竹林
石表山脚下的北流河,有“中国最绿的河”之美誉。它又称“绣江”,其实绣江只是北流河中下游的一段,明朝洪武年间把北流河分为三段,从北流至容县段称圭江,容县至道家段称容江,道家至藤县河口称绣江。
绣江是北流河的中段,也是最秀美的河段。绣江的水特别舒缓,舒缓得水静如止,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这种奇观是因为北流河在道家村地面形成了一个巨大的“S”形大湾流,就像在这里安置了一个特大的“太极图”,混沌初开,阴阳互变,只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渐变与交替着。绣江的水特别清绿,清得可以看得见水中游鱼,绿得就像晶莹的翡翠。坐在船中逆水而行,看着水面上一道道水纹颤动而去,感觉就像是坐在绿翡翠的切割机上,有一种塑造自然翡翠成为绝世美玉的快意。
绣江之美,美在河岸,美在“绿河之绣”。南方多竹,有人居的地方必有竹林。绣江两岸大片翠绿的竹林绵延不断,藏密如织,宛若两条飘动的翠绿色天然大织绣飘落在江岸上,与江水一同起伏,一同逍遥,从容淡定地相依,潇洒倜傥地相拥,缓缓地踏歌而行。
当然,绣江也不全是一味单调的葱绿与平静,它也有急流湍动的地方,也有斑斓的美景,诸如石表山前的龙湾。龙湾前有一个形似鲤鱼的沙洲,洲前面有龙潭,河水湍急,碧波粼粼,叫做“鲤跃龙门”,俗称“鲤鱼上水”。在这里观赏石表山,又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明朝大学士解缙奉旨南来转运粮饷,经过此地,见此处江山独异,风光奇美,即命其徒傅惟宗咏《龙湾》一首:
石窟藏灵自古闻,
碧波无底浸江滨。
水枯忽涨二三尺,
岁熟加收四五分。
神物蜿蜒盘地轴,
灵光敥焰动天文。
太平有象今全见,
白日晴嘘五色云。
这“五色云”也许就是明媚阳光下的“低云海”奇景吧! 绿是绣江的主色调,视野所及,满目苍翠:清澈的河水,翠绿的竹林,青葱的群山,还有河中青绿的倒映,就连翠竹浓荫里吹拂的清风,也都沁着一色翠绿的清凉与温馨。
但绣江之绿并不单调,在水岸之间,却又曳出一条金黄的沙滩来。沙滩连绵数十里,如同翠绿之中铺开了一张金色的地毯。远远望去,这绿河、金滩、翠竹,宛如白、黄、青3条游龙逆风起舞,交相映衬,多姿多彩。这奇特的景观,可以说是中国最美的河景之一了。
竹林是鸟的快乐家园,竹风飒飒,婉转鸟语,有一种世外的闲情逸致。景区辟出这一片竹林公园,是深得古人怡情养生之道的真谛:“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义者乐性”。这里有山可乐,有水可乐,而义者的性情,不就在这竹林之中吗?历史上大仁大义的“竹林七贤”,不就是以竹为友、拥竹而居吗?
依我看来,在石表山的锦绣河山之中,翠竹林是景区里最清丽的诗行,它以山水画里最写意的姿态盈盈地伸展在道家村的北流河与沙滩边上。这阔大茂密的竹林里,道路铺设一如公园,漫步在鹅卵石铺设的小道,有如注的阳光浅漏,有弯弯的小径通幽,风吹过时,竹叶哗哗,发出声响,像一首婉转抒情的恋歌,令人心旷神怡,思绪悠远。甚而,就在那竹叶婆娑与清风徐来中,你不知不觉便顿悟了“不是风动,不是竹动,仁者心动”的境界。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的咏竹诗《于潜僧绿筠轩》里,蕴含着他的旷达情怀与人生理想。我想,漫步在这翠竹林中,苏东坡的诗意便可以找到最好的注脚。
古代“水上丝绸之路”北流河
素有“绿河”之称的北流河,是我国古代“水上丝绸之路”极为重要的一段,它的出名,是因为它承载着太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积淀。这条古代贸易的黄金水道,一头连着中原王朝,一头连着东南亚各国乃至更遥远的西洋。
北流河发源于大容山南麓,因在北流县“鬼门关”附近的山麓形成北流河与南流江的分水岭,北面水系往东经北流县城至容县转北奔流,到藤县注入西江;南面经玉林、钦州至合浦港注入南海。从北流河南航至鬼门关短途陆路,即可转入南流江直往南海诸州郡与南洋各国,所以北流河自秦始皇凿通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后,就一直是一条南北商贸往来的黄金水道,并因“南方海上丝绸之路”而闻名世界。
同时,北流河又是一条中央政权维系南海沿海诸州郡边疆稳定与安全的重要通道,秦汉时期南越王赵佗平定南疆、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交趾、宋代狄青平侬智高之乱,明代两次征讨安南(越南北部地区,旧称安南,时称交趾)之战,都借重于这条兵驿水道来运输军队和粮饷。《永乐大典》第二千三百四十三卷中《藤城记》载:“广右之地,西接八番,南连交趾,惟藤最为冲要。”北流河口的藤州如此重要,就足见北流河在岭南水道中扮演的不寻常角色。
自唐代“安史之乱”后,盛极一时的“陆上丝绸之路”已经中断。经五代十国到了两宋,又因辽、金割据,中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除了通过广州、泉州、宁波等港口外,很大部分沿北流河走合浦港这条路线。大批的金银器具、茶叶、丝绸和瓷器等等,便是沿着这条水路抵达《汉书》中记载的合浦港,再经海道至东南亚、西亚及更遥远的国度。
站在河岸,你可以想象那“帆樯如林昼继夜”、“沉舟侧畔千帆过”的雄壮景象。这些官船商舸,从中原沿大运河南来,经长江、入湘水、转漓江、下桂江、西溯浔江、转绣江,经此驿而上北流,再过鬼门关转南流江而入海,途中关山万里,栉风沐雨,历尽艰难险阻,那是一种何其伟大的气度。而千百年来,河岸上静穆如佛的石表山,始终以一双慧眼阅尽脚下这条水道的历史兴衰与沧桑。
石表山处于北流河中段,两岸青山排闼,重峦叠嶂,如练飘弋的河流穿山过峡来到山下,从山水之间弋出了一段金色沙滩,从南向北蜿蜒,一展十数里,沙质金黄洁净,沙波连绵起伏,滨连于开阔宁静的北流河面,平沙落雁,水天一色。这大片宽阔而长长地铺展的金色沙滩,宛如一张张平展的金毯子,缀满了无数眨着明媚眼睛的金色精灵。
这带水依山十余里的金沙滩,堪称“中国内河第一滩”。沙滩间连绵延展十数里,若即若离、若断又连,她的色、形、态、韵,美得令人眩目,醉人心魄。只见那水波轻描,在沙滩上漫出的一晕晕美丽的曲线,带着舞者的万种姿态、千种风情,感性缤纷,形象可亲可爱。
沙滩就在石表山前的竹林之外,竹林连着沙滩,沙滩连着河滨浴场,你可以在碧波荡漾的绣江中浅游、畅泳,和游客大众一起去感受北流河的娇媚与抚慰,也可以独自带上一把沙镐,挖坑沙浴,将自己掩埋于细沙之中做一次物我两忘的天人之隔,去感受独处的神秘与宁静,去聆听河水缓缓述说历史悠远的故事。倘若是晚间,无论是月圆之夜还是繁星底下,你拥着细沙凝神谛听,当你神驰于天籁之音时,可以闻听历史深处传来马伏波受命挥师南征的铁马金戈、王子安吊脚楼望月思乡的骊歌、苏东坡清流击楫的旷达豪吟、秦少游操琴泛舟的婉约清唱……
这沙浴最让人着迷。当你持着怀旧的心旌,坦荡身心,在这条亘古流转的脉脉河流里,去探访心中珍藏的一帘幽梦,让身心与自然慢慢融合,体会一种天籁,体会造物主赐给人类的极品山水……
在沙滩上,享受阳光,享受氧气,享受凉风徐徐,享受流水潺潺,是生命中最惬意的事,而令你一辈子都难忘的则是晚上的沙地露营,天作帐,地为席,你就住在波涛云影和满天星辰之间,火烧的晚霞点亮篝火,燃情到晨曦……城市已遥远,喧嚣已静,躺在沙滩上,埋在沙堆里,闭上眼睛,感受自己脉搏跳动的声音,聆听月光脉脉地流淌,做着“满船清梦压星河”,还有什么能比这更抒情、更写意、更休闲的呢?
沙滩还有水上乐园,有沙滩车、沙滩汽排球、水上步行球、射箭、爬铁链、电网等等许多现代游乐项目,而过江滑道、竹竿舞、跳麻绳、踩高跷、滚铁圈等一些免费提供情趣古朴的传统游戏,充满了童真与野趣,让人返朴归真,难以忘怀。
“迷失千年的古城”道家村
从石表山景区北行约2公里,是藤县象棋镇道家村村委会驻地。到石表山旅游,不能不到道家村。这里是古代“水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古韵悠悠、江山如画的道家村,与石表山一衣带水,相依为邻,清雅静美的思罗河,在此汇入昔日的“黄金水道”——风光旖旎的北流河。 这个村子,历史上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州县城池。这座沉睡了千年、迷失在历史中的古城,从秦汉时期到清末民初的两千多年历史里,它是一个集兵驿、官驿、商驿于一体的城防要塞,古代“水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南海诸州郡粮饷、朝贡及西洋(南洋)各国的使节入贡中国,均途经此驿。同时,它也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控扼着岭南与沿海八郡十六州往来的咽喉,朝廷南疆用兵也多在这里集结待命。
道家村故城旧称“普宁县”、“欣道县”等名,还作为短期的州郡治所,废州县后以“窦家寨”、“窦家驿”、“窦家司”相沿了数百年。
史载,秦朝末年这里便立有窦家寨,秦朝大将、南越王赵佗在这里筑城驻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在这里出兵征交趾,三国时吴国郁林(玉林)太守陆绩曾在这里驻留。隋唐之后,这里曾作为隋唐的普宁县、欣道县治所,五代十国的阴石郡、阴石县府治,宋、明、清的巡检司等府衙的驻地,历朝历代的不少重臣名将、流官贬相、迁客骚人多寓居于此。唐代著名将相李靖、李德裕,大诗人王勃、宋之问、沈佺期、“诗仙”李白,高僧六祖惠能、大和尚鉴真;宋代名相李纲、李光,大文豪苏轼、苏辙、秦少游;明代兵部尚书黄福、大才子解缙、大学士湛若水、民族英雄袁崇焕,等等,史志可查的将相文豪,就有百余位曾在这里驻留,有的还留有诗词歌赋。可以想象,往昔繁华的道家村,城池殿宇、亭台楼阁、勾栏瓦舍,拥立其间;店铺如林,帆影如列,灯红酒绿,商贸来往,过客熙攘。这些显赫的历史地位与出将入相的因缘,儒、释、道兼容并包,官、兵、商驿相融一体,给道家村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与文化底蕴。
更富有传奇性的是,相传唐玄宗的杨贵妃杨玉环就出生在这里。对于杨贵妃的出生地,历史上众说纷纭,但目前最有力的、惟一物证就是与杨贵妃同时代的、唐玄宗朝四门助教许子真撰写的《容州普宁县杨贵妃碑记》,碑载:“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维,母叶氏……”(原载唐朝许子真编著的《全唐文》卷四十三)。据元明清学者考证,杨玉环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杨维父名杨当喜,离普宁县城西南十里的杨冲,即是今石表山下“当喜冲”,古为阴石郡县故城。道家村为杨姓聚居地,叫内村,杨冲亦称“杨外村”。此碑文载录于《大元一统志》 《永乐大典》 《大明一统志》等重要史籍中。而据《隋书》 《旧唐书》载,普宁县原属藤州所辖12个县之一,驻地就在现在的道家村北。容州是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在27岁的杨贵妃入宫后视之为“天赐宝贝”、改年号“开元”为“天宝”后才将普宁县析出而设置的,州治最初就在普宁县城也就是今天的道家村,后来州治移至今北流县城厢。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容州山寇“南獠王”梁彰称王作乱,容州府衙迁至梧州府合署办公。
相传许子真奉旨前来勘察杨贵妃故里时,陪同南来的还有“诗仙”李白。李白因进宫写三首《清平乐》时,恃才自傲而得罪宠臣高力士,被诬“醉戏贵妃”,被盛怒之下的唐玄宗流放往“夜郎国”(在今贵州东南与广西西北地域)(载于《梧州府志》《藤县志》)。许、李二人结伴而行,来到普宁县城,考察了蛮溪、蛮洞、思罗河等山川风物。第一次流放夜郎的李白,在道家村写下了诗二首,其一《咏紫藤》:“紫藤挂云树,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其二《咏蛮溪》:“两山夹小溪,岸上草萋萋。岩中水滴滴,无树鸟亦栖。”杨玉环贵为贵妃,于宫中被唐玄宗宠爱,昵称为“阿蛮”,又以“羞花”而与“西施沉鱼、昭君落雁、貂婵闭月”三美人同列古代“四大美女”,对花情有独钟。许子真将李白的诗作带回宫中呈给杨贵妃,她读了李白的赞美诗而感念故乡风物,遂请旨赦免了李白。“容州”之名始于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传说即来自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诗句“花想容”,而普宁县此后随容州府衙迁往今北流县城厢后,普宁县故城也改为“欣道县”,相传也是为纪念当年杨玉环入宫为道士、唐玄宗欣喜而封“贵妃”之故。总之,容州的设置是在杨贵妃出生28年以后的事情。
不管史载传说是否真实,但这里确实留下了贵妃井、蛮溪、蛮洞、思罗河、罗带冲等等与杨贵妃相关的遗迹,历代吟咏也不少。相传明末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民族英雄袁崇焕曾吟有《咏贵妃井》诗,可见此地的古迹另有玄机,也别具深意。诗云:
蛮溪洞有纺织女,
秀色何关帝国殇。
莫道空山环珮寂,
至今犹闻古井香。
往事越千年,道家村故城虽在沧桑历史中屡经兴废,但并没有湮灭,尚留下不少的文物古迹。相传为大唐国师杨筠松指点兴建的“福隆庄”、“四知堂”,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未遂归至此地驻留通济寺时募捐兴建的通济桥,古巡检司遗址、古普宁县城遗址、古石级码头及电影《绝密1950》拍摄地等遗迹,无不散发着浓浓的文化古迹气息,让人抚今忆昔而发思古之幽情。道家村的对面有皇坟岗、龙凤村,相传是明惠帝朱允炆出逃云游西南的归藏之所,很有考古价值。
至于思罗河畔新修复的道家阁,阁外青山簇拥、绿水环绕,阁内画栋雕檐、诗碑画壁,是一处极为怡人游览的观光景点,阁上一联,将石表山、象棋、道家嵌入上下联中,颇能显示道家阁独特的景观与人文思想:
石阁内外看阴阳幻象方知天地皆有道;
表里河山观世事如棋始信礼德可齐家。
如今,当你走进道家村的那一刻,你便亲近了这个千年古驿站,风里似乎也有了远古的况味。行走在道家村,你依然可以看到隋朝时期的护城河在村中环绕,唐朝的通济桥、清朝的福隆庄,仍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当你的足音笃响在村口那条长长的丹霞石铺就的古驿道上,你的心情会变得格外舒缓、旷远。千百年前,也有人走在同样的路上,带着同样的心情,唐代高僧鉴真大和尚在这里走过,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这里走过,明朝大学士解缙也在这里走过……于古韵悠悠的道家村,从山光水色中寻找历史文化与人文思想的光影,休闲度假便多了一份探索与发现,这也是道家村凝重而耀目的历史文化给予智慧人生的褒奖与收获。 清雅静美的思罗河
思罗河又叫“思罗江”、“泗罗河”,是北流河的一条大支流。河水清澈明净,流水显得格外的静美与清雅,被称为一条由青山、绿水、金滩、翠竹妆点而成的立体画廊。
河流被大自然巧妙地设置于高耸的狮子山峡谷中,用小小的草地、精巧的石山和古松、翠竹、灌木点缀着。谷中清溪平缓流淌,溪边是一簇簇苍翠欲滴的秀美竹林和一座座低矮的农舍,山谷两边绵亘着参差不齐、错落起伏的、看上去有些滑稽的低矮山峰,而山谷水口则高耸着一座雄伟的狮子山。在道家村看来,那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可爱的山峰,道家村的悠久历史与富足生活,仿佛都得益于此。
古韵悠悠的思罗河,它的名称来由有三个传说:一个是这里原是蛮人、羌人和土著居住之地,有蛮溪(鸳鸯江)、羌冲(罗带河)、北流河、思罗江四条山溪、河流相汇,故称为“泗罗河”;另一个是这河原来叫“丝罗河”,古代这里属于普宁县、欣道县故城,盛产丝绸,人们在河边洗晒绫罗绸缎;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说是唐代“蛮人美女”杨贵妃出生在这里,因在河中游泳时,挂在树上的美丽罗带、罗裙被风吹走,她日日到河边寻找,河流便叫“思罗河”。隋唐两代的众多遗迹,如普宁县城、古码头和著名的水路驿站窦家驿、窦家巡检司衙、窦家寨,就分布在河流的两岸。当中还有纪念杨贵妃表兄窦圣(窦天赐)“熟鸡寻老母”的“鸡母社”等古迹。
思罗河是一条温婉的河,缓缓而流,闪烁的波光是她回眸顾盼的眸光。清雅静美、秀丽祥和、超凡脱俗,如惠风和畅般清心,又如步影随月般沉静。
思罗河像一条纯绿的带子,连串着“三滩九洲十八湾”景观,从远处蜿蜒而来又伸展而去。江水舒缓明澈,多迂回,多浅滩,不缓不急,显得从容淡定,宠辱不惊。在这样的水面上悠然而漂,全然没有跌宕起伏的心惊肉跳,有的只是宁静致远的心安理得,与“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无限惬意。
思罗河如画风光,古来就很有名。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雨晴观鸳鸯江》盛赞其美妙胜景,此诗意境后来被清朝诗人黄裳吉再次转化入诗。诗云:
蛮溪数里芙蓉美,
山色空明绿转黄。
我爱清流频击楫,
鸳鸯秀水世无双。
明代大才子解缙也留下了赞赏的诗句,细品其诗,可知此地景致秀美迷人。诗云:
窦家寨前朝雨晴,
思罗江内水初生。
杨梅果熟春将暮,
豆蔻花开鸠乱鸣。
石表山景区在思罗河开辟漂流项目,为休闲度假平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乘上原生态的休闲竹筏漂流于思罗河,全程约7公里,需一个半小时。当游筏从上游漂流处起程,平缓的河流便渐渐地把你带进一个物我两忘的境界——“水幻洞天”、“醒世铜钟”、“直面丹崖”、“河豚戏水”……江山奇观遂一展现,两岸的山势奇景像电影胶片般地在你面前一一流转,艄工粗犷喉音里颤出的一首首悠扬的山歌,则把你的思绪牵到很远很远……
思罗河河水清澈明净,水浅处石头可摸、细沙可掬,水深处则清潭幽幽,宛如翡翠。宁静的河面,因远近深浅和天色的不同,幻化出不同的色彩,或浅蓝,或深翠,或鹅黄……河流两岸,山峰、草甸、村落、小桥、流水,以及竹林、候鸟、四季花卉,都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妙画卷,仿佛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
总之,石表山之旅,是一个休闲之旅,一个梦境之旅,也是一个探索神秘之旅。此山此水,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极尽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而漂流、玩沙、登山、访古,则极显石表山旅游的奇趣与欢乐,同样让人品味无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