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不起来,始终脱不掉“贫困”这顶帽子,这与缺少人才,人口素质过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滞后也制约着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安庆市四个国家级贫困县2000~2010年期间教育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实证分析,分析教育发展对经济影响的具体表现,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贫困地区教育的建議,助力贫困地区摆脱贫困。
关键字: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教育发展;地方经济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6.049
自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以来,精准扶贫成了各界热议的热点词汇。而教育扶贫是促进扶贫稳定的重要推动力,许多贫困地区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贫困地区摆脱贫困,仅仅靠政府提供各项补助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培养人才,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因此,本文以安庆市贫困地区(这里指安庆市四个国家级贫困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以及岳西县,下文中的安庆市贫困地区均指这四个县组成的地区)为例,着重研究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1 安庆市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平近况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拥有4个国家级贫困县,分别为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以及岳西县。这些地区基本上都是以发展农业为主,贫困人口大多科学文化素养低、思想观念陈旧,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
1.1 安庆市贫困地区教育水平近况
我们分别选取安庆市四个国家级贫困县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数据,作为衡量安庆市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现状的指标。
由图1可知,两次人口普查中,安庆四个县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大致相当。安庆四个贫困县的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高中甚至是初中程度的人数均小于全国水平,其中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安庆四县只能达到全国水平的50%左右。而安庆四县的每10万人中具有小学程度的人数高于全国水平,文盲率均高于全国水平。显而易见,安庆四县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均低于全国水平。这些地区教育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无法享受到适宜的教育环境。这种困难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最终导致贫困地区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低下。
1.2 安庆市贫困地区经济水平近况
我们选取了与上述教育水平数据对应的年份:2000年和2010年的各县人均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可以看到,安庆四县的2000年以及2010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只有全国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安庆四县2010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2000年的全国水平大致相当,可见,安庆市四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水平相比于全国水平,落后了整整十年。这与安庆市贫困地区地理环境偏僻,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生产的农副产品缺少销售渠道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这些地区的生产经营者受过的教育水平低,科技水平落后,无法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最终导致经济发展不起来。
2 贫困地区教育对地方经济影响实证分析
本文以安徽省安庆市贫困地区(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岳西县)2000~2010 年为例进行研究。这里以常住人口数据近似当作劳动力人口处理。
(1)计算2000年、2010年常住劳动力人口文化程度的分布情况。查阅安庆市四个贫困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整理得到各县常住人口总数及每十万人口中各阶段受教育程度人数,再将四个县的数据汇总,经过计算得到安庆市贫困地区整体的人口总数以及各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据。并依此计算 2000年和2010年常住人口各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及对应的所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分别计算2000年和2010年常住人口人均受各阶段教育年限。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4个阶段,对应的接受教育年限为:6年、3年、3年和4年。将接受过各阶段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总和乘以对应阶段教育所需年限,得到人均受该阶段教育年限。如2000年安庆市四县常住人口中,文化程度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的人均接受过小学教育,因此,人均受小学教育年限=(44.1%+27.6%+6.4%+1.38%)×6 =4.77年。再分别计算人均受初中、高中、大学教育年限,将计算结果汇总成表2。
(3)计算2000 ~ 2010年安庆市贫困地区常住人口的教育综合指数年平均增长率。有人曾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思路,结合我国国情,利用我国各年份统计年鉴的数据,经过计算得到我国小学至大学各阶段文化程度所提高劳动力质量折算为劳动力数量的系数,即劳动折算系数分别为:1;1.2;1.4和2,这里直接引用该系数。
根据已经确定的劳动折算系数和表3中的人均受各阶段教育年限,可以计算劳动力教育综合指数:2000年劳动力教育综合指数=4.77+1.06×1.2+0.23×1.4+0.06×2=6.48。2010年劳动力教育综合指数=5.06+1.43×1.2+0.47×1.4+0.20×2=7.83。
则这10年间:安庆市贫困地区劳动力人口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Re=(7.83/6.48)110-1=1.91%。其中,高等教育贡献为:1.91%-[(7.83-0.20×2)/(6.48-0.06×2)]110-1=0.34%,所以,高等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中占百分比为:Eh=0.34/1.91×100%=17.80%
(4)计算2000~2010年安庆市贫困地区教育及高等教育对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这里引用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模型:Ce=βRe/y。其中,β为劳动产出弹性系数,这里取0.73;2000~2010年安庆市贫困地区GDP年均增长率y=(271.5/67.2)110-1=14.98%,教育贡献为:Ce=0.73×1.91%/14.98% =9.31 %。即,10年间安庆市贫困地区年均14.98%增长率中,有14.98×9.31 %=1.39个百分点由教育带来。其中,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9.31%×17.80% =1.66%,即,安庆市贫困地区GDP年均增长14.98%中,有14.98×1.66%=0.25个百分点由高等教育贡献。 3 教育发展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作用的表现
教育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一方面教育水平受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一方面教育发展又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再生产、创造新的科学技术等经济作用。因此,加强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作用。教育對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育与劳动者素质
发展教育,培养了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一些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判断能力,认知能力和管理能力。对劳动者在以后的生产活动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工具的功能以及操作都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使用者的知识积累以及个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掌握一定知识的劳动者才能正确且高效地使用这些工具。一些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匮乏,但是拥有更多的科学技术人才。劳动者的素质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然资源匮乏的劣势。
3.2 教育与消费
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教育本身虽然不是商品,但购买相应的教育服务则是一种商业行为。作为商品经济的一部分,发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生产,促进消费。从长远的角度看,教育实际上是今天的消费,明天的生产。经济活动中的教育也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当前的教育消费会在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人们越来越愿意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费用,教育消费占人们生活消费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
3.3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的研发与积累是离不开教育的。安庆市共有5所普通高等院校,2006-2016年安庆市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以及每年的专利授权量如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安庆市从2006年至2016年,每年的全市专利授权量都在增长,说明安庆市科技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而这离不开高等院校的贡献。科研与高等学校密不可分,很多高校都是把教育与科研结合作为办学方针。高等院校学科齐全,研究领域广。除了高等院校本身参与科学研究,高等院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也进行着科学研究,为地区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3.4 教育与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水平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又能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
(1)发展教育,使劳动者学习更多的劳动技能,掌握最新的技术,并具备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帮助。
(2)发展教育,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管理决策者。教育的发展,一方面给现任的管理决策者提供了学习现代化管理决策知识的机会,一方面又培养一批又一批适应当代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管理决策者。
(3)发展教育,培养了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研发人员。在他们的努力下,发明创造了最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更新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提高劳动生产率意味着减少劳动时间,却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教育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能加速经济发展。
4 对安庆市贫困地区“教育促进经济”的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现状,就必须推动基础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4.1 贫困地区人民要树立教育第一的意识
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应加强落实宣传工作,营造教育为先的“尚学”氛围,使贫困地区人民充分意识到教育之于国家进步、民族富强、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教育是谋求发展的根基,唯有重视此问题,才能实现脱贫致富。
4.2 政府要密切关注贫困孩子教育的社会问题
贫困地区经济困难,部分儿童不得不选择辍学,所以,政府要承担社会责任,密切关注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的施行,同时健全贫困生帮扶流程、组织社会保障,切实发挥推动经济、文化建设的职能。
4.3 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育基础设施
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文化、高水平教师。在职教师通过去优秀学校学习参观,学习借鉴优秀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探索最佳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加强各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让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4.4 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虽然职业技术教育已初见成效,但贫困地区的职业技术型人才缺口仍然巨大。将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可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和职业技能,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储备人才。
4.5 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贫困地区从事劳动的主力军为三四十岁的成年人,而这部分人群的受教育水准普遍偏低,因此,加强对成年人的文化教育以及技能培训尤为重要。专业技术与生产结合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4.6 注重高等教育建设
在重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还需关注安庆市五所高校建设,加大教育基础性建设投入,吸引高素质人才任教,努力将现有高校建设成为区域知名的、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学校。
参考文献
[1]崔玉平.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算方法综述[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01):74-81.
[2]赵镇. 基于丹尼森因素分析的高等教育对经济影响研究[J]. 学术论坛,2008,(10):191-194.
[3]马正学. 甘肃省贫困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思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48-52.
[4]赵家龙. 中部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5]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8-36.
关键字: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教育发展;地方经济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6.049
自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以来,精准扶贫成了各界热议的热点词汇。而教育扶贫是促进扶贫稳定的重要推动力,许多贫困地区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贫困地区摆脱贫困,仅仅靠政府提供各项补助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培养人才,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因此,本文以安庆市贫困地区(这里指安庆市四个国家级贫困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以及岳西县,下文中的安庆市贫困地区均指这四个县组成的地区)为例,着重研究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1 安庆市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平近况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拥有4个国家级贫困县,分别为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以及岳西县。这些地区基本上都是以发展农业为主,贫困人口大多科学文化素养低、思想观念陈旧,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
1.1 安庆市贫困地区教育水平近况
我们分别选取安庆市四个国家级贫困县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数据,作为衡量安庆市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现状的指标。
由图1可知,两次人口普查中,安庆四个县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大致相当。安庆四个贫困县的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高中甚至是初中程度的人数均小于全国水平,其中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安庆四县只能达到全国水平的50%左右。而安庆四县的每10万人中具有小学程度的人数高于全国水平,文盲率均高于全国水平。显而易见,安庆四县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均低于全国水平。这些地区教育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无法享受到适宜的教育环境。这种困难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最终导致贫困地区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低下。
1.2 安庆市贫困地区经济水平近况
我们选取了与上述教育水平数据对应的年份:2000年和2010年的各县人均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可以看到,安庆四县的2000年以及2010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只有全国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安庆四县2010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2000年的全国水平大致相当,可见,安庆市四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水平相比于全国水平,落后了整整十年。这与安庆市贫困地区地理环境偏僻,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生产的农副产品缺少销售渠道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这些地区的生产经营者受过的教育水平低,科技水平落后,无法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最终导致经济发展不起来。
2 贫困地区教育对地方经济影响实证分析
本文以安徽省安庆市贫困地区(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岳西县)2000~2010 年为例进行研究。这里以常住人口数据近似当作劳动力人口处理。
(1)计算2000年、2010年常住劳动力人口文化程度的分布情况。查阅安庆市四个贫困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整理得到各县常住人口总数及每十万人口中各阶段受教育程度人数,再将四个县的数据汇总,经过计算得到安庆市贫困地区整体的人口总数以及各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据。并依此计算 2000年和2010年常住人口各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及对应的所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分别计算2000年和2010年常住人口人均受各阶段教育年限。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4个阶段,对应的接受教育年限为:6年、3年、3年和4年。将接受过各阶段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总和乘以对应阶段教育所需年限,得到人均受该阶段教育年限。如2000年安庆市四县常住人口中,文化程度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的人均接受过小学教育,因此,人均受小学教育年限=(44.1%+27.6%+6.4%+1.38%)×6 =4.77年。再分别计算人均受初中、高中、大学教育年限,将计算结果汇总成表2。
(3)计算2000 ~ 2010年安庆市贫困地区常住人口的教育综合指数年平均增长率。有人曾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思路,结合我国国情,利用我国各年份统计年鉴的数据,经过计算得到我国小学至大学各阶段文化程度所提高劳动力质量折算为劳动力数量的系数,即劳动折算系数分别为:1;1.2;1.4和2,这里直接引用该系数。
根据已经确定的劳动折算系数和表3中的人均受各阶段教育年限,可以计算劳动力教育综合指数:2000年劳动力教育综合指数=4.77+1.06×1.2+0.23×1.4+0.06×2=6.48。2010年劳动力教育综合指数=5.06+1.43×1.2+0.47×1.4+0.20×2=7.83。
则这10年间:安庆市贫困地区劳动力人口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Re=(7.83/6.48)110-1=1.91%。其中,高等教育贡献为:1.91%-[(7.83-0.20×2)/(6.48-0.06×2)]110-1=0.34%,所以,高等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中占百分比为:Eh=0.34/1.91×100%=17.80%
(4)计算2000~2010年安庆市贫困地区教育及高等教育对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这里引用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模型:Ce=βRe/y。其中,β为劳动产出弹性系数,这里取0.73;2000~2010年安庆市贫困地区GDP年均增长率y=(271.5/67.2)110-1=14.98%,教育贡献为:Ce=0.73×1.91%/14.98% =9.31 %。即,10年间安庆市贫困地区年均14.98%增长率中,有14.98×9.31 %=1.39个百分点由教育带来。其中,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9.31%×17.80% =1.66%,即,安庆市贫困地区GDP年均增长14.98%中,有14.98×1.66%=0.25个百分点由高等教育贡献。 3 教育发展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作用的表现
教育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一方面教育水平受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一方面教育发展又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再生产、创造新的科学技术等经济作用。因此,加强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作用。教育對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育与劳动者素质
发展教育,培养了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一些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判断能力,认知能力和管理能力。对劳动者在以后的生产活动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工具的功能以及操作都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使用者的知识积累以及个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掌握一定知识的劳动者才能正确且高效地使用这些工具。一些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匮乏,但是拥有更多的科学技术人才。劳动者的素质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然资源匮乏的劣势。
3.2 教育与消费
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教育本身虽然不是商品,但购买相应的教育服务则是一种商业行为。作为商品经济的一部分,发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生产,促进消费。从长远的角度看,教育实际上是今天的消费,明天的生产。经济活动中的教育也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当前的教育消费会在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人们越来越愿意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费用,教育消费占人们生活消费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
3.3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的研发与积累是离不开教育的。安庆市共有5所普通高等院校,2006-2016年安庆市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以及每年的专利授权量如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安庆市从2006年至2016年,每年的全市专利授权量都在增长,说明安庆市科技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而这离不开高等院校的贡献。科研与高等学校密不可分,很多高校都是把教育与科研结合作为办学方针。高等院校学科齐全,研究领域广。除了高等院校本身参与科学研究,高等院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也进行着科学研究,为地区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3.4 教育与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水平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又能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
(1)发展教育,使劳动者学习更多的劳动技能,掌握最新的技术,并具备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帮助。
(2)发展教育,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管理决策者。教育的发展,一方面给现任的管理决策者提供了学习现代化管理决策知识的机会,一方面又培养一批又一批适应当代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管理决策者。
(3)发展教育,培养了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研发人员。在他们的努力下,发明创造了最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更新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提高劳动生产率意味着减少劳动时间,却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教育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能加速经济发展。
4 对安庆市贫困地区“教育促进经济”的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现状,就必须推动基础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4.1 贫困地区人民要树立教育第一的意识
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应加强落实宣传工作,营造教育为先的“尚学”氛围,使贫困地区人民充分意识到教育之于国家进步、民族富强、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教育是谋求发展的根基,唯有重视此问题,才能实现脱贫致富。
4.2 政府要密切关注贫困孩子教育的社会问题
贫困地区经济困难,部分儿童不得不选择辍学,所以,政府要承担社会责任,密切关注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的施行,同时健全贫困生帮扶流程、组织社会保障,切实发挥推动经济、文化建设的职能。
4.3 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育基础设施
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文化、高水平教师。在职教师通过去优秀学校学习参观,学习借鉴优秀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探索最佳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加强各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让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4.4 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虽然职业技术教育已初见成效,但贫困地区的职业技术型人才缺口仍然巨大。将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可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和职业技能,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储备人才。
4.5 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贫困地区从事劳动的主力军为三四十岁的成年人,而这部分人群的受教育水准普遍偏低,因此,加强对成年人的文化教育以及技能培训尤为重要。专业技术与生产结合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4.6 注重高等教育建设
在重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还需关注安庆市五所高校建设,加大教育基础性建设投入,吸引高素质人才任教,努力将现有高校建设成为区域知名的、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学校。
参考文献
[1]崔玉平.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算方法综述[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01):74-81.
[2]赵镇. 基于丹尼森因素分析的高等教育对经济影响研究[J]. 学术论坛,2008,(10):191-194.
[3]马正学. 甘肃省贫困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思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48-52.
[4]赵家龙. 中部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5]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