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为了塑造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让语文课成为唤醒学生生命的精神天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思想教育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营造人文环境,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们要努力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让语文教育成为人文教育的乐土。
一、忽视人文教育的遗憾
近几年来,接连出现的大中学生杀人案、弑母案,曾一度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的频率之高,不能不引起教育者的思考。孩子们的这些过激行为,是不能仅用青春期心理疾病可以解释的。实事求是地讲,是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失落所带来的。首先,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生活品质的低落,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到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又以高考成绩为指挥棒,这种环境使学生很容易偏离求知求善的轨道。其次,我们的学生重理科轻文科偏多,形成传统教育思想上的本末倒置。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实用价值受到极端重视,我们千年重视的人文传统教育却被当足球踢。学生在这种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影响下,成了“失落的一代”。
二、重视人文教育,语文教师任重道远
“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着想。十多年来,很多的教育者已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呼吁,他们重视 素质教育,重视创新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创造民主、和谐社会。但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的人却实在太少。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在知识层面上你也许永远成不了人,但在精神层面上只要学会做人,懂得做人,就可以说成人了。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会做人、会生活、会求知 ,这才是语文教师求真务实之道,应当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
三、切实提高教师个人修养是当务之急
面对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失落,我们感到教师的修养亟待提高,师德师风建设迫在眉睫,否则,怎么能为人师表?具有教师这一神圣而光荣称号的人,首先应该向学生讲授的是如何做人,其次是如何思考,再次才是传授具体的专业知识。教师的品行若有问题,就不可能向学生讲授成功的人文教育。有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形象比喻,说:“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残品,美育不好是副品,劳动不好是样品。”其实,这个比喻同样可以用在教师身上,教师缺乏个人修养,岂不是更危险?
重视师德建设,需要教师摒弃那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我们不只是为应试教育铺路,更是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点灯。师德建设要一点一滴的养成,需要教师收拾起传教士搬冷漠的面孔,让学生感受到教育者的人文关怀。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语文教师需要良好的品德修养来照亮学生做人之路,师德重于泰山。
四、做学习型老师,提高教师文化修养
新时代语文老师,应当让学习语文成为一种特殊享受,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幸福的体验。这要求语文老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要养成习惯。一个语文老师只会背百十篇中外经典,会几十段教育家语录,这对语文教学而言,仅仅是涉猎、泛览、浅尝而已。语文教育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涵养,是靠实践,靠思想,靠创新,日积月累而形成的教学风格。只有踏踏实实给自己充电,才会铸炼出高瞻远瞩,实力雄厚,身手矫健的真正弄潮儿。要让“真实、自由、个性”的语文教学成为语文课改的教学主流,让“吟诵——探究——鉴赏——体悟——吟诵”语文课堂成为语文教育的生命。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领悟语文学习的真谛。
五、让语文课成为唤醒学生生命价值的精神天堂
在新一轮课改实施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更富有诗意和活力,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从教师身上都能感受到理解、尊重、关爱。从而影响其心灵。语文课要让学生感到社么是真正的真、善、美,让他们的情感得到洗涤、净化。教师的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源泉。人文性培养不是靠说教能凑效的,而是靠感化。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学会把自己的手伸向别人;在学生跌倒时,老师的鼓励会使学生自己爬起来;当学生取得成功时,要给学生以鼓励,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要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让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得到有效继承和发扬。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份信任,一份鼓励,一份机会,多一点同情和友爱。那么,孩子得到的不仅是知识与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产生了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总之,面对语文教学中失落的人文性,我们要反思,要总结,要有对策。一个会学习与时俱进的老师,一个会反思有责任感的老师一个会生活有良好修养的老师,一个会研究有扎实文学根底的老师,才是能担负起新课改语文教学的好老师。因此,藉由新课程推行,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智德分离,重智轻德现象,将人文性落实到语文课上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
[2]《教师博览》.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思想教育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营造人文环境,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们要努力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让语文教育成为人文教育的乐土。
一、忽视人文教育的遗憾
近几年来,接连出现的大中学生杀人案、弑母案,曾一度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的频率之高,不能不引起教育者的思考。孩子们的这些过激行为,是不能仅用青春期心理疾病可以解释的。实事求是地讲,是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失落所带来的。首先,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生活品质的低落,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到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又以高考成绩为指挥棒,这种环境使学生很容易偏离求知求善的轨道。其次,我们的学生重理科轻文科偏多,形成传统教育思想上的本末倒置。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实用价值受到极端重视,我们千年重视的人文传统教育却被当足球踢。学生在这种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影响下,成了“失落的一代”。
二、重视人文教育,语文教师任重道远
“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着想。十多年来,很多的教育者已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呼吁,他们重视 素质教育,重视创新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创造民主、和谐社会。但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的人却实在太少。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在知识层面上你也许永远成不了人,但在精神层面上只要学会做人,懂得做人,就可以说成人了。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会做人、会生活、会求知 ,这才是语文教师求真务实之道,应当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
三、切实提高教师个人修养是当务之急
面对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失落,我们感到教师的修养亟待提高,师德师风建设迫在眉睫,否则,怎么能为人师表?具有教师这一神圣而光荣称号的人,首先应该向学生讲授的是如何做人,其次是如何思考,再次才是传授具体的专业知识。教师的品行若有问题,就不可能向学生讲授成功的人文教育。有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形象比喻,说:“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残品,美育不好是副品,劳动不好是样品。”其实,这个比喻同样可以用在教师身上,教师缺乏个人修养,岂不是更危险?
重视师德建设,需要教师摒弃那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我们不只是为应试教育铺路,更是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点灯。师德建设要一点一滴的养成,需要教师收拾起传教士搬冷漠的面孔,让学生感受到教育者的人文关怀。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语文教师需要良好的品德修养来照亮学生做人之路,师德重于泰山。
四、做学习型老师,提高教师文化修养
新时代语文老师,应当让学习语文成为一种特殊享受,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幸福的体验。这要求语文老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要养成习惯。一个语文老师只会背百十篇中外经典,会几十段教育家语录,这对语文教学而言,仅仅是涉猎、泛览、浅尝而已。语文教育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涵养,是靠实践,靠思想,靠创新,日积月累而形成的教学风格。只有踏踏实实给自己充电,才会铸炼出高瞻远瞩,实力雄厚,身手矫健的真正弄潮儿。要让“真实、自由、个性”的语文教学成为语文课改的教学主流,让“吟诵——探究——鉴赏——体悟——吟诵”语文课堂成为语文教育的生命。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领悟语文学习的真谛。
五、让语文课成为唤醒学生生命价值的精神天堂
在新一轮课改实施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更富有诗意和活力,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从教师身上都能感受到理解、尊重、关爱。从而影响其心灵。语文课要让学生感到社么是真正的真、善、美,让他们的情感得到洗涤、净化。教师的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源泉。人文性培养不是靠说教能凑效的,而是靠感化。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学会把自己的手伸向别人;在学生跌倒时,老师的鼓励会使学生自己爬起来;当学生取得成功时,要给学生以鼓励,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要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让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得到有效继承和发扬。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份信任,一份鼓励,一份机会,多一点同情和友爱。那么,孩子得到的不仅是知识与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产生了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总之,面对语文教学中失落的人文性,我们要反思,要总结,要有对策。一个会学习与时俱进的老师,一个会反思有责任感的老师一个会生活有良好修养的老师,一个会研究有扎实文学根底的老师,才是能担负起新课改语文教学的好老师。因此,藉由新课程推行,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智德分离,重智轻德现象,将人文性落实到语文课上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
[2]《教师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