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疆阿帕克司蛉的首次记述

来源 :地方病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x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者们对苏联中亚的阿帕克司蛉Ser gentomia arpaklensis的吸血习性及其是否为皮肤利什曼病的传播媒介的看法尚不一致。1983~84年,我们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部首次发现了阿帕克司蛉。现将其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分述于下。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blood-sucking habits of Serpaciousa gentomia arpaklensis and whether it is a transmission medium for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in Central Asia. From 1983 to 1984, we first discovered Apacus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Junggar Basin in Xinjiang. Now the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described below.
其他文献
本文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白细胞介素2(IL-2)及用ConA 激活的小鼠脾细胞检测IL-2活性过程中的几个实验条件进行了摸索,发现1×10~6 PBMC/ml 经10ug ConA/ml 刺激48
通过胆管灌流或胰腺浆膜下多点注射,使胰腺组织膨胀而清晰可见。取出胰脏,用剪剪成细小颗粒。用胶原酶及透明质酸酶消化。非胰岛组织被消化破坏,而胰腺仍保存完整。通过反复
神经细胞形态和功能研究技术,特别是细胞内注射和神经递质免疫组化技术的近代进展,为视网膜环路功能构筑的研究提供了新途径。视网膜有两类多巴胺细胞,无长突起的细胞和丛间
作者介绍了一种简便、迅速又敏感的检测支原体新方法,它可通过污染的细胞培养上清液抑制~3H-TdR掺入到IL-2依赖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L)的量来定量测定污染的支原体,并能检测
为寻觅肱动脉和尺动脉插管的替代动脉,我们对100侧成年尸体的尺侧上、下副动脉进行了观测,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学数据,并结合临床应用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尺侧上、下副动脉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是教育的主体,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状态,这完全不符合现代教学理论的要求。基于此,建构主义理论应用的价值更加能体现。建构主义理论注重积极
本文用低压低氧复制大鼠慢性肺动脉高压,研究肺血管反应性和顺应性的变化,并与缺氧同时用川芎嗪的动物作了比较。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白鼠的肺血管顺应性及对低氧的反应性
本文报道,用D-氨基半乳糖(D-GAIN)诱发大鼠急性肝衰竭。于大鼠D-GaIN中毒后24h,腹腔移植同种完整肝细胞,提高活存率为48%。移植破碎肝细胞无效,而且出现凝血系统紊乱现象。本
1983年10月在一例女性24岁服毒死亡的尸检中,行冠状切开头皮,未见出血及骨折。锯开颅盖,很易揭开,颅盖内板光滑无异常,硬脑膜外层无异常。冠状环行剪开硬脑膜,揭开后见左侧
本实验报道脾脏的大小与脾脏内 CFU-GM 含量的关系;脾与股骨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数量的比较;不同剂量钴60照射以及饥饿对脾脏与骨髓中 CFU-GM 产率的影响。 The experiment r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