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学用象声词》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要求学生在场景描写中,用上一些象声词,使得语句直观形象、生动传神。教材提供了四幅图,给了学生一些启发。四幅图片是静止的,也不全是学生喜爱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儿童,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有创意地超越教材,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地表达。
【教学目标】
1.懂得象声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在一个场景描写中用上几个象声词。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在习作中使用象声词,使习作更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并能够恰当、准确地使用象声词。
【设计意图: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所以本次设计我力求体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更为自由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心声。】
【教学过程】
一、初赏动画,捕捉声音,触摸象声词
1.初赏动画,捕捉声音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杰瑞鼠和汤姆猫是一对死对头,这次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想看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不仅要用眼睛看,更要用耳朵听,等会儿请你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师播放精心截取的《猫和老鼠》视频)
2.触摸象声词
(1)师:在刚才的短片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预设生回答:这里有汤姆偷袭时举枪发出“砰”的一声;气球“啪”的爆了;杰瑞为了救小鸟拿剪刀“咔嚓”把网兜剪破了,等等。
(2)师相机板书“砰、啪、咔嚓”这三个词。
师:同学们,这些表示声音的词,他们有一个名称,叫作象声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运用象声词(板书课题:学用象声词)。
【设计意图:把学生喜欢的动畫片带入象声词训练场,原因有二:一是精心截取的动画声音丰富且容易分辨,人物有趣;二是聚集了本次习作的训练点,这样的素材既立足儿童,又超越教材,学生喜欢,习作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
二、走进生活,发现声音,了解象声词
1.交流,发现象声词的丰富、有趣
(1)师:其实,声音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就会有发现。走进树林,你会听到什么声音?来到小河旁,你会听到什么?站在大街上、走进校园里,你又会听到什么?
(2)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几组象声词。
树林:沙沙沙、叽叽喳喳、咔嚓咔嚓
小河:哗哗哗、叮咚叮咚、哗啦哗啦
大街:嘀嘀嘀、轰隆隆、啪嚓啪嚓
校园:哈哈哈、丁零零、咚咚咚
(3)请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同时,挑选个别难写的字指导学生进行正确书写,如“咔嚓”的“嚓”。
(4)出示《习作4》中的4幅插图,请学生运用象声词来进行说话练习,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联系生活,畅所欲言,师相机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读、记象声词及运用象声词说话等教学环节,为接下来的习作训练做好充分的热身。】
2.对比,知道象声词的具体作用
(1)品味象声词在特定语境中的独特作用。比较这样两句话:
①这时,一群鸭子叫着,跳下水。
②这时,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
师:第二句话加上了象声词。“‘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预设生回答:加上了“嘎嘎”,我仿佛听到了鸭子的声音;我好像感受到了鸭子的多,场面很热闹……
师:同学们看这里的引号,象声词是表现声音的,用在文中的时候一般要加上引号。(板书:加上引号)
(2)出示我班学生周记《当考卷发下以后》中的一个小片段,再次让学生感知象声词的作用。
我胆战心惊地拿出数学卷子给妈妈签字。妈妈一看,卷子上写着“及格”两个红字。“啪!”卷子被拍在了桌上。我吓了一跳,心想完蛋了。
师:一个“啪”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生回答:我感受到了妈妈拍桌子时的力量很大;感受到妈妈当时很愤怒……
师:(相机小结)在习作里,象声词就有这样的“神奇功效”——令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板书: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思考,化象声词抽象的作用为具体的感知。教学内容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让他们从内心里对象声词有感觉,从真正意义上明白象声词的好处。】
3.修改,懂得象声词的恰当使用
(1)出示一位学生跟着妈妈上街买菜的习作片段:
我和妈妈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海鲜区,鲤鱼直摆尾,像是在向人们问好;黄鳝来回伸缩着身子,不愿有人触碰它。鸡、鸭在笼子里不停地叫着、走来走去……
(2)引导学生给这个片段添加一些恰当的象声词。比如,鲤鱼摆尾时“扑腾扑腾”的声音,母鸡“咯咯咯”地叫,鸭子“嘎嘎”地扑腾着等。(板书:恰当使用)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的习作片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思维瞬间被激活,思考更为深入,能够体会到结合语境使用象声词的重要性。】
三、再赏动画,配上“声音”,感受象声词
师: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象声词的魔力,接下来再进行一个有趣的练习。还记得我们一开始看过的那个有意思的动画片吗?还想不想再看?不过,这回看完后,咱们来学着给这段动画配一段话,要用上恰当的象声词。
再次看视频后,给学生8分钟左右的时间动笔写一写。学生写完片段后,先自我修改,接着同伴交流,进一步明白同伴是怎样把这个场景写具体的,象声词的运用是否准确、恰当。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我适时点评,特别提醒他们注意,象声词不要使用得太多,不要出现“为用象声词而滥用象声词”的现象。
在评议学生习作的基础上,我出示自己写的一篇范文,请学生读一读,赏一赏,并议一议。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再次用了一个动画,给它配上文字,为学生恰当使用象声词创设了具体的语境,引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初步达成课标中提出的“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目标。】
四、拓展提升,想象“声音”,巧用象声词
师:接下来就是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请看这三组词语:
(1)呼呼、哗啦啦、呱呱
(2)啪、呜呜、扑哧
(3)丁零零、叽里呱啦、哐当、沙沙
师:不难发现,每一组象声词所描述的场景都是不同的。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想象一件事或者一个场景,将象声词带入美妙的情境中,流露在笔端。下节习作课我们将继续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三组象声词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用语言创设了情境,唤醒了学生们内心已有的生活体验,同时也有创意地超越了教材,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对学生习作的束缚。】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艳
《学用象声词》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要求学生在场景描写中,用上一些象声词,使得语句直观形象、生动传神。教材提供了四幅图,给了学生一些启发。四幅图片是静止的,也不全是学生喜爱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儿童,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有创意地超越教材,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地表达。
【教学目标】
1.懂得象声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在一个场景描写中用上几个象声词。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在习作中使用象声词,使习作更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并能够恰当、准确地使用象声词。
【设计意图: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所以本次设计我力求体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更为自由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心声。】
【教学过程】
一、初赏动画,捕捉声音,触摸象声词
1.初赏动画,捕捉声音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杰瑞鼠和汤姆猫是一对死对头,这次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想看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不仅要用眼睛看,更要用耳朵听,等会儿请你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师播放精心截取的《猫和老鼠》视频)
2.触摸象声词
(1)师:在刚才的短片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预设生回答:这里有汤姆偷袭时举枪发出“砰”的一声;气球“啪”的爆了;杰瑞为了救小鸟拿剪刀“咔嚓”把网兜剪破了,等等。
(2)师相机板书“砰、啪、咔嚓”这三个词。
师:同学们,这些表示声音的词,他们有一个名称,叫作象声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运用象声词(板书课题:学用象声词)。
【设计意图:把学生喜欢的动畫片带入象声词训练场,原因有二:一是精心截取的动画声音丰富且容易分辨,人物有趣;二是聚集了本次习作的训练点,这样的素材既立足儿童,又超越教材,学生喜欢,习作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
二、走进生活,发现声音,了解象声词
1.交流,发现象声词的丰富、有趣
(1)师:其实,声音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就会有发现。走进树林,你会听到什么声音?来到小河旁,你会听到什么?站在大街上、走进校园里,你又会听到什么?
(2)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几组象声词。
树林:沙沙沙、叽叽喳喳、咔嚓咔嚓
小河:哗哗哗、叮咚叮咚、哗啦哗啦
大街:嘀嘀嘀、轰隆隆、啪嚓啪嚓
校园:哈哈哈、丁零零、咚咚咚
(3)请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同时,挑选个别难写的字指导学生进行正确书写,如“咔嚓”的“嚓”。
(4)出示《习作4》中的4幅插图,请学生运用象声词来进行说话练习,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联系生活,畅所欲言,师相机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读、记象声词及运用象声词说话等教学环节,为接下来的习作训练做好充分的热身。】
2.对比,知道象声词的具体作用
(1)品味象声词在特定语境中的独特作用。比较这样两句话:
①这时,一群鸭子叫着,跳下水。
②这时,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
师:第二句话加上了象声词。“‘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预设生回答:加上了“嘎嘎”,我仿佛听到了鸭子的声音;我好像感受到了鸭子的多,场面很热闹……
师:同学们看这里的引号,象声词是表现声音的,用在文中的时候一般要加上引号。(板书:加上引号)
(2)出示我班学生周记《当考卷发下以后》中的一个小片段,再次让学生感知象声词的作用。
我胆战心惊地拿出数学卷子给妈妈签字。妈妈一看,卷子上写着“及格”两个红字。“啪!”卷子被拍在了桌上。我吓了一跳,心想完蛋了。
师:一个“啪”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生回答:我感受到了妈妈拍桌子时的力量很大;感受到妈妈当时很愤怒……
师:(相机小结)在习作里,象声词就有这样的“神奇功效”——令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板书: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思考,化象声词抽象的作用为具体的感知。教学内容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让他们从内心里对象声词有感觉,从真正意义上明白象声词的好处。】
3.修改,懂得象声词的恰当使用
(1)出示一位学生跟着妈妈上街买菜的习作片段:
我和妈妈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海鲜区,鲤鱼直摆尾,像是在向人们问好;黄鳝来回伸缩着身子,不愿有人触碰它。鸡、鸭在笼子里不停地叫着、走来走去……
(2)引导学生给这个片段添加一些恰当的象声词。比如,鲤鱼摆尾时“扑腾扑腾”的声音,母鸡“咯咯咯”地叫,鸭子“嘎嘎”地扑腾着等。(板书:恰当使用)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的习作片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思维瞬间被激活,思考更为深入,能够体会到结合语境使用象声词的重要性。】
三、再赏动画,配上“声音”,感受象声词
师: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象声词的魔力,接下来再进行一个有趣的练习。还记得我们一开始看过的那个有意思的动画片吗?还想不想再看?不过,这回看完后,咱们来学着给这段动画配一段话,要用上恰当的象声词。
再次看视频后,给学生8分钟左右的时间动笔写一写。学生写完片段后,先自我修改,接着同伴交流,进一步明白同伴是怎样把这个场景写具体的,象声词的运用是否准确、恰当。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我适时点评,特别提醒他们注意,象声词不要使用得太多,不要出现“为用象声词而滥用象声词”的现象。
在评议学生习作的基础上,我出示自己写的一篇范文,请学生读一读,赏一赏,并议一议。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再次用了一个动画,给它配上文字,为学生恰当使用象声词创设了具体的语境,引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初步达成课标中提出的“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目标。】
四、拓展提升,想象“声音”,巧用象声词
师:接下来就是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请看这三组词语:
(1)呼呼、哗啦啦、呱呱
(2)啪、呜呜、扑哧
(3)丁零零、叽里呱啦、哐当、沙沙
师:不难发现,每一组象声词所描述的场景都是不同的。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想象一件事或者一个场景,将象声词带入美妙的情境中,流露在笔端。下节习作课我们将继续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三组象声词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用语言创设了情境,唤醒了学生们内心已有的生活体验,同时也有创意地超越了教材,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对学生习作的束缚。】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