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0例临床分析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eishangdeni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临床病症特点、治疗和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月我20例我院确诊的PA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症状,其中18例患低钾血症。19例卧位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40。14例立位ARR>40.其中17例实施单侧腹腔镜下肾上腺结节切除术,2例实施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切除术,1例实施开腹单侧肾上腺结节切除术。17例患者经检测诊断为腺瘤,2例为增生,1例无病理检查结果。结论:随机血浆ARR是诊断PA的主要基本指标,ARR>40作为切点对诊断原醛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是治疗醛固酮瘤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原发性 醛固酮增多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082-0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是并发高血压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引起潴钠排钾,血容量增多,并进一步抑制了肾素活性,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综合征群。与正常及高血浆肾素活性的高血压病人相比,原醛症曾被认为是伴有较低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一种相对良性的高血压,但近年来先后有报道,在原醛症病人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 14% ~ 35%;蛋白尿的发生在原醛症病人中也多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国内文献报道,分别有22.3%~40.1% 和2.7%~9.2%的醛固酮瘤患者发生蛋白尿和慢性肾功能不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 20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40.1岁。发病年龄28-61岁,平均35岁。其中6例有高血压家族病史。
  1.1.2临床病症
  1高血压、低血钾情况:9例以高血压为主要症状,7例以低血钾为主要症状,4例高血压、低血钾并发。3级高血压12例,2级高血压6例,1级高血压2例。高血压病程5天-10年,平均数3年。2例入院前无高血压病史,经检测为血压高。低钾症状病程2天-10年,平均2年。1例无低钾症状,入院时检查血钾低。16例入院前曾检查血钾低,其中8例低血钾症病史大于半年。2低钾症状:肢体乏力14例,夜尿增多7例,低钾麻痹6例。3其他症状:肢体麻木4例,肢体疼痛3例,口干、喝水多2例,低钙导致抽搐1例,昏厥1例。
  1.1.3实验室检查
  血钾1.4~4.4mmol/L,中位数为2.5mmol/L; 11例<2.8mmol/L ,测定3例患者的卧位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 这3例患者血浆醛固酮检测结果都正常,其中有1例血管紧张素II高于正常水平,进行手术后有8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 ,其中6例病症为腺瘤,1例为增生。手术前安体舒通试验数据表明血压明显下降;其余患者术后有所改善,但没有恢复正常水平,术前安体舒通试验显示血压下降不明显。
  1.1.4 影像学检查
  对20例患者都进行CT和MRI、肾上腺彩超检查。彩超结果表明8例为肾上腺占位者,其中6例为PA患者;CT检查显示12例为肾上腺增生及结节病灶者,其中10例为PA患者。
  1.1.5住院手术情况
  17例实施单侧腹腔镜下肾上腺结节切除术,2例实施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切除术,1例实施开服单侧肾上腺结节切除术。
  1.2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SPS13.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构成比、频数分析方法描述,片太重分布资料用中位数表示。正态分布资料用( ±s)表示。计数资料做x?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是并发高血压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引起潴钠排钾,血容量增多,并进一步抑制了肾素活性,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综合征群。原醛症曾经被认为是伴有较低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一种相对良性的高血压,但近年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原醛症患者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 14% ~ 35%;在原醛症患者中蛋白尿的发生也多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国内文献报道,分别有22.3%~40.1% 和2.7%~9.2%的醛固酮瘤患者发生蛋白尿和慢性肾功能不全。
  PA是因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导致醛固酮分泌过多而造成的,其主要症状高血压、低血钾。PA引发高血压的主要机制有:1由于醛固酮有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的功能,导致细胞外液量变多,血容量升高;2醛固酮促使钠从细胞外转移至细胞内,使小动脉细胞内钠离子浓度上升,再加上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内钠离子和水增加,使管壁轻稍微膨胀,管腔变窄,外部压力增大。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PA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症状。
  原醛诊断步骤分三步:①在高血压患者中筛选可能的原醛患者;②进行原醛的确诊检查;③进行原醛的亚型分型及定位诊断。对于PA的早期诊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高血压患者血钾偏低或诱发性的低血钾;经较长时间药物治疗仍无效果;高血压特别严重;高血压的年轻患者。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在中度和重度高血压患者中PA的发病率高达9%和15%,而在轻度高血压中仅为2%,此次试验患者中3级高血压占60%,应注重这部分患者的PA排查,若进一步检查中患者表现为高血醛固酮、螺内酯试验阳性、低肾素活性,则可判定为PA患者。本组病例中病程超过2年者达75.4%,最长达10年,说明大部分病例早期没有被正确诊断为PA患者,从而导致治疗的延误。因此,早期的正确诊断对临床上PA治疗十分关键。PA的定位诊断主要依靠B超、CT或MRI等。这次试验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B超特异性为65.4%,敏感性为81.7%;CT特异性为93.9%,敏感性为94.70%。
  应实施腹腔镜手术摘除单侧肾上腺瘤的肾上腺,治愈率达到75%-90%。术前应采用安体舒通控制血压,准备补钾,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手术后血钾多在七天内恢复。大部分患者的血压可以恢复正常;如血压仍有小幅升高,可加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改善不理想者,可能与长期高血压致肾损害以及动脉硬化有关。术前及后一周,可加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天,一周后逐渐停药。
  参考资料:
  [1]吕朝晖,郑蕾,田 慧。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特点的临床研究.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28(5):419-421.
  [2]吴景程,汤正义,张 炜,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心血管和肾功能指标的改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48-50
  [3]杨志尚;何辉;贺大林;赵军;龙清志;;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剜除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年09期
  [4]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杨志寅;低血钾危象处理流程[N];健康报;2010年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莫西沙星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2);观察组患者的WBC计数、HR以及R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SaO2以及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 60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 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 36 例行单纯阑尾切除术,10 例行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术,12 例行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及腹腔引流,4 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 2 例,尿路感染 1 例,切口感染 1 例;59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1 例切口感染经引流后二期愈合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为临床治疗和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668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内科及重症监护病人作为样本,收集并培养其痰液,收集了637株致病菌株,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测定分析。结果:在对所有的菌株进行分析后,主要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占37.1%;位居第二位的是真菌感染,占31.8%;革兰阳性球菌为第三位,占3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三联疗法与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将164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2人。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法,即奥美拉唑40mg/d+阿莫西林1000mg/d+甲硝唑400mg/d的三联疗法;实验组采用序贯疗法,即奥美拉唑40mg/d
期刊
摘 要:目的 对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给予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法;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患者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法。对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效果以及血糖控制达标时间、日用量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和胰岛素日用量低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肱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循证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并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围手术期采用循证护理者22例(Ⅰ组),采用常规护理者18例(Ⅱ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及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Ⅰ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Ⅱ组(t=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行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6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高龄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患者接受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乙组患者接受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后,甲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优良率显著优于乙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等情况,为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6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6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中有71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约为19.3%。感染主要发生的部位有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等。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保护锁骨上神经并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在锁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其特点及优势。 方法 选择2007年2月~2009年5月用该方法治疗的患者20例。 结果 20例均随访6~20个月,平均11.5个月,无1例锁骨下神经、血管和胸膜损伤,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骨折均愈合,锁骨区无麻木感。所有病例肩胸部无畸形、疼痛和肩关节功能障碍。 结论 该方法可有效保护患者锁骨区感觉,骨折固定创伤小,愈合良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以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2例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采用前路减压、植骨、Zephir 钛板内固定治疗,针对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总结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长达1-8年,平均约为5.5 年,根据随访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具体的融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患者没有出现钢板断裂、螺钉脱落和松动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