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求教师创新课程教法,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合作,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快乐学习,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一、创新课程教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在教学方法、教授内容以及教学评估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改革。教师要在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变革,勇敢地去迎接挑战,以全新的框架、分明的理念和清晰的目标作为创新方向,不生搬硬套,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外资料和网络信息,更加高效地开展数学教学。相信以这种方式进行创新教学,学生的数学成绩必然会节节升高。
二、优化教学过程
1.合理高效备课。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摸透教材,教师们可以分工编写教案,分组讨论后最终定稿,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考试情况来进行说课、主讲以及自评;将多种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创造性地结合教材进行公开轮讲,通过反复听评,最后从中选出较为精彩完善的案例。实践证实,采用此种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备课,既可以照顾到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可以让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使整个年级的数学水平都能提高。教师在课前做好备课,撰写本节课的教案,在课堂实践之后,再以回顾的方式记录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感受或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疏漏,同时记录下学生在学习中的关注点或容易陷入困惑的地方,这样宝贵的资料是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的积累,对今后无论是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还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都大有裨益。
2.灵活人性教学。近些年的课程改革收获颇丰,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再拘于特定形式,课后记录也为以后的成功教学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和启示,课上的教学方法更是丰富多彩,表现出灵活多样的开放性局面。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和学生交流沟通,转变“一言堂”的传统观念,从情感方面对他们进行关心,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更多地处于一种轻松、开放、互动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中,让他们在教师的关心和指导下深入探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内心深处喜欢上数学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重视实践能力。教学要更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通过不断引导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并将其付诸实践,这样学生既感受到了自主探索的乐趣,又能养成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自行设计的机会,让他们通过量、绕等实践方法,探索出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之间的倍数关系,再利用计数器等计算工具进行测算、复核,最终通过得出的一系列数据来确定倍数关系,并得出结论,即圆周长总是圆半径的六倍多。这种数学实践活动充分带动了学生大脑的运作,使学生可以在操作、观察、探讨、提问、归纳的过程中,对圆形周长公式的形成和应用了然于心。
三、夯实基础知识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点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是基础性的,所以小学生的学习是基础性的,从长远来看也是关键性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夯实数学教学的基础,保证学生学到有价值的基础性数学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上,不断向更深层次、更高难度数学知识发起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都准备一个数学累积本,将每个章节的基本概念、知识细致全面地记录总结下来,通过不断翻阅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这样不仅利于巩固知识,还利于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利用评价督促
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解,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主,同时也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在对学生學习做出评价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整个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更关注他们在教学中展现出来的态度。特别是数学学习极其重视积累和过程,一时的困惑并不能代表一切。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发现学生的进步与闪光点,以积极评价为主要手段,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学是集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为一体的一项活动,不断追求更高质量的教学是每位教师的使命所在,也是职责所系。教师要不断地学习、锻炼,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既要敢于挑战成规,又要善于分清主次,要将一颗真心倾注在教学上,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省横峰县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
一、创新课程教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在教学方法、教授内容以及教学评估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改革。教师要在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变革,勇敢地去迎接挑战,以全新的框架、分明的理念和清晰的目标作为创新方向,不生搬硬套,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外资料和网络信息,更加高效地开展数学教学。相信以这种方式进行创新教学,学生的数学成绩必然会节节升高。
二、优化教学过程
1.合理高效备课。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摸透教材,教师们可以分工编写教案,分组讨论后最终定稿,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考试情况来进行说课、主讲以及自评;将多种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创造性地结合教材进行公开轮讲,通过反复听评,最后从中选出较为精彩完善的案例。实践证实,采用此种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备课,既可以照顾到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可以让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使整个年级的数学水平都能提高。教师在课前做好备课,撰写本节课的教案,在课堂实践之后,再以回顾的方式记录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感受或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疏漏,同时记录下学生在学习中的关注点或容易陷入困惑的地方,这样宝贵的资料是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的积累,对今后无论是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还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都大有裨益。
2.灵活人性教学。近些年的课程改革收获颇丰,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再拘于特定形式,课后记录也为以后的成功教学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和启示,课上的教学方法更是丰富多彩,表现出灵活多样的开放性局面。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和学生交流沟通,转变“一言堂”的传统观念,从情感方面对他们进行关心,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更多地处于一种轻松、开放、互动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中,让他们在教师的关心和指导下深入探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内心深处喜欢上数学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重视实践能力。教学要更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通过不断引导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并将其付诸实践,这样学生既感受到了自主探索的乐趣,又能养成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自行设计的机会,让他们通过量、绕等实践方法,探索出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之间的倍数关系,再利用计数器等计算工具进行测算、复核,最终通过得出的一系列数据来确定倍数关系,并得出结论,即圆周长总是圆半径的六倍多。这种数学实践活动充分带动了学生大脑的运作,使学生可以在操作、观察、探讨、提问、归纳的过程中,对圆形周长公式的形成和应用了然于心。
三、夯实基础知识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点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是基础性的,所以小学生的学习是基础性的,从长远来看也是关键性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夯实数学教学的基础,保证学生学到有价值的基础性数学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上,不断向更深层次、更高难度数学知识发起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都准备一个数学累积本,将每个章节的基本概念、知识细致全面地记录总结下来,通过不断翻阅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这样不仅利于巩固知识,还利于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利用评价督促
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解,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主,同时也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在对学生學习做出评价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整个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更关注他们在教学中展现出来的态度。特别是数学学习极其重视积累和过程,一时的困惑并不能代表一切。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发现学生的进步与闪光点,以积极评价为主要手段,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学是集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为一体的一项活动,不断追求更高质量的教学是每位教师的使命所在,也是职责所系。教师要不断地学习、锻炼,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既要敢于挑战成规,又要善于分清主次,要将一颗真心倾注在教学上,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省横峰县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