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3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甲组(采取常规护理)、乙组(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各55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18%明显低于甲组5.45%,护理后乙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甲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风险评估;针对性护理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妇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以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认可,但手术仍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以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促进疾病早日康复[1]。本研究探究了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3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甲组、乙组,各55例。甲组年龄25~43岁,平均(33.67±3.25)岁。乙组年龄26~45岁,平均(33.89±3.5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甲组应用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完成术前检查,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乙组实施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1)风险评估。对以往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病例进行分析,评估其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如负面情緒、睡眠不佳、术后疼痛、并发症等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2)心理干预。以视频+语言讲解的方式增加患者对手术内容、注意事项等的了解,安抚患者的情绪,教导患者自我调节情绪,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增强患治疗信心。(3)环境管理。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在适宜范围内,定时开窗通风,减少人员走动。护理人员巡房时应保持动作轻缓,减少噪音干扰,对于存在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可以适当予以药物治疗。(4)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针对疼痛较轻者可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减轻其对切口的关注度,缓解疼痛感,对疼痛严重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5)并发症预防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切口变化,定期对创口进行换药清理,并予以抗感染治疗,适当更换体位,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F-36量表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比较
甲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乙组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18%明显低于甲组5.45%(χ2=4.274,P=0.039)。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乙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甲组(P<0.05)。见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将会引起经量增多、下腹包块、白带增多等症状,还会压迫邻近器官,引发贫血、化脓性感染、不孕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应予以及时治疗。近些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成效,但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出现情绪波动,影响康复进程。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应采取适宜、高效的护理措施来辅助提升治疗效果。
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对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患者的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护理服务,通过健康宣教和加强沟通了解患者负面情绪来源,并予以针对性的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让患者可以正确认识手术治疗重要性,并于术后依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减轻患者的身体不适感。本研究中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18%明显低于甲组5.45%,护理后乙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甲组(P<0.05),表明了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对患者治疗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陆佳.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1):135-137.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风险评估;针对性护理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妇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以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认可,但手术仍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以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促进疾病早日康复[1]。本研究探究了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3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甲组、乙组,各55例。甲组年龄25~43岁,平均(33.67±3.25)岁。乙组年龄26~45岁,平均(33.89±3.5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甲组应用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完成术前检查,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乙组实施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1)风险评估。对以往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病例进行分析,评估其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如负面情緒、睡眠不佳、术后疼痛、并发症等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2)心理干预。以视频+语言讲解的方式增加患者对手术内容、注意事项等的了解,安抚患者的情绪,教导患者自我调节情绪,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增强患治疗信心。(3)环境管理。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在适宜范围内,定时开窗通风,减少人员走动。护理人员巡房时应保持动作轻缓,减少噪音干扰,对于存在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可以适当予以药物治疗。(4)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针对疼痛较轻者可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减轻其对切口的关注度,缓解疼痛感,对疼痛严重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5)并发症预防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切口变化,定期对创口进行换药清理,并予以抗感染治疗,适当更换体位,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F-36量表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比较
甲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乙组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18%明显低于甲组5.45%(χ2=4.274,P=0.039)。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乙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甲组(P<0.05)。见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将会引起经量增多、下腹包块、白带增多等症状,还会压迫邻近器官,引发贫血、化脓性感染、不孕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应予以及时治疗。近些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成效,但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出现情绪波动,影响康复进程。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应采取适宜、高效的护理措施来辅助提升治疗效果。
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对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患者的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护理服务,通过健康宣教和加强沟通了解患者负面情绪来源,并予以针对性的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让患者可以正确认识手术治疗重要性,并于术后依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减轻患者的身体不适感。本研究中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18%明显低于甲组5.45%,护理后乙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甲组(P<0.05),表明了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对患者治疗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陆佳.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1):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