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乡土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daid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课程改革包括国家课程的科学实施和校本课程的资源的开发研究。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表现,近年来,我校在充分结合乡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有自身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此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目前,我校语文教研组非常重视会宁乡土德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开展以校本教研为主的地方乡土德育校本课程。这些都成为我们弘扬本土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的新契机。我们遵循这一基本理念与导向,结合我校的省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挖掘乡土资源开发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研究》的探究,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初步的成绩。两年来,我校在充分结合乡土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有自身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对此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那么依托乡土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呢?本文就依托乡土文化资源,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的一些做法做初步的探索。
  一、以收集整理文献资料为基础,以学习实践传统文化为目的,初步建构了学校德育校本课程体系
  为了保证开发教材的质量,我们语文组成员不断进行交流与沟通。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体例的编排、活动的设计等重点环节上多次修正,使得我们的校本教材更直观、形象,更贴近学生。我们通过查找资料,我们从采访中获取信息,我们带着相机从各个历史古迹去收集图片资料……总之,一切可能的办法都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使用。
  课程开发组对“会宁风土人情”和“长征精神”等进行研究开发、收集和整理,终于开发出了具有会宁乡土文化特色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这套校本教材涵盖小学六个年级,初步构建了学校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我们经过探究以内容决定形式的理念确定了教材编排体例。
  其中各年段的教材编排如下:
  低年级(一、二年级)主要以当地民间游戏和童谣为主,并从游戏逐渐带领学生走进家乡,了解家乡,从而增进学生对会宁乡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三、四年级(中年级)以了解家乡为主,除了简单的乡土民间故事、传说及红军故事,还有一些传统习俗以及民间艺术等。
  五、六年级(高年级)从了解家乡深入研究家乡的历史文化,走近会宁历史,了解红军长征会师精神,聆听红军小故事,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二、整合各种乡土文化资源 ,构建乡土德育校本课程
  “乡土德育校本课程”是具有本土特色,贴近学生生活,能在德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教育资源,经过分门别类整理后而形成地方乡土德育校本课程。
  从内容上我们将乡土文化分为三部分
  1.低年级乡土德育校本课程内容
  (1)学童谣,唱儿歌:童谣(如:小雨点、板凳谣……)增进学生对会宁乡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2)玩民间游戏:如“抢板凳” “踢毽子” “打陀螺”等。
  2.中年级乡土德育校本课程内容
  (1)听红军故事、民间传说:培养学生对红军战士的敬仰之情。
  (2)走进传统习俗:比如:过春节“接先人”,正月十五“闹社火”等,让学生感受家乡习俗的丰富多彩。
  (3)了解会宁特产:走进自己的家乡,认识会宁特产_小杂粮。
  3.高年级乡土德育校本课程内容
  (1)走近会宁历史:培养学生对红军的敬仰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走进革命遗址:牢记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弘扬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感悟会师精神:从身边大学生的实例中感知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
  通过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乡土资源,构建一套有地方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将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有助于切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以德育校本教材为载体,打造乡土文化特色课堂,提高德育实效
  学校把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纳入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彰显乡土文化特色。我校体育组教师将踢毽子、跳绳、打陀螺等这些富有游戏特色的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中,这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更是让学生了解了丰富的民间游戏的特色,又增进学生对会宁乡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美术教师在课堂上特别注重挖掘乡土德育校本课程中的美术资源,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全员参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成立绣荷包、剪纸(剪窗花)、编花篮等手工制作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手工制作中感受家乡的艺术美。
  英语学科的“说英语、话家乡”独具特色。英语课堂上,教师根据授课的需要恰当选取家乡的各种风土人情为素材,并用英语进行介绍,让学生从中了解家乡的民俗民风。比如:端午节“插杨柳”,重阳节“登高山”等感受家乡习俗的丰富多彩。
  语文组教师还利用练笔、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家乡风土人情,了解家乡传统文化。
  学科活动紧贴乡土,在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了乡土资源,教育学生亲近家乡、热爱家乡,从而提高德育实效。
  总之,依托乡土资源,基于地方文化的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活动感知、感悟和体验乡土文化。对于提高德育的整体实效,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会宁县教场小学 甘肃】
其他文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重任,重视下一代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也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未来工程。作为学校,如何在新时期下开展学校的“关工委”工作,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学校“关工委”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我校依托镇村关工委组织,积极开展学校关工委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无不是每位教育者的学习理论。教材中的各种题材是典型的“陶树”,无处不绽放着“陶花”。在语文教学的多个角度我不断摸索着,尝试了几点,在此与大家商榷。  一、动眼——学会观察  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从基本的习惯开始,从而进一步掌握技能。有目的有指向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观察的关键。  三年级的《荷花》一文,是叶圣陶笔下优美的散文,对于学生来说荷花在如今的生活
我很喜欢吃黄瓜,因为它又脆又甜还有营养。无论用黄瓜做什么菜,我都喜欢吃,所以我们家的餐桌上,一年四季几乎就是黄瓜不断。
幼儿教育的开展需要与幼儿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相结合。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引入游戏化教学,能够提升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进而促进其探索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兴趣与热情。将游戏引入幼儿美术教学中,能够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幼儿对于游戏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美术活动本身也带有浓厚的游戏色彩,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会主动去观察、思考,并且乐于自己动手实践,这一过程就是学习与游戏的完美结合。幼儿园美术教学与
洛河渡槽经过多年运行出现裂缝露筋、蜂窝麻面等混凝土结构病害,特别是过流能力不足问题直接影响工程效益发挥。通过对渡槽净空、上下游渠道比降和水位等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