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药制造业属高新技术行业,它的发展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文章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对合肥市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经济普查;发展现状;对策与措施
医药制造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高技术产业之一,世界各国纷纷将医药制造业作为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的必备条件来培育。合肥市医药制造业目前已逐步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但是其市场竞争优势还较弱。因此正确全面分析合肥市医药制造业现状,有效制定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医药制造业的含义广泛,我们所说的医药制造业是指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法规中的行业分类标准界定的七个子行业: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兽用药品制造、生物生化制品制造和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
一、 合肥市医药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自2001年成立合肥生物医药产业园以来,合肥市医药制造业已发展成为拥有安科生物、桑尼生物、医工医药等多家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规模企业,初步形成了板块效应和产业集群优势。但毕竟合肥市医药制造业起步较晚,与上海等部分医药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
在规模上:2004年合肥市共有57家医药制造业,为全市制造业的1.66%;资产总额约为17.88亿元,为全市制造业的2.73%,其中的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成药制造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资产规模相当,在全行业中占有较大比例;总产值约为6.2亿元,为全市制造业的0.88%。可以看出,合肥市医药制造业行业门类齐全,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制造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规模凸显,但总体规模尚小、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优待进一步优化。
在结构上:合肥市医药制造业产品种类齐全,结构多样化,实收资本来源丰富,但港澳外商资本比重相对较少,约为11%。2004年各子行业中: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企业单位数最多,占全市医药制造业5.26%,但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最大的是生物生化制品制造,占全市医药制造业21.52%。行业实收资本为910 033千元,其中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占64.26%。
在经济效益上:从经济效益总量看,2004年合肥市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约为6亿元,利润总额约为0.08亿元,销售产值为约为5.5亿元,工业增加值约为2.53亿元。而其近邻南京市仅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上就分别达到了29.7亿元和3.26亿元。从经济效益质量与经济贡献看,2004年合肥市医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约为5.7万元/人,工业增加值率为40.7%,产值销售率为88.51%。可见,合肥市医药制造业经济效益低,资金利用率不高。但中药制造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经济效益较好,其增加值分别为4 775千元和2 256千元,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0 949千元和5 188千元,显示出经济优势和发展潜力。
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从科技投入看,2004年合肥市医药制造业R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经济普查;发展现状;对策与措施
医药制造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高技术产业之一,世界各国纷纷将医药制造业作为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的必备条件来培育。合肥市医药制造业目前已逐步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但是其市场竞争优势还较弱。因此正确全面分析合肥市医药制造业现状,有效制定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医药制造业的含义广泛,我们所说的医药制造业是指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法规中的行业分类标准界定的七个子行业: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兽用药品制造、生物生化制品制造和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
一、 合肥市医药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自2001年成立合肥生物医药产业园以来,合肥市医药制造业已发展成为拥有安科生物、桑尼生物、医工医药等多家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规模企业,初步形成了板块效应和产业集群优势。但毕竟合肥市医药制造业起步较晚,与上海等部分医药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
在规模上:2004年合肥市共有57家医药制造业,为全市制造业的1.66%;资产总额约为17.88亿元,为全市制造业的2.73%,其中的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成药制造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资产规模相当,在全行业中占有较大比例;总产值约为6.2亿元,为全市制造业的0.88%。可以看出,合肥市医药制造业行业门类齐全,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制造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规模凸显,但总体规模尚小、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优待进一步优化。
在结构上:合肥市医药制造业产品种类齐全,结构多样化,实收资本来源丰富,但港澳外商资本比重相对较少,约为11%。2004年各子行业中: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企业单位数最多,占全市医药制造业5.26%,但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最大的是生物生化制品制造,占全市医药制造业21.52%。行业实收资本为910 033千元,其中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占64.26%。
在经济效益上:从经济效益总量看,2004年合肥市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约为6亿元,利润总额约为0.08亿元,销售产值为约为5.5亿元,工业增加值约为2.53亿元。而其近邻南京市仅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上就分别达到了29.7亿元和3.26亿元。从经济效益质量与经济贡献看,2004年合肥市医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约为5.7万元/人,工业增加值率为40.7%,产值销售率为88.51%。可见,合肥市医药制造业经济效益低,资金利用率不高。但中药制造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经济效益较好,其增加值分别为4 775千元和2 256千元,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0 949千元和5 188千元,显示出经济优势和发展潜力。
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从科技投入看,2004年合肥市医药制造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