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古诗的屋檐下》是诗人马利军对古诗词的解读集。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具体处境、文化素养等因素,以变化多样的文体形式为载体,对33首古诗词进行再创造的解读,思维活跃、古今对接、标题新颖、观点独到,带给读者贴近心灵的别样享受。
【关键词】马利军 ; 古诗解读 ; 评析
【中图分类号】G229.27;H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36-01
诗人马利军《在中国古诗的屋檐下》是令人耳目一新、阅读体验奇妙的一部作品。作者以古今传诵、耳熟能详、清新雅丽的名篇佳作为赏读对象,以诗意浪漫、引人想象的小标题为提领,以精灵般变化多端、创意非凡的文体形式为载体,以现实生活、人生体验与古诗诗心相揉合为灵魂,以诗人特有的视角和语言,从“诗文本”本身出发,与古诗诗心交流、碰撞、论争,给予读者贴近心灵的别样享受。解读中既有通俗、流畅、温暖的可读性,又有哲理阐释蕴含其间,既保持原诗的氛围和意味,又揉入作者的生命经验与感受思考,读者读来如沐春风,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掩卷之后,意犹未尽。
一、思维开放,观点独到,与今人商榷
阅读此书最大的兴奋点,就是作者思维开放,观点独到。作者不囿于哪怕是几乎公认的已成定论的说法,在前人思考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甚至提出质疑,勇于说出自己的新观点。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历来大都认为是柳宗元想借寒江独钓图,表达自己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官至偏远地区,却依然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傲岸性格及人格形象。作者却提出“毕竟,‘独’只是一个数的概念,却不是精神上的概念。”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至永州任司马,此时的他是孤独的。但到永州后,远离朝廷和官场的险恶势力,开始与身边的土地和百姓有了鱼水一样的共同命运。后改贬至柳州任刺史,他兴办教育,推广医学,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此时蓑笠翁的心中就不可能有寒冷的感觉或概念,蓑笠翁的内心是平静、自在的。”作者的结论是“简洁画面的背后并不一定是孤独”,另辟蹊径,观点独到。
二、古今对接,时空穿越,与先人促膝
此书最打动笔者的是,作者的解读拉近了古诗和今人以及当下时代的距离。33篇短文多半谈及作者本人经历,并从中抽取出与古诗人相同的体验、相似的情感、相类的所处环境,设法达成与古诗意境的契合,从而产生共鸣。
1.穿越:由今到古
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平凡之事,总能使他以不同的方式联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古诗,如“在我家乡黄河口,我常常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看那满天星斗。……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我喜欢一个人到附近走走转转,……鄂尔多斯草原上,……当我抬起头的时候,我面对的天空总是巨大的,而我总是显得特别地小、特别地孤单。”(《浩大的宇宙让我们无助》)这是作者对孤独的把握和体会,由相似的体验引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者千方百计调动自己生命历程中体会过的孤独,极力在心灵上贴近千年前的陳子昂,并联系其当时的处境解读这首诗,真可谓息息相通,心心相印。由于作者的勾连,读者也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古诗人迷茫悲怆之情,深感古诗离我们并不遥远。
这样的解读,由当代到古代,由作者到古诗人,今古相通,极易引起读者的欣赏注意,展开想象与联想,引发共鸣,完成自我净化,实现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格之目的。
2.穿越:由古到今
例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中,“……我只感觉,这千年前的《浣溪沙》像是专门写给我的。”这篇小文字数本就不多,几乎一半的文字,作者用来写自己记忆深处的旧日亭台——多年前的宿舍门前的一个荒芜的花园,一个人在花园里走走转转,看花开花落,燕子飞回,心中那种怅然若失的伤无以言表。笔者认为,在每个人记忆的深处,也应该有过这样的花园、类似的旧日亭台,它们可能是不同形式的存在,但岁月流失的感伤与哀愁却是古今相通。这样的赏读,多了份真情实感,少了些客观分析,由古到今,古诗在现实中复活,古今融通,借今赏古,时空距离不再遥远,情感没有老去,反而历久弥新,让人回味无穷。
三、标题新颖,形式多样,与古诗对话
1.精彩诗意的文章标题
看书先看目录,标题吸引人就成功了一半。此书计33个标题,个个美妙精彩,令人回味,原因有四:其一,紧扣被解读的诗人及作品构思标题,主旨突出;其二,文学色彩浓郁,诗意盎然;其三,富于想象空间,唯美浪漫;其四,引发意味明显,开启思考。如解读《诗经》中《蒹葭》篇,用的标题是《从伊人开始》,解读《十亩之间》用的标题是《在远古的田野上》,解读《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用的标题是《当游子的背影越来越远》,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再如《生命在西部狂舞》(解读王翰《凉州词》)、《溪上青青草》(解读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读之欣喜、愉悦、美好之情顿生,兴致倍增,总觉得标题后应该是大大的冒号,有许多话在后面,又觉得应该是长长的省略号,有许多话作者还没说完。
2.创意多样的文体形式
此书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极富创意的多样的写作样式,几乎每篇都采用不同的文体形式,这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又一个阅读兴奋点。
33篇短文,采用了多种文体形式,有学术笔法、戏剧笔法,有对话式、独白式、词典释义式、主题词式、导游式,甚至还有以原诗为基础抒写新诗的形式,写作样式多变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例如:《心灵深处的雷声》一文,解读孟浩然的《留别王维》,采用的是学术笔法。《七八五年和一九九0年》一文,运用的是戏剧笔法。解读李白《将进酒》的《把万古长愁酿成一杯酒》用的是对话式。《从“诗雄”到“诗佛”》(解读王维《使至塞上》)是独白式写作样式。《寻找同一个月亮》(解读张九龄《望月怀远》)用的是词典释义式。《从伊人开始》、《江南的烟雨中》(解读杜牧《江南春》)用的是主题词式。而《走进<滁州西涧>之中的“西涧”》又用了导游式笔法,最后,还有一种以原诗为基础抒写新诗的写作形式,如《最好的诗歌是黄河》(解读王之涣《登鹳雀楼》)、《羁旅之愁的数学公式》(解读张继《枫桥夜泊》),后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套用从《枫桥夜泊》中推演出的数学公式,仿写了两首,其一:远方+孤驼+胡杨林+井架灯火=对愁眠。塔里木河+大油田+夜半琴声=满沙山。
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具体处境、文化素养等因素,通过想象和联想,对诗歌的形象进行加工、补充,使之成为自己头脑中生动丰满的艺术形象,这就是再创造活动,马利军的《在中国古诗的屋檐下》就是对诗歌“再创造”最好的实践和最完美的诠释。
【关键词】马利军 ; 古诗解读 ; 评析
【中图分类号】G229.27;H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36-01
诗人马利军《在中国古诗的屋檐下》是令人耳目一新、阅读体验奇妙的一部作品。作者以古今传诵、耳熟能详、清新雅丽的名篇佳作为赏读对象,以诗意浪漫、引人想象的小标题为提领,以精灵般变化多端、创意非凡的文体形式为载体,以现实生活、人生体验与古诗诗心相揉合为灵魂,以诗人特有的视角和语言,从“诗文本”本身出发,与古诗诗心交流、碰撞、论争,给予读者贴近心灵的别样享受。解读中既有通俗、流畅、温暖的可读性,又有哲理阐释蕴含其间,既保持原诗的氛围和意味,又揉入作者的生命经验与感受思考,读者读来如沐春风,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掩卷之后,意犹未尽。
一、思维开放,观点独到,与今人商榷
阅读此书最大的兴奋点,就是作者思维开放,观点独到。作者不囿于哪怕是几乎公认的已成定论的说法,在前人思考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甚至提出质疑,勇于说出自己的新观点。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历来大都认为是柳宗元想借寒江独钓图,表达自己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官至偏远地区,却依然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傲岸性格及人格形象。作者却提出“毕竟,‘独’只是一个数的概念,却不是精神上的概念。”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至永州任司马,此时的他是孤独的。但到永州后,远离朝廷和官场的险恶势力,开始与身边的土地和百姓有了鱼水一样的共同命运。后改贬至柳州任刺史,他兴办教育,推广医学,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此时蓑笠翁的心中就不可能有寒冷的感觉或概念,蓑笠翁的内心是平静、自在的。”作者的结论是“简洁画面的背后并不一定是孤独”,另辟蹊径,观点独到。
二、古今对接,时空穿越,与先人促膝
此书最打动笔者的是,作者的解读拉近了古诗和今人以及当下时代的距离。33篇短文多半谈及作者本人经历,并从中抽取出与古诗人相同的体验、相似的情感、相类的所处环境,设法达成与古诗意境的契合,从而产生共鸣。
1.穿越:由今到古
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平凡之事,总能使他以不同的方式联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古诗,如“在我家乡黄河口,我常常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看那满天星斗。……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我喜欢一个人到附近走走转转,……鄂尔多斯草原上,……当我抬起头的时候,我面对的天空总是巨大的,而我总是显得特别地小、特别地孤单。”(《浩大的宇宙让我们无助》)这是作者对孤独的把握和体会,由相似的体验引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者千方百计调动自己生命历程中体会过的孤独,极力在心灵上贴近千年前的陳子昂,并联系其当时的处境解读这首诗,真可谓息息相通,心心相印。由于作者的勾连,读者也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古诗人迷茫悲怆之情,深感古诗离我们并不遥远。
这样的解读,由当代到古代,由作者到古诗人,今古相通,极易引起读者的欣赏注意,展开想象与联想,引发共鸣,完成自我净化,实现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格之目的。
2.穿越:由古到今
例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中,“……我只感觉,这千年前的《浣溪沙》像是专门写给我的。”这篇小文字数本就不多,几乎一半的文字,作者用来写自己记忆深处的旧日亭台——多年前的宿舍门前的一个荒芜的花园,一个人在花园里走走转转,看花开花落,燕子飞回,心中那种怅然若失的伤无以言表。笔者认为,在每个人记忆的深处,也应该有过这样的花园、类似的旧日亭台,它们可能是不同形式的存在,但岁月流失的感伤与哀愁却是古今相通。这样的赏读,多了份真情实感,少了些客观分析,由古到今,古诗在现实中复活,古今融通,借今赏古,时空距离不再遥远,情感没有老去,反而历久弥新,让人回味无穷。
三、标题新颖,形式多样,与古诗对话
1.精彩诗意的文章标题
看书先看目录,标题吸引人就成功了一半。此书计33个标题,个个美妙精彩,令人回味,原因有四:其一,紧扣被解读的诗人及作品构思标题,主旨突出;其二,文学色彩浓郁,诗意盎然;其三,富于想象空间,唯美浪漫;其四,引发意味明显,开启思考。如解读《诗经》中《蒹葭》篇,用的标题是《从伊人开始》,解读《十亩之间》用的标题是《在远古的田野上》,解读《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用的标题是《当游子的背影越来越远》,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再如《生命在西部狂舞》(解读王翰《凉州词》)、《溪上青青草》(解读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读之欣喜、愉悦、美好之情顿生,兴致倍增,总觉得标题后应该是大大的冒号,有许多话在后面,又觉得应该是长长的省略号,有许多话作者还没说完。
2.创意多样的文体形式
此书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极富创意的多样的写作样式,几乎每篇都采用不同的文体形式,这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又一个阅读兴奋点。
33篇短文,采用了多种文体形式,有学术笔法、戏剧笔法,有对话式、独白式、词典释义式、主题词式、导游式,甚至还有以原诗为基础抒写新诗的形式,写作样式多变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例如:《心灵深处的雷声》一文,解读孟浩然的《留别王维》,采用的是学术笔法。《七八五年和一九九0年》一文,运用的是戏剧笔法。解读李白《将进酒》的《把万古长愁酿成一杯酒》用的是对话式。《从“诗雄”到“诗佛”》(解读王维《使至塞上》)是独白式写作样式。《寻找同一个月亮》(解读张九龄《望月怀远》)用的是词典释义式。《从伊人开始》、《江南的烟雨中》(解读杜牧《江南春》)用的是主题词式。而《走进<滁州西涧>之中的“西涧”》又用了导游式笔法,最后,还有一种以原诗为基础抒写新诗的写作形式,如《最好的诗歌是黄河》(解读王之涣《登鹳雀楼》)、《羁旅之愁的数学公式》(解读张继《枫桥夜泊》),后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套用从《枫桥夜泊》中推演出的数学公式,仿写了两首,其一:远方+孤驼+胡杨林+井架灯火=对愁眠。塔里木河+大油田+夜半琴声=满沙山。
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具体处境、文化素养等因素,通过想象和联想,对诗歌的形象进行加工、补充,使之成为自己头脑中生动丰满的艺术形象,这就是再创造活动,马利军的《在中国古诗的屋檐下》就是对诗歌“再创造”最好的实践和最完美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