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8880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大潮让大多数农村青壮年人远走他乡,自然也就造成不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成了隔代教育。长期这样,孩子的个性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更是形成了很大的缺陷。这种现状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学生思想狭隘,他们的作文立意不高或消极,或者因为他们不懂感恩,文章写不出真情实感,难以打动人。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面临这样的现状,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任务非常艰巨。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所谓热爱生活,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涵。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复杂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及生活经验。他们与各种人接触,在家庭有亲人,在学校有教师和学生,在社会有朋友,而他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去正确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热爱这个社会。要热爱生活,就得理解生活和熟悉生活,就得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热爱自己成长的环境,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从中获得鲜活的、源源不断的写作材料。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个中学生,自己要作的题目实在很多。”这个“自己要作的题目”,是指与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验密切相关的题目。平时,有些学生写自己与亲友的交往,往往没有真情,写教师常是深夜备课和批改作业,或带病工作,写同学常是刻苦学习。他们的作文中:一般是不被理解的苦闷,而没有不理解别人的烦恼;一般是嫌别人爱自己太少的抱怨,而没有给别人的爱太少的自责;一般是只有孤独和对别人的刻薄,而少有真诚友谊带来的欢乐;他们常写理想志向,然而作文流露出来的却是莫名的惆怅和迷惘,很难见到他们对未来的坚定和乐观。为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寻找适当的时机,采用恰当的方法,开启学生的心扉,拨动爱的心弦,拓宽学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热爱生活的视野。
  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
  鲁迅说:“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学会观察生活,学会积累生活素材是写作基本功中重要的一项,因为写作源于生活。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课内学过的观察方法、观察顺序、观察要求,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周围的人和事,观察了解环境和事物的特点。教学生学会观察:在主要的生活天地——学校中,观察师生的喜怒哀乐;在基本的生活天地——家庭中,观察了解家庭成员的个性特点;在尽可能接触到的生活天地——社会中,观察了解人情世态、社会的发展趋向等。在观察中,还要引导他们观察要仔细、敏锐,注意搜索别人不能发现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认真思考,加以想象再创造,挖掘出深刻的意义。观察生活,对生活有新的了解,还要勤积累,善积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参考资料上的佳段佳文,自编各类文体的《鉴赏集》,用来丰富知识;同时,指导学生把从身边的人和事中观察到的材料,有侧重地记述下来,整编素材库,拓宽视野。
  三、培养学生感动、感激、感恩的情感
  在生活中,要得到尊重,先要尊重别人,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启发他们尊老爱幼,让他们学会理解别人,关心他人,不要忘恩负义,不要见利忘义,对别人应热情诚恳,不能冷漠无情。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对帮助关心过自己的人,都应有感激、感恩之心。这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很重要,既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也可让学生写出有血、有肉、富有激情、感情真挚的文章。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里所谓的“眼睛”,就是感动、感激、感恩之心。教师要帮助学生擦亮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其他文献
如今社会上流行80后、90后这样的说法,这不仅仅是一种年龄上的称呼,更重要的是包含了这样一种含义:他们身上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在20世纪80、90年代,许多有识之士就曾提出:吃苦耐劳的品质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和抵抗挫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得到培养的。两千多年前孟子也写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快,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老夫子的
期刊
在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碎问碎答”的弊病时有发生,这些信口而来的问题在很多的时候窒息了课堂的教学氛围,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语文阅读教学中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一、“主问题教学”使阅读教学从“繁琐的提问”走向“新奇的探究”  例如,教学《芦花荡》一文的主问题设想,其主要内容是:  1、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例子,说明环境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找出课文中对芦花荡周围环境的描写并进行评论
期刊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备受青睐的一种命题方式,那么如何写话题作文,有哪些要求?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写:  一、题目。  文章标题就像人的眼睛,能给人留下第一印象,因此 “题目没有”或“题目不恰当”都要扣分,那么怎样自拟题目呢?  第一、要准确。题目既要符合所给材料内容,又要符合所要求的文章体裁.题文之间宽窄合度,恰如其分,这就要作者整体把握住所给材料的意义,领悟材料的导向,选准最佳立意角度,由此考虑
期刊
一、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中国画中的“四君子”是指什么?(梅、兰、竹、菊),其中竹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在诗歌、文章、图画中处可见它的身影。那么,在几个小伙伴的眼里,竹影又有些什么样的特殊趣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感受竹影的趣味吧。  2.词语积累:撇(piě) 蘸水(zhàn) 惬意(qiè) 朱砂(shā) 参差(cēn cī) 肥硕(shuò) 丰子恺(kǎi) 口头禅
期刊
遍观高考优秀作文,议论性散文是最受阅卷教师青睐的文体之一,也是学生最能体现个人才情的文体之一。本文试图从高中生的角度,以比较说理性议论文与议论性散文区别的方式,阐述何为议论性散文,以及议论性散文的某些写作技巧。  一、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议论性散文是用议论文的中心观点作支撑,运用散文化的笔法进行创作的一种散文。它与议论文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1.相同点:议论性散文既然有前缀“议论性”,
期刊
通过各种形式读课文,在鉴赏课文语言及描写方法的基础上鉴赏项羽形象。  1、快速理清课文三个场面的内容。  仿照乌江自刎 “地点加动词”的格式写出另外两个画面,垓下被围,东城快战。  2、女生齐读垓下被围一段,男生思考“项王军壁垓下”“时不利兮骓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三个句子中的划线词语意思。教师在黑板示范如何分类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固定句式。  3、本段通过“惊、起、饮、歌、泣”等动作描写来描写项
期刊
在小学教师的工作当中,班主任的工作是重中之重,班主任是一个班级教师队伍的核心所在,他不但管理着班里的大小事务,而且还担当着学生学校家长的角色,是学生在学校的老师和长辈。班主任如果能正确地处理好班级的各项事务,班级就会容易向良性的方向发展,班级氛围良好,学生积极向上,如果班主任没有起好掌控方向标的作用,班级的各项工作就会向反方向发展。  说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毫不为过,那么,班主任该如何起到
期刊
中国历代文人对于景物有一种独特的喜爱,所以在中国文人的诗、词、曲、赋以及散文中有许多写景状物的名篇佳句,从中汲取养份,对于学生的景物描写将大有裨益。“景物”包括“景”与“物”,再细分则“景”又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则如江山风月、丽日晴空,人文景观则如亭台楼阁、小桥人家。“物”可分为有生命之物与无生命之物,景是由物构成的,但不是所有的物都可成为景,只有那些成为人们审美对象的物才能称之为景
期刊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其今后的发展的需要,意义特别重大。  一、实施创新教育的重点要放在课堂上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各项教学改革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才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质量,与
期刊
由于不少学生成天埋头题海中,阅读面狭窄,写起文章来,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废话连篇。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增加阅读量,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积累  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我们经常利用课前5—10分钟的时间轮流让一名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名言警句,最喜欢的作品或作品片断等,并说明最崇拜、最喜欢的理由,并尝试写心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各种有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