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认知学徒制和情景教学的角度对民航空管系统空中交通管制行业见习管制员培训现状进行反思。基于认知学徒制理论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之上对管制员教员的教学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认知学徒制情境意识见习管制员 空中交通管制 在职培训
【引言】近年来,民航业连年持续发展,快速增长的航班量对管制员的要求更高数量要求更大,新管制员的培训和快速放单显得越来越重要。以笔者所在管制区为例,见习管制员的培训由集中式的理论培训和以老带新的学徒制为主,进入单位到完全放单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在以老带新的过程中,管制教员的教学设计对见习管制员的现场操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帮助见习管制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特定情境下的认知和实践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见习管制员的情境意识,改善认知,更好地完成新手到成熟管制员的转变成为本文讨论的内容。
一、认知学徒制原理
认知学徒制是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的背景下产生的,认为在学徒从新手到专家,从实践共同体中边缘参与者到完全参与者的过程中,学习是能够发生的,而且具有情境性本质,与工作实践密不可分。【1】
二、认知学徒制的培训要素分析
(一)见习管制员培训的现状和基本特点
目前见习管制员的岗位实践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出发点以管制方法论为主,教授间隔计算方法、各种管制环境如正常或危险天气下的调配管制预案、多任务处理下的优先级、与环境沟通、在流控和限制环境下的任务统筹等等。培训方法以检测预案和特定流量下的完成质量为目的,纠错为主,岗位教学以当前情境实地教学离岗之后再评价为手段,重视岗位情境下的理论检查,对处于瓶颈期的学员较少提供知识再架构技巧和一对一心理干预机制,可能忽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激训练。如果教员无法发现学员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缺失并无法及时干预,见习管制员可能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放单,为民航业和学员个人均带来损失。
(二)培训内容
概括来讲,见习管制员需处理通信,压力,操作管理,注意力,过程,设备,外部因素和环境,决策等等,需要认知进而整合的知识点足够多而且繁杂,在不同情境下出现形式不一优先级不一,对见习管制员是很大的挑战。见习管制员必须处理好上述所有信息源,建立持续性思维和快速决策能力,最大限度减少错漏忘的发生,对空中交通保持总的控制。这些信息源构成了复杂的情境意识形成的各种要素,符合认知学徒制对问题情境的要求和社会性特征——情境学习、社会性交互、内部动机激发、专家实践文化、合作和竞争等等。学生作为认知学徒,通过观察、练习、实践、交流、反思等学习方式,在真实情景的技能运用过程中,得到了快速的和真正意义上的提升。随着技能的进步,学生作为新手逐渐从专家实践共同体的边缘向中心行进,在对共同体实践与文化的不断参与之中,专家的“身份”逐渐形成。
三、认知学徒制下的教学设计【2】
见习管制员的见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熟识各种数字及理论,第二阶段是了解和达到岗位设备操作要求,中小流量下的管制指挥,第三阶段是大流量情况下的预案整合与再进步直到放单。在不同阶段,管制教员可对见习管制员的特质进行建模,针对理论掌握程度,设备熟识度以及对管制环境的特定了解进行分时教学。教员还可结合现场实地教学和虚拟场景模拟加强学员对管制环境理解。比如在管制非繁忙时段为学员构建虚拟大流量模型要求学员构建不同思路并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繁忙时段争取提前做预案时间并合理教授减少碎片时间的生成即合理利用决策间隙和波道资源。
(一)由学员提出问题
传统的见习管制员培训由教员制定计划,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要求学员进行消化并完成理论迁移。此举对学员掌握成熟管制员的思维认知过程有一定帮助,但这种一对多的教学方法无法估计教员在接收教学时的具体心理活动无法实时跟进其思维过程。换做见习管制员提出问题后,教员可以确切估算该学员出于何种阶段,可以进行针对性教学。
(二)由学员单独完成管制过程智力拼图
如果将整个管制指挥过程看成持续的情境学习场所,将所有智力活动和人机交互过程总体称作管制的智力拼图的话,不放考虑由学员自行发现各种管制要素与其协同作用机制。智力拼图格式可以采用逻辑树的结构,将管制过程细化、建模,由教员进行评判查漏补缺。
(三)改事后纠错为事前辅导
前文已经描述过现在的培训机制以时候纠错为主,这种方法对坏习惯的改正有一定好处,但并非所有的错误最终都指向显性的错误——有这种可能:学员的思维过程中出现过隐性错误但以事故链理论分析某一环节有瑕疵但总体可保证安全。如果改为事前辅导。将管制要点一一明确,在逻辑思维和构建高仿真度的特殊情境下的立体思维构成上助力,帮助学员提前进入角色有助于缩短见习管制员初上席位的预热时间。
(四)量化见习管制员单次见习的各项完成指标
见习管制员的见习进度时段以时段计,统计当月的见习时长以及见习进度趋势,易于管理但不利于学员对单次短期记忆内容进行汇总分析从而提高实施席位指挥的技巧。单次见习后教员会对见习学员进行指导,然后见习学员在见习本上进行归纳总结,教员对学员的评价基于单次见习时长最后阶段剩余记忆的多少。建议设计见习人员见习指标进行量化,每次见习时由教员由勾选与补充的形式进行现场对照,量化和搜集学员尽可能多的谬误或可以保留的良好习惯。
(五)设计归纳导向的经验整合系统帮助学员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单以见习管制员个体的见习经历来说。很难做到一个月只见习一个席位,更多的情况是几个席位交叉进行,所以导致可能某段时间的见习时间偏重于某个席位而其他的席位见习有所偏废。
四、总结
本文从认知学徒制的角度重新审视见习管制员培训。提出重新塑造培训思路的建议和可行性,为今后实地取证验证认知学徒制在见习管制员的培训可能起到的作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斌、张琦.论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底12期;
【2】高文编译,“设计与教学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二期
【关键词】 认知学徒制情境意识见习管制员 空中交通管制 在职培训
【引言】近年来,民航业连年持续发展,快速增长的航班量对管制员的要求更高数量要求更大,新管制员的培训和快速放单显得越来越重要。以笔者所在管制区为例,见习管制员的培训由集中式的理论培训和以老带新的学徒制为主,进入单位到完全放单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在以老带新的过程中,管制教员的教学设计对见习管制员的现场操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帮助见习管制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特定情境下的认知和实践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见习管制员的情境意识,改善认知,更好地完成新手到成熟管制员的转变成为本文讨论的内容。
一、认知学徒制原理
认知学徒制是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的背景下产生的,认为在学徒从新手到专家,从实践共同体中边缘参与者到完全参与者的过程中,学习是能够发生的,而且具有情境性本质,与工作实践密不可分。【1】
二、认知学徒制的培训要素分析
(一)见习管制员培训的现状和基本特点
目前见习管制员的岗位实践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出发点以管制方法论为主,教授间隔计算方法、各种管制环境如正常或危险天气下的调配管制预案、多任务处理下的优先级、与环境沟通、在流控和限制环境下的任务统筹等等。培训方法以检测预案和特定流量下的完成质量为目的,纠错为主,岗位教学以当前情境实地教学离岗之后再评价为手段,重视岗位情境下的理论检查,对处于瓶颈期的学员较少提供知识再架构技巧和一对一心理干预机制,可能忽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激训练。如果教员无法发现学员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缺失并无法及时干预,见习管制员可能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放单,为民航业和学员个人均带来损失。
(二)培训内容
概括来讲,见习管制员需处理通信,压力,操作管理,注意力,过程,设备,外部因素和环境,决策等等,需要认知进而整合的知识点足够多而且繁杂,在不同情境下出现形式不一优先级不一,对见习管制员是很大的挑战。见习管制员必须处理好上述所有信息源,建立持续性思维和快速决策能力,最大限度减少错漏忘的发生,对空中交通保持总的控制。这些信息源构成了复杂的情境意识形成的各种要素,符合认知学徒制对问题情境的要求和社会性特征——情境学习、社会性交互、内部动机激发、专家实践文化、合作和竞争等等。学生作为认知学徒,通过观察、练习、实践、交流、反思等学习方式,在真实情景的技能运用过程中,得到了快速的和真正意义上的提升。随着技能的进步,学生作为新手逐渐从专家实践共同体的边缘向中心行进,在对共同体实践与文化的不断参与之中,专家的“身份”逐渐形成。
三、认知学徒制下的教学设计【2】
见习管制员的见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熟识各种数字及理论,第二阶段是了解和达到岗位设备操作要求,中小流量下的管制指挥,第三阶段是大流量情况下的预案整合与再进步直到放单。在不同阶段,管制教员可对见习管制员的特质进行建模,针对理论掌握程度,设备熟识度以及对管制环境的特定了解进行分时教学。教员还可结合现场实地教学和虚拟场景模拟加强学员对管制环境理解。比如在管制非繁忙时段为学员构建虚拟大流量模型要求学员构建不同思路并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繁忙时段争取提前做预案时间并合理教授减少碎片时间的生成即合理利用决策间隙和波道资源。
(一)由学员提出问题
传统的见习管制员培训由教员制定计划,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要求学员进行消化并完成理论迁移。此举对学员掌握成熟管制员的思维认知过程有一定帮助,但这种一对多的教学方法无法估计教员在接收教学时的具体心理活动无法实时跟进其思维过程。换做见习管制员提出问题后,教员可以确切估算该学员出于何种阶段,可以进行针对性教学。
(二)由学员单独完成管制过程智力拼图
如果将整个管制指挥过程看成持续的情境学习场所,将所有智力活动和人机交互过程总体称作管制的智力拼图的话,不放考虑由学员自行发现各种管制要素与其协同作用机制。智力拼图格式可以采用逻辑树的结构,将管制过程细化、建模,由教员进行评判查漏补缺。
(三)改事后纠错为事前辅导
前文已经描述过现在的培训机制以时候纠错为主,这种方法对坏习惯的改正有一定好处,但并非所有的错误最终都指向显性的错误——有这种可能:学员的思维过程中出现过隐性错误但以事故链理论分析某一环节有瑕疵但总体可保证安全。如果改为事前辅导。将管制要点一一明确,在逻辑思维和构建高仿真度的特殊情境下的立体思维构成上助力,帮助学员提前进入角色有助于缩短见习管制员初上席位的预热时间。
(四)量化见习管制员单次见习的各项完成指标
见习管制员的见习进度时段以时段计,统计当月的见习时长以及见习进度趋势,易于管理但不利于学员对单次短期记忆内容进行汇总分析从而提高实施席位指挥的技巧。单次见习后教员会对见习学员进行指导,然后见习学员在见习本上进行归纳总结,教员对学员的评价基于单次见习时长最后阶段剩余记忆的多少。建议设计见习人员见习指标进行量化,每次见习时由教员由勾选与补充的形式进行现场对照,量化和搜集学员尽可能多的谬误或可以保留的良好习惯。
(五)设计归纳导向的经验整合系统帮助学员队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单以见习管制员个体的见习经历来说。很难做到一个月只见习一个席位,更多的情况是几个席位交叉进行,所以导致可能某段时间的见习时间偏重于某个席位而其他的席位见习有所偏废。
四、总结
本文从认知学徒制的角度重新审视见习管制员培训。提出重新塑造培训思路的建议和可行性,为今后实地取证验证认知学徒制在见习管制员的培训可能起到的作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斌、张琦.论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底12期;
【2】高文编译,“设计与教学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