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在此过程中,地方高校在办学规模、教育质量等方面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但是,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在生源、师资、办学经费和毕业生质量等方面面临着挑战,综合办学水平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明显的差距。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基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原有的高等师范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日趋凸显,已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新型师资的需要。因此,对高师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等师范教育日益凸显的问题
自本世纪伊始,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在围绕教师专业化培养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即使是在扩招的大背景下,总体上还是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在提高师范生的教师素养尤其是实践能力方面,尚没有突破性进展,相对于高校扩招前还有所下降。原因是相对自主的教学实习环节受到了求职的强烈冲击。师范专业毕业生在实习期间把相当多的精力花在了个人的就业工作上。在一定程度上,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工作,师范教育却落在了职业教育的后面。因此,在这一现实的大环境里,师范教育模式革新问题不得不再次被提出。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弥补被就业肢解后的实习不足,而且还要朝着专业化培养方向去取得新的突破。就此而言,目前我国高师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着以下突出的矛盾。
一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着师范性严重削弱。教师专业化培养不充分。当前推进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共识。教师专业化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学科的专业化水平,还要具有精神层面和职业层面的专业化水平。而我国的教师教育培养实行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混编模式,即在进行学科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设教材教法、教育学、心理学等师范专业课程,师范专业特色不突出,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二是师范生培养与基础教育脱节。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办学目标之一。长期以来,高校倚重学术、过度强调学术建设,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技能”的功能发展倾向,这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专业化培养工作的进行,导致毕业生普遍存在着专业意识淡薄、教学体验缺乏、专业技能不扎实、适应调节能力差等问题。因而,这样的师范专业毕业生是很难满足基础教育教学的需要,支持农村教育就更无从谈起。
三是高师院校科研意识落后,科研水平不高;课程设置比较狭窄,学科程度相对偏低;学生基础知识不够宽厚,高师毕业生"进入教师角色慢,发展后劲不足",社会上出现了对高师毕业生的"信任危机";专业定向过早,学生来源和职业出路受到较大的局限;培养渠道单
一、封闭,不易适应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对多种类型、多种规格师资的需求。
四是师范教育的社会适应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因此,高校总是与社会有着很直接的联系。中师取消了,小学师资由高师培养。许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高师毕业生不好用,比原来的中师少了一些东西。教育如何适应社会,适应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培养出合格教师呢?
五是师范毕业生就业问题。尽管就业紧张,但还是有不少毕业生不愿当教师的。教师职业是许多师范毕业生的最后选择。如许多学前教育师范生不愿意当幼儿园教师,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与当初师范院校设计这一专业的初衷是不相符的。如何坚定师范生的职业思想,是各高师院校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二、“课堂进园校”落实“一见二实三顶岗”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合一”
20世纪初,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做三个方面,它们不是三件事情,而是一件事情或一种生活的三个方面,即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乃是中心,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起决定作用的,因此“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遵循这一思想,马鞍山师专积极推进师范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适时推出了师范专业“课堂进园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一见二实三顶岗”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使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在新时代得到了创新和发展。一见及“课堂进园校”是该校就近利用教育教学水平高,条件好的实习基地以及自办园校,把师范教育专业课堂搬到小学、幼儿园,从时空上转移教育教学过程,形成师专专业教师与园校指导教师、师范生、小学幼儿园学生三者之间的即时性互动关系,实现“教学做合一”。“课堂进园校”,是长期探索师范教育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积极尝试。从实践三年来的成效看,这一模式至少解决了“教学做”在时空上的分离问题,也就是找到了一个“教、学、做”的结合点。
三、“一见二实三顶岗”全新的师范教育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2006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大力推进师范教育教学改革,解决好当前高等师范教育日益凸显的矛盾和问题。马鞍山师专自2005开展了“一见二实三顶岗”全新的师范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和研究工作。一见就是利用一年时间,利用小学和幼儿园场地,安排师范各专业班的学生每星期在小学和幼儿园上课至少半天的机会,课间下到小学或幼儿园班级,然后再利用课余其它时间与所下班级的小学班主任,小学专业教师,小学生和幼儿及他们的家长接触,交流,学习。把课堂搬進幼儿园和小学,在园校开展见习及大手拉小手活动。
四、“课堂进园校”创设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师范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的封闭式、单向传输教学模式,是一种脱离了实践环节的填鸭式的教授方法。尽管师范生有8个星期的实习期。师范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实习单位能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也是不足的。将专业课堂设在小学和幼儿园,便于将原来封闭式的课堂进行拓展和开放,创设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一措施和方法,使师范生学有所学,做有所做。对师范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为下一步师范生实习和顶岗实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高等师范教育日益凸显的问题
自本世纪伊始,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在围绕教师专业化培养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即使是在扩招的大背景下,总体上还是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在提高师范生的教师素养尤其是实践能力方面,尚没有突破性进展,相对于高校扩招前还有所下降。原因是相对自主的教学实习环节受到了求职的强烈冲击。师范专业毕业生在实习期间把相当多的精力花在了个人的就业工作上。在一定程度上,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工作,师范教育却落在了职业教育的后面。因此,在这一现实的大环境里,师范教育模式革新问题不得不再次被提出。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弥补被就业肢解后的实习不足,而且还要朝着专业化培养方向去取得新的突破。就此而言,目前我国高师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着以下突出的矛盾。
一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着师范性严重削弱。教师专业化培养不充分。当前推进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共识。教师专业化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学科的专业化水平,还要具有精神层面和职业层面的专业化水平。而我国的教师教育培养实行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混编模式,即在进行学科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设教材教法、教育学、心理学等师范专业课程,师范专业特色不突出,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二是师范生培养与基础教育脱节。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办学目标之一。长期以来,高校倚重学术、过度强调学术建设,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技能”的功能发展倾向,这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专业化培养工作的进行,导致毕业生普遍存在着专业意识淡薄、教学体验缺乏、专业技能不扎实、适应调节能力差等问题。因而,这样的师范专业毕业生是很难满足基础教育教学的需要,支持农村教育就更无从谈起。
三是高师院校科研意识落后,科研水平不高;课程设置比较狭窄,学科程度相对偏低;学生基础知识不够宽厚,高师毕业生"进入教师角色慢,发展后劲不足",社会上出现了对高师毕业生的"信任危机";专业定向过早,学生来源和职业出路受到较大的局限;培养渠道单
一、封闭,不易适应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对多种类型、多种规格师资的需求。
四是师范教育的社会适应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因此,高校总是与社会有着很直接的联系。中师取消了,小学师资由高师培养。许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高师毕业生不好用,比原来的中师少了一些东西。教育如何适应社会,适应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培养出合格教师呢?
五是师范毕业生就业问题。尽管就业紧张,但还是有不少毕业生不愿当教师的。教师职业是许多师范毕业生的最后选择。如许多学前教育师范生不愿意当幼儿园教师,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与当初师范院校设计这一专业的初衷是不相符的。如何坚定师范生的职业思想,是各高师院校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二、“课堂进园校”落实“一见二实三顶岗”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合一”
20世纪初,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做三个方面,它们不是三件事情,而是一件事情或一种生活的三个方面,即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乃是中心,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起决定作用的,因此“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遵循这一思想,马鞍山师专积极推进师范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适时推出了师范专业“课堂进园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一见二实三顶岗”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使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在新时代得到了创新和发展。一见及“课堂进园校”是该校就近利用教育教学水平高,条件好的实习基地以及自办园校,把师范教育专业课堂搬到小学、幼儿园,从时空上转移教育教学过程,形成师专专业教师与园校指导教师、师范生、小学幼儿园学生三者之间的即时性互动关系,实现“教学做合一”。“课堂进园校”,是长期探索师范教育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积极尝试。从实践三年来的成效看,这一模式至少解决了“教学做”在时空上的分离问题,也就是找到了一个“教、学、做”的结合点。
三、“一见二实三顶岗”全新的师范教育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2006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大力推进师范教育教学改革,解决好当前高等师范教育日益凸显的矛盾和问题。马鞍山师专自2005开展了“一见二实三顶岗”全新的师范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和研究工作。一见就是利用一年时间,利用小学和幼儿园场地,安排师范各专业班的学生每星期在小学和幼儿园上课至少半天的机会,课间下到小学或幼儿园班级,然后再利用课余其它时间与所下班级的小学班主任,小学专业教师,小学生和幼儿及他们的家长接触,交流,学习。把课堂搬進幼儿园和小学,在园校开展见习及大手拉小手活动。
四、“课堂进园校”创设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师范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的封闭式、单向传输教学模式,是一种脱离了实践环节的填鸭式的教授方法。尽管师范生有8个星期的实习期。师范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实习单位能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也是不足的。将专业课堂设在小学和幼儿园,便于将原来封闭式的课堂进行拓展和开放,创设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一措施和方法,使师范生学有所学,做有所做。对师范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为下一步师范生实习和顶岗实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