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粗布围裙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t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幕渐渐拉上,星星像是缀在黑幕上的精灵,一闪一闪地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离休干部谷光双手捧着一条黑不溜秋的老式围裙,愣愣地站在家中阳台上,似乎在追忆着什么。
  回家来过周末的孙子、孙女们结束了一天的嬉闹,该是静下来听爷爷讲故事的时候了。可爷爷到哪里去了呢?最后,还是孙子军军发现了“秘密”,爷爷正在阳台上发愣呢。几个孩子悄悄地倚在门口,胆怯地看着爷爷,生怕打断了爷爷的思绪。
  好一会儿,老谷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把孩子们叫到身边,亮了亮手中的围裙,慈祥地说:“爷爷今天晚上就给你们讲这条围裙的故事。”
  “好啊!”孩子们欢腾雀跃,转身跑去,搬凳拖椅,不一会儿就团团围在爷爷周围,几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爷爷。
  老谷的脸色又凝重起来,他掂了掂手中的围裙,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们:“你们别看这条围裙又破又旧,爷爷可是已经珍藏了半个多世纪了,它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啊!”接着,老谷向孩子们娓娓道来——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四明山打游击,当时我担任余姚县大岚区的区委书记。四明山,山里山,弯里弯,岭峻谷险,山深林密。这里的群众爱憎分明,深明大义,与我们结下了深情厚谊。爷爷要给你们讲的这条围裙的故事,就发生在四明山上一个叫上庄的山村里。
  1944年正月的一天,天剛刚亮,我化装成山民模样,从四明山上的大俞村出发去上庄村工作。大俞到上庄有几十里山路,我翻过了好几条岭,拐了不少湾。薄暮时分,终于到了上庄村。
  上庄是一个仅有百余户人家的小山村,一条溪流将村庄分为东西两半。我找到隐蔽在上庄的地下党员小赵,连夜商量完工作,他就送我到后山密林中的一个草棚里睡觉。上庄是四明山到宁波的必经之地。敌人常常突击搜查,在村里很不安全。我们这些地下工作者,都是白天在村里工作,晚上到山上隐蔽。
  小赵送我到草棚,随手从角落里捧来一把稻草,铺在地上,上面放张草席,两人就抵足而眠。第二天一早,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交通员来到草棚,叫我们进村吃早饭。我和小赵就又悄悄地潜回村里。
  那一天,小赵家有四个篾匠,我们同桌用餐。这四个篾匠中,一个年纪较大,约50余岁,其他都是小青年,其中一个看样子还只有十几岁。我们边吃饭边闲聊,气氛十分融洽。
  突然,村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喊声:“敌人进村了,敌人进村了!”远处还传来几声枪声。这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要连累群众。于是,赶紧放下碗筷,想冲出门去。顿时,一只粗壮的大手拉住了我。我回头一看,正是那位老师傅。他轻声对我说:“来不及了,快跟我来。”这时,小赵也匆匆进来报告:“老谷,敌人已封锁了村口,出不去了。”老师傅二话没说,一把把我拉到中间堂屋,递给我一把篾刀,又从腰间解下粗布围裙,系在我身上,并向我做了几个示范动作。于是,我和他们一起干起了篾匠活。
  敌人在村里挨家挨户翻箱倒柜,见鸡就捉,见值钱的东西就抢,搅得整个山村鸡犬不宁。
  几个伪军“砰”地一声闯进门来,几双贼眼恶狠狠地瞪着我们,看到我们几个人都忙着捧竹劈蔑,一个当官模样的大声吆喝:“你们是干什么的?”小赵赶紧凑过去说:“长官!这几位都是我请来的篾匠师傅。”
  伪军围过来,一把拉起那位老师傅:“你说,有没有其他人!”只见老师傅轻轻掸了掸身上的竹屑,平静地说:“没有,我们是一起的,这几个都是我的徒弟。”
  老师傅随手拿起一根毛竹,闭上一只眼目测了一下,接着就挥刀剖竹,熟练地捋去竹节,从容地干起活来。
  伪军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找不出什么破绽。
  这时,小赵忙拿起桌上给师傅抽的香烟递给伪军:“老总,他们确实都是我请的篾匠师傅,决没有外人,我可以担保。”伪军一手接过香烟,又打量了屋里一阵,看我们都在忙而不乱地干活,屋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便一个个离开了。这时,我心中才舒了一口气。那位老师傅的脸上,也露出欣慰的微笑。
  就这样,我系着这条土布围裙,干了半天的篾匠活。直到中午伪军离开村子,我才化险为夷。
  “这位老师傅真好!”孙子军军默默自语。
  “是啊,”老谷接过军军的话,“当年战争年代,四明山的老百姓个个都像这位老师傅,没有群众,我们一天也无法坚持。”
  “爷爷,那后来呢?”孙女小洁刨根问底。
  “后来,爷爷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告别了老师傅和小赵,又回到大俞村,投入了新的战斗。临别时,我握着这位可敬的老师傅的手说,‘谢谢你,师傅。’这位师傅说,‘我看得出,您是共产党的人。共产党为老百姓打天下,老百姓要帮助共产党,这个道理我懂。我们是一家人。不用谢!’当时,我心里很激动,告别时,竟忘了把围裙还给老师傅。从此,这条围裙就一直伴随着我南征北战。只要看到它,我就想起当年同甘共苦的四明山人民。孩子们,你们要记住,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要珍惜,从小立下远大志向,长大了为人民、为国家多作贡献。”
  天更黑了,天上的星星更亮了,一闪一闪地,像孩子们机灵的眼睛。
其他文献
張舒南(100岁)  张舒南,1919年生,江苏南通人,大生一厂工人,1940年参加新四军挺进纵队服务团,在东台、兴化做过抗日妇救、民运工作,1945年任苏中四分区被服厂党支部书记,新中国成立初期任无锡市公安总队、江苏军区训练团副指导员,1954年,成为回乡转业建设军人。
期刊
为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10月12日上午,泰兴市召开“红刊”征订工作会议。泰兴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全市老干部党组织书记、有关单位老干部党小组长、新四军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参加。  泰兴市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国华首先介绍了2018年《铁军》《大江南北》等“红刊”征订、学用工作方面的情况,并对2019年的“红刊”征订和学用工作提出建议要求。会议表彰了泰兴市黄桥镇、人社局老干部党组织等12个先进集体
期刊
编者按:江苏省国家保密局退休干部、新四军后代、烈士遗孤刘继业一生寻父,可是直到64岁时,才如愿以偿。只是,他千里迢迢追到辽宁省昌图县,面对掩埋包括其父在内的群英墓地时,根本不可能“面见”生父了。遗孤一生的找寻,带着妻儿在父亲墓前的内心表白,情深意浓,催人泪下。一篇《爸爸:我终于找到您了》,把人们带进了接近英烈、敬仰英烈、缅怀英烈的意境之中;愿今天的人们不忘英烈,以革命英烈精神激励我们投入到民族复兴
期刊
南通市玉圣禽业有限公司创办于2006年,位于如皋市搬经镇中心社区,承载着南通市“三会”对产业扶贫“家禽养殖转型升级”项目的重托和厚望。  公司始終把扶贫任务和增收脱贫作为产业扶贫项目首要任务:义务指导养殖户进行鸡舍改造;帮助统一购买苗鸡(每只优惠2角);帮助统一购买优质饲料(每吨优惠70元);免费开展技术培训,定期走访农户,做好疫情防控;组织鸡蛋和淘汰老鸡的统一收购销售;扶持贫困户就业6人,每人月
期刊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新四军图书馆于2017年8月成立后,给各省、市新四军研究会发了《新四军图书馆征集图书资料函》,又于同年10月在《铁军》杂志、铁军传媒网刊登《征集新四军图书资料启事》,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当大家得知新四军图书馆成立,都说这件事做得好。多年来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的成果丰硕,公开或内部出版的图书、刊物数量繁多,新四军图书馆能专门搜集、系统保管这些研究成果,有利于资源共享,太
期刊
城市:上海市、南京市  时间:2014年10月19日、2016年2月17日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孙克文、陈良  孙克文,离休前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副院长。寻访临别,孙克文说,你们有时间的话,可以去采访一下陈良,就在南京,陈良原来是南京军区总医院的神经内科主任。  孙克文和陈良,因新四军卫生医务工作相识。两个人曾在一个团卫生队搭档过,孙克文是后勤处长兼卫生队队长,陈良是副队长。  孙克文,1921
期刊
洪泽湖鸭枪队原是洪泽湖渔民中靠猎取湖上的野鸭、雁、獐鸡等飞禽为生的所谓“枪帮”。他们使用古老的长管猎枪,每人驶一条架有鸭枪称之为“枪溜子”的小木船,在“伙头”(即有经验的枪手)领导下,穿着高至胸部的牛皮叉(防水裤),裹着白头巾,到湖区猎获野禽。  “枪帮”每年秋季开始打猎,通常在“伙头”的指挥下事先将“枪溜子”隐藏在离猎物栖息较近的芦苇荡里,将鸭枪分高低两组架设待狩猎物,等猎物栖息下来时,“伙头”
期刊
福建省军区原司令员卢福祥是泰兴姜堰区张甸镇人,1944年9月入伍参加新四军。1947年2月15日在海安角斜场攻坚打援战斗中,任副排长的18岁的卢福祥头部负了重伤,血流满面失去了知觉。部队以为他“光荣”了,便送到后方安葬。  参加前线急救站的烈属冯嫂,和她刚生过孩子的21岁叫“喜子家”的儿媳王秀英负责埋葬。当挖好坑后,王秀英搬动遗体的时候,发现卢福祥的鼻孔还微微有点气息,就告诉婆婆。婆婆一看大喜:“
期刊
2013年12月,上海某宾馆。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与原上海警备区政委、黄桥战役时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一纵第一团政治委员刘文学老首长的后代相谈甚欢。  窗外,寒风凛冽;室内,其乐融融。后代们把老首长生前珍藏的闽北红军司令员吴先喜烈士的遗物——一块18K金怀表捐赠给黄桥战役纪念馆。  这枚金怀表不仅见证了老首长和战友间的浓厚情谊,也见证了老革命及其后代对黄桥老区的深厚感情。金怀表是刘文学从193
期刊
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是一支由10个红军连队组建的主力团。抗日战争期间,该团转战于苏、浙、皖抗日战场,战功卓著,令敌闻风丧胆,被苏、浙、皖人民誉为“老虎团”,被新四军授予“战斗模范团”称号。“老虎团”在苏南对日初战中,三次火攻日军据点的故事,至今被苏南人民传为佳话。第一把火:新丰车站烧鬼子  1938年7月1日,“老虎团”一营受命夜袭新丰火车站。该站位于京沪铁路镇江、丹阳之间,是京沪铁路与大运河的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