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网络舞动江西电子政务

来源 :信息化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j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按照国家有关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要求,江西省启动了大规模的电子政务外网改造工程项目,再次为江西省电子政务的全面应用增效提速。近日,记者就江西省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和应用的相关问题专访了江西省信息中心主任金锋。
  
  记者:金锋主任,江西省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在全国是最早的一批,请您介绍一下在这次外网改造前江西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和应用的情况。
  
  金锋: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按照集中统一的方式建设电子政务网络,在国家召开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后,江西省政府就召开了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全省只建一个网络,用统一的网络来解决全省的联网问题。省领导明确要求,广域的物理网统一建,单一的局域网可以自己建。这种集中统一的思路一直贯穿在江西电子政务建设十几年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集中力量建设全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实现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直各部门与市、县党政机关的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安全管理。”清晰明确地阐述了我省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从2002年开始到2004年的3月份,覆盖江西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的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顺利建成开通,实现了全省党政机关的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这是我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信息化的思路、政策、措施具体体现,如果没有中办17号文件《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没有省委省政府的英明决策,江西省电子政务‘一网通’也许不会加快实施,我们有可能会走很多弯路。
  江西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同时建设了电子政务内网和电子政务外网两个网络,内网、外网是完全物理隔离,内网完全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网络,线路是独立的,设备也是独立的,这两个网络之间没有任何交汇点。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是逻辑隔离。内网承载机要涉秘信息,外网承载非涉秘密的办公信息,这是17号文件的要求,我们也是严格这样做的。为了建好这个网络,我们邀请时任国信办副主任杨学山专门到江西来指导我们建设,对江西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方案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在技术上把关、在建设思路上把关。
  
  记者:江西的电子政务网络有什么特点?
  
  金锋:江西省的电子政务网络是两个“王”字型的网络平台。内网一个“王”字型,外网一个“王”字型,这两个平台是一样的覆盖面,内网“王”字型是省直机关一横覆盖两百多个厅局,市直机关一横,县直机关一横,纵向一个主干,就形成一个“王”字型结构。外网也同样是一个“王”字型结构,就是两个“王”字型成了我们电子政务网络的基本架构。
  江西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有三大优点,第一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我们省长算了一个帐,如果省直每个部门分散投资建网,总投资要20多亿,有的厅局做了高达1.1亿多的建设方案。但是我们集中建统一的网络只花了1.5亿,仅用不到1/10的投资就解决了全省的联网问题,而且是内网、外网的建设。如果每个厅局分散重复建网,通信运行费就要1.5亿,但是现在统一建网通信运行费仅500万,是零头的零头。这种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江西来说十分显著,对于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的省份来说,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第二是具有很好的互联性和实用性。花钱少只是建设思路的一方面,集中统一标准规范建设一个网,网络互联性很好。相当于一个白纸,我们自己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因此,江西电子政务网络规划和建设得比较好,而且实用。江西省的任何一个应用系统,直接上网即可运行,又快又便利;第三是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作为一个完全独立又标准统一的网络,使用统一的安全策略、统一的安全措施,很好地保障了网络的信息安全。
  
  记者:现在在江西省电子政务网络上都运行了哪些应用系统?
  
  金锋:江西省电子政务网全部采用一网通的方式解决各个应用系统的联网问题,也就是说所有的应用系统都是用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实现联网的。现在在统一网络平台上,包括内网外网,已经承载了800多个应用系统,其中省级承载了200多个应用系统,市级承载了100多个应用系统,县级承载了500多个应用系统。省级横向联网副厅以上的单位连接了200多个省直部门,包括直属事业单位。比如江西省党政机关公文电子传输系统,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高院、高检的文件都在系统内传输。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文件已经取消了纸质文件,不联网的党政部门就收不到省委省政府的文件,保持了政令畅通,得到了中办领导高度评价。再比如江西省电子政务视频会议系统,现在省委省政府召开视频会议都是用这个系统。中央一个大的方针下来,国务院一开会,省委书记、省长马上就通过视频会议开传达贯彻会,大大提高了会议的效率,节省了会议的经费,也节省了地方领导同志的会议时间。像江西赣州到南昌,距离400多公里,来一趟,光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半天,开两个小时会,再花半天时间回去。现在路途的时间都节约下来了,工作效率也大大增强了。再比如税收征管系统的应用,整个税收的资金流几百亿都在上面走!在江西这样的经济欠发达省份,这些系统的应用效益很明显。
  
  记者:江西省电子政务网络可以说达到了网络和应用“一网打尽”的效果,那这次电子政务外网改造的出发点是什么呢?
  
  金锋:一个是扩容,一个是IP地址改造,有利于完全形成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大统一的网络环境。政府要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的职能,必须深化电子政务的应用,这都需要技术更加先进、覆盖面更广、资源更加充裕的网络来支撑。而且作为第一个启动电子政务外网改造的中西部省份,这样的改造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承载的所有应用,包括事业单位的应用,在江西的电子政务外网上全部都有应用,有些应用还是江西独有的。
  
  记者:这次电子政务外网改造,在网络设备选择上江西是怎么考虑的?
  
  金锋:在设备选择上,我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要采用性能价格比较高的产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二是要服务响应快,能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三是要保护好原有投资,实现新老设备的技术对接;四是要运行稳定,在安全性上有保障。江西电子政务外网原来采用的就是国内自主产品,这次电子政务外网改造,我们仍然全系列采用了国内自主产品。实践证明:我省采用的产品质量非常好,服务周到,遇到问题响应和处理的效率非常高,保证了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记者:这次外网升级以后,应该说外网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了,这将从哪些方面提升电子政务的应用成效?
  
  金锋:整合电子政务应用,建设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将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具体化。一是建设“政务网乡乡通工程”,实现省、市、县、乡四级“一网通”;二是建设和完善全省统一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全省政务部门跨部门、跨地区数据交换和共享;三是完善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政府信息服务;四是建设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为创新政府管理、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提供支撑平台;五是建立和完善电子认证服务,采用“一证通”的方式,解决全省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安全认证问题。
其他文献
“十二五”信息化环境的新变化    信息化规划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十二五”规划面对的信息化环境与前两届规划已有很大改变。因此规划的思路、方法、形式都应随之调整。  “十二五”信息化环境的重大变化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以设施建设为主变为以实现社会效益为主,“十五”、“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子政务从政府信息化基础设备网络的配备开始起步,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国内信息化设施已有大幅
期刊
“充分认识做好整治互联网和手机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刘云山  整治互联网和手机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现场经验交流会于2010年12月中旬在昆明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讲话中强调,要从促进未成年人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整治亙联网和手机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真总结成功经验,
期刊
今年4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010-2011》网络化准备指数(NRI),瑞士位列全球第4。去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0-201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的全球竞争力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研究瑞士信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中文资料比较有限。因此,我们特别研究了瑞士信息社会和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的特点,以及瑞士近几年在发展信息社会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重点策略,
期刊
每年的年终,总有一些企业界的朋友要约着聊一聊一年来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体会,展望一下新一年的发展前景。2010年,记者选择了锐捷网络政府及运营商行业部的胡鹏举总经理作为采访对象。没有太多的前期准备,因为记者熟知胡总是一个健谈的人,见面寒暄几句后,采访进入正题。  胡鹏举:我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了,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发展非常快。在这个收官之年,电子政务也凸显出了五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一是国家
期刊
斯德哥尔摩(Stockholm)是瑞典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第一大城市,地处波罗的海和梅拉伦湖交汇处,是北欧三国的城市中岛屿最多的城市,加上郊区的岛屿,共有2.4万个岛屿,被称为”北方威尼斯”。斯德哥尔摩面积186平方公里,人口78.3万。城市的10%是水域,很多湖泊和分水岭成为人们娱乐的好去处。95%的人口生活在离绿色区域300米之内,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期刊
12月16日,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人民网、腾讯恀共同举办的“第九届(2010)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暨经验交流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可以说这是国内最高规格的政府网站大比拼,调查对象包括73个国务院部委级相关单位网站、32个省级政府网站,382个市级政舟网站及448个区县政府网站。 这次评估大会的重点核心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服务型政府网站建设,提高公众的满意度。  所以聚焦民生服务、聚焦
期刊
地市和区县级政府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承载着80%以上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地市县级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电子政务整体效果能否有效发挥,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近些年来,我国地市和区县级电子政务有了一定发展,主要表现为组织体系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日趋完备。资料显示,90%的地市和70%的区县实现了电子政务网络覆盖,98.5%的地市和85%的区县建立了政府网站,一
期刊
人 类社会政民关系源远流长。在农业社会阶段,二者 呈对峙和紧张关系,在工业社会阶段,二者关系呈缓和与化解态势,而当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治理理念及操作技术的转变使政民关系的信任、互动、和谐走向现实成为可能。信息化时代政府与公民关系的重塑,成为政府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历史逻辑    1、单边维度的政府与公民统御关系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时期,君主及其官僚机构组成的“政府”是统
期刊
2010年11月12日,由《信息化建设》杂志社组织举办的电子政务应用发展研讨会暨《信息化建设》杂志编委会议在厦门召开。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地方政府办公厅和地方信息化主管单位的105位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同志参加了此次会议。本刊编辑指导委员会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出席会议并讲话。信息化建设杂志社主编兰建平就一年来杂志社的工作情况向与会的杂志编委作了汇报。本刊编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经
期刊
随着“十一五”期间,我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各省级政府门户网站、各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浪潮的持续推进,政府网站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  各地委、办、局等政府部门作为各地政府机构的主要组成单元,其网站建设的总体水平与应用效果,直接体现了该地方政府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在线服务能力。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中央人民政府、各省级政府,还是各地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