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几个洋人找李鸿章学吃饺子。中堂大人抓牢一只,提向嘴边,心里好笑:你洋人造得大炮,造得火轮船,你造得饺子么?我中华大国造出饺子,你会吃么?正得意时,手一抖,啪!饺子掉入酒杯。这些学生看得真切,一个一个夹起饺子,啪!啪!全扔酒杯里。看,这外国人吃饺子确实得学,可是,对我中国人来说,好像并无会与不会之说。但我说:其实不然。
吃了“饺子大世界”,方知这饺子之吃,真有会与不会之别。仅举“情侣系列”为例,透过皮看得出馅的,那叫做“明明白白我的心”;一张皮子装俩肉刃子的,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饺子连两个肚,分公馅母馅的,叫“比翼双飞鸳鸯鸟”,等等。老虎、熊猫、大象暂时除外,陆海空,亚非欧美,不怕没得卖,就怕你想不出。然而,饺子吃得到这份儿,还是算不上会。是从妈妈那儿,我才学会了吃饺子的真正味道。
对于吃,妈妈自己从没讲究过,依她看,一辈子的职责,就是给她的五个孩子五张嘴吃,让我们吃饱、吃胖、吃成大人。她最快乐的,就是守着看我们吃,看我们吃红了脸,吃出了汗,吃出呼噜声,吃个盆朝天碗朝地。
妈妈奔八十的人了,这一阵子,精神有些不济不跳扇子舞了,也不上早市逛了。妈身上掉下的第一块肉就是我,我一生下就是八斤。看妈妈那样,心里真不是滋味。没有别的法子,只会说:“妈,想吃什么?我去弄。”问到了第五回,妈说了:“要饺子。”我心中好得抚慰,忙跑“大世界”,蟹肉、山鸡、美国蛙,挑好的、贵的,一样一两,要了一斤。可是,妈咬几口,就撂了,“不咋样,不如咱自己家的馅。”
解说之后,心生怪怨,人老了,连吃饺子都跟不上形势。但还是买了鲜韭菜,称了瘦猪肉。
那是星期天,我兑水和面,妈妈翻出擀面杖、捣蒜缸,忙里忙外的,看她脸上的皱纹也有了舒展,面色开始泛活,话语渐渐多了。当爸爸把圆圆的剂子擀成皮子,妈妈将馅打进,熟练地一折一捏,一折一捏时,两个人的话进入了高潮。
“困难那年,老大,就你。一口俩一口俩,吃没了,才问啥馅的。哈哈!面软了点……”
爸爸说:“不软,哪儿软。他三舅,那年,一下子造了五十,忘没?咱老二,管冻饺子,嘿,数到七十,不会数了,哭了。唉,一晃啊!”
从光复到土改,从披红的花牛大轱辘车到不听话的儿子得回奖状,从爸爸那回的肺癌是个误诊到还离三十三天上大学的孙子就能回家,真是意识流的经典。老俩口儿有了精神,有了神采,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还像几十年前一样,拿沾面的手指头点脑门子数落我办事不稳。他们完全沉醉在回忆的幸福之中,我也跟到了色彩斑斓的童年:别把木头手枪,跺脚守卫着盖帘上站得规规矩矩的饺子;“磕头了”的小红灯笼,在布鞋的老虎头上一晃一晃……吃光了自己的饺子,又去要时,看着了妈妈碗里的团子……
至此我才醒悟,为什么妈妈非吃自己包的饺子,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说“好吃不如饺子”。触景生情,说的是情感的发生是需要借助背景的。正是因为包饺子费时费力,要求全家人配合协作,才造成了交流亲情的最好机会。对于久处饺子文化氛围的中国人,一包上饺子自然而然就梳理起若隐若现的情结,复习上欲行欲止的温馨。包饺子使表达变得无拘无束酣畅淋漓,饺子是交流亲情的重要载体,饺子是组合家的必需元素。
名人说:有时结果并不重要,可贵的是过程。吃是结果,包是过程,没有包这个过程,没有阖家围坐有说有笑的包,仅是吃,已经失去了许多美好。我们完全可以造出电脑控制的包饺子机,试想一下,这边扔进去牛羊、大虾和面粉,那边就可以吐出各式各样的热乎乎的饺子,我们张嘴接着就吃,人岂不成了包饺子机的下一道机器。不具有情感的机器吃饺子,自然没有味道。
这个年纪了,我方才学会吃饺子,也把秘诀告诉大家:和面要的是温暖,拌馅要加入亲情,擀皮图的是团圆,打馅应把幸福捏紧。如此这般,才是会吃饺子。在走路逐渐变成坐车、森林逐渐变成水泥、“再见”逐渐变成“bye-bye”的时候,对于让数字、屏幕和各种“网”包围的现代人类,这样的吃,尤为必要。
知道那歌么:“擀皮子儿,包饺子儿;馋坏了,傻小子儿;吃不着,哭鼻子儿;还是吃不着,哭着回家找媳妇儿……”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和全家一起,包饺子。
吃了“饺子大世界”,方知这饺子之吃,真有会与不会之别。仅举“情侣系列”为例,透过皮看得出馅的,那叫做“明明白白我的心”;一张皮子装俩肉刃子的,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饺子连两个肚,分公馅母馅的,叫“比翼双飞鸳鸯鸟”,等等。老虎、熊猫、大象暂时除外,陆海空,亚非欧美,不怕没得卖,就怕你想不出。然而,饺子吃得到这份儿,还是算不上会。是从妈妈那儿,我才学会了吃饺子的真正味道。
对于吃,妈妈自己从没讲究过,依她看,一辈子的职责,就是给她的五个孩子五张嘴吃,让我们吃饱、吃胖、吃成大人。她最快乐的,就是守着看我们吃,看我们吃红了脸,吃出了汗,吃出呼噜声,吃个盆朝天碗朝地。
妈妈奔八十的人了,这一阵子,精神有些不济不跳扇子舞了,也不上早市逛了。妈身上掉下的第一块肉就是我,我一生下就是八斤。看妈妈那样,心里真不是滋味。没有别的法子,只会说:“妈,想吃什么?我去弄。”问到了第五回,妈说了:“要饺子。”我心中好得抚慰,忙跑“大世界”,蟹肉、山鸡、美国蛙,挑好的、贵的,一样一两,要了一斤。可是,妈咬几口,就撂了,“不咋样,不如咱自己家的馅。”
解说之后,心生怪怨,人老了,连吃饺子都跟不上形势。但还是买了鲜韭菜,称了瘦猪肉。
那是星期天,我兑水和面,妈妈翻出擀面杖、捣蒜缸,忙里忙外的,看她脸上的皱纹也有了舒展,面色开始泛活,话语渐渐多了。当爸爸把圆圆的剂子擀成皮子,妈妈将馅打进,熟练地一折一捏,一折一捏时,两个人的话进入了高潮。
“困难那年,老大,就你。一口俩一口俩,吃没了,才问啥馅的。哈哈!面软了点……”
爸爸说:“不软,哪儿软。他三舅,那年,一下子造了五十,忘没?咱老二,管冻饺子,嘿,数到七十,不会数了,哭了。唉,一晃啊!”
从光复到土改,从披红的花牛大轱辘车到不听话的儿子得回奖状,从爸爸那回的肺癌是个误诊到还离三十三天上大学的孙子就能回家,真是意识流的经典。老俩口儿有了精神,有了神采,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还像几十年前一样,拿沾面的手指头点脑门子数落我办事不稳。他们完全沉醉在回忆的幸福之中,我也跟到了色彩斑斓的童年:别把木头手枪,跺脚守卫着盖帘上站得规规矩矩的饺子;“磕头了”的小红灯笼,在布鞋的老虎头上一晃一晃……吃光了自己的饺子,又去要时,看着了妈妈碗里的团子……
至此我才醒悟,为什么妈妈非吃自己包的饺子,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说“好吃不如饺子”。触景生情,说的是情感的发生是需要借助背景的。正是因为包饺子费时费力,要求全家人配合协作,才造成了交流亲情的最好机会。对于久处饺子文化氛围的中国人,一包上饺子自然而然就梳理起若隐若现的情结,复习上欲行欲止的温馨。包饺子使表达变得无拘无束酣畅淋漓,饺子是交流亲情的重要载体,饺子是组合家的必需元素。
名人说:有时结果并不重要,可贵的是过程。吃是结果,包是过程,没有包这个过程,没有阖家围坐有说有笑的包,仅是吃,已经失去了许多美好。我们完全可以造出电脑控制的包饺子机,试想一下,这边扔进去牛羊、大虾和面粉,那边就可以吐出各式各样的热乎乎的饺子,我们张嘴接着就吃,人岂不成了包饺子机的下一道机器。不具有情感的机器吃饺子,自然没有味道。
这个年纪了,我方才学会吃饺子,也把秘诀告诉大家:和面要的是温暖,拌馅要加入亲情,擀皮图的是团圆,打馅应把幸福捏紧。如此这般,才是会吃饺子。在走路逐渐变成坐车、森林逐渐变成水泥、“再见”逐渐变成“bye-bye”的时候,对于让数字、屏幕和各种“网”包围的现代人类,这样的吃,尤为必要。
知道那歌么:“擀皮子儿,包饺子儿;馋坏了,傻小子儿;吃不着,哭鼻子儿;还是吃不着,哭着回家找媳妇儿……”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和全家一起,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