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消失?不,如果我们回望!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velgato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完《回望》这本书,像洗了个澡,杨绛先生说的那种洗澡。本想说是“洗礼”,又恐用词过于抒情,因老金这部《回望》,用的招招是笨功夫。是打铁匠,一锤子一锤子。是雕刻匠,一刀子又一刀子。我很敬畏地读,一字不漏地读下去,倒不是敬畏老金是写过《繁花》,得过茅奖的大作家,而是敬畏此处回望的非同寻常的每一天,他的父母家庭所经历的信念、激情和苦痛。而所有一切随着一代人的老去、故去,恐怕要归于平静了,恐怕快要被遗忘了。
  记忆与印象,普通或不普通的根须,那么鲜亮,也那么含糊而羸弱,老金写完此书,仍然这么感叹,有些被动地,等待它们风化,等待它们随风消失。
  我读到许多处细节,眼睛都不由自主地睁大了,第一夜只读了第一小部分,19页。要喘一口气,巨大的命运感和巨大的悲怆感扑面而来,但是老金自己要压一压节奏,平一平心绪,慢慢讲。惯于遗忘的人们,已经无法回避,这密密麻麻的过去。他节制着,慢慢讲,而我看得喉咙发紧、发酸,眼泪流不出来,只好长叹了两口气,无语凝噎。停下来的时候,脑中浮现布罗茨基的《小于一》里的几个片段。
  读过不少关于过去种种的虚构作品,却没有一部给我那么势大力沉的感觉,那么真的真实感。当然,书中的一切本来就不是虚构,但真实有两种,一种是某年某月某天你偶尔中了彩票,一种是具有典型性浓缩性的真实,因而文本从这种真实中,获得了巨大的回望的意义。
  《回望》是一部非常严肃的非虚构作品,与现象级的《繁花》是两个世界,两种写作的境界。与近年曾名噪非虚构写作的梁鸿的梁庄系列,张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相比,《回望》以三段式叙事,又提供了一种陌生的非虚构阅读体验。前两本书也曾深深打动我,而乡村中国的非虚构题材眼下正热,热到让人警惕乡村中国正在变成另一种消费,倒是有点担心这部作品可能会被低估,因为它完全不在现在最热门的非虚构题材范围之内,而它又与那些多至叠床架屋的“革命回忆录”完全不同,它的出世,有一点清洌的气质。
  想来这部作品是老金生命中必须要完成的。他的热爱文学、坎坷受难的父母恰好有这么一个作家儿子,这样的第一手的中国人的个人史才得以浮出水面,才让我们看到一个化名维德的男子从黎里小镇出发的一生,一个叫姚云的上海女子在时代中飘摇的一生,看到了可以长歌当哭的现代中国的滚滚车轮,看到悲喜着的渺小众生。
  最让人无语凝噎的,却是这些悲喜日常中,美好灵魂的碰撞和无法遮蔽的诗情。
  要是他们的孩子不是一个作家呢?这些过往是否皆被岁月淹没,随风消失?这又让人生出别样的感叹来。
  我们这世界变化快,人人你追我赶不敢停下来,有无数的新鲜事物要学,而老金坚持要停一停,回望。
  到底望见了什么呢?
  记得《花城》杂志曾开家族记忆的栏目,编辑申霞艳也曾问我有没有稿子,我曾有心想写,后又放弃,去写过去时代的那些亲人,条件完全不成熟。后来一次研讨会上,听《花城》主编朱燕玲说,很多的此类稿子都有炫耀之嫌,炫耀家族曾经的荣光。我听了醍醐灌顶,炫耀的心理,还真挺难避免的呢,因为我们动了感情回望,有一重目的,无非想告诉世人,我从何处来,我身上的血液里有怎样的品质和基因,以此想与庸庸大众稍加区别,然后带着一点可怜的骄傲前行。我们本质上都是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有着利己的思想,所以这一类的非虚构,很容易出现美化或丑化的倾向。就像美图秀秀一样,经过处理,你是真实的,却又不是真实的。
  老金的这部作品,却早已超过了自恋和炫耀的层面。记得他说起过喜欢《平如美棠》这样素人的非虚构作品,喜欢口述历史的那种记录方式,他的语言洗净铅华,不耍花腔—我想要是语言耍花腔,那咱们谁耍得过老金呀(京派花腔除外)!貌似朴素笨拙的质地中,又暗藏许多只属于文学的精致与讲究。
  只剧透两处细节:某年除夕,母亲请单位里的单身青年回家吃年夜饭,婆婆烧了一大桌江南菜,其中有一道极精致的虾圆。遗憾的是同志们吃完没一句赞誉,后来婆婆幽默地用黎里话说“阿是做媚眼拨瞎子看?”后又有一处细节,婆婆临终前,只透露想吃根油条。我读到此处,顿时泪目。
  我们国人爱红红绿绿、爱热闹、爱遗忘。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有很多的集体无意识,鲁迅《药》里那些围观革命党人杀头、吃人血馒头的乌合之众,他们很生动地一直活着。我猜想过,老金在写此作时,首先给自己定位的是一名知识分子吧,所以他要去反思过去一百年所发生的事,然后才是一个儿子,所以他想走进父母的一生,入神地观看他们真切发生过的思想和情感。他是写给谁看的?不仅是写给曾经和这个家庭有过交集的人们看的,像从前人们交往中彼此通信娓娓道来,他也想写给后生小子们看,哪怕担心他们读这本书时会有强烈的陌生感,他依然还是想让年轻人能像走进上海的大世界一样,走进这本书。他是怀着一点天真的野心出版这本似乎很个人的书的。不知道他写作此书时,是否和布罗茨基、帕斯捷尔纳克,还有塔尔柯夫斯基的父亲诗人老塔这些人谈过心?在一次次回望的过程中,他是否得到过他们的暗示?
  当面壁者转过身来,这样的文字在这个时代,终将破壁而出。
  我读此书时冒出来的这些思绪,不知道老金是否同意?
  这一段回望戛然而止于1965年,读到母亲口述的尾声:“海风刺骨,寒气逼人,我们将面临一场更大的风暴,经历人生中更为惊心动魄的磨难”,我们对书中主人公又有更多的忐忑和牵挂。那么后来呢?
  后来呢?我们看到女主人公89岁时靠在沙发上安静慈目的相片,在庆幸中,仿佛看到整整一代的老人,历经沧桑后,他们仍然活着,他们大多数时候目光都是慈和安静的,也会偶尔像书中的父亲在看电视剧时唠叨一句“冷天里还穿法兰绒料子?白皮鞋?”于是我们在这样不合时宜的唠叨声中,升起复杂、难言的心绪。
  我觉得老金这部作品对非虚构写作的最大贡献,是“保留了一种在场感”。那种在场感,就像书中人物还在雪中奔跑,咝咝地喘息着,吐出白绸一样的热气。
  而不经意之间“白绸一样的热气”的描述,才漏出一丝书中主人公生活底色的马脚,以及与《繁花》在气质中的暗通款曲。
  “我走进了本以為清晰,其实相当陌生的地方,远看一个普通的青年人,如何应对他的时代,经历血与牺牲,接受错综复杂的境遇和历史宿命,面对选择,从青春直到晚年……”
  老金在最后一部分《家书》中,提到了热爱文学的父亲在《日瓦戈医生》白页上写的话:“作家的任务是什么呢?知识分子决不是沮丧和黑暗的。”他说总觉得“父亲的这些字是为我写的,他一直对我的写作和以后的编辑职业忧心忡忡。”
  或许此书,正是一个作家对忧心忡忡的父辈的回应。
  最后补个白。《回望》中写到父亲情报工作的部分,那种逼真的在场感如大军压境,残缺中有着黑泽明电影那种凌厉的气势,完胜各路谍战小说,其实也没啥秘籍,一切的惊心动魄,不是演绎或游戏,唯真而已。
  (摘自“凤凰网”)
其他文献
大眾书局  对于80后、90后的南京人来说,新街口大众书局是最难忘的回忆,在上学的年代,这里是学生们最爱的地方之一,一本本教辅陪伴了大家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暑假。2016年,大众书局在原来的地方重新开业,虽然面积缩小了,但是原址开店,也算是圆满了一些人的回忆。  不纸书店  不纸书店位于南京河西新城高庙路朗诗熙华府,这是一家周五、周六24小时营业的书店。书店由意大利设计师匠心设计,书店内部空间分为上下
期刊
金泽:一座手工艺之城的前世今生  金泽市位于日本本州的石川县,1583年,丰臣秀吉的家臣前田利家入主金泽城,在此后长达280年的时间里,金泽城所在的加贺地区一直处于前田家族的统治之下,前田家族掌握的权力仅次于当时的中央政权——德川幕府,也因此拥有丰厚的财力,前田家族十分重视当地传统文化与技艺的发展并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前田家族世代经营下,金泽市成为江户时代加贺藩的中心,并孕育了馥郁高雅的传统文化。2
期刊
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诗人。早期创作具有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格。1897年遍游欧洲各国,其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里尔克的诗歌对19世纪末的诗歌体裁和风格以及欧洲颓废派文学都有深厚的影响。  我已读了很久。自从今天下午,  雨幕淅沥,隔着窗户。  我再听不见外面的风声:  我的书本变得很沉。  我瞅
期刊
实体书店作为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是书香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近日,镇江市首家24小时实体书店——梦溪书城二店開门营业,试行“多元化经营”,力求打造24小时阅读与文化休闲空间。  书店除公共阅读空间外,还设有咖啡区、小商品购物区等。在一排排书架之间,读者或站立、或坐下,翻看着一本本书籍,安适自在。  书城股东之一的庐向军表示,随着网络书店和手机等移动阅读终端的发展,实体书店近几年面临着很大的
期刊
在北京东城区当代MOMA里,有这样一家店。从外面望去,大大的落地窗,几个棕褐色的英文字母“Kubrick”置于墙角,步入室内,几张沙发随意地摆放着,再里面是一排排绿色的书架,平日里,很难看到熙熙攘攘的客流。可以说,它与周围高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有些格格不入,那静谧的氛围也跟不上周围行人匆匆的脚步。这里,就是从香港远道而来的库布里克书店,一个多元的文化聚集地。  提到库布里克书店,有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
期刊
51岁的雪莉·辛格是美国加州长滩市的一位居民。她当了28年的红娘,现在有些厌倦为别人做媒了。在帮助顾客寻找真爱的过程中,她也慢慢培养了一种给自己当老板的独立性。但是她还是担心去哪儿以及如何找到一份新工作。辛格的一个熟人说自己是波斯梅特斯公司的一名自由快递员,每天工作可以赚到200美元。波斯梅特斯公司位于旧金山,是一家专门为各大城市餐馆和商店提供按需送货服务的初创公司,那些餐館或商店通常不愿意自己派
期刊
初夏时光,日头微辣,是吃枇杷的季节。剥去那层细绒毛质感的枇杷外皮,大口吞咽枇杷的甜汁,直吃得两手有种甩不脱的山野涩味,懂的人抓过手来闻,开玩笑道:“就是枇杷树的香气呢。”再转入深夏,天气渐渐闷热得让人只想懒怠在室内,这时便是吃杨梅的时候了。苏州人说“东山枇杷西山杨梅”,夏天的两种好水果在他们的地盘上都齐了,吃完枇杷吃杨梅。据说吴人和闽人还曾经争执过,到底是吴地的杨梅好,还是闽南的荔枝好。一方说,杨
期刊
“贞观之治”,是令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一个伟大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善,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气壮地占据了首位。但这一切,却只不过是一个骗局。  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6口计,
期刊
20世纪前期,中国知识界有位德高望重、领袖群伦的人物,被赞誉为“胸襟豁达而又虚心的读书人”,他的外表看上去沉静如水,却着实引领了一代风气,影响及于思想、学术乃至政治领域。林语堂评论说:“论著作,北大很多教授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他就是蔡元培先生。蔡先生一生“亦学亦政”,仕途可谓顺遂,但多为清誉甚高的学官,少有官僚气派,人们更喜欢将他定位为“学界中人”。  蔡元培身上书生气
期刊
不是比基尼岛的旁观者  1946年6月30日,美国继在日本扔下了原子弹之后,又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小岛上试爆了一颗原子弹。此时,在距爆炸中心25公里远的“潘敏娜”号驱逐舰上,英、法、苏、中4个二战胜利集团的盟友代表,应美国政府之邀正在观“战”,物理学家赵忠尧即是中国代表。  赵忠尧虽只是戴着墨镜作壁上观,但心中却很清楚,他十几年前在美国做的正电子湮灭实验中所观测到的正反物质的湮灭现象,为美国发展原子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