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主渠道之一,当前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针对性不强,实效性欠佳,不注重对培训的科学研究,盲目性、随意性过大。本文对小学教师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需求分析——组织实施——后续支持”三位一体的培训研究体系,并对其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师 培训 研究体系 探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与专业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关键。近十年来,国家、地方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有了很大的更新和转变,已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但认真反思培训的实施与成效,还存在针对性不强和实效性欠佳等问题,培训盲目性和随意性大,缺少对培训的研究,特别是对培训前的需求研究和培训后的支持研究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
一、小学教师培训效率低的现状分析与专业发展需求
小学教师培训的突出问题是培训效果差,在进行教师培训时,必须考虑教师的素质现状和培训模式,只有制定与教师素质相匹配的培训方案,培训才更有针对性,才与小学教师的实际教学结合紧密。
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目前小学师资还十分缺乏,兼课教师相对较多,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学校尤为明显,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不能保证授课教师具备应有的专业素质,影响教学质量。其次,任课教师课时量大,周课时一般都在12节-18节,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无暇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层次的学习。第三,主副科受社会、领导的重视程度不一致,也容易造成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另外,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都亟待提高,知识结构有待完善。
培训模式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主体缺位、培训理念陈旧、培训对象排异,培训目标模糊、培训内容统一和培训管理粗放等。具体表现为:以培训机构为本位,忽视学校和培训对象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培训理念以灌输为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培训对象难以与实践结合;在培训课程、培训内容上过度统一,缺乏针对性;培训目标偏向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对教学技能训练不够;培训手段单一,以讲和听为主,依赖外部手段进行教师培训管理,忽略了教师主观能动性,不符合成人学习规律的特点等。
二、加强对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建立“培训前需求分析——组织培训——培训后续支持”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
1.加强“培训前需求分析”是成功开展教师培训的基础。对需求分析的研究主要是指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研究内容和任务主要包括对培训问题、培训对象的研究,对施训者的培训等。对培训问题、培训对象的研究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了解问题阶段,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如深入教学一线看课、评课发现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座谈等形式了解教师的教学困惑等。第二阶段为归纳问题阶段,对所收集的问题进行整理、统计和归纳,总结出共性问题和最有价值问题,选取最具有代表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定为培训问题。第三阶段为分析问题阶段,对确定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找出症结,与施训者沟通确定解决方案。对施训者的培训目的是与专家的沟通,解决以往培训“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解决,重深度轻广度”的现象。培训对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影响培训的效果。
2.“组织实施培训”是教师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组织实施培训”阶段主要体现在培训方案的制定、教育策略的运用、实施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等方面,主要包括:
(1)以培训对象的学习需求为基础和依据,准确定位培训目标,科学选择培训内容,切实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培训机构设定的培训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操作。通过培训要让广大的小学教师将获得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思想等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并能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
(2)通过培训为教师自身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逐步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实现教学活动中教学对话的生成。培训内容应避免理论性太强;避免脱离教师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避免培训内容过于理想化,和实际教学脱节。
(3)在实施方法和手段上要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注重培训模式的运行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培训对象进行有效的参与,如通过案例教学、经验分享、合作探究、教学与反思等模式,增强教师培训的参与性、操作性、体验性等特征。同时利用评价的监督、反馈、调节等作用,在教师培训中建立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包括即时效果评价、持续效果评价和扩散效果评价。即时效果评价是受训教师在现场对培训效果的反馈,包括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的变化等;持续效果评价是培训结束后,教师所接受的培训对教学行为产生的影响和变化;扩散效果评价是培训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变化对同事和学校所产生的影响。此外,建立多元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师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3.对“培训的后续支持”是提升和深化教师培训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师在培训后遇到疑难问题和困惑时,如果得不到专家或其他教师的帮助与支持,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影响培训效果的迁移,培训的价值和意义也将失去。因此,加强培训后的跟进指导,培训后的反馈,深入解决问题和教学服务等工作,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将对教师素质的提升和培训效果的良性循环起到深化和扩大作用。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
(1)校本研究。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教学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的。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学习活动和教师行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实现教师专业化水平。
(2)以科研为先导的课题带动。教师角色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卓有成效的教育科研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可以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切入点和抓手,建立科研课题网络,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带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带动教师的成长。
(3)送教下乡。送教下乡是提升基层教师素质的有效举措,也是培训后对教师进行跟进指导和服务的有效方式。送教下乡更加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选派既有理论水平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名师、特级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为培训对象进行实用的理论指导、现身说法。对在培训中遗留的问题和培训后遇到的新问题,通过送教下乡可得到解决和深化。
(4)开展竞赛、评比等活动。定期举办优质课评比,优秀论文、教案评比,教师技能大赛,现场观摩课、说课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将课程新理念转化成教学实践,同时也是对培训效果的检验。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教师培训不能始于“培训”,亦止于“培训”,我们要对影响培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小学教师的培训,要结合小学教师的教学实际和素质水平建立适合他们专业发展的培训体系。
关键词:小学教师 培训 研究体系 探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与专业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关键。近十年来,国家、地方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有了很大的更新和转变,已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但认真反思培训的实施与成效,还存在针对性不强和实效性欠佳等问题,培训盲目性和随意性大,缺少对培训的研究,特别是对培训前的需求研究和培训后的支持研究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
一、小学教师培训效率低的现状分析与专业发展需求
小学教师培训的突出问题是培训效果差,在进行教师培训时,必须考虑教师的素质现状和培训模式,只有制定与教师素质相匹配的培训方案,培训才更有针对性,才与小学教师的实际教学结合紧密。
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目前小学师资还十分缺乏,兼课教师相对较多,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学校尤为明显,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不能保证授课教师具备应有的专业素质,影响教学质量。其次,任课教师课时量大,周课时一般都在12节-18节,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无暇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层次的学习。第三,主副科受社会、领导的重视程度不一致,也容易造成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另外,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都亟待提高,知识结构有待完善。
培训模式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主体缺位、培训理念陈旧、培训对象排异,培训目标模糊、培训内容统一和培训管理粗放等。具体表现为:以培训机构为本位,忽视学校和培训对象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培训理念以灌输为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培训对象难以与实践结合;在培训课程、培训内容上过度统一,缺乏针对性;培训目标偏向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对教学技能训练不够;培训手段单一,以讲和听为主,依赖外部手段进行教师培训管理,忽略了教师主观能动性,不符合成人学习规律的特点等。
二、加强对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建立“培训前需求分析——组织培训——培训后续支持”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
1.加强“培训前需求分析”是成功开展教师培训的基础。对需求分析的研究主要是指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研究内容和任务主要包括对培训问题、培训对象的研究,对施训者的培训等。对培训问题、培训对象的研究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了解问题阶段,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如深入教学一线看课、评课发现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座谈等形式了解教师的教学困惑等。第二阶段为归纳问题阶段,对所收集的问题进行整理、统计和归纳,总结出共性问题和最有价值问题,选取最具有代表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定为培训问题。第三阶段为分析问题阶段,对确定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找出症结,与施训者沟通确定解决方案。对施训者的培训目的是与专家的沟通,解决以往培训“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解决,重深度轻广度”的现象。培训对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影响培训的效果。
2.“组织实施培训”是教师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组织实施培训”阶段主要体现在培训方案的制定、教育策略的运用、实施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等方面,主要包括:
(1)以培训对象的学习需求为基础和依据,准确定位培训目标,科学选择培训内容,切实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培训机构设定的培训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操作。通过培训要让广大的小学教师将获得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思想等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并能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
(2)通过培训为教师自身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逐步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实现教学活动中教学对话的生成。培训内容应避免理论性太强;避免脱离教师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避免培训内容过于理想化,和实际教学脱节。
(3)在实施方法和手段上要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注重培训模式的运行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培训对象进行有效的参与,如通过案例教学、经验分享、合作探究、教学与反思等模式,增强教师培训的参与性、操作性、体验性等特征。同时利用评价的监督、反馈、调节等作用,在教师培训中建立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包括即时效果评价、持续效果评价和扩散效果评价。即时效果评价是受训教师在现场对培训效果的反馈,包括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的变化等;持续效果评价是培训结束后,教师所接受的培训对教学行为产生的影响和变化;扩散效果评价是培训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变化对同事和学校所产生的影响。此外,建立多元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师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3.对“培训的后续支持”是提升和深化教师培训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师在培训后遇到疑难问题和困惑时,如果得不到专家或其他教师的帮助与支持,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影响培训效果的迁移,培训的价值和意义也将失去。因此,加强培训后的跟进指导,培训后的反馈,深入解决问题和教学服务等工作,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将对教师素质的提升和培训效果的良性循环起到深化和扩大作用。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
(1)校本研究。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教学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的。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学习活动和教师行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实现教师专业化水平。
(2)以科研为先导的课题带动。教师角色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卓有成效的教育科研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可以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切入点和抓手,建立科研课题网络,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带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带动教师的成长。
(3)送教下乡。送教下乡是提升基层教师素质的有效举措,也是培训后对教师进行跟进指导和服务的有效方式。送教下乡更加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选派既有理论水平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名师、特级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为培训对象进行实用的理论指导、现身说法。对在培训中遗留的问题和培训后遇到的新问题,通过送教下乡可得到解决和深化。
(4)开展竞赛、评比等活动。定期举办优质课评比,优秀论文、教案评比,教师技能大赛,现场观摩课、说课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将课程新理念转化成教学实践,同时也是对培训效果的检验。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教师培训不能始于“培训”,亦止于“培训”,我们要对影响培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小学教师的培训,要结合小学教师的教学实际和素质水平建立适合他们专业发展的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