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新审视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挖掘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使之在幼儿活动中折射出新的光彩,这是我园近年来一直致力探究的课题。结合我园的实践探索,谈谈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民间游戏 幼儿教育 作用
民间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民间游戏能够满足儿童爱说、爱动、爱模仿的天性和心理特点,它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质,更让他们结成现实伙伴,学会谦让和合作,建立纯朴友情,促进他们主动性、独立性、社会性、创造性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
一、民间儿童游戏的特色
1.游戏过程的趣味性
民间游戏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是因为它创编于实践,迎合了儿童的心理特点,有着广泛的趣味性,内容具体生动,形式活泼轻松。有的游戏还伴有儿歌、口令,儿童边玩边唱,使之始终沉浸在欢乐之中。
如“捉迷藏”、“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游戏,充满了新奇、期盼的等待和追逐动作;在“过家家”游戏中,儿童各有分工,通过模仿不同角色,充分让儿童过足了“表演瘾”。儿童能从这些游戏中体验到各种欢乐。
2.游戏开展的随机性
民间儿童游戏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等条件的限制,不规定严格的时间,不苛求场地的大小,何时何地,只要儿童有兴趣,有想玩的愿望,哪怕只有五分钟、十分钟,哪怕在教室内,一招呼,他们就三五成群地聚集起来,自由玩耍。
民间儿童游戏的空间是分散的、零星的,儿童可以在教室、操场等任何一个安全的地方游戏。对人数的要求也是随机的,有两人就玩两人的游戏,有三人则玩三人的游戏,可随时调整组合。
3.玩具材料的简便性
民间儿童游戏的玩具,都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石子、矿泉水瓶、纸盒等,这些材料不需要花钱,生活中到处都有。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具体代表某一物体,儿童在游戏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意地将材料加以创造想象。
如用破布、铜钱作成“毽子”踢;用小残瓦片“跳瓦房”等。有一些儿童游戏本身不需要玩具,如“顶腿”、“单腿蹦”、“捉迷藏”等,都是利用儿童的肢体徒手进行的。
二、民间儿童游戏的作用
1.开展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展
民间游戏都离不开跑、跳等动作,它一方面适应了儿童好动的特点,引起儿童兴趣,另一方面加强了儿童的体能锻炼,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
如“跳瓦房”,儿童以残缺的小瓦片为材料,画好合适的“房子”,需要先用手准确地投掷入“第一间房子”,然后用单脚蹦入,再用单脚把瓦块按顺序在房内推进,转一圈后再从原入口退出,接着再进入其他“房子”,游戏过程中,不能错投房子、不能踩线,否则,视为失败。
此游戏锻炼了儿童投掷、跳跃、平衡、手眼协调、手脚协调等能力,使儿童在娱乐中得到了健康锻炼,促进其身体的发育。“丢沙包”等都可起到这样的作用。
2.开展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的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
如“丢手绢”游戏,首先要准备一个小手绢,指定一名儿童拿着手绢,其余儿童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拿手绢的儿童围着外圈跑动,悄悄地任意把手绢丢在一个儿童背后,再接着跑。如果被丢给手绢的小朋友知道手绢在自己身后,就赶紧拿着手绢去追丢手绢的小朋友,如果不知道,丢手绢的小朋友就抓住了他。
在这个游戏中,为防止让被丢给手绢的儿童发现,丢手绢的儿童必须动作敏捷、不露声色,而其他儿童要一边拍手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还要一边及时发现“隐患”。这就更需要集中注意力,要有警觉力,反应要快。
另外,有的儿童游戏还配有顺口溜、说唱等,如:“一一一,什么一?一是小猫钓大鱼;二二二,什么二?二是小猫梳小辫;三三三,什么三?三是小猫爬雪山;四四四,什么四?四是小猫写大字……”
这种从一数到九的《数字歌》,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
3.开展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团结等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儿童游戏一般需要2-3名以上儿童合作才能进行。如“拍手”(2人),“人、枪、老虎”(3人),“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需更多的人参加,满足儿童“合群”、“团结”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结成现实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
民间儿童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儿童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之中的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机会对那些“处于沮丧或不幸状态”的伙伴给予同情和帮助,这对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尤为重要。
如“过家家”游戏,儿童要担任不同的角色和分担不同任务,有的当爸,有的当妈,有的“拾柴”,有的“淘米”……这些可充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
4.开展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良好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
许多民间儿童游戏带有竞争的性质,儿童在游戏中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的情绪是放松的,当他们能顺利地玩游戏时,就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然而在游戏中儿童往往会面临失败,产生挫折感,自信心会受到打击,情绪处于不安、烦躁的状态。这时,他们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过高评估各种困难,或暂时会停止游戏。但儿童都有好胜的心理,妙趣横生的游戏又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为了参加游戏,他们只有不断克服自身弱点,锻炼自己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去继续游戏。因此可见,民间儿童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民间游戏对幼儿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大幼儿教师、家长应把优秀健康的民间游戏教给儿童,引导儿童开展游戏,大家共同参与,为儿童创造游戏机会,让幼儿快乐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间游戏 幼儿教育 作用
民间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民间游戏能够满足儿童爱说、爱动、爱模仿的天性和心理特点,它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质,更让他们结成现实伙伴,学会谦让和合作,建立纯朴友情,促进他们主动性、独立性、社会性、创造性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
一、民间儿童游戏的特色
1.游戏过程的趣味性
民间游戏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是因为它创编于实践,迎合了儿童的心理特点,有着广泛的趣味性,内容具体生动,形式活泼轻松。有的游戏还伴有儿歌、口令,儿童边玩边唱,使之始终沉浸在欢乐之中。
如“捉迷藏”、“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游戏,充满了新奇、期盼的等待和追逐动作;在“过家家”游戏中,儿童各有分工,通过模仿不同角色,充分让儿童过足了“表演瘾”。儿童能从这些游戏中体验到各种欢乐。
2.游戏开展的随机性
民间儿童游戏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等条件的限制,不规定严格的时间,不苛求场地的大小,何时何地,只要儿童有兴趣,有想玩的愿望,哪怕只有五分钟、十分钟,哪怕在教室内,一招呼,他们就三五成群地聚集起来,自由玩耍。
民间儿童游戏的空间是分散的、零星的,儿童可以在教室、操场等任何一个安全的地方游戏。对人数的要求也是随机的,有两人就玩两人的游戏,有三人则玩三人的游戏,可随时调整组合。
3.玩具材料的简便性
民间儿童游戏的玩具,都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石子、矿泉水瓶、纸盒等,这些材料不需要花钱,生活中到处都有。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具体代表某一物体,儿童在游戏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意地将材料加以创造想象。
如用破布、铜钱作成“毽子”踢;用小残瓦片“跳瓦房”等。有一些儿童游戏本身不需要玩具,如“顶腿”、“单腿蹦”、“捉迷藏”等,都是利用儿童的肢体徒手进行的。
二、民间儿童游戏的作用
1.开展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展
民间游戏都离不开跑、跳等动作,它一方面适应了儿童好动的特点,引起儿童兴趣,另一方面加强了儿童的体能锻炼,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
如“跳瓦房”,儿童以残缺的小瓦片为材料,画好合适的“房子”,需要先用手准确地投掷入“第一间房子”,然后用单脚蹦入,再用单脚把瓦块按顺序在房内推进,转一圈后再从原入口退出,接着再进入其他“房子”,游戏过程中,不能错投房子、不能踩线,否则,视为失败。
此游戏锻炼了儿童投掷、跳跃、平衡、手眼协调、手脚协调等能力,使儿童在娱乐中得到了健康锻炼,促进其身体的发育。“丢沙包”等都可起到这样的作用。
2.开展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的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
如“丢手绢”游戏,首先要准备一个小手绢,指定一名儿童拿着手绢,其余儿童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拿手绢的儿童围着外圈跑动,悄悄地任意把手绢丢在一个儿童背后,再接着跑。如果被丢给手绢的小朋友知道手绢在自己身后,就赶紧拿着手绢去追丢手绢的小朋友,如果不知道,丢手绢的小朋友就抓住了他。
在这个游戏中,为防止让被丢给手绢的儿童发现,丢手绢的儿童必须动作敏捷、不露声色,而其他儿童要一边拍手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还要一边及时发现“隐患”。这就更需要集中注意力,要有警觉力,反应要快。
另外,有的儿童游戏还配有顺口溜、说唱等,如:“一一一,什么一?一是小猫钓大鱼;二二二,什么二?二是小猫梳小辫;三三三,什么三?三是小猫爬雪山;四四四,什么四?四是小猫写大字……”
这种从一数到九的《数字歌》,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
3.开展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团结等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儿童游戏一般需要2-3名以上儿童合作才能进行。如“拍手”(2人),“人、枪、老虎”(3人),“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需更多的人参加,满足儿童“合群”、“团结”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结成现实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
民间儿童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儿童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之中的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机会对那些“处于沮丧或不幸状态”的伙伴给予同情和帮助,这对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尤为重要。
如“过家家”游戏,儿童要担任不同的角色和分担不同任务,有的当爸,有的当妈,有的“拾柴”,有的“淘米”……这些可充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
4.开展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良好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
许多民间儿童游戏带有竞争的性质,儿童在游戏中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的情绪是放松的,当他们能顺利地玩游戏时,就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然而在游戏中儿童往往会面临失败,产生挫折感,自信心会受到打击,情绪处于不安、烦躁的状态。这时,他们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过高评估各种困难,或暂时会停止游戏。但儿童都有好胜的心理,妙趣横生的游戏又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为了参加游戏,他们只有不断克服自身弱点,锻炼自己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去继续游戏。因此可见,民间儿童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民间游戏对幼儿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大幼儿教师、家长应把优秀健康的民间游戏教给儿童,引导儿童开展游戏,大家共同参与,为儿童创造游戏机会,让幼儿快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