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立足于终身学习理念下职高英语课外阅读策略,从落实分层课外阅读,进行个性化教学;充分利用泛在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合理利用新型软件,扫清词汇困难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终身学习;职高英语:课外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愈发迅速,人们日常接触到的信息爆炸指数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的学校教育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相比学科知识的增长,学习能力的提高显得更加重要。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在英语的教学中,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能力素养的培养能并非朝夕可得,也绝非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能完成的,课下的阅读显得更加重要。而相比普通高中的学生,职高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自主学习的难度更高。这也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职高英语课下阅读的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与素养。
一、落实分层课外阅读,进行个性化教学。
受学生受教育经历、兴趣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能力有着巨大的差异。而相比课上的阅读,课外阅读教师参与更少,对学生的个人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若是未能布置合适的作业,教师不仅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还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负担,从而为职高的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中心理念逐渐得到重视,而这也就需要教师“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料。而落实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即需要采取分层阅读策略,以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统计学生日常作业和考试的学业数据,以此为标准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阅读不同的课外阅读文章。如在初入职高的时期,教师就可以将正常难度限定到初中水平,让学习水平适中的学生閱读《Secret Garden》《The Sketch of Love》等文章。而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后进生,教师即可以从小学水平的阅读起步,让学生阅读《Classic Nursery Rhymes》等书。而对于较为优秀的学生,教师即可以向其布置《Three Little Pigs》《The Ugly Duckling》等难度更高的任务。这样,通过分成阅读的开展,教师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其需要的阅读素材,这对于提高班级总体课外阅读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泛在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新的时代,无论是在何种科目的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课外阅读更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兴趣的激发也显得更加重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这为中小学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素材。而相比传统的教学素材,利用网络寻得的泛在学习资源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故在职高英语的课外阅读中,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泛在学习资源,以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推荐经典的英语电影配以原著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如在《The Million Pound Note》这一原著的阅读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观看《The Million Pound Note》同名电影,在让学生一定程度上了解文章所讲述内容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而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开展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在课下自行结成小组,选择合适的片段进行表演。这样,通过泛在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兴趣,这对于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有着巨大的作用。
三、合理利用新型软件,扫清词汇困难。
无论是课内的阅读还是课外的阅读,词汇都是一大难题。而相比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以学生自学为主,词汇的解决相比更加困难。而利用词典、电子词典等方式,很多时候又会受到一词多义等的影响,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学习软件的数量和功能大幅度增长。而利用这些学习软件,学生可以实时查阅阅读中不理解的单词,从而帮助自身在课下阅读中扫清单词障碍。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推荐爱阅读这一手机英语学习软件供学生进行阅读。而相比普通的课外阅读方法,这类手机学习软件不仅将阅读的素材进行了合理的难度分层,还为学生提供实时翻译的功能。即利用这一软件,学生不仅能通过全篇翻译检验自己的阅读成果,还能利用单一单词的翻译解决生词问题,这对于学生精确掌握单词意思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通过学习软件的充分利用,教师有效地为学生课外阅读扫清了单词障碍,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整体效率。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学中,课外阅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职高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即需要落实分层课外阅读进行个性化教学;充分利用泛在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并利用新型的学习软件帮助学生扫清词汇困难。这样,教师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提高学生英语素养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保证其英语水平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欣欣.职高英语阅读的选材及教学方法新尝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4):249.
[2] 白晋容.中职学校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8):240-241.
关键词:终身学习;职高英语:课外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愈发迅速,人们日常接触到的信息爆炸指数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的学校教育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相比学科知识的增长,学习能力的提高显得更加重要。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在英语的教学中,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能力素养的培养能并非朝夕可得,也绝非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能完成的,课下的阅读显得更加重要。而相比普通高中的学生,职高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自主学习的难度更高。这也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职高英语课下阅读的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与素养。
一、落实分层课外阅读,进行个性化教学。
受学生受教育经历、兴趣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能力有着巨大的差异。而相比课上的阅读,课外阅读教师参与更少,对学生的个人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若是未能布置合适的作业,教师不仅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还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负担,从而为职高的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中心理念逐渐得到重视,而这也就需要教师“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料。而落实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即需要采取分层阅读策略,以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统计学生日常作业和考试的学业数据,以此为标准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阅读不同的课外阅读文章。如在初入职高的时期,教师就可以将正常难度限定到初中水平,让学习水平适中的学生閱读《Secret Garden》《The Sketch of Love》等文章。而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后进生,教师即可以从小学水平的阅读起步,让学生阅读《Classic Nursery Rhymes》等书。而对于较为优秀的学生,教师即可以向其布置《Three Little Pigs》《The Ugly Duckling》等难度更高的任务。这样,通过分成阅读的开展,教师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其需要的阅读素材,这对于提高班级总体课外阅读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泛在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新的时代,无论是在何种科目的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课外阅读更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兴趣的激发也显得更加重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这为中小学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素材。而相比传统的教学素材,利用网络寻得的泛在学习资源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故在职高英语的课外阅读中,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泛在学习资源,以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推荐经典的英语电影配以原著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如在《The Million Pound Note》这一原著的阅读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观看《The Million Pound Note》同名电影,在让学生一定程度上了解文章所讲述内容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而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开展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在课下自行结成小组,选择合适的片段进行表演。这样,通过泛在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兴趣,这对于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有着巨大的作用。
三、合理利用新型软件,扫清词汇困难。
无论是课内的阅读还是课外的阅读,词汇都是一大难题。而相比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以学生自学为主,词汇的解决相比更加困难。而利用词典、电子词典等方式,很多时候又会受到一词多义等的影响,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学习软件的数量和功能大幅度增长。而利用这些学习软件,学生可以实时查阅阅读中不理解的单词,从而帮助自身在课下阅读中扫清单词障碍。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推荐爱阅读这一手机英语学习软件供学生进行阅读。而相比普通的课外阅读方法,这类手机学习软件不仅将阅读的素材进行了合理的难度分层,还为学生提供实时翻译的功能。即利用这一软件,学生不仅能通过全篇翻译检验自己的阅读成果,还能利用单一单词的翻译解决生词问题,这对于学生精确掌握单词意思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通过学习软件的充分利用,教师有效地为学生课外阅读扫清了单词障碍,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整体效率。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学中,课外阅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职高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即需要落实分层课外阅读进行个性化教学;充分利用泛在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并利用新型的学习软件帮助学生扫清词汇困难。这样,教师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提高学生英语素养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保证其英语水平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欣欣.职高英语阅读的选材及教学方法新尝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4):249.
[2] 白晋容.中职学校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8):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