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读题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学生顺利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应认真培养学生主动读题的习惯,教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并经常进行阅读练习,以达到降低学生错误率,提高正确率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读题;培养
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犯错误的部分原因通常是他们不真正理解问题,而不是他们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一线老师,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作业纠正和学生指导中遇到这种现象。除了养成按时听课和完成作业的习惯外,还应养成主动读题的习惯,不断提高孩子的数学素养,这也是数学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阅读数学教科书,理解和积累数学的通用叙事语言
语文教学要求学生需要多读,数学也是一样的,多读教科书中的问题、公式、概念,自然会形成一些数学上的语言习惯。而且,该教材是许多专家学者经过研究总结的文本和模式,是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因此,学生应阅读教科书并接受这些经典数学语言的启发。当然,最好是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并帮助他们的孩子及时解释一些困难的词语或句子。早上阅读时,数学老师还可以带学生阅读教科书,并以积累一些数学问题的语言,从而形成对数学科目的语言的理解。如果可以总结出一类问题的模型,当然效果会更好。因此,数学学科与汉语学科相同,要积累一定数量的数学语言,可以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更有助于正确地解决问题。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养成学生认真阅读问题的良好习惯
当学生在脑海中已经具备了部分数学语言的意识之后,便会着重培养学生养成阅读问题的习惯。在语言教学中要求学生很快阅读,最好能快速的读题,数学很多语言是高度概括、凝结。很多词语包含的含义很深度也很广,需要学生彻底理解,甚至有时只是一个字的差异,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不同。比如,一根绳子长40米,用完3/4米后,还剩几米? 一根绳子长40米,使用3/4后,还剩几米?仅遗漏了一个词,问题的含义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完全不同。第二件事:遇到一个关键句子,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重复理解,这个句子意味着什么。逐步清晰,准确地理解,使学生模糊的思路更加清晰。最后,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此类问题。小学生的特点是,老师的指挥棒在哪里?他们只是跟随而已,没有太多的自我反省。这表明它们具有很高的延展性,是教师培训和培养他们的重要机会,只要长期坚持不懈,学生自然养成习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他们就可以正确回答问题,至少可以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三、养成逆向思维的思维习惯
有些问题中通常存在多个条件,学生对如何使用这些条件解决问题感到困惑。我们可以试着引导学生学习逆向思维,从问题开始寻找所需条件,获得解决问题的清晰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向学生介绍逆向思维的方法,引导他们养成根据问题寻找条件的思维习惯,从而过滤掉多余的内容,并在最短的時间内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由于养成思想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需要长期坚持下去。
四、反复阅读,训练学生理顺关系思维
学生必须正确理解问题中的数学术语。例如比……多”、“比……少”、“倍”、 “平均”等数学用语,如果学生对这些术语没有正确的理解,他们将无法为了理顺关联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阻止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因此,用数学术语揭示问题中的定量关系的关键句应引导学生反复思考问题,了解其真实含义,并为正确解决问题铺平道路。此外,在通常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比……多”、“比……少”、“……是……的几倍?”、“……的几倍是……”、类型的题时,教师都让学生把 “比……多”、“比……少” 、“……是……的几倍?”、“……的几倍是……”经过变化,使得更容易理解。通过数学语言的交流,不仅可以减少对题目的错误理解,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和灵活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教师对“平均分”的含义进行解释和论证,然后要求学生示范和陈述平均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阅读条件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能力问题。
五、一些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1.采取措施使学生意识到认真阅读问题的必要性
我们的老师还可以结合教科书的知识有意设计一些陷阱问题,让学生认识到阅读主题和意义的价值。例如,在练习应用题问题时,我们使用A3纸来写下带有大量文字的问题。但是,我们在第七个问题中设计了一个句子:“如果您已经完成了前六个问题,那么后面的问题将不用做”结果部分认真地将问题读完的学生会早早的做完了,有一部分孩子一直在努力解题,最后所有人都笑了起来,老师趁机教育。还可以给一年级的学生出这种找规律的题,比如,10+ 1 = 11、10 + 2 = 12、10 + 3 = 13、10 + 4 = 14、10 + 7 =()。在平时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进度,利用部分时间练习这种类型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阅读问题的必要性。
2.比较分析,寻找关键词
由于我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我对数学语言之美的精炼、准确,、概括感到惊讶。一个词语,两个词语包含的含义非常丰富,您可以深刻领会到浓厚的文字感觉,所以首先让学生学会咬文嚼词。在教授“轴对称图”的概念时,将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称为轴对称图。“完全重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说:“上下左右相同。”在这一点上,学生可能会实际体验并掌握重叠的含义。其次,更多地利用对比,找到同一点,找到差异,准确理解其含义。1)数字a是数字b的百分之几? 2)b中a的百分比是多少? 3)高于b的百分比是多少? 4)b小于a的百分比是多少?要求学生找出相似之处。同时,让学生体验更多,“是”和“否”有什么区别?“更多”和“更少”有什么区别?
六、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问题不是整体教学,但是很关键的环节,是学生顺利解决问题的前提。由于许多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育者很容易忽略和忘记这一点,从而导致大量学生在作业或考试中犯错。但是只要我们的老师要求学生阅读更多的材料,养成学生阅读主题的习惯,并教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经常进行阅读训练,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可以降低学生解决问题的错误率,提高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黎宇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素质教育论坛月刊, 2010(8):86-86.
[2]张秋凤.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读题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13(21):290-290.
[3]沈见涛.小学数学教学中读题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J].考试周刊, 2018(24):96-96.
关键词:数学教学;读题;培养
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犯错误的部分原因通常是他们不真正理解问题,而不是他们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一线老师,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作业纠正和学生指导中遇到这种现象。除了养成按时听课和完成作业的习惯外,还应养成主动读题的习惯,不断提高孩子的数学素养,这也是数学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阅读数学教科书,理解和积累数学的通用叙事语言
语文教学要求学生需要多读,数学也是一样的,多读教科书中的问题、公式、概念,自然会形成一些数学上的语言习惯。而且,该教材是许多专家学者经过研究总结的文本和模式,是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因此,学生应阅读教科书并接受这些经典数学语言的启发。当然,最好是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并帮助他们的孩子及时解释一些困难的词语或句子。早上阅读时,数学老师还可以带学生阅读教科书,并以积累一些数学问题的语言,从而形成对数学科目的语言的理解。如果可以总结出一类问题的模型,当然效果会更好。因此,数学学科与汉语学科相同,要积累一定数量的数学语言,可以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更有助于正确地解决问题。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养成学生认真阅读问题的良好习惯
当学生在脑海中已经具备了部分数学语言的意识之后,便会着重培养学生养成阅读问题的习惯。在语言教学中要求学生很快阅读,最好能快速的读题,数学很多语言是高度概括、凝结。很多词语包含的含义很深度也很广,需要学生彻底理解,甚至有时只是一个字的差异,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不同。比如,一根绳子长40米,用完3/4米后,还剩几米? 一根绳子长40米,使用3/4后,还剩几米?仅遗漏了一个词,问题的含义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完全不同。第二件事:遇到一个关键句子,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重复理解,这个句子意味着什么。逐步清晰,准确地理解,使学生模糊的思路更加清晰。最后,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此类问题。小学生的特点是,老师的指挥棒在哪里?他们只是跟随而已,没有太多的自我反省。这表明它们具有很高的延展性,是教师培训和培养他们的重要机会,只要长期坚持不懈,学生自然养成习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他们就可以正确回答问题,至少可以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三、养成逆向思维的思维习惯
有些问题中通常存在多个条件,学生对如何使用这些条件解决问题感到困惑。我们可以试着引导学生学习逆向思维,从问题开始寻找所需条件,获得解决问题的清晰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向学生介绍逆向思维的方法,引导他们养成根据问题寻找条件的思维习惯,从而过滤掉多余的内容,并在最短的時间内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由于养成思想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需要长期坚持下去。
四、反复阅读,训练学生理顺关系思维
学生必须正确理解问题中的数学术语。例如比……多”、“比……少”、“倍”、 “平均”等数学用语,如果学生对这些术语没有正确的理解,他们将无法为了理顺关联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阻止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因此,用数学术语揭示问题中的定量关系的关键句应引导学生反复思考问题,了解其真实含义,并为正确解决问题铺平道路。此外,在通常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比……多”、“比……少”、“……是……的几倍?”、“……的几倍是……”、类型的题时,教师都让学生把 “比……多”、“比……少” 、“……是……的几倍?”、“……的几倍是……”经过变化,使得更容易理解。通过数学语言的交流,不仅可以减少对题目的错误理解,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和灵活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教师对“平均分”的含义进行解释和论证,然后要求学生示范和陈述平均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阅读条件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能力问题。
五、一些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1.采取措施使学生意识到认真阅读问题的必要性
我们的老师还可以结合教科书的知识有意设计一些陷阱问题,让学生认识到阅读主题和意义的价值。例如,在练习应用题问题时,我们使用A3纸来写下带有大量文字的问题。但是,我们在第七个问题中设计了一个句子:“如果您已经完成了前六个问题,那么后面的问题将不用做”结果部分认真地将问题读完的学生会早早的做完了,有一部分孩子一直在努力解题,最后所有人都笑了起来,老师趁机教育。还可以给一年级的学生出这种找规律的题,比如,10+ 1 = 11、10 + 2 = 12、10 + 3 = 13、10 + 4 = 14、10 + 7 =()。在平时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进度,利用部分时间练习这种类型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阅读问题的必要性。
2.比较分析,寻找关键词
由于我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我对数学语言之美的精炼、准确,、概括感到惊讶。一个词语,两个词语包含的含义非常丰富,您可以深刻领会到浓厚的文字感觉,所以首先让学生学会咬文嚼词。在教授“轴对称图”的概念时,将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称为轴对称图。“完全重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说:“上下左右相同。”在这一点上,学生可能会实际体验并掌握重叠的含义。其次,更多地利用对比,找到同一点,找到差异,准确理解其含义。1)数字a是数字b的百分之几? 2)b中a的百分比是多少? 3)高于b的百分比是多少? 4)b小于a的百分比是多少?要求学生找出相似之处。同时,让学生体验更多,“是”和“否”有什么区别?“更多”和“更少”有什么区别?
六、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问题不是整体教学,但是很关键的环节,是学生顺利解决问题的前提。由于许多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育者很容易忽略和忘记这一点,从而导致大量学生在作业或考试中犯错。但是只要我们的老师要求学生阅读更多的材料,养成学生阅读主题的习惯,并教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经常进行阅读训练,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可以降低学生解决问题的错误率,提高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黎宇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素质教育论坛月刊, 2010(8):86-86.
[2]张秋凤.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读题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13(21):290-290.
[3]沈见涛.小学数学教学中读题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J].考试周刊, 2018(24):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