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未能全部实现教育目标的改革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_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教育改革必然渐次展开。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体制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统一。这种管理体制压抑了地方政府和学校的积极性,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急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合格人才。在这种背景下,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发展教育事业。1987年开始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就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农村教育方面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是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措施。
  在江苏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提高了对教育战略地位和优先发展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各级政府把农村教育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通过调整教育结构,实行“三教”统筹,深化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等措施,充分发挥教育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了教育服务能力: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更多的人才,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大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江苏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肯定。它紧跟时代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步伐,落实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更新了人们的观念,特别是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是现实生产力,以及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全社会办大教育等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它形成了教育改革的成功必须要加强政府领导作为保证的经验。江苏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还始终把“综合性”与“实验性”作为推进策略之一。强调教育与社会的结合以及教育体制、机制和教学改革的综合,坚持首先经过实验再大范围推广的方法,并注意与各部门之间的政策配套。同时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江苏省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很不均衡,江苏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不搞一刀切,而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分类要求,分期推进,因此就更有成效。这些做法,不仅保证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也为其后的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江苏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理想目标未能全部实现。但它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较早进行的一场重大的农村教育改革。它彻底转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落后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基本完成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任务,促进了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农村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变,大大更新了广大人民的观念,初步树立了优先发展教育、科教兴国的思想。它为农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农民富裕作出了贡献,同时推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江苏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江苏改革开放后,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一步,是江苏教育大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江苏教育改革史上的重要篇章。
其他文献
紧张的高考复习已经进行了一半。除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各单元知识点的整合归纳外,高中英语需要掌握的重要语法项目也有了体系和专练;与此同时,对于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重要题型的解题能力,也需要上一个台阶。笔者研读了新课改政策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复习备考的建议。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多渠道、多层次地创设问题情境,是每一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进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物理教学也是如此,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艺术的创造。要在物理教学中创造美,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只有掌握了教学的艺术感,才能使得课堂生动有趣,使得物理课堂有种美的享受,学生也以高涨的激情去迎接每一节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创造者和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笔者就课堂教学
当前许多幼儿的美术创作表现出想象力贫乏、创造性不足、画面内容单调的现象。通过体验式美术活动,可以使幼儿更好地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获得更多的成功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