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困境与突破

来源 :新闻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tt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认为真人秀节目是我国当下较为火爆和流行的娱乐节目形式,各大电视频道与网络视频平台均有推出各自的真人秀节目。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真人秀节目在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存在节目同质化严重、策划痕迹明显、互动增值度不高和功利化过重4个问题。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文章提出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困境与突破策略。
  【关键词】真人秀节目;困境与突破
  一些网络自制真人秀节目以破竹之势席卷网络,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好评,刷新了我国真人秀节目的新高度。经过多年的发展,真人秀节目不断成熟,制作水准逐渐提高,收获的观众人数也越来越多,创新真人秀节目值得探讨。
  一、当前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困境分析
  在我国真人秀节目产业链中,节目的形式、内容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产业模式和社会文化的驱动向前发展。与传统节目类型相比,真人秀节目定位更高、传播性更广,为电视媒介找到了一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新方向。但在具体发展中,真人秀节目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节目同质化、人为化、功利化等不足之处。对此,需深入分析当前节目现状,找准问题根源。
  (一)节目同质化突出,创新性偏弱
  当前真人秀节目是各个电视频道的主播节目类型,综艺频道、电影频道、少儿频道、科教频道等都不乏真人秀节目的影子,这些琳琅满目的真人秀节目看似热闹非凡,实际上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1]通常情况下,某一类节目创下收视奇迹之后,马上就有类似的真人秀节目浮出水面,而且形式内容大体相似,这直接反映出如今真人秀节目的同质化现象。比如,歌唱类节目《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
  (二)节目效果突出,但策划痕迹明显
  随着电视节目类型的多元化发展,真人秀节目以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特点迅速吸引了大众眼球,由此带火了各类真人秀节目的播出。[2]比如某新说唱节目一经播出就以高评分优势占据了市场绝对主导地位,但在节目刚播出一段时间内,便有观众以及其他人士对节目背后的策划进行了深挖,发现参加节目的选手几乎都有专门的编导负责为其设定人设和故事走向。这一行为让观众看到了节目明显的人为设定痕迹,极大削弱了观众对此类节目的认可度和关注度。国内真人秀节目中的策划痕迹不仅表现在选手策划上,而且还表现在对评委的策划。比如在某一期节目中的评委因做慈善而无法亲临现场,节目组便借此大做文章,在节目现场先是营造了该评委能否归来的悬念氛围,又过分夸大了其他评委的失落情感,更是在预设地点铺满红毯,专车接送,营造了华丽的噱头。这一幕幕场景无不体现出節目组过分明显的策划痕迹,使真人秀节目“水分”较大。
  (三)互动性增强,但增值度不足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电视等媒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收视率要求较高的娱乐节目而言,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节目与受众的互动更加频繁和便捷。以《奇葩说》节目为例,从早年间的信件、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到今天的微博、微信、短视频互动等,形式更加丰富多元,促使节目组也对受众的参与更加重视。[3]然而从深层次角度分析,此类节目的互动增值性仍然不够突出,大多观众只是出于娱乐消遣心理才关注真人秀节目,如何将这一类观众变为思考型观众,还需要节目组根据未来发展走向、改革目标和发展定位等情况进行改革。但是目前节目组显然还未意识到这一点,过于注重节目的收视率和对观众口味的迎合,在价值创造性方面仍有待提升。
  (四)功利化过重,责任感有待提高
  部分真人秀节目中还存在功利化严重的现象,极大影响了受众的感官体验。主要表现在,如今媒体市场的产业化运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商业化成为各类真人秀节目策划的主要目的。[4]以某综艺节目为例,节目组为提升收视率,打造节目品牌,也明显地显露出了其商业性特征。比如在最后的淘汰环节,节目组故意营造煽情的画面,为了刺激观众消费,在揭晓淘汰人员的谜底时突然插播广告,以此来获取经济效益。如此功利化形式虽然创造了巨额的经济价值,但损害了受众的观感。
  二、我国真人秀节目的突围策略
  当前我国真人秀节目的观众规模虽然并未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部分真人秀节目已经呈现疲态。但一些令观众耳目一新的创新型真人秀节目,其爆红的背后,可以启示我国同类节目找到突围途径。
  (一)节目形式新颖,嘉宾风格迥异
  中国的真人秀节目种类丰富多样,不论是明星真人秀、亲子真人秀还是素人真人秀,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过《奇葩说》却另辟蹊径,它是中国首档语言辩论类的真人秀节目,其看点是嘉宾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思想碰撞和语言上的交锋。通俗来说,《奇葩说》的节目形式实际上便是“斗嘴”,看谁能说会道且有理有据。[5]实际上,除了节目形式的创新,参与节目的嘉宾也是各界的“名嘴”。参与节目的嘉宾除了娱乐界的艺人,不乏来自各大名校的辩论强手。他们用犀利且幽默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让观众可以较为轻松地明晰其论点和论据,普遍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新颖的节目形式,独特的嘉宾选择,是优秀真人秀节目的要素。
  (二)内容为王,拒绝策划
  好的真人秀节目,是一个讲究内容的节目,节目追求的是对当期主题的深入研究与辩论,讲究的是“内容为王”。[6]《奇葩说》巧妙地运用了大数据思维对节目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从《奇葩说》一到六季的内容看,其辩题范围覆盖面十分广,并且选择的都是容易引起当下年轻人共鸣的话题,比如“正确的废话还需要说吗”“到底要不要给同事发喜帖”等。这些内容包含了职场、情感、家庭、社会问题等各方面,每一个问题的切入都是当下年轻人的关注焦点。另外,《奇葩说》节目中大量的消音现象也说明其节目的真实性(消音就是在节目录制的后期工作中,将人员不合理的话语用“哔”声代替)。而《奇葩说》作为一档语言类节目,整个节目充斥着各种言论交锋,大量的消音现象也说明参与人员的对话没有经过事先策划。创新型真人秀节目凭借优质的内容和真实的言论交锋收获了观众的喜爱。   (三)发挥互动的价值
  制作精良的真人秀节目具有多渠道、多形式的立体传播模式。我国真人秀节目的互动性已经得到明显增强,不过节目组并未發挥出由互动带来的价值。《奇葩说》在与观众互动上做了很多独特的举措,比如说新型的弹幕互动方式,让观众一边看节目一边发表议论。[7]由此可见,真人秀节目必须注重与观众互动,并发挥互动的价值,不断改进节目,使其不断完善和成熟。
  (四)娱乐性与正能量的结合
  优秀的真人秀节目向观众展现多元的价值观与娱乐性相结合的独特魅力,在带给观众快乐的同时,也传递了正能量。[8]从一些优秀节目的内容设置与具体的辩论环节来看,节目带来的不仅仅是娱乐,更是给观众心灵思想启迪和价值观的引导。在激情辩论环节中,节目嘉宾们执着地进行一次次辩论,力求通过严(下转第36页)(上接第32页)谨的、真诚的、开放的辩论让对问题的认知得以深化,同时在辩论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人性的包容和互相尊重。
  参考文献
  [1]孙景乐.后现代语境下的真人秀节目研究——以说话达人秀《奇葩说》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2):107+165.
  [2]刘燕.困境与出路: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现状及趋势研究[N]. 企业家日报,2019-12-03(003).
  [3]刘楠.网综《奇葩说》在泛娱乐化环境中的生存之道[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5):162-163.
  [4]杨金梦.“互联网+”背景下《奇葩说》受众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5-116.
  [5]黄欣,邓攀.论网络自制语言类节目的创新发展——以《奇葩说》节目为例探索语言类节目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5(10):51.
  [6]唐伟哲.室内真人秀节目的成功模式——以《王牌对王牌》为例[J].艺海,2020(8):124-126.
  [7]张立杰.互联网的狂欢——《奇葩说》受追捧的原因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23):74+212.
  [8]刘静雅.以娱乐的形式传递价值与文化——《奇葩说》爆红的原因分析及启发[J].今传媒,2020(5):126-127.
  (责任编辑:黄佳君)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专业媒体在应对4G冲击上,试图取长补短,刻意强化技术,在战术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竞争战略上则是失败的。技术的进步只是提升新闻内容生产效率、丰富表现形式,无助于新闻内容对用户的常态吸引力,也无助于发掘自身竞争优势。  专业媒体应重视5G所带来的传媒格局变化,以及专业媒体在新的媒介产业链中的定位与角色。专业媒体应成为5G时代优质内容生产者、社会群体的整合者、公共信息的传播者、主
期刊
[内容提要]近期通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在场: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一书,作者郭建斌以“流动电影”作为中心话题,选择滇川藏交界处的“大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以流动电影相关的“媒介实践”作为考察对象,历时五年的田野考察,主要从国家“在场”、观影者“在场”以及“转场”三个维度进行探讨,阐释了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为民族志传播学的研究提
期刊
[内容提要]2019年9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出台,探索主流媒体交通建设报道对于交通强国建设十分重要。将《人民日报》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交通建设相关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发现报道呈现出注重基础设施布局、交通运输服务以及国际交通合作等主要特点。同时,通过对研究样本的分析,发现报道主要存在议题比例相对失衡、呈现形式相对单一、版面安排有待优化等不足。本研究从平衡报道议题、创新报道形式、开设
期刊
一、综艺市场专门类体育综艺崛起,《这就是灌篮》走红  2017年,综艺市场总量持续增长,相比2016年,“十亿级”节目数量暴涨6.5倍,“电网融通”也成为了一大趋势。对于各家内容生产商而言,精心制作兼具创意与质量的综艺节目,拓展新的细分市场,抢占消费者心智资源是互联网时代媒介产品营销的“兵家必争之地”,各类综艺节目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消费者心智资源的分割与占领。  2018年,根据尼尔森研究中心发布
期刊
[內容提要]新闻学作为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由新闻理论、新闻史以及新闻业务三大主体共同构建。新闻史作为新闻学当中一个大的分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相比,新闻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老师难教、学生不想学”的窘境以及在研究中也出现了“学术内卷化”现象。如何使这种窘境转变为让“老师好教、学生愿意学”的良性发展态势,又能让新闻史有新的研究范式,大数据将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
期刊
[内容提要]央视《新闻联播》推出的《主播说联播》节目凭借其焕然一新的节目形式和不同于以往的传播语态,令全国广大网友,尤其是年轻群体“欲罢不能”,纷纷成为《新闻联播》的忠实粉丝。本文通过分析《主播说联播》节目在短视频语境下,其传播渠道的延伸、形象建构的突破、以及内容导向的把控三個方面的变革和创新,试图在浅析《主播说联播》的基础上拓展以短视频形式传递主流媒体声音,扩大主流媒体影响力的更多可能性。  [
期刊
2021年5月14日至16日,第七届视听传播高峰论坛暨第三届网络文明建设高端论坛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举行。此次会议由全球修辞学会—视听传播学会、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主办,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绍兴市网络舆情研究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近8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多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和青年学子围绕“价值引领、融合创新:视听传播发展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乌合麒麟的数字新闻漫画作品《BCI》走红外网的因素,探讨新闻漫画在我国对外传播价值的可行性以及再优化,以期引起我国主流媒体的对外传播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数字新闻 漫画 他者 跨文化  一、新闻漫画的发展  (一)界定  对于新闻漫画的界定,有学者认为新闻漫画是以漫画的形式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评论,更倾向于认同新闻漫画是评论的一种,有学者认为新闻漫画是带有作者明显的
期刊
【内容提要】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络延伸出一个虚拟社会空间,虚拟网络社会逐渐与现实社会衔接融合。青年是互联网的主导角色,基于互联网络的匿名性和信息的自由流动,作为网络语言的网络热词具有极为丰富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往往更能体现青年在现实世界中复杂立体的社会心态。而青年社会心态的形成离不开社会、技术和文化的影响,更不能离开国家对青年社会心态的观测与调适。  【关键词】青年 网络语言文化 网络热词 社会心态 
期刊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为反映各级各地媒体按照中央要求,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中取得哪些进展成效?形成哪些规律认识?深度融合又有哪些发力方向?中国记协网自2020年3月起,专门开设 “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专栏,并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推出“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专栏和话 题,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