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效果。
方法:通过对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前后满意率及护理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实现了零投诉率,被表扬次数有了明显提高。
结论:护士分层管理通过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合理分配,使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得到了有效改善。
关键词:护士分层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5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09-0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大众的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医院的认识也由以往的治病中心转变为治病与服务中心,故为满足广大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成为当前护理管理的主要课题。护士分层管理师一种责任制护理模式,主要通过逐层管理、优化配置的方式,使护理人员的技能和水平得到充分地发挥,进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提高[1]。现将我院实施层级管理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共有680张床位,共有17个病区,从中选取8个代表性较强的病区,每个病区各有床位35-40张,护理人员用15-17名,8个病区共计护理人员133名,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7名中专学历,70名大专学历,53名本科学历,3名在职研究生。职称:68名护士,42名护师,14名主管护师,9名副主任护师。将实施层级管理作为分界点。
1.2 方法。
1.2.1 管理模式的构建。对护理人员的学历、技能和知识水平、临床经验及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建立起以责任护士、责任组长和低年资护士为主的“小组三层级”护理小组,每组均有一位责任组长总负责,每个试点病区设有2-3个护理小组,每一位护理人员全权负责4-8例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患者的病情观察、治疗、健康指导、基础护理、用药及沟通交流等各方面工作,直至患者健康出院为止,在此期间患者的一切工作均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层级高则负责病情复杂、难度较大的重病患者,层级低则主要负责普通患者护理。全组护理人员各司其职,责任组织对全组的护理情况进行监管,上一层级护理人员可对下一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协助。
1.2.2 弹性排班制。为符合层级管理模式,改变排班方式,采取弹性排班制。护士长为行政班,实施责任班相对固定,大小夜班双班制,严格实行8h在岗,24h负责制。在上述基础上,增加早晚班次,提高晨间和晚间人力配置,使这两个任务重的时段能够有充足的人手。每日11∶00-11∶30、17∶00-17∶30为主班就餐时间。根据收治的患者具体实况,可对人员进行适当调配,并实施新老搭配排班制,确保患者最需要服务的时刻能够得到最好的服务。每日交接班后,责任护士需跟随医生查房,对本组护理人员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并及时指出不足及改善方法。
1.3 评价指标。①满意度:对护理人员、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护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满意程度;②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的表扬次数、质量得分及投诉率进行汇总对比。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满意度对比。实施后护理人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P<0.05。见表1。
3 讨论
在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过程中,结合责任包干制,使每一层级的护理人员能够按能分配,护理难度较大或病情严重的患者也能够得到更加专业的照护,加之施行逐渐指导,使每一项工作均能够得到有效率落实。包干制更强调责任护士的核心作用,有效形成了“我的患者我负责”的责任观,保证了每一位患者均能够得到最佳的护理,保证了护理工作落实的有效性和连续性[2]。同时根据护士的能力、层级、职称等进行合理分配,突出分层不分等,充分调动了全员的工作激情。加之由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技能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患者根据主观感受给进行评分,这就提高了护士对患者感受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 高华,何国平.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77-78
[2] 朱淑静.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32):2984-2986
方法:通过对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前后满意率及护理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实现了零投诉率,被表扬次数有了明显提高。
结论:护士分层管理通过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合理分配,使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得到了有效改善。
关键词:护士分层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5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09-0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大众的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医院的认识也由以往的治病中心转变为治病与服务中心,故为满足广大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成为当前护理管理的主要课题。护士分层管理师一种责任制护理模式,主要通过逐层管理、优化配置的方式,使护理人员的技能和水平得到充分地发挥,进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提高[1]。现将我院实施层级管理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共有680张床位,共有17个病区,从中选取8个代表性较强的病区,每个病区各有床位35-40张,护理人员用15-17名,8个病区共计护理人员133名,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7名中专学历,70名大专学历,53名本科学历,3名在职研究生。职称:68名护士,42名护师,14名主管护师,9名副主任护师。将实施层级管理作为分界点。
1.2 方法。
1.2.1 管理模式的构建。对护理人员的学历、技能和知识水平、临床经验及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建立起以责任护士、责任组长和低年资护士为主的“小组三层级”护理小组,每组均有一位责任组长总负责,每个试点病区设有2-3个护理小组,每一位护理人员全权负责4-8例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患者的病情观察、治疗、健康指导、基础护理、用药及沟通交流等各方面工作,直至患者健康出院为止,在此期间患者的一切工作均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层级高则负责病情复杂、难度较大的重病患者,层级低则主要负责普通患者护理。全组护理人员各司其职,责任组织对全组的护理情况进行监管,上一层级护理人员可对下一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协助。
1.2.2 弹性排班制。为符合层级管理模式,改变排班方式,采取弹性排班制。护士长为行政班,实施责任班相对固定,大小夜班双班制,严格实行8h在岗,24h负责制。在上述基础上,增加早晚班次,提高晨间和晚间人力配置,使这两个任务重的时段能够有充足的人手。每日11∶00-11∶30、17∶00-17∶30为主班就餐时间。根据收治的患者具体实况,可对人员进行适当调配,并实施新老搭配排班制,确保患者最需要服务的时刻能够得到最好的服务。每日交接班后,责任护士需跟随医生查房,对本组护理人员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并及时指出不足及改善方法。
1.3 评价指标。①满意度:对护理人员、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护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满意程度;②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的表扬次数、质量得分及投诉率进行汇总对比。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满意度对比。实施后护理人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P<0.05。见表1。
3 讨论
在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过程中,结合责任包干制,使每一层级的护理人员能够按能分配,护理难度较大或病情严重的患者也能够得到更加专业的照护,加之施行逐渐指导,使每一项工作均能够得到有效率落实。包干制更强调责任护士的核心作用,有效形成了“我的患者我负责”的责任观,保证了每一位患者均能够得到最佳的护理,保证了护理工作落实的有效性和连续性[2]。同时根据护士的能力、层级、职称等进行合理分配,突出分层不分等,充分调动了全员的工作激情。加之由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技能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患者根据主观感受给进行评分,这就提高了护士对患者感受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 高华,何国平.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77-78
[2] 朱淑静.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32):2984-2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