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7年7月,美国佛州杰克森维尔市郊区一位名叫锡安平的电修工在抢修高压线路时触电昏迷,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另一名电修工汤姆森爬上了电线杆,在电线杆上给锡安平做了口对口呼吸。此景正好被当地《杰克森维尔晚报》的摄影记者莫洛比托摄下,这张《生命之吻》的照片于次年获得普利策奖,成为人类历史的经典之一。
生命之吻赐予锡安平35年的生命,锡安平已于2002年去世,汤姆森仍然健在。生命之吻的先驱,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美国医生莎华,也已于2003年去世了。物是人非,人非物易,生命之吻享受了50多年的荣耀,成为急救手段心肺复苏术的经典内容之一,无数被抢救的生命曾被归功于这一简单的操作。
心肺复苏术(CPR)指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是针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在4~6分钟内所必须采取的急救措施之一。心肺复苏术适用于心脏病突发、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造成的意识昏迷,并有呼吸及心跳停止之状态。
在1966年10月,美国科学院组织的特别专家小组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布报告,将心肺复苏术总结为ABCD四大步骤,A是Airway——维持气道通畅,B是Breathing——人工呼吸,c是Circulation——维持循环,D是Definitivetherapy——后续决定性的抢救措施(包括诊断、药物、除颤与进一步治疗)。
最早的心肺复苏术
现代医学意义上的心肺复苏术最早可追溯到1 9世纪末。那时,现代医学在细胞细菌学说的推动下,正处在医学史上的加速期,外科灭菌术与麻醉技术的产生,让外科手术成为潮流,外科医生在不停地扩展他们的执业范围——当时不受任何医师法的限制。外科医生时常被麻醉意外困扰,当麻醉药品过量时,病人会猝死在手术台上,以当时的急救技术,大多数的病人因此而丧失生命。肺复苏在溺水病人上的成功使之逐渐成为急救的常规,医生发明的急救技术多是针对产生人工呼吸作用的。比如1883年的一本外科教材就指导外科医生在急救时以呼吸节奏按压心脏部位,其目的仍然是通过按压胸部产生人工呼吸作用。
1891年,德国医生弗里德里希·马斯还是一个外科学徒,一个9岁的男孩欲进行兔唇手术,发生了麻醉意外,他按前述的急救办法按压胸部产生人工呼吸作用。在当时,如果急救成功,大多会在5分钟~6分钟恢复自主呼吸与心跳,但半小时过去了,男孩的情况更加糟糕,他被医生放弃了,移出了手术室,只有马斯带着绝望的心情继续做毫无希望的按压呼吸。出于激动,马斯加快了按压速度,他留意到男孩的瞳孔在缩小,惊讶之余,他加快了节奏,半个小时之后,男孩苏醒过来了。数天后马斯再次面临同样的场景,一个18岁的患者出现麻醉意外,马斯在尝试传统方法无效后很快就转用他的新方法,这一次,患者只用了25分钟就苏醒了,比前一患者少了35分钟。马斯推荐按压速度为120次/分钟。 在医学界不明白病理生理学的背景下,马斯的方法未得到推广。1903年~1904年美国外科医生乔治·克赖尔在研究肾上腺素的作用时成功地先在动物,后在人身上施行了心脏按压术。克赖尔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外科医生,他是外科输血的先驱,美国著名的克利夫兰诊所的创始人之一,著述甚多,影响极大,但心脏按压术仍然只在小范围内传播,没得到重视。
胸外心脏按摩术的诞生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电器逐渐走入普通家庭,高压线路迅速铺设到每一个角落。电能发光,同时也是很危险的,一件令电力公司头痛万分的事情就是其电工经常触电,在电击下,人的心脏发生室颤,心肌细胞各自为政,收缩不协调,导致心输出量为零,受害人迅速死亡。1947年心外科医生克劳德·贝克首次用电极除颤成功。
20世纪50年代,科学界有了更规范的研究标准,“霍普金斯三杰”借助现代医学的证据力量与系统理论,成功地奠定了心肺复苏术的基础,将急救推进到科学时代。“霍普金斯三杰”分别是威廉·考恩霍文、盖伊·尼克博克、与詹姆斯·裘德。考恩霍文是导师,尼克博克是博士生,他们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学,考恩霍文当时获得爱迪生电力研究所与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继贝克发明除颤器后,研究发展移动除颤器。
当时的除颤器十分笨重,在一次实验中,尼克博克发现心脏停跳的狗在压上重达15磅的铜板电极时血压显著上升,这一发现为他实验中的一个难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在建立电击室颤模型后,狗的血压迅速降低,在他们还来不及除颤时,狗就不可逆地死亡了,因此他们为维持动物血压而绞尽脑汁。尼克博克的发现使他们找到了维持血压的方法,不停地按压胸壁。尼克博克与考恩霍文将他们的方法命名为胸外心脏按摩(External Chest Massage)。当时实验室主管阿尔费雷德·布莱洛克医生(著名的先天性心脏病先驱)并不太相信他们这项技术,但还是派了裘德医生协助他们。
其实早在1874年,德国外科医生莫里茨·希夫报道了用胸内心脏按压技术维持发生麻醉意外的狗的血循环。1880年后,许多医生在人身上进行了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到1902年医学界逐渐形成一致意见,认为胸内心脏按摩无效,建议外科医生放弃它。在1901年挪威医生克里斯蒂安·依格日露成功地施行了第一例胸内心脏按摩术,但鲜为人知。1902年威廉·阿比特诺一伦爵士成功地为一位65岁男性进行了胸内心脏按摩急救术,其结果在伦敦麻醉师协会会议上交流引起了广泛兴趣,重新激发了医生对这项技术的热情。其后成功案例迅速增加,到“霍普金斯三杰”重新发现胸外心脏按摩术时,胸内心脏按摩术已逐渐成为麻醉意外猝死的半标准处理手段。
裘德医生接触到尼克博克与考恩霍文的研究,马上意识到胸外心脏按摩的巨大医学价值。无论是依格日露的经胸心脏按摩,还是阿比特诺一伦的经腹心脏按摩,都有巨大风险与缺陷,手术切口易于感染,操作不易,切口过程本身也会延误时间。如果胸外心脏按摩可以维持血压,完全可以取代通行的胸内心脏按摩,使得手术室急救更加快捷有效。
在尼克博克与考恩霍文继续用实验方式证明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性时,裘德开始了在人身上的实验,1959年7月裘德成功地使用这一方式挽救了一位35岁出现麻醉意外的女性。一年后,裘德等人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报道了20例胸外心脏按摩(此时英文 改称Closed-chest Cardiac Massage),14例成活,成功率70%,其中13例同时进行了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成为医疗常规
口对口人工呼吸在溺水、上吊病例中的有效性早已成为经典,日益增加的外科手术也让它在麻醉抢救中成为半标准常规,许多产科医生、助产士都知道用口对口(鼻)吹气可以挽救没有呼吸的新生儿。各个方向的医学实践已经逐渐汇聚成一个潜在的医疗常规,所缺的是一个关键性的推动人物,在“霍普金斯三杰”建立胸外心脏按摩有效性的同一时代,“人工呼吸双雄”应运而生,他们是纽约罗斯韦尔·派克纪念研究所(现称癌症研究所)的詹姆斯·伊拉姆与巴尔的摩城市医院的彼德·莎华。
1946年,伊拉姆在回顾了有关人工呼吸的文献之后第二天,他刚好遇到护士与搬运工推着一名儿童冲向急救室。由于对有关人工呼吸的急救印象深刻,他毫不犹豫地对着面色发青的儿童进行了口对口人工呼吸,成功地验证了有关说法,也激发了他进一步研究与推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兴趣。
此后,经过对呼吸长达数年的研究,伊拉姆发明了当时通用多年的罗斯韦尔·派克呼吸机。伊拉姆的呼吸研究让他首次通过实验证实了口对面罩人工呼吸可以让病人维持足够高的血氧浓度,这项实验结果于1954年5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随后在1956年美国麻醉师协会会议之后,伊拉姆碰巧在返途中跟莎华同车,他说服了在巴尔的摩城市医院做麻醉主管的莎华。莎华随后设计了更多的实验证实了口对口人工呼吸的作用。
莎华设计的实验证实了直接口对口而不用面罩的人工呼吸的效率,证实了单纯胸外按压与当时常用的抬手辅助呼吸的无效性,以及非医务人员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效果。莎华还进一步研究了昏迷病人气道的通畅情况,提出急救的第一步是清理气道,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
伊拉姆与莎华严格的实验研究迅速地赢得了医学界的承认。芝加哥大学的阿彻尔·戈登是最先改变信奉的,他象圣徒保罗一样,最初是传统方法的激烈拥护者,但他亲自实验验证了双雄的结论后,他成了肺复苏最坚定的拥护与传播者。在1994年戈登去世时,美国媒体称他为心肺复苏之父。心肺复苏术的正式提出与广泛运用
1957年美国军方系统最先采纳了肺复苏方式,随后在1958年美国医学会正式为之背书,肺复苏不再受到质疑,而挑战是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一技术。1960年莎华、考文霍恩与裘德一起出席马里兰州医学会的会议,很快他们就意识到心肺复苏是有机不可分的整体,莎华随即在大会上提出了心肺复苏术的概念。1961年5月莎华等在《美国医学会杂志》首次报道了使用心肺复苏术技术的结果,他们证实,单纯用胸外心脏按摩的方式不能产生足够的呼吸效率,提倡同时心肺复苏。现代医学的心肺复苏技术由此诞生。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倡心复苏与肺复苏的先驱都先后撰写了有关操作的手册,试图推广相关技术。针对这种趋势,学术机构试图将有关技术限制在专业人员手中。在196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红十字会与职业病学会都发出警告,认为心脏按压术属于医学手段,应当由医生、护士以及受过专门培训的急救人员施行。
1972年西雅图的利奥拉德·科布医生组织了一个公众CPR培训项目,医学界逐渐对公众掌握相关技术转为支持态度。在1973年,医学界组织的急救体系与以救火队为主的公众急救体系达成谅解。心肺复苏与心脏急救标准会议建议急救工作形成完整的体系,以戈登为主席的会议将急救划分为基本与高级两个层次,而心肺复苏术作为基本急救措施,要求实施全民教育,宣告了心肺复苏术黄金时代的来临。(文章代码:102405)
生命之吻赐予锡安平35年的生命,锡安平已于2002年去世,汤姆森仍然健在。生命之吻的先驱,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美国医生莎华,也已于2003年去世了。物是人非,人非物易,生命之吻享受了50多年的荣耀,成为急救手段心肺复苏术的经典内容之一,无数被抢救的生命曾被归功于这一简单的操作。
心肺复苏术(CPR)指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是针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在4~6分钟内所必须采取的急救措施之一。心肺复苏术适用于心脏病突发、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造成的意识昏迷,并有呼吸及心跳停止之状态。
在1966年10月,美国科学院组织的特别专家小组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布报告,将心肺复苏术总结为ABCD四大步骤,A是Airway——维持气道通畅,B是Breathing——人工呼吸,c是Circulation——维持循环,D是Definitivetherapy——后续决定性的抢救措施(包括诊断、药物、除颤与进一步治疗)。
最早的心肺复苏术
现代医学意义上的心肺复苏术最早可追溯到1 9世纪末。那时,现代医学在细胞细菌学说的推动下,正处在医学史上的加速期,外科灭菌术与麻醉技术的产生,让外科手术成为潮流,外科医生在不停地扩展他们的执业范围——当时不受任何医师法的限制。外科医生时常被麻醉意外困扰,当麻醉药品过量时,病人会猝死在手术台上,以当时的急救技术,大多数的病人因此而丧失生命。肺复苏在溺水病人上的成功使之逐渐成为急救的常规,医生发明的急救技术多是针对产生人工呼吸作用的。比如1883年的一本外科教材就指导外科医生在急救时以呼吸节奏按压心脏部位,其目的仍然是通过按压胸部产生人工呼吸作用。
1891年,德国医生弗里德里希·马斯还是一个外科学徒,一个9岁的男孩欲进行兔唇手术,发生了麻醉意外,他按前述的急救办法按压胸部产生人工呼吸作用。在当时,如果急救成功,大多会在5分钟~6分钟恢复自主呼吸与心跳,但半小时过去了,男孩的情况更加糟糕,他被医生放弃了,移出了手术室,只有马斯带着绝望的心情继续做毫无希望的按压呼吸。出于激动,马斯加快了按压速度,他留意到男孩的瞳孔在缩小,惊讶之余,他加快了节奏,半个小时之后,男孩苏醒过来了。数天后马斯再次面临同样的场景,一个18岁的患者出现麻醉意外,马斯在尝试传统方法无效后很快就转用他的新方法,这一次,患者只用了25分钟就苏醒了,比前一患者少了35分钟。马斯推荐按压速度为120次/分钟。 在医学界不明白病理生理学的背景下,马斯的方法未得到推广。1903年~1904年美国外科医生乔治·克赖尔在研究肾上腺素的作用时成功地先在动物,后在人身上施行了心脏按压术。克赖尔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外科医生,他是外科输血的先驱,美国著名的克利夫兰诊所的创始人之一,著述甚多,影响极大,但心脏按压术仍然只在小范围内传播,没得到重视。
胸外心脏按摩术的诞生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电器逐渐走入普通家庭,高压线路迅速铺设到每一个角落。电能发光,同时也是很危险的,一件令电力公司头痛万分的事情就是其电工经常触电,在电击下,人的心脏发生室颤,心肌细胞各自为政,收缩不协调,导致心输出量为零,受害人迅速死亡。1947年心外科医生克劳德·贝克首次用电极除颤成功。
20世纪50年代,科学界有了更规范的研究标准,“霍普金斯三杰”借助现代医学的证据力量与系统理论,成功地奠定了心肺复苏术的基础,将急救推进到科学时代。“霍普金斯三杰”分别是威廉·考恩霍文、盖伊·尼克博克、与詹姆斯·裘德。考恩霍文是导师,尼克博克是博士生,他们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学,考恩霍文当时获得爱迪生电力研究所与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继贝克发明除颤器后,研究发展移动除颤器。
当时的除颤器十分笨重,在一次实验中,尼克博克发现心脏停跳的狗在压上重达15磅的铜板电极时血压显著上升,这一发现为他实验中的一个难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在建立电击室颤模型后,狗的血压迅速降低,在他们还来不及除颤时,狗就不可逆地死亡了,因此他们为维持动物血压而绞尽脑汁。尼克博克的发现使他们找到了维持血压的方法,不停地按压胸壁。尼克博克与考恩霍文将他们的方法命名为胸外心脏按摩(External Chest Massage)。当时实验室主管阿尔费雷德·布莱洛克医生(著名的先天性心脏病先驱)并不太相信他们这项技术,但还是派了裘德医生协助他们。
其实早在1874年,德国外科医生莫里茨·希夫报道了用胸内心脏按压技术维持发生麻醉意外的狗的血循环。1880年后,许多医生在人身上进行了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到1902年医学界逐渐形成一致意见,认为胸内心脏按摩无效,建议外科医生放弃它。在1901年挪威医生克里斯蒂安·依格日露成功地施行了第一例胸内心脏按摩术,但鲜为人知。1902年威廉·阿比特诺一伦爵士成功地为一位65岁男性进行了胸内心脏按摩急救术,其结果在伦敦麻醉师协会会议上交流引起了广泛兴趣,重新激发了医生对这项技术的热情。其后成功案例迅速增加,到“霍普金斯三杰”重新发现胸外心脏按摩术时,胸内心脏按摩术已逐渐成为麻醉意外猝死的半标准处理手段。
裘德医生接触到尼克博克与考恩霍文的研究,马上意识到胸外心脏按摩的巨大医学价值。无论是依格日露的经胸心脏按摩,还是阿比特诺一伦的经腹心脏按摩,都有巨大风险与缺陷,手术切口易于感染,操作不易,切口过程本身也会延误时间。如果胸外心脏按摩可以维持血压,完全可以取代通行的胸内心脏按摩,使得手术室急救更加快捷有效。
在尼克博克与考恩霍文继续用实验方式证明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性时,裘德开始了在人身上的实验,1959年7月裘德成功地使用这一方式挽救了一位35岁出现麻醉意外的女性。一年后,裘德等人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报道了20例胸外心脏按摩(此时英文 改称Closed-chest Cardiac Massage),14例成活,成功率70%,其中13例同时进行了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成为医疗常规
口对口人工呼吸在溺水、上吊病例中的有效性早已成为经典,日益增加的外科手术也让它在麻醉抢救中成为半标准常规,许多产科医生、助产士都知道用口对口(鼻)吹气可以挽救没有呼吸的新生儿。各个方向的医学实践已经逐渐汇聚成一个潜在的医疗常规,所缺的是一个关键性的推动人物,在“霍普金斯三杰”建立胸外心脏按摩有效性的同一时代,“人工呼吸双雄”应运而生,他们是纽约罗斯韦尔·派克纪念研究所(现称癌症研究所)的詹姆斯·伊拉姆与巴尔的摩城市医院的彼德·莎华。
1946年,伊拉姆在回顾了有关人工呼吸的文献之后第二天,他刚好遇到护士与搬运工推着一名儿童冲向急救室。由于对有关人工呼吸的急救印象深刻,他毫不犹豫地对着面色发青的儿童进行了口对口人工呼吸,成功地验证了有关说法,也激发了他进一步研究与推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兴趣。
此后,经过对呼吸长达数年的研究,伊拉姆发明了当时通用多年的罗斯韦尔·派克呼吸机。伊拉姆的呼吸研究让他首次通过实验证实了口对面罩人工呼吸可以让病人维持足够高的血氧浓度,这项实验结果于1954年5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随后在1956年美国麻醉师协会会议之后,伊拉姆碰巧在返途中跟莎华同车,他说服了在巴尔的摩城市医院做麻醉主管的莎华。莎华随后设计了更多的实验证实了口对口人工呼吸的作用。
莎华设计的实验证实了直接口对口而不用面罩的人工呼吸的效率,证实了单纯胸外按压与当时常用的抬手辅助呼吸的无效性,以及非医务人员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效果。莎华还进一步研究了昏迷病人气道的通畅情况,提出急救的第一步是清理气道,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
伊拉姆与莎华严格的实验研究迅速地赢得了医学界的承认。芝加哥大学的阿彻尔·戈登是最先改变信奉的,他象圣徒保罗一样,最初是传统方法的激烈拥护者,但他亲自实验验证了双雄的结论后,他成了肺复苏最坚定的拥护与传播者。在1994年戈登去世时,美国媒体称他为心肺复苏之父。心肺复苏术的正式提出与广泛运用
1957年美国军方系统最先采纳了肺复苏方式,随后在1958年美国医学会正式为之背书,肺复苏不再受到质疑,而挑战是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一技术。1960年莎华、考文霍恩与裘德一起出席马里兰州医学会的会议,很快他们就意识到心肺复苏是有机不可分的整体,莎华随即在大会上提出了心肺复苏术的概念。1961年5月莎华等在《美国医学会杂志》首次报道了使用心肺复苏术技术的结果,他们证实,单纯用胸外心脏按摩的方式不能产生足够的呼吸效率,提倡同时心肺复苏。现代医学的心肺复苏技术由此诞生。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倡心复苏与肺复苏的先驱都先后撰写了有关操作的手册,试图推广相关技术。针对这种趋势,学术机构试图将有关技术限制在专业人员手中。在196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红十字会与职业病学会都发出警告,认为心脏按压术属于医学手段,应当由医生、护士以及受过专门培训的急救人员施行。
1972年西雅图的利奥拉德·科布医生组织了一个公众CPR培训项目,医学界逐渐对公众掌握相关技术转为支持态度。在1973年,医学界组织的急救体系与以救火队为主的公众急救体系达成谅解。心肺复苏与心脏急救标准会议建议急救工作形成完整的体系,以戈登为主席的会议将急救划分为基本与高级两个层次,而心肺复苏术作为基本急救措施,要求实施全民教育,宣告了心肺复苏术黄金时代的来临。(文章代码:1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