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实施情感教育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感氛围;课堂设计;教材;评价
目前正在进行的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树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隐含了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体现了情感教育的特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实现他们渴求知识的兴趣和渴望呢?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的课 堂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强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使学生精神上受到鼓舞,从而产生愉快的情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信任的目光、赞许的微笑、和蔼的语言,多给学生动口的机会,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辅导,让他们在语言實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求进一步融洽师生感情。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会感到轻松愉快,解除思想顾虑,愿把老师作为知心朋友,从而让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久而久之,课堂教学气氛变得其乐融融,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这种“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求知欲和创造潜能便能得以激发,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大大增强。
二、注重课堂设计,达到情知交融
周围的环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我突出了下列环节:一是调整情绪,以备认知。通过调整情绪,排除影响教学的消极心理,使学生心情舒畅,为英语学习作好准备。如在教NSEFC Book2 Unit5 Music时,本人播放了Denver演唱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这首音乐,烘托了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立刻进入了意境,充满了想象,启迪了思维。二是情境开路,认知相随。根据英语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联系生活展开场景,创设有利于促进英语认识活动的新异性、启发性教学情境,使英语教学始终在轻松气氛中进行。例如在教学Book4 Unit2中Organic Farming一课时,可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组学校花圃场景的照片,也可以拍摄一组田间农作物的画面,让学生描绘画面内容,加深对有机农业的理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综合应用的任务中来。
三、认真挖掘教材隐性情感因素
部分教材内容往往仅仅反映客观社会,不带有情感色彩,但其所富含的隐形情感因素却十分重要,这同样要求教师通过对于教学内容的加工提炼,尽可能挖掘教材内容隐形情感因素。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教材编写者不可能将相关情感直接表现出来,但又会将这种情感隐藏于教材内容背后。笔者同样在教学活动之中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从而使得他们生活的更加健康。如高中英语课本中有关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的文章也有,这也是教育学生的好机会。结合课文,向学生讲述白色污染,森林被砍伐,沙尘暴,水资源缺乏等现实问题。我们可以告诉每一位学生,目前人们还在大量使用塑料袋,一次性碗筷,西部干旱缺水仍需要我们支援等种种社会问题。倡导大家要节约用水,尽量少用或不用塑料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唤起所有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培养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活动的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全体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如教授The Mer chant of Venice”这一课时,Using Language有大量编、演、写的练习,需要学生开拓思维,大胆想象,合作表演等多种情感的渗透。Book4 Unit1的语法学习“主谓一致”,让学生分组归纳已学过的该语法现象并讨论、发现新规则用法,选代表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自编练习互测,实现探究合作中的自主学习。这些方法使情境和语言之间建立密切联系,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大大提高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
五、在教学评价中升华情感
在教学评价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需要教师自己有丰富的情感修养去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可以通过对教材的精心设计,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环境,有准备地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问题教学。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适当降低对知识点的评价要求,有意识培养求知欲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教师的教育能满足学生认识与情感共同发展的需要,形成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在整个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与体验。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用理解和爱唤起学生灿烂的笑容,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550001)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感氛围;课堂设计;教材;评价
目前正在进行的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树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隐含了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体现了情感教育的特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实现他们渴求知识的兴趣和渴望呢?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的课 堂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强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使学生精神上受到鼓舞,从而产生愉快的情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信任的目光、赞许的微笑、和蔼的语言,多给学生动口的机会,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辅导,让他们在语言實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求进一步融洽师生感情。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会感到轻松愉快,解除思想顾虑,愿把老师作为知心朋友,从而让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久而久之,课堂教学气氛变得其乐融融,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这种“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求知欲和创造潜能便能得以激发,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大大增强。
二、注重课堂设计,达到情知交融
周围的环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我突出了下列环节:一是调整情绪,以备认知。通过调整情绪,排除影响教学的消极心理,使学生心情舒畅,为英语学习作好准备。如在教NSEFC Book2 Unit5 Music时,本人播放了Denver演唱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这首音乐,烘托了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立刻进入了意境,充满了想象,启迪了思维。二是情境开路,认知相随。根据英语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联系生活展开场景,创设有利于促进英语认识活动的新异性、启发性教学情境,使英语教学始终在轻松气氛中进行。例如在教学Book4 Unit2中Organic Farming一课时,可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组学校花圃场景的照片,也可以拍摄一组田间农作物的画面,让学生描绘画面内容,加深对有机农业的理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综合应用的任务中来。
三、认真挖掘教材隐性情感因素
部分教材内容往往仅仅反映客观社会,不带有情感色彩,但其所富含的隐形情感因素却十分重要,这同样要求教师通过对于教学内容的加工提炼,尽可能挖掘教材内容隐形情感因素。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教材编写者不可能将相关情感直接表现出来,但又会将这种情感隐藏于教材内容背后。笔者同样在教学活动之中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从而使得他们生活的更加健康。如高中英语课本中有关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的文章也有,这也是教育学生的好机会。结合课文,向学生讲述白色污染,森林被砍伐,沙尘暴,水资源缺乏等现实问题。我们可以告诉每一位学生,目前人们还在大量使用塑料袋,一次性碗筷,西部干旱缺水仍需要我们支援等种种社会问题。倡导大家要节约用水,尽量少用或不用塑料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唤起所有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培养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活动的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全体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如教授The Mer chant of Venice”这一课时,Using Language有大量编、演、写的练习,需要学生开拓思维,大胆想象,合作表演等多种情感的渗透。Book4 Unit1的语法学习“主谓一致”,让学生分组归纳已学过的该语法现象并讨论、发现新规则用法,选代表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自编练习互测,实现探究合作中的自主学习。这些方法使情境和语言之间建立密切联系,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大大提高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
五、在教学评价中升华情感
在教学评价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需要教师自己有丰富的情感修养去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可以通过对教材的精心设计,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环境,有准备地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问题教学。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适当降低对知识点的评价要求,有意识培养求知欲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教师的教育能满足学生认识与情感共同发展的需要,形成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在整个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与体验。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用理解和爱唤起学生灿烂的笑容,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5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