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都已经认识到处理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都希望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促进教学的圆满完成,推动教育向前发展。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下了很大功夫,在学生身上倾注了很多心血,可是学生就是不买你的帐,依然故我,我行我素,没有一点改变,相反,还会对教师倍加反感,对教师的教育形成逆反心理,使师生关系越来越僵。于是,很多教师感叹:想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真难!
究其原因是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干扰了自己“爱”的表达方式,从而阻断了“爱”的信息向学生的传递,造成了事与愿违的结果。那么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普通的父亲——周弘,他用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生,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个孩子和家庭的命运。我认为:赏识是学生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源于发自内心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交融,心灵交汇的桥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是很容易和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的。因此,更多的欣赏别人,肯定别人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秘诀,也是教育的秘诀。
那么,如何在赏识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形成赏识教育的理念
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甚至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简直比猪还笨?”“跟你讲了多少遍,还改不了这个毛病,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来教师想通过严厉批评学生的错误,来唤醒学生,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赏识教育的倡导人周宏说过“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生长教育规律的教育”。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抓住孩子的优点不放,小中见大,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的心态中觉醒。常听有些老师对某些学生失望至极,无奈地说“赏识、赏识,这孩子得有让人赏识的地方啊”接着便怒其不争地历数这孩子身上诸多的缺点:上课不专心,和同学说话,不按时完成作业、骂人、打架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常常想,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呢?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在不经意间磨去了学生的那份应有的自信。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出一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找到自信、体验到“我能行”的感觉,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我认为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形成赏识教育的理念,让赏识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让赏识达到理性的高度和人性的廣度。说到理性的高度大家不难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往往停留于一时或一事的褒奖,孩子的闪光点很少被提及到促进终身发展的高度去强化和发扬。谈到人性的广度,似乎教师知晓的往往是对优秀学生及学生的优异之处进行赏识,对于所谓“另类”“后进”乃至“不良”学生及个别学生身上所谓的缺点缺少积极的认识,从而漠视一些学生,漠视他们的心理及生命过程!在这缺少生命关爱的赏识中又怎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现在仍有一些教师对教育进行一刀切,一味追求高分而忽视能力,自觉不自觉地把精力倾注于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对他们倍加爱护,重点扶持,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特别是部分由于学习困难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所谓后进生的发展。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分数并不代表着每个学生的全部。因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育不仅要传递人类已有的文化知识,还要为社会服务,不断创造新文化;教育应关注、指导和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生活。21世纪,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教师要纠正那种认为教育就是为现实培养人才的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立教育不仅是为现实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观念。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学会用发展和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是对社会有用的新型人才,坚信学生“行”,并正确引导为每个具有不同能力、兴趣、特长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使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在鼓励和欣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也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爱学生要爱的有智慧,爱的有方法,爱的让学生感动
某高校对5所中小学教师的学生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调查随机抽取120名教师,问“您热爱您的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回答是“热爱”。然后对教师所教的120名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
为什么这么多的学生没有体会到教师自认为已经给予的爱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智爱,没有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对学生的爱,没有给学生鼓励、激励和唤醒,所以也无法让学生感动,无法触动学生的心灵,当然也无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怎样才能爱的有智慧,爱的有方法,爱的让学生感动呢?笔者认为,在弘扬个性,价值多元,各种权威和中心纷纷消解的新世纪,爱学生不仅仅是关心和爱护学生,还应该在赏识中爱学生。
1.尊重学生,和学生坐在同一条板凳上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要指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要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尊重学生,和学生坐在同一条板凳上。赏识教育提倡无条件的尊重人格。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尊重自己,除了要有能力让学生尊重的地方外,还应该懂得尊重学生,因为“敬人者人恒敬之”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动机等人格价值。在教师眼里不应有坏学生,只有身心不健康的学生;不应有差生,只应有后进步的学生。有些教师在学生看中的事情上(如表扬、鼓励)太吝啬了,而在学生反感的事情上(如讽刺,挖苦)太慷慨了。由于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而教师却又不能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原谅他们,最终破坏了师生关系。教师尊重赏识,可以缓解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转变学生逆反心理,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走进学生心理,成为学生的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引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与忧愁。”教师赏识学生,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夸奖和赞扬,要能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所以爱学生,赏识学生,必须多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里,成为学生的朋友。
人的心扉是向知己者敞开的,学生也不例外,当他们在和教师的实际接触中,切实感受到教师能够理解他,即是自己的师长,又是朋友的时候,学生就会把心里话、苦恼、忧伤、困惑以及不愿向父母启齿的话告诉老师,得到老师的理解、帮助和指导。只有在这时候师生之间的感情才更牢固。
3.宽容学生,善待学生的过失
赏识教育强调心灵沟通,但并非一味表扬不能批评。古人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或过错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避免,何况身心尚处在迅速发育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呢?教师要学会宽容,善待学生的过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当学生做事失败,做事过失,错误苗头出现时,我们有部分教师为了给学生教训,往往基于学生非常严厉的批评,历数学生的种种不是,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学生丧失信心,不再努力,甚至逆反。如果此时教师能采取明知宽容的态度,善待学生的过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道理说到学生心坎上,学生一定会以感激的心态接受你的批评提醒,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与学生一起成长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多,求职心情也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教师仅有一桶水远远不够,应该有一条河,一条源源不断的河,这就要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终身发展的思想,与学生一起成长。
赏识教育其实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教育共同成长的过程。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人师者要“教人求真”首先要学做真人。当今社会假的东西确实不少,虚伪造作也不足为奇,我们教师如果始终能保持质朴率真的本色,那么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泓清澈见底的甘泉,是一股暖人心肺的春风,学生自然乐意接受一个真实的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然教师也不例外,但有的教师明知自己错了,为保全自己的面子,维护自己的威信,喜欢在学生面前文过饰非,其实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怕丢面子,在学生面前勇于承认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和工作上的失误,并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接受学生的批评,并真诚的感谢学生,这不仅是对学生纯真心灵的尊重,也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尊重。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让学生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放下架子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在赏识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教师多动脑筋,不断探索,用生命的激情去创造另一个美好的生命。用爱的细雨去浇灌绚丽的花朵!
究其原因是教师落后的教育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干扰了自己“爱”的表达方式,从而阻断了“爱”的信息向学生的传递,造成了事与愿违的结果。那么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普通的父亲——周弘,他用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生,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个孩子和家庭的命运。我认为:赏识是学生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源于发自内心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交融,心灵交汇的桥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是很容易和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的。因此,更多的欣赏别人,肯定别人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秘诀,也是教育的秘诀。
那么,如何在赏识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形成赏识教育的理念
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甚至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简直比猪还笨?”“跟你讲了多少遍,还改不了这个毛病,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来教师想通过严厉批评学生的错误,来唤醒学生,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赏识教育的倡导人周宏说过“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生长教育规律的教育”。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抓住孩子的优点不放,小中见大,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的心态中觉醒。常听有些老师对某些学生失望至极,无奈地说“赏识、赏识,这孩子得有让人赏识的地方啊”接着便怒其不争地历数这孩子身上诸多的缺点:上课不专心,和同学说话,不按时完成作业、骂人、打架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常常想,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呢?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在不经意间磨去了学生的那份应有的自信。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出一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找到自信、体验到“我能行”的感觉,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我认为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形成赏识教育的理念,让赏识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让赏识达到理性的高度和人性的廣度。说到理性的高度大家不难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往往停留于一时或一事的褒奖,孩子的闪光点很少被提及到促进终身发展的高度去强化和发扬。谈到人性的广度,似乎教师知晓的往往是对优秀学生及学生的优异之处进行赏识,对于所谓“另类”“后进”乃至“不良”学生及个别学生身上所谓的缺点缺少积极的认识,从而漠视一些学生,漠视他们的心理及生命过程!在这缺少生命关爱的赏识中又怎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现在仍有一些教师对教育进行一刀切,一味追求高分而忽视能力,自觉不自觉地把精力倾注于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对他们倍加爱护,重点扶持,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特别是部分由于学习困难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所谓后进生的发展。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分数并不代表着每个学生的全部。因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育不仅要传递人类已有的文化知识,还要为社会服务,不断创造新文化;教育应关注、指导和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生活。21世纪,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教师要纠正那种认为教育就是为现实培养人才的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立教育不仅是为现实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观念。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学会用发展和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是对社会有用的新型人才,坚信学生“行”,并正确引导为每个具有不同能力、兴趣、特长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使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在鼓励和欣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也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爱学生要爱的有智慧,爱的有方法,爱的让学生感动
某高校对5所中小学教师的学生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调查随机抽取120名教师,问“您热爱您的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回答是“热爱”。然后对教师所教的120名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
为什么这么多的学生没有体会到教师自认为已经给予的爱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智爱,没有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对学生的爱,没有给学生鼓励、激励和唤醒,所以也无法让学生感动,无法触动学生的心灵,当然也无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怎样才能爱的有智慧,爱的有方法,爱的让学生感动呢?笔者认为,在弘扬个性,价值多元,各种权威和中心纷纷消解的新世纪,爱学生不仅仅是关心和爱护学生,还应该在赏识中爱学生。
1.尊重学生,和学生坐在同一条板凳上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要指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要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尊重学生,和学生坐在同一条板凳上。赏识教育提倡无条件的尊重人格。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尊重自己,除了要有能力让学生尊重的地方外,还应该懂得尊重学生,因为“敬人者人恒敬之”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动机等人格价值。在教师眼里不应有坏学生,只有身心不健康的学生;不应有差生,只应有后进步的学生。有些教师在学生看中的事情上(如表扬、鼓励)太吝啬了,而在学生反感的事情上(如讽刺,挖苦)太慷慨了。由于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而教师却又不能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原谅他们,最终破坏了师生关系。教师尊重赏识,可以缓解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转变学生逆反心理,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走进学生心理,成为学生的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引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与忧愁。”教师赏识学生,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夸奖和赞扬,要能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所以爱学生,赏识学生,必须多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里,成为学生的朋友。
人的心扉是向知己者敞开的,学生也不例外,当他们在和教师的实际接触中,切实感受到教师能够理解他,即是自己的师长,又是朋友的时候,学生就会把心里话、苦恼、忧伤、困惑以及不愿向父母启齿的话告诉老师,得到老师的理解、帮助和指导。只有在这时候师生之间的感情才更牢固。
3.宽容学生,善待学生的过失
赏识教育强调心灵沟通,但并非一味表扬不能批评。古人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或过错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避免,何况身心尚处在迅速发育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呢?教师要学会宽容,善待学生的过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当学生做事失败,做事过失,错误苗头出现时,我们有部分教师为了给学生教训,往往基于学生非常严厉的批评,历数学生的种种不是,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学生丧失信心,不再努力,甚至逆反。如果此时教师能采取明知宽容的态度,善待学生的过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道理说到学生心坎上,学生一定会以感激的心态接受你的批评提醒,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与学生一起成长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多,求职心情也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教师仅有一桶水远远不够,应该有一条河,一条源源不断的河,这就要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终身发展的思想,与学生一起成长。
赏识教育其实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教育共同成长的过程。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人师者要“教人求真”首先要学做真人。当今社会假的东西确实不少,虚伪造作也不足为奇,我们教师如果始终能保持质朴率真的本色,那么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泓清澈见底的甘泉,是一股暖人心肺的春风,学生自然乐意接受一个真实的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然教师也不例外,但有的教师明知自己错了,为保全自己的面子,维护自己的威信,喜欢在学生面前文过饰非,其实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怕丢面子,在学生面前勇于承认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和工作上的失误,并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接受学生的批评,并真诚的感谢学生,这不仅是对学生纯真心灵的尊重,也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尊重。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让学生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放下架子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在赏识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教师多动脑筋,不断探索,用生命的激情去创造另一个美好的生命。用爱的细雨去浇灌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