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关键因素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feng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教育,从根本上讲不仅仅是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思维是地理素质最本质的东西,只有把握住了这种思维的特征,才能使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出地理性和“地理味”,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地理素质教育。
  【关键词】地理教育;思维习惯;思维特征;养成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键是应该围绕地理的思维特性,把地理教育过程当做一个不断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实践能力的过程。为什么要培养学生养成地理思维习惯?地理思维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怎么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习惯的迫切性
  如今,由于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而地理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又显现出巨大的优势,所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基础地理教育的价值。终于认识到,人类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地理问题都有很大的关系,要认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建设“一个宽敞、富裕、干净、安全的地球”,就迫切需要使公民接受高水准的地理教育,提高他们的地理科学素养,以应对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挑战。
  199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发表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序言中说:“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须。”明确提出了地理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具有责任心和世界观的公民,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教育新理念,在这方面,地理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但是,多年来地理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地位偏低的状况,到目前一直未有实质性的改观,这也使得一些学生和家长对地理教育都不甚重视,学生把地理课当成“听故事课”、“游戏课”、“自习课”等等,学生误以为学地理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了,学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进而不想学。即使现在明确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学生想学也不知道怎么学了。这时,作为地理教师的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去教会学生怎么学习地理,告诉他们:要学好地理,就必须养成地理思维习惯,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 学生应具备的地理思维特性
  (1)区域性特征。
  区域性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在中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以前,地理学家所开展的大量的小区域研究工作,以及80年代以来区域地理学的复兴,都表明了区域特性在中国地理思维特性中的重要地位;而在国外,区域科学产生于半个世纪以前,区域科学对区域概念的表述比地理中传统的区域概念更进一步。现代区域科学更强调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和定量分析,把解释和建立模型作为中心任务,无疑是对地理区域思维的一种完善。在中学地理教育当中,有很多知识都涉及到区域结构、区域特征和区域联系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具备区域性地理思维。
  (2)综合性特征。
  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特点。另外,地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民俗学、人口学、政治、军事、民族和宗教等方面都有很大联系,自然环境之间、人文现象之间、人文现象与自然环境之间均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只有对所有关联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总体特性上进行研究,注意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不但如此,地理学科和其他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之间也有密切联系,要解决某些地理问题,还要用到这些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在自然地理方面。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具备综合性地理思维。
  (3)社会实践性特征。
  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不仅关系到学生平时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而且关系到他们日后从事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效率。例如,当我们在考虑何地找工作、何地购物、何地买房子等问题时,就需要获得、整理、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又如企业和政府的决策,从寻找一超级市场或一区域性机场的最适当位置,到资源使用或国际贸易问题,均涉及地理数据的分析。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性地理思维,不但学不好地理,对将来从事社会工作也有所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其养成习惯,自然而然的运用地理思维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必须从平时的教学过程抓起。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做法。
  (1)培养学生区域性思维。
  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善于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有效办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从地图上发掘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解决问题,还要教给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转换成图形的技能,使学生养成图文互换的习惯。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学生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地理框架,养成区域性思维。
  (2)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做笔记方面可能会做得比较凌乱。教师可以通过检查笔记的形式,督促学生课后整理、补充笔记,尤其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要引导学生做好单元知识网络的构建,从中把握主干知识,明确基本知识点,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把书由“厚”读“薄”的同时,还可以在分析问题时知识明确、综合、清晰。
  (3)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性思维。
  地理知识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收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热点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思维更加活跃和全面。在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例如“手抄报评比”“资料收集评比”“新闻热点播报”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养成收集资料,并把资料用于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在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帮助他们学习地理的同时,地理学习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比较、选择社会生活环境,进而适应生活环境、保护生活环境、享受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应对未来生活的生存力。
  学无定法,但是,只要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习惯,对学习地理以及在生活中实践地理,都是有极大益处的。所以,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都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习惯,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地理素养的现代公民。
  收稿日期:2013-01-18
其他文献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培养健康而杰出的高素质人才,还是只追求教学重压下的高分效应?语文究竟该怎样教?”  为此,我边教学边研究,我发现:“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是优秀教师永葆活力的妙方。”研究型教师,并不是要求一线教师像教育理论工作者那样去追求理论、学术,而是要求教师拥有教学研究的态度与能力,提升教师特有的“教学实践性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我率先试行以学生为主的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接受现成知识,学会老师传授的解题方法,这是必要的,但若止于此,则是远远不够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刻意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其主动探索未知的精神和学会创造、有所发现的本领,更为重要。遗憾的是,我们很多数学教育工作者并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当作自己的“翻录磁带”,学生回答问题如果不和自己的备课笔记一致的,则一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享受学习乐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化学教学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化学教学;素质教育;思维能力培养  达维多夫说过:“要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而改变思维类型。”可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以素质教育目标为基础,推导出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
期刊
任何一门学科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动机和意志力等,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必须重视学生这些因素的培养,以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些非智力因素呢?  1. 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具有动力作用。如果一个人对做某件事毫无兴趣,只是因为某种责任和压力,那就会成为一种负担,是一定做不好这件
期刊
班主任数不胜数,但真正优秀的班主任却凤毛麟角。不优秀一定有理由,优秀必然有方法。笔者认为,一个普通的班主任要走向优秀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1. 微笑的习惯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表情,微笑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能量,微笑能创造你意想不到的奇迹。  班主任工作是心灵的艺术,以心灵才能赢得心灵。微笑向学生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你好”,“我喜欢你”,“你使我感到愉快”,“我非常高兴见到你”,微笑意味着欣赏、宽
期刊
我在平时的听课中,发现一些老师不知道什么是说课,不知道怎样进行说课,不知道说课与上课之间的区别。为此特撰写本文,谈谈化学学科的说课问题。  1. “说课” 的概念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是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以达到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
期刊
由自己多年农村教学的经验不难看出,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时间短,阅读面窄,而且阅读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不够。据了解,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弊端  (1)阅读时间较少。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普遍偏少。无论是学习日还是双休日,绝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天只能保证10分钟左右的课外阅读时
期刊
精心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有坡度的训练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作业就显得势在必行,一方面,重视学生书面作业的定性也定量评价,让学生知晓学习的质态,把握准学习的脉搏,正确地预估自己学习的走向;另一方面尝试学生改变作业的评价改革,实现多元化的策略,切实改变作业评价主体单一化局面,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学习评价过程之中,使其在评中积累,在交互式的评析中,
期刊
【摘 要】历史课教学给学生的印象就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因此,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实不然,历史学科恰恰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阵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1. 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
期刊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能说会道”将成为个人提高社会竞争力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能说会道”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1. 利用兴趣激发学生的交际动因  要让学生开口讲话,必须要抛给学生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