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把每个星期二晚上献给中秋节,从夏季开始,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美国没有中秋节。刚来时,中秋节就像一根无形的绳,要把我这个飘洋过海的风筝牵回去。记得明月高挂之夜,一边吃月饼,一边擦泪水。圆月模糊,好像落在海里的影子,被浪花打成碎片。
记得晚上一到家便打开电视,直奔唯一的中文频道,看到眼皮合起来。后来,渐渐脱胎换骨,过美国节日,情人节、复活节、国殇节……度过夏季旅游高潮,便去迎接新学年,然后筹划感恩节和圣诞新年。说美国话、看肥皂剧、听摇滚乐、吃色拉三明治,逼着自己用英文思维,甚至用英文吵架,渐渐地连写中文都发生了困难。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城里的美华中文学校校长艾伦。艾伦来自台湾,三十多年前来美国留学,成家立业,已到接近退休的年龄。艾伦说,这个城里从中国领养来的孤儿有100多个,咱们中文学校就是这样办起来的。100多个?我猛抬头,瞪大眼睛反问道。我曾经写过一个中国孤儿在美国的生活,追踪4年,每年写一篇报告文学。一个孤儿已经令我心疼不已,现在加了100倍! 其实在写报告文学时,已经知道每年有几千个中国女孩被美国家庭领养,但是,那是远距离。如今有100多个,就在我的身边?!
艾伦带我参加了在市中心的公园里孩子们的夏日聚会。绿油油的草地上,孩子们好像彩色的蝴蝶,奔来奔去,高高的滑梯上,银铃般的笑声飘向蓝天白云。看着她们活跃的身影,小到几个月,大到八九岁,哪里像是被抛弃的中国孩子?哪里像没有父母的可怜孤儿?但是,她们确实有悲惨的过去,就在她们出生之后。也许她们没有记忆,过去隐藏在潜意识里,但是一定与现在和将来相联系。等到她们长大成人,对中国对自己将如何定位?
黄沙上留下一个个小脚印,她们纷纷向我走来。一见如故,见一个抱一个,亲了又亲。血缘的联系存在基因里,哪怕走到天涯海角,这根弦永远不会断裂。孩子们似乎也懂,对我和艾伦毫不陌生。抱着她们,亲着小脸蛋,我真想为她们做些什么。我能做什么?
艾伦对我说,去年中秋节,我们中文学校有一场公开演出,老师和学生都登台,吸引了很多当地居民。我立刻明白她今年要继续搞下去。艾伦说得神采飞扬,从包里取出照片分送给孩子和家长。照片上,艳丽夺目的中国唐装,绸缎面料闪闪发光,孩子们像彩蝶一样展示各种舞姿,看得我心花怒放。我等着艾伦派活儿给我,没料到艾伦邀我去跳舞:中国民间舞蹈。
好哇!我一口答应。我有什么理由拒绝艾伦?
二、
那天晚上,月明风清,我把车驶入车房,踩着柔和的月光,走到二楼的露台上。倚着栏杆,抬头望月,想把中秋的感觉找回来,想把断掉遗失的风筝线接起来。温暖的夏风抚摸着脸颊,稀疏的星星眨着眼睛。美国的夜晚是如此安逸宁静,宁静得锁住我的回忆。天上只有一枚月亮,属于中国,也属于美国。然而,美国的月亮清寡淡泊,找不到中秋节的痕迹。
中文学校没有校舍,缺少资金,借用教会地下室练习跳舞。我把车开到艾伦家,搭她的车去教会。艾伦买了甜点,装了一罐柠檬茶,让我捧着,生怕路上溅出来。地下室不大,两个车位的空间,四周是长椅,中间是空地,只能凑合着用。艾伦让大家相互介绍,靠墙边坐着的女同胞都站了起来,一边说话,一边移动脚步向中心靠拢,围成一个圆圈,十个人按时针一个接一个,有兼职教师,有学生家长,有中国饭店的老板娘,还有刚到美国嫁了洋人的小莉和从纽约过来的英文报纸美术编辑陈小姐。有的说中文有的说英文。轮到我了,我在美国习惯了对陌生人说英文,仿佛一辆高速公路上的快车,惯性很大,幸亏大家都听得懂。
舞蹈老师是台湾文化大学舞蹈系老师,叫蕙蕙,眉清目秀小巧玲珑,脚上那双粉红色舞蹈鞋,特别引人注目。她不仅会跳还会编舞。我们学习的第一个舞蹈就是她根据凤阳腰鼓改编的手巾舞。蕙蕙轻移莲步,摆动柳腰,好像腾云驾雾飘上天空的仙女一样,向我们解释动作要领。左手插腰,右臂横出,手指夹着红绸巾,走一步甩一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蕙蕙喊口令,身后一长排。
凤阳腰鼓敲起来了,咚—锵,咚—锵,咚锵咚锵咚锵咚锵……蕙蕙喊道:钻山洞,碰右肩,碰左肩,分两行,转圆圈。我把皮鞋脱了,袜子着地,跳了将近两个小时,跳得满头大汗。
回家路上,握着方向盘,我哼起了凤阳花鼓,咚—锵,咚—锵,欢天喜地到了家。小跑上了楼梯,坐在露台的靠椅上,心里还在唱。天幕上的圆月就像一个窗口,蕙蕙的舞姿,集体的欢笑,肢体与音乐,眼神与手巾……热闹非凡,至今历历在目。
三、
艾伦拿出一把色彩绚丽的扇子,把柄足有一尺半长,打开扇面,如孔雀开屏,扇峰还有二寸宽的荷叶边。蕙蕙一手一把,在“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中翩翩起舞。扇子舞比手巾舞简单,主要靠扇子变换花样,有大波浪、小波浪、双扇拼花和花桥等等,但是场面很大,教会的地下室跳不开来。来自北京的田畦让我们去了他丈夫的办公楼,二层是个展览厅,比舞台还大。于是,我们转移阵地。
自从搬到那里,我注意到桌子上的点心多了起来,新鲜豆浆、油炸春卷、红西瓜、黄蛋糕,每次被吃得精光。二楼没有空调,蕙蕙又教又跳,汗流满面,令人心疼。苔丝是菲律宾华侨,不懂中文,只说英语,竟然混在我们中间,把舞蹈学会了。她的肩膀受过伤,跳扇子舞时,手臂举不高。蕙蕙为此而修改了动作。嘉颂是香港人,还在学习国语,背着三岁的儿子来跳舞。小明明刚会走路,不会说话,看见五颜六色的扇子像花海一样美丽,禁不住拍手叫好。还有温迪,家中有两个幼儿,跳舞时间得挤出来。
有一次我问蕙蕙,你是专业老师,为什么不开舞蹈班?蕙蕙曾经代表台湾地区到日本表演,设计和指挥过750个人的团体舞蹈,还被旧金山等地的华侨请去上课。蕙蕙说,一投资就想赚钱,商业化的舞蹈跳不开心,现在这样多好哇!我想起艾伦曾经说过同样的话,演出不售票,免费。中秋之舞,是我到美国将近20年来回归华人社区的一个“接口”,有幸舞蹈于两种文化之间,是来自中国的孤儿给予我的难得机会。
每个星期二晚上,如同约会一样,成了我生活中的企盼。那天,我到小莉家访问,分别时,她说:“星期二晚上见!”我笑着点点头。平时大家接触不多,一旦有什么联系,电话里或者电子邮件中,都要顺口带上一句:星期二晚上见!我的那些美国朋友们现在都知道不能占用我的星期二晚上,对于他们来说,中秋节是中国神话,是民间舞蹈,是团结和友谊,是快乐与奉献。
中秋前夜,当地的英文报纸派记者来采访拍照片。第二天报纸上发表了长篇报道和大幅照片。演出时,台下坐满了观众,掌声四起。我站在露天舞台上,突然发现明月离我们很近,又大又明亮,好像一个慈祥的观众,正美滋滋地观看我们演出。
把每个星期二晚上献给中秋节,从夏季开始,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美国没有中秋节。刚来时,中秋节就像一根无形的绳,要把我这个飘洋过海的风筝牵回去。记得明月高挂之夜,一边吃月饼,一边擦泪水。圆月模糊,好像落在海里的影子,被浪花打成碎片。
记得晚上一到家便打开电视,直奔唯一的中文频道,看到眼皮合起来。后来,渐渐脱胎换骨,过美国节日,情人节、复活节、国殇节……度过夏季旅游高潮,便去迎接新学年,然后筹划感恩节和圣诞新年。说美国话、看肥皂剧、听摇滚乐、吃色拉三明治,逼着自己用英文思维,甚至用英文吵架,渐渐地连写中文都发生了困难。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城里的美华中文学校校长艾伦。艾伦来自台湾,三十多年前来美国留学,成家立业,已到接近退休的年龄。艾伦说,这个城里从中国领养来的孤儿有100多个,咱们中文学校就是这样办起来的。100多个?我猛抬头,瞪大眼睛反问道。我曾经写过一个中国孤儿在美国的生活,追踪4年,每年写一篇报告文学。一个孤儿已经令我心疼不已,现在加了100倍! 其实在写报告文学时,已经知道每年有几千个中国女孩被美国家庭领养,但是,那是远距离。如今有100多个,就在我的身边?!
艾伦带我参加了在市中心的公园里孩子们的夏日聚会。绿油油的草地上,孩子们好像彩色的蝴蝶,奔来奔去,高高的滑梯上,银铃般的笑声飘向蓝天白云。看着她们活跃的身影,小到几个月,大到八九岁,哪里像是被抛弃的中国孩子?哪里像没有父母的可怜孤儿?但是,她们确实有悲惨的过去,就在她们出生之后。也许她们没有记忆,过去隐藏在潜意识里,但是一定与现在和将来相联系。等到她们长大成人,对中国对自己将如何定位?
黄沙上留下一个个小脚印,她们纷纷向我走来。一见如故,见一个抱一个,亲了又亲。血缘的联系存在基因里,哪怕走到天涯海角,这根弦永远不会断裂。孩子们似乎也懂,对我和艾伦毫不陌生。抱着她们,亲着小脸蛋,我真想为她们做些什么。我能做什么?
艾伦对我说,去年中秋节,我们中文学校有一场公开演出,老师和学生都登台,吸引了很多当地居民。我立刻明白她今年要继续搞下去。艾伦说得神采飞扬,从包里取出照片分送给孩子和家长。照片上,艳丽夺目的中国唐装,绸缎面料闪闪发光,孩子们像彩蝶一样展示各种舞姿,看得我心花怒放。我等着艾伦派活儿给我,没料到艾伦邀我去跳舞:中国民间舞蹈。
好哇!我一口答应。我有什么理由拒绝艾伦?
二、
那天晚上,月明风清,我把车驶入车房,踩着柔和的月光,走到二楼的露台上。倚着栏杆,抬头望月,想把中秋的感觉找回来,想把断掉遗失的风筝线接起来。温暖的夏风抚摸着脸颊,稀疏的星星眨着眼睛。美国的夜晚是如此安逸宁静,宁静得锁住我的回忆。天上只有一枚月亮,属于中国,也属于美国。然而,美国的月亮清寡淡泊,找不到中秋节的痕迹。
中文学校没有校舍,缺少资金,借用教会地下室练习跳舞。我把车开到艾伦家,搭她的车去教会。艾伦买了甜点,装了一罐柠檬茶,让我捧着,生怕路上溅出来。地下室不大,两个车位的空间,四周是长椅,中间是空地,只能凑合着用。艾伦让大家相互介绍,靠墙边坐着的女同胞都站了起来,一边说话,一边移动脚步向中心靠拢,围成一个圆圈,十个人按时针一个接一个,有兼职教师,有学生家长,有中国饭店的老板娘,还有刚到美国嫁了洋人的小莉和从纽约过来的英文报纸美术编辑陈小姐。有的说中文有的说英文。轮到我了,我在美国习惯了对陌生人说英文,仿佛一辆高速公路上的快车,惯性很大,幸亏大家都听得懂。
舞蹈老师是台湾文化大学舞蹈系老师,叫蕙蕙,眉清目秀小巧玲珑,脚上那双粉红色舞蹈鞋,特别引人注目。她不仅会跳还会编舞。我们学习的第一个舞蹈就是她根据凤阳腰鼓改编的手巾舞。蕙蕙轻移莲步,摆动柳腰,好像腾云驾雾飘上天空的仙女一样,向我们解释动作要领。左手插腰,右臂横出,手指夹着红绸巾,走一步甩一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蕙蕙喊口令,身后一长排。
凤阳腰鼓敲起来了,咚—锵,咚—锵,咚锵咚锵咚锵咚锵……蕙蕙喊道:钻山洞,碰右肩,碰左肩,分两行,转圆圈。我把皮鞋脱了,袜子着地,跳了将近两个小时,跳得满头大汗。
回家路上,握着方向盘,我哼起了凤阳花鼓,咚—锵,咚—锵,欢天喜地到了家。小跑上了楼梯,坐在露台的靠椅上,心里还在唱。天幕上的圆月就像一个窗口,蕙蕙的舞姿,集体的欢笑,肢体与音乐,眼神与手巾……热闹非凡,至今历历在目。
三、
艾伦拿出一把色彩绚丽的扇子,把柄足有一尺半长,打开扇面,如孔雀开屏,扇峰还有二寸宽的荷叶边。蕙蕙一手一把,在“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中翩翩起舞。扇子舞比手巾舞简单,主要靠扇子变换花样,有大波浪、小波浪、双扇拼花和花桥等等,但是场面很大,教会的地下室跳不开来。来自北京的田畦让我们去了他丈夫的办公楼,二层是个展览厅,比舞台还大。于是,我们转移阵地。
自从搬到那里,我注意到桌子上的点心多了起来,新鲜豆浆、油炸春卷、红西瓜、黄蛋糕,每次被吃得精光。二楼没有空调,蕙蕙又教又跳,汗流满面,令人心疼。苔丝是菲律宾华侨,不懂中文,只说英语,竟然混在我们中间,把舞蹈学会了。她的肩膀受过伤,跳扇子舞时,手臂举不高。蕙蕙为此而修改了动作。嘉颂是香港人,还在学习国语,背着三岁的儿子来跳舞。小明明刚会走路,不会说话,看见五颜六色的扇子像花海一样美丽,禁不住拍手叫好。还有温迪,家中有两个幼儿,跳舞时间得挤出来。
有一次我问蕙蕙,你是专业老师,为什么不开舞蹈班?蕙蕙曾经代表台湾地区到日本表演,设计和指挥过750个人的团体舞蹈,还被旧金山等地的华侨请去上课。蕙蕙说,一投资就想赚钱,商业化的舞蹈跳不开心,现在这样多好哇!我想起艾伦曾经说过同样的话,演出不售票,免费。中秋之舞,是我到美国将近20年来回归华人社区的一个“接口”,有幸舞蹈于两种文化之间,是来自中国的孤儿给予我的难得机会。
每个星期二晚上,如同约会一样,成了我生活中的企盼。那天,我到小莉家访问,分别时,她说:“星期二晚上见!”我笑着点点头。平时大家接触不多,一旦有什么联系,电话里或者电子邮件中,都要顺口带上一句:星期二晚上见!我的那些美国朋友们现在都知道不能占用我的星期二晚上,对于他们来说,中秋节是中国神话,是民间舞蹈,是团结和友谊,是快乐与奉献。
中秋前夜,当地的英文报纸派记者来采访拍照片。第二天报纸上发表了长篇报道和大幅照片。演出时,台下坐满了观众,掌声四起。我站在露天舞台上,突然发现明月离我们很近,又大又明亮,好像一个慈祥的观众,正美滋滋地观看我们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