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文针对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存在的“超财力”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对策。“超财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预算的软约束、不切实际的发展观、经济发展的行政主导方式、政府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等。治理“超财力”问题的对策有科学定位政府职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深化预算改革。
关键词:政府部门;超财力;治理
当前,一些政府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超财力”现象,具体表现为超标准花钱、超预算办事和超财力建设等。有的单位负债超过当年财力的一倍,有的负债甚至超过财力三倍以上。由于缺乏相应的措施化解债务,近年来这些巨额债务正以每年10%的幅度递增。超财力必然埋下债务危机的隐患,并带来消极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深入分析超财力现象的成冈,探讨治理对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一、“超财力”现象的成因
“超财力”现象产生的原冈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儿点:
(一)预算的软约束
虽然各级各部门都编制预算,但实际中并没有把预算真正作为法规看待。有些单位甚至有意突破预算,编制赤字预算。例如,某县从2008年开始,预算编制分为一般预算和超财力预算两大块。一般预算包括了基本财力,支出重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能够严格执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法律规定。超财力预算支出专项用于安排重点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扶持资金。2009年和2010年该县创造了两年超额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2亿元的“成绩”,顺利实现了超财力预算任务。正是这种超预算带来的实惠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这种现象相当普遍。赤字预算自然并非都能如愿从上级获得所需的资金,多数超财力最后留下了大批债务。再如,近年来国家预决算偏离度也很火,超收多,超支也多,虽然预算调整后收支基本平衡,但超支口子一开,对预算的严格执行构成了负面影响。按照现有的预算法,预算一经批准,就是法规,就要严格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和利益,这一规定未能严格执行。出现了超预算的责任者不仅没有受到追究,反而受到推崇的不正常现象。
(二)不切实际的发展观
一些经济条件较弱或贫困的地区和单位不切实际地强调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大规模地铺摊子、上项目,资金不足就乱集资、举债。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中,因急躁冒进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并不少见,教训十分深刻。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地方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自主权不断扩大,但是自我约束、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并没有成为主流,相反外延式发展带来的短期利益和实惠却被一些领导看重。经济发展偏快、趋热的状况像阴霾一样挥之不去。早儿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比较有利,吸引企业和政府更火规模地向经营性领域投资,以期获得更大的同报和更多的税收。近几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好,政府被迫扩大支出,刺激经济增长。实际上这种做法风险很大,透支了未来的发展潜力,结果必然产生大量呆账、坏账,加重了债务负担,引发债务危机由隐性走向显性。
(三)经济发展的行政主导方式
我国尽管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但是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尚不完善,实际工作中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仍然占有很大的成分。行政命令、行政干预成为解决经济问题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资源配置、行业垄断、价格管制、管理者任用等相当程度上由行政部门决定,这种以行政权力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既有权力集中、上下一致、调控直接、立竿见影等的有利一面,也有发展方式趋同、重复建设、管理方式生硬等的不利一面。因此,在地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当上级下达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任务时,经济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和部门可以完成、甚至超额完成;经济基础条件差的地区和部门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时,只能千方百计地动用各种资源,包括人量举债、卖地等非常规融资方式。
(四)政府的职能定位不明确
我国各级政府既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又要履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义务,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既要发展社会事业,如卫生改革、教育、科技、社保、支农等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又要发展经济,把资金投向生产性、竞争性、赢利性的工商业。前者容易形成刚性支出,即不论地区经济状况如何,一日.形成制度,就要无条件地执行福利待遇政策;后者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容易受到行业发展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两者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这无疑加大了政府的负担。由于政府职能的过分扩张,对资源的需求也将不断膨胀,资金不足就依靠集资、举债、卖地,由于房地产泡沫严重,政府又不得不限制其发展,卖地获取资金已经十分困难,这必然使地方债矛盾突出出来。或者,单位通过各种方式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的倾斜,这义引起各种不正之风,甚至引发腐败。“吃饭”和建设的关系协调不好,也就难免出现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用来扩大投资,以期获得更大的同报)、民众收入增长缓慢的现象。冈此,如何规范各级政府的职能权限,需要从制度上、机制上进行明确。
(五)干部考核的导向不科学
长期以来,为改变落后生产力和贫困状况,各地以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相应地考核地方和部门领导绩效也以GDP增长率为主要指标。GDP增长的大小和快慢对干部的升迁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目前的考核方式下,各地区和部门努力发展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的成就既要体现在在实质上又要表现在形式上。不幸的是相当数量的领导常常更加注重形式,而无意或有意地忽略了内容实质。一些领导评价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发展状况时,也不适当地强调“一看大门,二看路,二看房屋,四看树”。正是在这种观点的引导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地区和单位争建大广场、兴建豪华办公大楼,超财力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手大脚花钱、超标准接待等现象。而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文化等方面投入不足的现象日益严重。这必然造成债务负担加重、唯上不为实、权力寻租和一任出成绩几任背包袱的现象。
二、“超财力”现象的治理对策
治理“超财力”现象需要标本兼治,既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又要从技术方法上着力。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应该加大改革力度,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定位政府职能
政府的职能定位应该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公民的文化道德素养相适应。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后期,政府在国家事务中的管理角色不仅不能减弱,而且要加强。这种加强并非主张政府职能要包办一切,而是强调政府在定位自身的职能时重点集中在提供法律法规体系和实施例外管理上。这要求国家针对各类组织和个人的一切行为都要制定完善的法律规范并严格实施。在法律的框架下凡是能够正常运行的,政府不必对行为主体进行干预,凡是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即例外事件,政府进行严格管理。因此,政府职能是制定规则并实施监管,这也包括为实现这两项职能所进行的技术性、制度性安排。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类型和方式,完全是由法律规定并经立法机构批准或授权。政府对竞争性领域的管理也是依法行事。判断政府的管理成果主要依靠政府履行职能时在法律的框架下是否运行有序和有效。当前,不仅超财力问题,而且环境问题、收入不平等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公民权力保障问题等,都与法律体系不完备和执行偏差来解释,其治理最终需要通过完善法律和严格的执法来规范。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避免发展的无序性和防止过热的发展冲动,按照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思路,制定发展战略,做好发展规划,并分步骤、分阶段地制定计划予以实施,力争实现既定目标。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在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改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社会治安,应对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事件,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提供就业和创业服务,救助低收入困难群众、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等方面重点投入;同时也要着力推进工商业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增强经济竞争力、提高创新能力上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这些工作繁重而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根据财力的可能性、技术的可靠性和其他资源的条件等,按照轻重缓急,分批分步骤地来实现。既要防止急躁冒进、脱离实际,又要防止消极懈怠、错失机遇。特别在涉及经济事务时,要扮演市场的监管者、公平道义主持者、竞争环境的维护者和工商业发展的服务者角色,而不是直接参与到具体的经济活动中。
(三)深化预算改革
通过预算改革,要求部门领导不仅没有钱不能开支,即使有钱,但是没有经过预算批准,也不能开支。如果用了、开支了,就是违法行为,就要受到责任追究和严厉的制裁。
为此,一要各级人大、政协等权力机构严把预算的审核批准关。从事前、事中和事后等重要环节入手,主动介入,加大审核力度,切实减少不合理开支,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迫切的方面。二要赋予人大、政协一定的预算否决权,彻底摆脱“橡皮图章”的不良形象,使行政部门和权力监督部门各施其责,确保预算编制更加客观、公正、科学。三是要明确超预算开支应承担的责任、应受到的惩处,对故意编制赤字预算、超财力建设、超预算办事行为要加大惩治力度。四是改革预算年度的起始和终止时间,使得预算的编制能够在充分酝酿、审议和磋商下不断修改,不断完善。五是公开预算编制和审核的整个过程,体现民主法治的精神。六是预算要将预算外资金、资产等全部包含,不允许有任何游离于预算之外的资金,切断账外账存在的理由。最后,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动态分析和监控,评价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资金使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并跟踪问效。
(四)优化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具有引导作用和激励作朋,科学制定干部考核体系有利于促使干部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关系、个人政绩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增长速度与发展后劲的关系等,有利于从源头上约束领导的“超财力”冲动。为此,在优化干部绩效考核指标方面,一要合理分配公共管理指标和经济管理指标的数量,既要设置考核发展或推进科教文卫事业、社会公平正义、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保障体系、贫困人员救助和公民参与政治事务等方面的指标,义要设置考核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指标。二要注重考核指标的稳定性、导向性。把分步骤、分阶段推进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突出出来。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内容和具体指标,赋予相应权重,确定考核体系。三是要体现公开、公正和公平的考核程序。根据实际分析、民主测评、听证和答辩等方式,对考核对象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意见。四是要规范考核结果的运用。对考核结果的使用要有明确的规定,要在干部选拔、奖励、培养等方面体现出来,以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者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绩效。
(五)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
当前要强调利益相关者监督的重要作用,突出利益相关者在监督中的核心地位。根据不同的利益源,利益相关者包括各级政府、部门、政党、社会团体、经济组织、各行业的从业者、社会公众乃至国际组织等等。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任何决策和行为必将引起利益在不同群体间的转移。实践证明,当一项政策或决策为一部分群体带来利益时,常常造成另外一些群体利益的损害,决策及其实施伴随着利益格局的变化。为此,在监督权力行使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畅通的渠道使不同利益者的意见、观点、看法、诉求和主张等能够通过有力的监督主体贯穿于决策和执行的主要环节。这些监督主体即可通过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力,也可通过法律允许的其他形式的监督活动、监督工具来体现,以此给权力行使者以有力的约束。只有突出利益相关者在监督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使监督活动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根除一切形式主义、华而不实的监管“做秀”,使监督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
[1]作者:(美)史考特·亚当斯译:吴学华郑国仪,预算膨胀与超支,中国计算机用户,2007.09.17第35期.
[2]杨广益,招待费超支问题审计刍议,现代审计与经济,2007年第6期.
[3]谢子远,从超预算收支看我国财政预算制度的优化,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年7月1日.
[4]崔治文、刘丽、周世香,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与规避,会计之友,2012年第3期中.
关键词:政府部门;超财力;治理
当前,一些政府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超财力”现象,具体表现为超标准花钱、超预算办事和超财力建设等。有的单位负债超过当年财力的一倍,有的负债甚至超过财力三倍以上。由于缺乏相应的措施化解债务,近年来这些巨额债务正以每年10%的幅度递增。超财力必然埋下债务危机的隐患,并带来消极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深入分析超财力现象的成冈,探讨治理对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一、“超财力”现象的成因
“超财力”现象产生的原冈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儿点:
(一)预算的软约束
虽然各级各部门都编制预算,但实际中并没有把预算真正作为法规看待。有些单位甚至有意突破预算,编制赤字预算。例如,某县从2008年开始,预算编制分为一般预算和超财力预算两大块。一般预算包括了基本财力,支出重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能够严格执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法律规定。超财力预算支出专项用于安排重点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扶持资金。2009年和2010年该县创造了两年超额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2亿元的“成绩”,顺利实现了超财力预算任务。正是这种超预算带来的实惠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这种现象相当普遍。赤字预算自然并非都能如愿从上级获得所需的资金,多数超财力最后留下了大批债务。再如,近年来国家预决算偏离度也很火,超收多,超支也多,虽然预算调整后收支基本平衡,但超支口子一开,对预算的严格执行构成了负面影响。按照现有的预算法,预算一经批准,就是法规,就要严格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和利益,这一规定未能严格执行。出现了超预算的责任者不仅没有受到追究,反而受到推崇的不正常现象。
(二)不切实际的发展观
一些经济条件较弱或贫困的地区和单位不切实际地强调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大规模地铺摊子、上项目,资金不足就乱集资、举债。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中,因急躁冒进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并不少见,教训十分深刻。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地方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自主权不断扩大,但是自我约束、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并没有成为主流,相反外延式发展带来的短期利益和实惠却被一些领导看重。经济发展偏快、趋热的状况像阴霾一样挥之不去。早儿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比较有利,吸引企业和政府更火规模地向经营性领域投资,以期获得更大的同报和更多的税收。近几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好,政府被迫扩大支出,刺激经济增长。实际上这种做法风险很大,透支了未来的发展潜力,结果必然产生大量呆账、坏账,加重了债务负担,引发债务危机由隐性走向显性。
(三)经济发展的行政主导方式
我国尽管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但是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尚不完善,实际工作中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仍然占有很大的成分。行政命令、行政干预成为解决经济问题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资源配置、行业垄断、价格管制、管理者任用等相当程度上由行政部门决定,这种以行政权力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既有权力集中、上下一致、调控直接、立竿见影等的有利一面,也有发展方式趋同、重复建设、管理方式生硬等的不利一面。因此,在地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当上级下达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任务时,经济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和部门可以完成、甚至超额完成;经济基础条件差的地区和部门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时,只能千方百计地动用各种资源,包括人量举债、卖地等非常规融资方式。
(四)政府的职能定位不明确
我国各级政府既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又要履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义务,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既要发展社会事业,如卫生改革、教育、科技、社保、支农等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又要发展经济,把资金投向生产性、竞争性、赢利性的工商业。前者容易形成刚性支出,即不论地区经济状况如何,一日.形成制度,就要无条件地执行福利待遇政策;后者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容易受到行业发展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两者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这无疑加大了政府的负担。由于政府职能的过分扩张,对资源的需求也将不断膨胀,资金不足就依靠集资、举债、卖地,由于房地产泡沫严重,政府又不得不限制其发展,卖地获取资金已经十分困难,这必然使地方债矛盾突出出来。或者,单位通过各种方式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的倾斜,这义引起各种不正之风,甚至引发腐败。“吃饭”和建设的关系协调不好,也就难免出现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用来扩大投资,以期获得更大的同报)、民众收入增长缓慢的现象。冈此,如何规范各级政府的职能权限,需要从制度上、机制上进行明确。
(五)干部考核的导向不科学
长期以来,为改变落后生产力和贫困状况,各地以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相应地考核地方和部门领导绩效也以GDP增长率为主要指标。GDP增长的大小和快慢对干部的升迁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目前的考核方式下,各地区和部门努力发展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的成就既要体现在在实质上又要表现在形式上。不幸的是相当数量的领导常常更加注重形式,而无意或有意地忽略了内容实质。一些领导评价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发展状况时,也不适当地强调“一看大门,二看路,二看房屋,四看树”。正是在这种观点的引导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地区和单位争建大广场、兴建豪华办公大楼,超财力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手大脚花钱、超标准接待等现象。而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文化等方面投入不足的现象日益严重。这必然造成债务负担加重、唯上不为实、权力寻租和一任出成绩几任背包袱的现象。
二、“超财力”现象的治理对策
治理“超财力”现象需要标本兼治,既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又要从技术方法上着力。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应该加大改革力度,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定位政府职能
政府的职能定位应该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公民的文化道德素养相适应。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后期,政府在国家事务中的管理角色不仅不能减弱,而且要加强。这种加强并非主张政府职能要包办一切,而是强调政府在定位自身的职能时重点集中在提供法律法规体系和实施例外管理上。这要求国家针对各类组织和个人的一切行为都要制定完善的法律规范并严格实施。在法律的框架下凡是能够正常运行的,政府不必对行为主体进行干预,凡是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即例外事件,政府进行严格管理。因此,政府职能是制定规则并实施监管,这也包括为实现这两项职能所进行的技术性、制度性安排。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类型和方式,完全是由法律规定并经立法机构批准或授权。政府对竞争性领域的管理也是依法行事。判断政府的管理成果主要依靠政府履行职能时在法律的框架下是否运行有序和有效。当前,不仅超财力问题,而且环境问题、收入不平等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公民权力保障问题等,都与法律体系不完备和执行偏差来解释,其治理最终需要通过完善法律和严格的执法来规范。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避免发展的无序性和防止过热的发展冲动,按照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思路,制定发展战略,做好发展规划,并分步骤、分阶段地制定计划予以实施,力争实现既定目标。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在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改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社会治安,应对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事件,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提供就业和创业服务,救助低收入困难群众、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等方面重点投入;同时也要着力推进工商业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增强经济竞争力、提高创新能力上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这些工作繁重而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根据财力的可能性、技术的可靠性和其他资源的条件等,按照轻重缓急,分批分步骤地来实现。既要防止急躁冒进、脱离实际,又要防止消极懈怠、错失机遇。特别在涉及经济事务时,要扮演市场的监管者、公平道义主持者、竞争环境的维护者和工商业发展的服务者角色,而不是直接参与到具体的经济活动中。
(三)深化预算改革
通过预算改革,要求部门领导不仅没有钱不能开支,即使有钱,但是没有经过预算批准,也不能开支。如果用了、开支了,就是违法行为,就要受到责任追究和严厉的制裁。
为此,一要各级人大、政协等权力机构严把预算的审核批准关。从事前、事中和事后等重要环节入手,主动介入,加大审核力度,切实减少不合理开支,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迫切的方面。二要赋予人大、政协一定的预算否决权,彻底摆脱“橡皮图章”的不良形象,使行政部门和权力监督部门各施其责,确保预算编制更加客观、公正、科学。三是要明确超预算开支应承担的责任、应受到的惩处,对故意编制赤字预算、超财力建设、超预算办事行为要加大惩治力度。四是改革预算年度的起始和终止时间,使得预算的编制能够在充分酝酿、审议和磋商下不断修改,不断完善。五是公开预算编制和审核的整个过程,体现民主法治的精神。六是预算要将预算外资金、资产等全部包含,不允许有任何游离于预算之外的资金,切断账外账存在的理由。最后,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动态分析和监控,评价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资金使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并跟踪问效。
(四)优化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具有引导作用和激励作朋,科学制定干部考核体系有利于促使干部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关系、个人政绩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增长速度与发展后劲的关系等,有利于从源头上约束领导的“超财力”冲动。为此,在优化干部绩效考核指标方面,一要合理分配公共管理指标和经济管理指标的数量,既要设置考核发展或推进科教文卫事业、社会公平正义、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保障体系、贫困人员救助和公民参与政治事务等方面的指标,义要设置考核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指标。二要注重考核指标的稳定性、导向性。把分步骤、分阶段推进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突出出来。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内容和具体指标,赋予相应权重,确定考核体系。三是要体现公开、公正和公平的考核程序。根据实际分析、民主测评、听证和答辩等方式,对考核对象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意见。四是要规范考核结果的运用。对考核结果的使用要有明确的规定,要在干部选拔、奖励、培养等方面体现出来,以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者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绩效。
(五)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
当前要强调利益相关者监督的重要作用,突出利益相关者在监督中的核心地位。根据不同的利益源,利益相关者包括各级政府、部门、政党、社会团体、经济组织、各行业的从业者、社会公众乃至国际组织等等。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任何决策和行为必将引起利益在不同群体间的转移。实践证明,当一项政策或决策为一部分群体带来利益时,常常造成另外一些群体利益的损害,决策及其实施伴随着利益格局的变化。为此,在监督权力行使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畅通的渠道使不同利益者的意见、观点、看法、诉求和主张等能够通过有力的监督主体贯穿于决策和执行的主要环节。这些监督主体即可通过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力,也可通过法律允许的其他形式的监督活动、监督工具来体现,以此给权力行使者以有力的约束。只有突出利益相关者在监督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使监督活动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根除一切形式主义、华而不实的监管“做秀”,使监督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
[1]作者:(美)史考特·亚当斯译:吴学华郑国仪,预算膨胀与超支,中国计算机用户,2007.09.17第35期.
[2]杨广益,招待费超支问题审计刍议,现代审计与经济,2007年第6期.
[3]谢子远,从超预算收支看我国财政预算制度的优化,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年7月1日.
[4]崔治文、刘丽、周世香,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与规避,会计之友,2012年第3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