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课堂激趣“三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课改奔涌的潮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搞好语文新课改一个切入点,笔者就此问题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注重情感熏陶
  语文要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真正体现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我在教学《我与地坛》时,上课前我就问学生:“你觉得父母爱你吗?”“你感觉到父母的爱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的回答当然也不可能统一,教师可适时点拨:“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不管多么丰富多彩,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父母都是爱你们的,为你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为你们的将来作了长远的打算。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感,你们的父母同样如此。”这样,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课文伟大而神圣的情感中,在轻松的气氛中就完成了新课的导入。课后我布置了《感悟亲情》的作文,一周后,学生写出了大量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
  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离开了家才知道家的温暖,离开了父母才真正体会到亲情的无价。军训的时候,每时每刻都想家,想父母,与家里通话,总要流下那不争气的眼泪。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心灵的栖息地。我爱我家,我更爱我的爸爸妈妈。”
  还有学生在作文中说:“我的母亲是一位教师。从我懂事起,我就为拥有这样一位母亲感到骄傲。我应该感谢母亲,是她教会了我读书、写字,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我应该感谢母亲,是她使我学会了独立思考、独立生活。我要高声对母亲说:‘妈妈,我爱你!’”
  二、调动参与意识
  我们的教学形式应该不时“换新”,不断地给语文园地注入活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如果我们能变换教学方式,拓展教学空间,这样的课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喜欢。
  如在教学《雷雨》一文时,教师可以摈弃传统的一课一讲的方式,而是采取单元教学法,设计单元主题为“让周朴园向我们走来——一个话剧舞台人物形象的鉴赏”。在课前印发材料参读《周朴园人物形象之我见》、《周朴园对鲁侍萍真的毫无感情吗?》等,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质疑解惑,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排练《雷雨》片段,老师在课后进行指导。在做好以上这些准备后,话剧小组演出,同学评说分析。依据这种“编演评研”法教《雷雨》,不仅适当拓展了教材,而且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的陈旧、僵化,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潜能,突出迁移发展,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完全可以断定,尊重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放飞心灵,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是无法估量的。而作为教师,也要不断钻研教材,不断更新教法,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从关注学生的角度常教常新。
  三、引导提问质疑
  语文教学还应不断地唤醒和弘扬人的天性中蕴藏着的探索的冲动,养成敢于质疑的个性。因此,语文课堂上应该坚持“六让”原则:课文让学生看,题目让学生练,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讲。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导向、激励、评价、搭桥,给予每一位学生充分思考、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形成问题的意识与追问的风气。
  如在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时,学生针对教材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既然杜十娘与李甲已经做了夫妻,杜十娘为什么还始终不肯告诉李甲有关百宝箱的秘密?二是杜十娘身边还有百宝箱,她还可以选择走别的人生道路,为什么她还要投江自尽?要知道人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难道她真的无路可走了吗?三是《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曾经让无数的读者洒下过同情的泪水,琵琶女与杜十娘都是风尘女子,两人都有过不幸的遭遇,那么相比较而言,琵琶女与杜十娘谁更值得我们同情,谁的形象更光彩照人呢?三个问题,言之凿凿,切中肯綮。一个学生如果对课文没有深刻透彻的钻研,没有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的意识,对作品能有如此深刻的洞察吗?
  四、创设课堂情境
  语文教材中,有一类课文的写作是以地点变换或空间方位为线索的。由于高中学生空间概念及其判断能力比较强,具体参照物,仅凭想象,头脑中很快就能正确理解复杂的空间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能积极思维,首先要创设思维情境。教师应紧扣教材重点,运用多种学生喜爱的直观手段,结合富于表情的朗读激发学生学习这类课文的兴趣。
  五、巧设课堂习题
  长期以来,语文课一直以讲读为主,学生在一节课中要么洗耳恭听,要么口诵心惟,较少动手练习。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教学目标,自己设计了填空、选择、判断等多种习题,通过多媒体,当堂让学生动手完成。
  “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的内容发生共鸣,从而寻求精神的家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天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构建起崭新的语文课堂,开创语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兰秀英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激趣与策略.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166。
  [2]陈雪莹 从新课程目标透析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走向.教师之友,2013,(2):14。
  [3]高秀洁 高中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的人文性探析.现代语文,2013,(1):15-1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究教学策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活动。其中,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各自的表达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讨论教学方式已融合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了。  关键词:自主探究 讨论教学法 有效教学  讨论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实现某个教学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合作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学科是一门普通的教学科目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而探究式教学则是最佳的培养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方法。文中笔者分析了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及主要特征,并提出了优化探究性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物 探究性教学 优化措施  高中生物学科是一门普通的教学科目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而探究式教学则是最佳的培养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方法。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内高效识字,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呢?我在教学中不断摸索,现将自己在实践中的几点感悟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结合现实生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来说,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字,掌握了“猜字谜”、“加一加”、“减一减”、“换一
期刊
自新课标颁布以来,各地争相开始根据新课标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进行教学改革。新课标同样为高中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目标,数学任课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积极探索新时期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提出的新目标。  一、实践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从传统意义上讲,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我国人民的数学素养,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
期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想迅速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开放性的地理课堂中从地理角度认识和欣赏地理世界,就应该敢于更新教育理念,结合新课标精神,不断给学生以充满活力的、新鲜的“活水”,让学生从开放性的课程内容入手,通过开放性的课程培养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能力。  活水来源之一:营造开放性的学习氛围,“唐僧师徒”也能进课堂。  要想让课堂“活”,课堂气氛首先要“活”
期刊
一、培养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  直接学习兴趣是由所学的内容或学习活动即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发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导入新课、引入主题,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直接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教师应该注意经常采用提问的方式,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
期刊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生学习所有课程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的阶段目标提出: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随着计算机迅速地走进家庭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写字教学正在逐渐被忽视,原来教室墙上或橱窗里的学习成果都是手写的,现在却大多是打印的。在这些严峻的事实面前,写字教学面临的冲击越来越大。我们深
期刊
摘 要:文言文学习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文言文学习的正确方法是文言文学习中必备的技巧,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应用会有很大影响。下面我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谈谈对文言文学习方法的认识。  关键词:学习习惯 联系迁移 背写并行  一、了解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虽然在小学学生们也多少接触过一些文言文,但大部分都浅显易懂,学起来也不用深入探究。而初中文言文学习则有了更加深层次和高标准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几乎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最富有个性和人文色彩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它最需要情感投入,最能激发创新精神。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写作的有机结合  1.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写作,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现阶段中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提出的一种理念和要求,是一种更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效果,充分发挥中小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