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条件下婆婆纳、小花糖芥、离子草三种麦田杂草根际养分状况研究

来源 :土壤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根袋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婆婆纳、小花糖芥、离子草三种麦田杂草根际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无论施用N肥与否,婆婆纳比其它两种杂草有着更强地利用非根际土壤中速效N的能力;不施用P肥时,离子草比其它两种杂草有着更强地活化根际土壤中P素养分的能力;无论施用K肥与否,婆婆纳根际土壤速效K水平要明显低于其它两种杂草。因而,三种杂草中,婆婆纳更能适应低N养分土壤,离子草更能适应低P养分土壤,而小花糖芥与离子草则比婆婆纳更能适应低K养分土壤。 The rhizosphere nutrient status of weeds in three wheat fields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conditions was studied by root bag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o other weeds of Napoleon had the ability of utilizing N quickly in the non-rhizospheric soil,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N fertilizer was applied or not, and the ionosphere was stronger than the other two weeds To activate P nutrient in rhizosphere soil. Regardless of whether K fertilizer was applied or not, the available K level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 kinds of weeds. Therefore, the three kinds of weeds, Veronica satisfied more suitable for low-N nutrient soil, ionospore more adapted to low-P nutrient soil, and floret mustard and Ionophylla better adapted than the low-K nutrient soil.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黄山短尾猴野生群体雄性睾酮的变化规律.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方法,对黄山短尾猴鱼鳞坑YA2群成年雄性个体在交配期(2005年10月至2006年1月;2006年7月至9月)与非交配
利用9个微卫星座位对一例大额牛与婆罗门牛杂交后代进行亲子鉴定,所有座位都呈孟德尔共显性遗传,计算的父权相对机会为99.9949%,证实此例亲子鉴定的确是一个三联体家庭成员,
2006年10月至2007年8月,作者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保护区鹅喉羚的四季食性以及冬季绵羊的食性.结果发现:鹅喉羚共采食16科47种植物;不同季节间鹅喉
通过RT-PCR技术对禽流感病毒新疆株A/Duck/XJ/4(H5N1)的PB1、PB2和PA基因分别进行了扩增及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毒株的PB2、PB1和PA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分别为2341 bp、2282 bp
目的研究氯化镍的潜在致突变性.方法 60只NIH同体重小鼠体重随即分为3个大组,每大组由5个小组构成,每组实验动物为只小鼠,设纯净水试验组为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
本文对这60个家系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生长初期阶段的3个多月时间内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过3个多月的培育,60个家系共1831尾吉富罗非鱼的
FCM已经成为临床诊断淋巴瘤的有力工具.骨髓细胞FCM诊断的主要依据是SSC和CD_(45)细胞分布图上是否出现大小和分布不同于正常细胞的异常细胞,这种细胞是否存在和缺失相应的细
在无隔膜电解槽中,采用SPR(Ru-Ir-TiO_2)为阳极,石墨为阴极,考察了Fe(II)EDTA/H_2O_2电催化降解甲基橙(methyl orange)模拟废水的影响,发现EDTA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类电Fenton试
亚历山大藻产毒特性一直是赤潮藻毒素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在N、P比例失调情况下研究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产毒规律,在20个不同N、比例下,对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
磷高效水稻培育是提高土壤潜在磷利用效率的一种途径,用云南主栽粳稻品种合系35与云南稻种核心种质耐低磷特性极强老来红配制P1,P2,F1和F2世代,在云南省农科院(海拔1916 m)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