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4月23日,江苏南京草鞋峡江面,在庆祝渡江战役胜利一周年和华东军区海军组建一周年的典礼上,在登陆舰“井冈山”舰指挥台上,华东海军第一副司令员林遵庄严宣读了中央军委关于华东海军江防舰队改编为华东海军第五舰队的命令。华东海军第五舰队成立后,其性质明确为登陆运输舰队。从此,我人民海军拥有了第一支登陆舰部队。半个多世纪过去,当年这支在烽火中诞生、战斗中成长壮大的部队,如今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支誉满海疆的现代化雄师劲旅。
艰苦创业
1941年9月,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和日伪军的疯狂反扑,在当时新四军第三纵队兼苏中四分区司令员陶勇的直接指挥下,在苏北弶港一带,组建了海防大队。这就是我登陆舰部队的初创起点。至1944年初,该海防大队与浙江海防大队等合并后,更名为海防纵队。1949年3月,海防纵队接受整编,抽调大批骨干人员分散到准备渡江作战的陆军部队中传授水上作战技术,并在渡江战役中顺利地完成了输送突击队过江的任务。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海防纵队改编为华东军区海军第纵队,辖有炮艇9艘,登陆舰8艘,其他巡逻艇等12艘。1950年3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第一纵队改编为华东海军江防舰队。4月,登陆艇大队成立,此时已拥有登陆艇22艘。1950年4月23曰,人民海军登陆舰部队成立,任命胡大荣为司令员(未到职),谢立全任政治委员(后来代司令员职务),张立培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赵昭任政治部主任。按新的舰艇命名规定,我第五舰队所辖炮舰以具有革命意义的县城命名,大型登陆舰以革命根据地的山岭命名(沿用至今),中型登陆舰以河流命名,小型登陆舰以华东小集镇命名。
组建初期,我登陆舰部队装备陈旧老化,主力舰艇为美制大中型坦克登陆舰(LST和LSM)13艘,组成两个大队。第一大队下属“运河”舰、“滦河”舰、“辽河”舰、“汾河”舰、“黄河”舰、“沽河”舰、“淮河”舰;第二大队下属“井冈山”舰、“太行山”舰、“长白山”舰、“徂徕山”舰、“沂蒙山”舰、“大别山”舰。1955年,我登陆舰部队又经历了一些体制和编制上的重大调整。1955年10月,华东海军第五舰队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登陆舰支队,归东海舰队建制领导。其所属6个大队也重新命名,新的番号于1955年11月20日执行。至此,我登陆舰部队的编制体制基本确定,已拥有大小舰艇114艘。
屡立战功
早在华东军区海军第一纵队成立后不久,这支部队先后协同陆军解放了滩浒山岛、嵊泗列岛,奔袭浙东沿海披山岛等地方,协同解放一江山岛,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在浙江沿海的封锁。这些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反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尤以解放一江山岛最为著名。
为了统一指挥各兵种行动,华东军区决定组成浙东前线指挥部,以60师为主,组织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命令第五舰队4艘“河”字号登陆舰担任运输登陆部队任务,1艘“山”字号登陆舰担任参战舰艇的淡水补给任务,并明确指示“要充分准备,有把握后才发起攻击”。我第五舰队参战舰只“太行山”舰、“黄河”舰、“淮河”月见、“辽河”舰、“滦河”舰于1954年12月18日,由上海起航至穿山港待命。1955年1月16日夜,在副司令曾麦溪指挥下,由穿山港装载登陆部队转运至石浦港。1月17日拂晓,登陆部队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并举行了授旗宣誓大会。
1955年1月18日8时,战斗正式打响。我轰炸机3个大队、强击机两个大队开始对一江山岛守敌实施第一次火力准备。至8时20分,轰炸效果良好。12时15分至13时22分,登陆部队在海空军和炮兵掩护下,先后自金门岛、头门山起航,分两路以双纵队向一江山岛航渡。14时30,由140余艘登陆艇、运输舰组成的登陆大队先后突击上陆,此时,我登陆部队第一梯队的3个营按预定计划占领了滩头阵地。15时,登陆指挥所在黄岩礁登陆。我登陆部队上陆后仅35分钟就抢占主峰,并迅速向纵深发展,17时30分全部占领了该岛,1月19日,肃清全部残敌。解放一江山岛一战,全歼敌军1086名,俘敌上校大队长王辅弼。这是我陆海空三军历史上的第一次对近海岛屿实施联合登陆作战,我登陆舰官兵英勇顽强,密切协同,受到华东海军的好评。
1955年11月,我登陆舰部队参加了总参在辽东半岛组织的抗登陆军事大演习。这次诸兵种协同作战的抗登陆演练,由叶剑英元帅亲自指挥。由“井冈山”舰、“大别山”舰、“沂蒙山”舟见、“太行山”月见、“运河”舰、“滦河”舰6艘舰扮演“蓝军”登陆运输队,在使用原子武器的条件下对敌海岸实施登陆。我参演部队严格按规范和预案行动,最终登陆成功,顺利完成任务。
当年参加演习的“大别山”舰和一起参加此次演习的第一代驱逐舰“鞍山”舰,相继于1992年和1999年退役,这两艘曾在我海军史上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舰。如今安详地停靠在青岛海军博物馆的码头。
全面发展
1956年,我登陆舰部队陆续接收到不少新装备。与此同时,部队掀起了新的训练热潮,开展起“三手”及“一专多能”活动,调动了广大指战员的练兵积极性。1964年开展的学习郭立福“四会”教学法,则进一步推动了训练的深入开展。同时结合大比武活动,在加强技术基础训练和使命课目训练方面,我登陆舰部队通过登陆舰战斗规范,舰艇机动、编队运动规则以及水面战术、防空战和登陆战术等有关的训练,总结出一系列训练经验,制定了《士兵一专多能训练标准草案》,该《草案》作为士兵训练评定和考核技术能手的依据。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我海军第一支登陆舰部队,这些训练所取得的成果,为以后直至今天的登陆舰部队训练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积累了第一手宝贵的资料。1964年12月,海军在青岛举行大比武,“沂蒙山”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我登陆舰部队更加稳步发展,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更积极地投身于抢险救灾、国防运输等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去。1988年到1999年,部队先后派出33艘次舰艇,赴南海执行南沙永署礁、诸碧礁、美济礁的建站及西沙建场等工程的海上运输及守礁和海—上巡逻警戒任务,官兵们用钢铁般的血肉之躯,创造出一个个海军纪录。
1988年1月15日,国产大型登陆舰“紫金山”舰由上海悄然起航。2月1日,执行永暑礁建站任务的11艘舰船抵达永署礁锚地,“紫金山”舰满载着3000多吨施工物资一次性登陆成功,这是我人民海军在南沙的第一次登陆。根据海军首长指示,该舰同时担任守礁任务。1990年3月13日,“五峰山”舰满载党和人民的嘱托,首航诸碧礁,担负起建站任务,历时半年。1994年11月26日至1995年3月4日,“云台山”舰奔赴南沙美济礁执行建站任务,历
艰苦创业
1941年9月,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和日伪军的疯狂反扑,在当时新四军第三纵队兼苏中四分区司令员陶勇的直接指挥下,在苏北弶港一带,组建了海防大队。这就是我登陆舰部队的初创起点。至1944年初,该海防大队与浙江海防大队等合并后,更名为海防纵队。1949年3月,海防纵队接受整编,抽调大批骨干人员分散到准备渡江作战的陆军部队中传授水上作战技术,并在渡江战役中顺利地完成了输送突击队过江的任务。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海防纵队改编为华东军区海军第纵队,辖有炮艇9艘,登陆舰8艘,其他巡逻艇等12艘。1950年3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第一纵队改编为华东海军江防舰队。4月,登陆艇大队成立,此时已拥有登陆艇22艘。1950年4月23曰,人民海军登陆舰部队成立,任命胡大荣为司令员(未到职),谢立全任政治委员(后来代司令员职务),张立培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赵昭任政治部主任。按新的舰艇命名规定,我第五舰队所辖炮舰以具有革命意义的县城命名,大型登陆舰以革命根据地的山岭命名(沿用至今),中型登陆舰以河流命名,小型登陆舰以华东小集镇命名。
组建初期,我登陆舰部队装备陈旧老化,主力舰艇为美制大中型坦克登陆舰(LST和LSM)13艘,组成两个大队。第一大队下属“运河”舰、“滦河”舰、“辽河”舰、“汾河”舰、“黄河”舰、“沽河”舰、“淮河”舰;第二大队下属“井冈山”舰、“太行山”舰、“长白山”舰、“徂徕山”舰、“沂蒙山”舰、“大别山”舰。1955年,我登陆舰部队又经历了一些体制和编制上的重大调整。1955年10月,华东海军第五舰队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登陆舰支队,归东海舰队建制领导。其所属6个大队也重新命名,新的番号于1955年11月20日执行。至此,我登陆舰部队的编制体制基本确定,已拥有大小舰艇114艘。
屡立战功
早在华东军区海军第一纵队成立后不久,这支部队先后协同陆军解放了滩浒山岛、嵊泗列岛,奔袭浙东沿海披山岛等地方,协同解放一江山岛,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在浙江沿海的封锁。这些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反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尤以解放一江山岛最为著名。
为了统一指挥各兵种行动,华东军区决定组成浙东前线指挥部,以60师为主,组织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命令第五舰队4艘“河”字号登陆舰担任运输登陆部队任务,1艘“山”字号登陆舰担任参战舰艇的淡水补给任务,并明确指示“要充分准备,有把握后才发起攻击”。我第五舰队参战舰只“太行山”舰、“黄河”舰、“淮河”月见、“辽河”舰、“滦河”舰于1954年12月18日,由上海起航至穿山港待命。1955年1月16日夜,在副司令曾麦溪指挥下,由穿山港装载登陆部队转运至石浦港。1月17日拂晓,登陆部队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并举行了授旗宣誓大会。
1955年1月18日8时,战斗正式打响。我轰炸机3个大队、强击机两个大队开始对一江山岛守敌实施第一次火力准备。至8时20分,轰炸效果良好。12时15分至13时22分,登陆部队在海空军和炮兵掩护下,先后自金门岛、头门山起航,分两路以双纵队向一江山岛航渡。14时30,由140余艘登陆艇、运输舰组成的登陆大队先后突击上陆,此时,我登陆部队第一梯队的3个营按预定计划占领了滩头阵地。15时,登陆指挥所在黄岩礁登陆。我登陆部队上陆后仅35分钟就抢占主峰,并迅速向纵深发展,17时30分全部占领了该岛,1月19日,肃清全部残敌。解放一江山岛一战,全歼敌军1086名,俘敌上校大队长王辅弼。这是我陆海空三军历史上的第一次对近海岛屿实施联合登陆作战,我登陆舰官兵英勇顽强,密切协同,受到华东海军的好评。
1955年11月,我登陆舰部队参加了总参在辽东半岛组织的抗登陆军事大演习。这次诸兵种协同作战的抗登陆演练,由叶剑英元帅亲自指挥。由“井冈山”舰、“大别山”舰、“沂蒙山”舟见、“太行山”月见、“运河”舰、“滦河”舰6艘舰扮演“蓝军”登陆运输队,在使用原子武器的条件下对敌海岸实施登陆。我参演部队严格按规范和预案行动,最终登陆成功,顺利完成任务。
当年参加演习的“大别山”舰和一起参加此次演习的第一代驱逐舰“鞍山”舰,相继于1992年和1999年退役,这两艘曾在我海军史上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舰。如今安详地停靠在青岛海军博物馆的码头。
全面发展
1956年,我登陆舰部队陆续接收到不少新装备。与此同时,部队掀起了新的训练热潮,开展起“三手”及“一专多能”活动,调动了广大指战员的练兵积极性。1964年开展的学习郭立福“四会”教学法,则进一步推动了训练的深入开展。同时结合大比武活动,在加强技术基础训练和使命课目训练方面,我登陆舰部队通过登陆舰战斗规范,舰艇机动、编队运动规则以及水面战术、防空战和登陆战术等有关的训练,总结出一系列训练经验,制定了《士兵一专多能训练标准草案》,该《草案》作为士兵训练评定和考核技术能手的依据。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我海军第一支登陆舰部队,这些训练所取得的成果,为以后直至今天的登陆舰部队训练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积累了第一手宝贵的资料。1964年12月,海军在青岛举行大比武,“沂蒙山”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我登陆舰部队更加稳步发展,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更积极地投身于抢险救灾、国防运输等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去。1988年到1999年,部队先后派出33艘次舰艇,赴南海执行南沙永署礁、诸碧礁、美济礁的建站及西沙建场等工程的海上运输及守礁和海—上巡逻警戒任务,官兵们用钢铁般的血肉之躯,创造出一个个海军纪录。
1988年1月15日,国产大型登陆舰“紫金山”舰由上海悄然起航。2月1日,执行永暑礁建站任务的11艘舰船抵达永署礁锚地,“紫金山”舰满载着3000多吨施工物资一次性登陆成功,这是我人民海军在南沙的第一次登陆。根据海军首长指示,该舰同时担任守礁任务。1990年3月13日,“五峰山”舰满载党和人民的嘱托,首航诸碧礁,担负起建站任务,历时半年。1994年11月26日至1995年3月4日,“云台山”舰奔赴南沙美济礁执行建站任务,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