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终于找到您了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kidsc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江苏省国家保密局退休干部、新四军后代、烈士遗孤刘继业一生寻父,可是直到64岁时,才如愿以偿。只是,他千里迢迢追到辽宁省昌图县,面对掩埋包括其父在内的群英墓地时,根本不可能“面见”生父了。遗孤一生的找寻,带着妻儿在父亲墓前的内心表白,情深意浓,催人泪下。一篇《爸爸:我终于找到您了》,把人们带进了接近英烈、敬仰英烈、缅怀英烈的意境之中;愿今天的人们不忘英烈,以革命英烈精神激励我们投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勇往直前!
  我的父亲叫刘必富,江苏滨海县人。我出世后就没见过他,两岁时,又离开母亲的怀抱,成了个无父可恃、无母可依的孤儿。见到人家的孩子不是父亲驮着,就是母亲抱着,可我却是爷爷驮着、奶奶搀着,心中常生疑窦,便追问爷爷奶奶:我的爸爸呢?我的妈妈呢?爷爷和奶奶总是哄我说:“爸爸出去要苦钱给乖乖用,出去苦钱了……”
  幼年时的我,就是这样过着白天找爸爸,晚上要妈妈的日子。有时常抱着别人的腿叫“爸爸”,闹出许多令人既尴尬又心酸的笑话。
  我长到四五岁的时候,才从大人们的口中朦胧地知道父亲叫刘必富,是打仗时牺牲的。七八岁上学后,只知道自己是“烈属”,却不知其含义。每当我受人欺负时,就想到寻找父亲的庇护。可是,我的父亲在哪呢?朦胧中,寻找父亲的意念在我心中产生。以后,我总是在猜测,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他真的死了吗?他死在哪里啊?
  由于家乡地处偏僻,又逢兵荒马乱的年代,父亲没有留下照片。那时候,每逢我见到村上赶牛驾车的人,听到那清晰嘹亮的吆喝声,心中不由荡起一阵涟漪,父亲可能就像他;见到乡里挎盒子枪的干部,威武雄壮地走来,心中不禁暗自遐想,父亲若在世一定也是这样!白天的多思,成了夜晚的梦呓。我常常在睡梦中惊呼:“爸爸!爸爸!你来呀!”使得奶奶常常搂着我悲伤地哭泣。
  自我懂事以后,我经常询问村上的老人有关父亲的事情,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要看你父亲,就拿面镜子照照你自己吧!你和他长的是一模一样。”我问奶奶和亲戚,她们也是这样说:“你爸爸长方脸,尖下巴,五官端庄,眉清目秀,个子高、人稍瘦,挺拔英俊,走路很快。”从此,自小到大,我都注重自身的形象,模仿爸爸的样子,衣服整洁,抬头挺胸,行走如风,站立如松,常得到外婆、外公、舅爹、舅奶和村上人的夸赞。“知儿莫若母。”奶奶经常对我唠叨:“你爸爸是个牛脾气,犟起来十八头牛都拉不回,他要做的事谁也阻拦不住。”听了亲人和庄邻们的诉说,我对父亲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我幼小的心灵上,“长大当兵,为父报仇”的志向深深地扎下了根。
  自我上中学起,在东北当兵的二叔经常给我来信,不时地提到父亲的情况,他说:“你要报的仇,我们帮你报了。你今后要好好读书,长大为国家建设服务。”他还说:“1940年10月,八路军五纵队南下刚进滨海,你父親给地主家耕地把犁铧耕坏了,要赔3块大洋,被逼夜投八路军五纵队二支队第五团,1943年3月在阜宁县陈集、1944年5月在响水县陈家港与日军作战时两次负伤,1946年4月在四平保卫战的马家店战斗中壮烈牺牲,时任东北民主联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一营二连连长,年仅22岁。”接着,他详细介绍:“1946年4月9日早晨,四平保卫战打响,他所在的二十二团在四平西南大兴庄,阻击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国民党新一军新三十八师一一四团。新一军是国民党王牌军中的王牌,全部是美械装备。我军初次与他交锋,全团官兵不畏强敌,英勇战斗,激烈异常,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反复冲杀十多次,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才完成阻击任务。14日,又与兄弟部队包围大洼、金山堡一带的国民党七十一军第八十七师,猛打猛冲,大胆穿插,将敌人压缩在十几个村庄内,然后分割围歼。15日拂晓,二十二团勇猛冲杀,首歼当面之敌,继又猛攻金山堡,战至16日清晨,大获全胜,全歼八十七师。当天夜里,又协同兄弟部队攻击马家店国民党七十一军九十一师之敌。七十一军也是蒋介石的嫡系,全部美械装备,火力很强,这又是一次硬仗,他就是在此时牺牲的。”
  1984年,我到旅大警备区看望时任警备区参谋长的二叔刘兆时,他又一次当面详细地介绍我父亲的情况。他说:“马家店是一个上百户人家的大村庄,在四平西南方大约90里的交通要道口上。当时仗打得十分惨烈,在那个地区重创国民党七十一军九十一师。”
  寻访到父亲参军参战的情况与牺牲地点后,我寻找父亲墓地的念头与日俱增。根据叔叔提供的线索,我打开地图,认定马家店在四平市西南方的辽宁省昌图县境内,但就是找不到。我只好多次发函托人寻找。因年代久远,人事更迭,老人逝去,知情人难找。
  一次,我与时任江苏省民政厅厅长的张秉铎同志晨练时谈起此事,他深表同情,出于怜爱与责任,决心帮我查找,圆我50余年寻父的梦想。他指派一位处长,再三叮嘱:一定要查找到。他们从全国电子地图册中,找到马家店在辽宁省昌图县朝阳镇境内。我欣喜若狂,激情难抑,当即致信朝阳镇政府请求代为寻找。朝阳镇的同志被我数十年寻父的殷殷之情感动,立即派人赶赴马家店调查走访当地干部群众。当年参加掩埋烈士遗体的82岁老人李新,详细介绍了三次部队在此地大战国民党七十一军的情况。他们立即复信并热情邀请我去朝阳。
  二叔听说我要去扫墓,来信安慰并劝说道:“当时战事紧张,部队撤退后由地方群众帮助掩埋,只有几个集体群葬墓,无碑无文,你去能看到什么呢!”因我工作繁忙,当时未能成行。此后,这件事一直萦绕于心。作为人子,思念殷殷,缅怀切切。我毅然决定:退休后一定要去看看。
  2010年清明前夕,经江苏省民政厅优抚局局长嘉秀娟与辽宁省民政厅联系,我带着64年的夙愿,带着妻儿及众亲友的敬仰、怀念之情,来到昌图,来到马家店。在起伏不平的丘陵上,高大的土堆出现在我的眼前,土堆上三棵高耸的青松傲然挺立,周围是一尺多深的枯草在强劲的西南风中点头摇曳……我来到群葬墓前,沉重地献上鲜花,一下子跪倒在墓前,一声撕心裂肺呐喊:爸爸!儿子终于找到您啦!儿苦苦找了64年啊!爸爸,儿子今天第一次来看您。爸爸,您醒醒吧!儿子来看您,我们却不能见面;爸爸,这是儿有生以来第一次叫“爸爸”啊!爸爸,你醒醒吧,起来叫一声“儿子”吧!爸爸,儿子被人欺负的时候,多么渴望得到你的呵护;儿子学习进步获奖的时候,多么希望得到你的赞赏。可是,这一切我都没有,我都没有啊!爸爸,儿子有话对你说啊,今天来喊爸爸,请您在九泉之下答应儿子吧!爸爸……
  爸爸,我告诉您:您是我们条洋乡第一个参军的人,也是我们七层村历史上第一个当兵的人,对我们村当时的年轻人影响很大。你走后全村又有17人参加新四军,牺牲的烈士有8位,负伤致残的军人有7位。您把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对地主恶霸的仇恨,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凝聚在枪口上、刺刀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两次负伤,直至献出年轻的宝贵生命,乡亲们很敬佩您!
  爸爸,我告诉您:三叔刘必荣为保卫首长和战友,先您牺牲在抗日的战场上,年仅17岁。二叔刘兆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八次负伤,也于2006年寻你而去了。当年的“刘家抗日三只虎”现在九泉之下重逢了,请尽情倾诉吧!愿你们长相聚,诉衷肠。
  爸爸,我告诉您:您未竟的事业,由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大众完成了!我们的国家富强壮大了,敌人再也不敢欺负我们了!我们的人民富裕安乐了,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我们家乡富裕了,县城楼房林立,华灯如昼;城乡道路宽阔,车流如潮;农田整齐如画,河道成网……
  爸爸,我告诉您:党和政府一刻也没有忘记我们这些烈士的后代。自从我读书起,一切费用都是国家给予的。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省级机关工作。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也在省级机关工作,两个儿子,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研究生,一个小孙子活泼可爱。
  爸爸,我要告慰您和与您一起长眠于此的战友:“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骄傲、民族复兴的喜悦,有把五星红旗千秋万代高举下去的坚定与豪迈!我永远不会忘记:是党和人民把我养大的,我的一切是党和国家给的。儿将带领子孙循着您的足迹,永远跟着共产党走,跟着祖国奋勇前进,永不停步!
  (责任编辑 刘顺发)
其他文献
柔软的齐耳卷发、圆润和善的面容、爽朗的嗓音,岁月在这位耳顺之年的女人身上没有留下太多痕迹,反而增添了她沉静的气质。她是同事们眼中的“铁娘子”,是村民心中的“贴心人”“及时雨”,也是儿子心中的“半边天”,她就是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华阳街道城上村党总支书记许爱芳。  许爱芳是土生土长的城上村人,年轻时在村里做会计、妇女主任,如今成了城上村的党总支书记。今年是她担任书记的第17年,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冷暖自
期刊
在安徽省凤台县丁集乡西四公里的幸福沟畔,有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内松柏茁壮,花团锦簇,墓、碑、馆、亭、桥、廊、门、雕等建筑设施,布于其中,清新幽静,肃穆庄严。每逢节假日,机关、学校、社会团体及周边群众都会结队前来参观、凭吊、祭扫,在纪念碑前举行入党、入团宣誓等活动。特别是在每年烈士纪念日,县委、县政府都在这里举行盛大悼念活动,追忆先辈事迹,学习英烈精神。  烈士陵园
期刊
原文  郭橐驼(1),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2)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3)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4)。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5)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
期刊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区章水镇所在的四明山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自古就是抗击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70多年前,这里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抗击日军的主战场,也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刘亨云等老一辈革命者曾带领广大群众在这里同日寇浴血奋战,李敏、徐婴、朱洪山等先烈曾把鲜血洒在这片热土上。  崔锡华,这位在四明山老区土生土长的中年汉子,为传承新四军铁军精神,又谱写了新的篇章。听着四明
期刊
为助推金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展示塘雅古镇人文風貌,10月中旬,塘雅镇文化站与塘一村文化礼堂联合主办“顾成美术作品”展。  顾成1942年生于浙江绍兴,60年代作为知青在金华塘雅公社插队,后在塘雅、前蒋等周边村镇教书,系上海画家程十发的入室弟子。70年代末返城,任企业产品造型设计师和宣传专员。  顾成退休后笔耕不辍,现为金华新四军研究会会员、金华宾虹书画院成员、《婺州风云》杂志社美术编辑、金华老年书
期刊
苦味:“寒夜读书忘却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讲的是读书刻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是读书辛苦;更苦的要数苦思冥想,“书从疑处翻成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以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由此,古人留下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名言佳句。  难味:在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读书得用手把文字抄写在竹简或者木牍上。一片竹简、木牍写不了多少字,几部书就能装
期刊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是我国今年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近日,中宣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发文,决定在全国城乡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团结奋进的浓厚社会氛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们要积极响应,主动参与,有声有色,保障确有成效。  要回顾光辉历程。俗话说,穷则思变。改革的初衷是解放生产力,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但很多人不一定能认识到这一点。回顾改革开放的过程,可以用四句话来
期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已经40年了。下面通过一系列数据来看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达到82.7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的15%,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财政收入达到17.3万亿元,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
期刊
張舒南(100岁)  张舒南,1919年生,江苏南通人,大生一厂工人,1940年参加新四军挺进纵队服务团,在东台、兴化做过抗日妇救、民运工作,1945年任苏中四分区被服厂党支部书记,新中国成立初期任无锡市公安总队、江苏军区训练团副指导员,1954年,成为回乡转业建设军人。
期刊
为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10月12日上午,泰兴市召开“红刊”征订工作会议。泰兴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全市老干部党组织书记、有关单位老干部党小组长、新四军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参加。  泰兴市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国华首先介绍了2018年《铁军》《大江南北》等“红刊”征订、学用工作方面的情况,并对2019年的“红刊”征订和学用工作提出建议要求。会议表彰了泰兴市黄桥镇、人社局老干部党组织等12个先进集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