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问题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ge123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史研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毛泽东思想如何形成,就是其中之一。
  在1927年以前,党内早就有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对机会主义的斗争是个严重的问题,但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却似乎掩盖着这个问题。1927年以后,右的错误倾向虽已受到批判,但“左”的错误倾向却大为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对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形成起来的。而且,它并不是先有了一条布尔什维克的准确路线才来付诸实践的,而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如果说,当时有什么先于实践的东西,那就是下面这两点:1.中国革命必须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2.中国无产阶级必须到农民那里去寻求依靠。很明显,这是主要的东西,根本的东西。有了这两点,才能够深入开展革命。但它们还不是全部的东西,“左”倾机会主义者也可能接受它们(如他们也说要依靠农民,但他们反对所谓的“富农路线”)。只有实践,才能建立起完整的一套理论和策略,明确各项政策、方针。即以依靠农民而言,也是经过摸索的,在农村中实行怎样的政策也是经过摸索的。
  因此,如果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看作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事,当然很荒谬。那个时期不过是开端的阶段。要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才在若干基本点上形成起来。
  当然,这样说对不对,也可以讨论。
其他文献
孩子任性行为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为大人所不知的心理活动呢?    很多妈妈有这样的苦恼:家里的宝宝太任性!这样的孩子特别难管理,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你让他撵狗他偏抓鸡。一旦不满,就打滚撒泼,大哭大闹……站在旁边的大人不是目瞪口呆,就是束手无策。这到底是生了个宝贝,还是生了个冤家?其实,父母没有读懂孩子任性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  那么,孩子任性行为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为大人所不知的心理活动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