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高考志愿,如何分尽其用?

来源 :高校招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s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欢迎权力主任来茶座聊高考!现在高考已经快最后冲刺了,考生的心情一定非常紧张。
  权力:其实,这个时候一定要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当它只是一次考试而已。记得当年高考我像往常上学一样,骑着自行车去的考场。九十年代的时候,高考录取率并不像现在这么高,虽然每次想到今后不知道何去何从也有些紧张,但总体来说还是很放松,发挥也还比较正常。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我尽力而为了,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主持人:对于高考。您的心态还是蛮好的。
  权力:是啊,回首高考,我还有几分留恋,有一种“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回忆。很多美好的回忆都发生在高中阶段,同学们一起讨论难题,有时会因为一个知识点讨论得面红耳赤,有时候甚至还会讨论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这些都是一起奋斗的快乐。我怀念高中的那些日子,高考、填写志愿,很少有人这辈子会出现第二次,想想当初的志愿都是自己的梦想啊当然高考的确很严肃,它也的确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心情放松一些,考试会发挥得更好。
  主持人:填报志愿您的经验是什么?
  权力:我的梦想是到北京学习。但对于外地考生来说,想考入北京的高校就读还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当时网络还不协现在这么发达,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站,甚至连咨询电话都不畅通。我对于高校的了解途径非常狭窄,更别提专业了。所以当时报考志愿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我把所有本科批次的所有学校志愿栏都填满了,包括本科提前批次。当时只是考虑增大录取的几率,在满足录取的基础上再考虑兴趣爱好的问题,没想到最终竟真的被提前批次本科院校录取了,我如愿以偿地来到北京的高校就读。
  主持人:您学的什么专业?
  权力:跟目前很多学理科的学生不同的是,我在高考选择专业时,还是倾向于选择理工科类的专业,但我被录取的专业是法学专业,在当时是比较受人追捧的专业。开始我很迷茫,不习惯文科专业的学习方式,不知道今后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发展。但是逐渐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想到今后不论是考研、出国还是就业,北京都会提供相对多的机会,于是我就沉下心来适应这些不习惯。而如今我也如愿以偿地在北京工作了。
  主持人:您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很多时候专业和学校不能两全其美,这时候,一定要珍惜机会,懂得取舍,考虑大的方向。相比之下,对大学、专业不满意的考生,可能愿意复读。
  权力:选择复读的考生总觉得第二年一定会比第一年进入更为理想的学校和专业。但是我认识的很多复读的考生恰恰相反。比如有个北京的女生第一年考上北京联合大学的自动化本科专业,嫌专业不理想,选择复读,结果第二年只考上了一所大学的专科,读了三年的专科后,通过专升本的考试,又升入联大的本科学习,继续学习了两年后,最终就业又进入了和她所学专业根本不相关的岗位,比起她高中的同学,多花费了两年的时间才完成大学学业。不是说复读不好,不是说挑专业不对,而是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很多考生并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报考志愿时多数是凭感觉,尤其对专业的理解多数是“望文生义”,选择专业考虑较多的也是将来就业的环境和待遇问题,而不是就业市场的需求。想了解所有学校的所有专业是不现实的,哪怕是同一个专业名称在不同学校开设也是有不同的内涵和侧重点的。所以在高考填报志愿的问题上,不能没有自己的感情因素,但理智是更为重要的。高考不仅是人生的转折点,它也意味着自身的需要随之发生改变。
  主持人:怎么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好大学和专业呢?
  权力:志愿填报时,建议考生应首先按照“选职业——选专业——选院校”的顺序来操作。先定职业或职业范围,然后再根据职业规划确定相关的专业方向,再依据专业方向选择有优势和特色的院校。最后将拟报考院校近几年的投档线、招生计划增减等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考分和名次粗选意向性院校。
  学校与专业有时是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的。如果首选学校,为使所报学校尽可能上一个批次或上一二个档次,基本上不考虑专业,并以服从专业调剂为主,可以“让分尽其用,用在选校上”。其优势是选择了相对好的办学条件、师资、硬件设施和学术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助于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考生今后的成长有益。如果首选专业,为让专业能有所选择,不惜适当降低所报学校的一个批次或一二个档次,可以“让分尽其用,用在择业上”。优势是专业可能终生与你为伴,考生一旦选择了某个专业学习,可能意味着一辈子要从事与这个专业有关的工作。专业选对了,你的人生目标可能就会发生改变。综合两种选择方式,大部分学生应该学校与专业并重,让分尽其用。用在选“相对理想的大学”和“比较理想的专业”上。
  主持人:为什么把“职业”而不是“兴趣”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
  权力:现在的学生,不少从上学起就被要求把精力放到学习上,很难清晰说出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就导致选撵专业时左右为难。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毕业后是必须就业的,因此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必须在自己养活自己的前提下去考虑兴趣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考生接触专业和职业信息少。其适应能力反倒会强一些。让他们从就业的角度出发,去培养兴趣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主持人:在填报志愿上,考生经常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权力:一是盲目追捧所谓热门专业。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只是相对的。媒体上也经常报道,高考报考的“热门”专业连年就业爆冷,比如2011年某专业调查机构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工学本科生最容易找工作,地矿、交通等工科专业就业率与薪资持续走高,而法学、生物、计算机等高考报考“热门”专业连年就业爆冷,美术学、音乐学本科生最易失业,这与两专业的供应高于、超前于社会需求有关。
  另外一种情况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通常用校名和投档线来判断一所高校的实力,这是一个误区。其实,校名听起来顺耳或者感觉上。不错”的院校并不代表实力一定强。再说投档线,尽管高校投档线的高低反映了生源情况,但常有实力不强的学校由于其投档分数高造成其排名靠前的不真实感。因此广大考生及家长在选校时,需要了解一下高校的前世今生,即学校历史沿革;然后要把握高校优劣特色,也就是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就业率及考研录取率、文理科的均衡情况等;最后再比较高校,分出高低,筛选出一批在自己高考分数段内“性价比高”的大学。
  还有,就是把自己的爱好误以为是喜欢某个专业。比如某考生平日喜欢小狗小猫,不能说该考生就适合学习生物科学或动物科学;某考生平日爱上网。也同样不能说明该考生就适合学习计算机专业。考生要把自己填报的专业认真了解一下,不要只是“感觉好”就不加考查填成自己的志愿。
  主持人:请恕我直言,提起北京联合大学,很多考生和家长会误以为是民办的高校。
  权力:主要还是校名容易让人“望文生义”惹的“祸”。当年的西南联合大学多么出名,现在也改了校名。目前全国叫“联合大学”的只有3所,分别是北京联合大学、河北联合大学、甘肃联合大学。其实北京联合大学和上海大学的性质是一样的,上海大学也是由多所高校合并而成的。北京联大的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北京大学分校、清华大学分校等30多所大学的分校,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市属高校之一。北京联合大学每年招生规模8000余人,专业设置也比较齐全,现有本科专业59个,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等9大学科门类。5个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本科专业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招生的类型也比较多,有艺术类提前批、一批本科、二批本科、单招师资本科、普通高职、单招高职,包含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残疾考生、港澳台侨生、少数民族预科生、内地新疆班、内地西藏班等。为各类考生填报专业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非常看点》责任编辑:裴富强
  责编寄语:这里,您可以了解高考
其他文献
自东晋时期开始,“经济”一词就出现于我国的典记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是“经邦”“经国”和“济世”“济民”,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而现代人们常用的“经济”却是由西方传入的舶来品,最早源于希腊语,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不管是哪一种解释,经济都与金钱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如何管理、运用金钱。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逐渐成为一个学科
期刊
人物背景:  2009年的教师节,对于已62岁、拥有近30年教龄的朱清时而言,是他此生忘怀的节日,因为这一天,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将“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的大红聘书颁给了他,校长任期为5年。然而,在得知可能将被任命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前,最真实的情况是,朱清时并不愿意履任,主要是老伴儿反对,毕竟已经62岁了,本该颐养天年。是什么原因让他最终决定走马上任南方科大校长一职,这其中充满着不少曲折的故事。
期刊
注定要与你牵手  至今想起我与车辆工程一路相伴,还是会默默庆幸,不是我对发动机和疾驰的机械多么地狂热,也不是临近毕业前的自我催眠,而是因为我从未后悔,或者至少我一直都相信。如今不少人进大学后开始抱怨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或者假想去另一领域会天差地别。具体是否是天才被传统埋没,笔者没法查究,但至少个人不喜欢时常把“要是、如果……的话”挂在嘴边骗自己的人,那样只显得悲情与幼稚。既然最后有缘相遇在一起,就一
期刊
【摘要】 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传统素描教学方式已不能够适应当代美术教育和民族学生的素描教学。面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同心理、不同审美特点和先天的民族优势,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教师对学生的素描教学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意识,运用当地美术资源,通过多样化的素描教学和画面形式要素的探讨来培养少数民族美术人才,给当代艺术带来新的艺术风格,同时保护、开发、利用民族文化和挽救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期刊
那一年繁花落后,已是秋凉,来到大学,一张张阳光而陌生的面孔组成了火热的海洋。那个绚烂的梦境依稀还有春日阳光的温度,那个美好的憧憬仍旧存留耐心坚持的期盼。当入校的热情慢慢冷却下来,我发现身边同学“蠢蠢欲动”起来,“行政管理学什么的,以后就是在办公室端茶倒水吗?”“我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明年看看能不能换专业吧!”对专业的不了解让许多人一开始就先入为主地不喜欢行政管理专业。然而经过三年的学习,我却在学
期刊
“天山下,玛河旁,有我可爱的校园,戈壁中,绿洲上,壮志酬,我青春在飞扬。这里知识在闪光,这里科学在播扬。”在遥远的中国的西部边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一座被誉为“沙漠绿洲”的城市——石河子市。就在这个小城,有一所备受关注的美丽大学——石河子大学!  “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城市最年轻……”  石河子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直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在历史上它一度是新疆兵团总部所在地(后总部迁至自治区首府乌
期刊
责任——请把这一切都放在肩上  所有的“对得起”与“不辜负不过是一个责任而已  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或许你已经走进高三的教室。而我为你写下这些文字,是在6月7日。此刻,考生正在教室全身心答题,校门外则是攒动的人头与焦急张望的眼神。  而在三年前的6月7日,当我漫步在合肥街头,经过一所壁垒森严的中学考点门口时,翘首张望之余,心头也不自觉地多了一份紧张与惶恐:明年此刻,走进考场的便是我,接下来的这一年
期刊
对于我的大学一直以来就存在争议,很多人犯了“顾名思义”之嫌,单单只是从大学名字的表面意思就来定义她的存在,认为农业大学就是搞农业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种地的……种种误解致使大部分人对农大并没有伸出友好之手,也没能有机会真正接触她最真买的面庞,领略她百年深厚文化底蕴积淀下的独特魅力。  还记得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那心情怎一个纠结了得。那天,全家人和我在教室里从早上一直待到晚上六点老师要收走志愿填报卡,
期刊
再回首,往事如梦。  当我掀开记忆的一页重新回望高三岁月的时候,心情的复杂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有一种解脱,也有一丝怀念,而更多的,却是一份欣慰和自豪。高三,我曾经无数次地想象过她神秘的模样,曾经在不知不觉中已迈入她的领域,曾经一度状态低迷极度绝望,又曾经多少次站起来重新开始……而今,时光的河流冲走了那些胆怯和彷徨,留下的,是一个更成熟更坚定的我。  心若在,梦就在  或许过去承受的痛苦就是快乐,因为
期刊
来信剪辑:孩子高一高二是要过来的,基础打得不牢,我们很担心他,觉得他还没有准备好高三。我们很想让他再读一次高二,把基础打牢一些。不知道这样好不好?  河南郑州 王朝阳  回复:面对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孩子,家长一方面感到痛心,另一方面急于想帮助孩子。家长的这种打算,给我的感觉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没有找到孩子学习基础不牢的“病根”。从你的描述来看,孩子基础之所以打得不牢,是因为高一高二压根没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