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和有效教学指导下,各个学校都在进行着课程改革。但现实情况是呼声高效果低,重视理论学习,忽视课堂实践;口头上是课程改革,实际上是应试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说与做不统一,教学方法单一,不关注学生,课堂上只是自己传授知识,忽视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忽视学生知识的建构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教改。随着改革的深入,理论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成为了最为突出的问题。
课改究竟怎样改,怎样的课改才是高质量的课改,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课改之初,我们紧跟时代潮流,立足校本研究,大力开展课程改革,并将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提出的“双线六步教学法”渐趋成熟。现将我们的经验总结如下,请同仁们提出批评意见。
首先,我们聘请知名教育专家作讲座,提升自身的理论高度,组织学科专家,探索课改下的教学常规,课改后教案怎样写,课怎样上,作业怎样批改才有效等问题。针对一些教师抄优秀教案、抄教学参考的情况,我们改革了教案,创建了“西郊中学活页教案”。活页教案把教师教案有效地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模块,这样从教案的书写上有效地确保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其次,我们实行了集体备课活动,集中教学智慧,优化学习资源,与学生一起创造高效率学习的课堂。利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来引导课堂教学的方向,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利用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研究促使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利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利用“课后反思”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使“学识”与“兴趣”在课堂上得到同步提升,使“智慧”与“情感”在课堂上得到同步积累。
通过两年的积累,我们逐步形成了富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双线六步”教学法。
“双线六步”教学法,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一分为二,分为学的活动和教的活动两条线,各自包括六个步骤,符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问题”认知规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第一步:师“问题导学”——生“自学释疑”。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省悟,为课堂师生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学生在“问题”导引下,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情境; 第二步:生“思考生疑”——师“了解学情”。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学教材,通过迁移、同化等方式用已有知识不能解决现学中问题,产生新疑问。教师参与课前自学活动,对有价值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类,生成课堂教学目标;第三步:师“情境导入”——生“入境生趣”。教师针对学生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和自学时未生成而又必须掌握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法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第四步:生“合作释疑”——师“点难拨疑”。学生讨论学习,完成教师的设疑和自己生疑部分。通过合作展示环节,让学生基本掌握知识的要点、重点、难点,领悟新知识的基本内容。教师要有目的、有策划地讲评。精讲、点拨学生不能解决的难点、疑点、易混淆点。对学生生疑和讨论过程中可能生成的问题,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备课中问题多备,讲课中问题选讲)。教师在“点拨”的同时,可通过“以问促思”、“以问促问”,促进学生再思再问;第五步:生“评估拓展”——师“整理知识”。学生按教师提示或设计进行思考、练习或研究,自我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形成技能。“评估拓展”的过程也是 “解难”的过程,追寻新问题的过程。教师设计评估拓展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梯度,比预习时设计的问题难度要大,要分层次供学生选做(必做题,选做题)。主要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留作学生课后练习。教师在回顾学生小组学习和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对该节课知识的应用规律、与上下章节知识的联系或解题基本思路、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明白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第六步:生“迁移创新”——师“反思教学”。学生掌握教师探索归纳出的新知识、新方法。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真正 “举一反三”。“迁移创新”的过程也是“迁移自问”的过程,在“迁移创新”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回顾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排除思维障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反省自己的教学过程,分析成功和不足的原因,面对新的问题,提出假说,并力求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检验假说,通过不断实践,促进自己“学会教学”。
“双线六步教学法”强化定向、注重内化、关注发展设计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双线六步教学法”遵循的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问题” 的认知规律。把“问”贯穿于教学的起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实施“双线六步教学法”教学的核心,形成迁移创新能力,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追求的最高境界。运用这一模式时要正确处理自主与指导的关系、拓展与务本的关系、基本模式与变式的关系、模式步骤之间的关系、教师问题预设与学生生成的关系。建立师生关系、师生文化,使学生的探究热情、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要注意训练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尽可能借助电教媒体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学,在愉快中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然、和谐、健康、主动地全面发展。
从2008年初,我们首先在语文和物理学科个别教师教学中积极实践和探索。在语文课中,教师首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学生预习思考问题,以周作业的方式发给学生,确保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再根据学生疑难问题设计课堂导入。教师备课,以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和重点问题为主,环环相扣,设计出问题学生讨论后作答,哪些问题需要教师对文本简单分析后归纳整理,哪些问题需要课堂拓展。在此基础上,双向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名篇《荷塘月色》中,学生对作者的思路很难把握,经过备课组探讨,一改过去“环形”结构理解,设计课堂导入:人在郁闷、心烦的时候,常常以什么方式来排遣郁闷,从烦恼中解脱自己?通过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对身边人的观察了解,一般学生都能归纳出:改变环境——改变心境;改变心境——改变心绪。而这两点恰恰就是朱自清先生在“颇不宁静”下采用的改变心情的方法。这个问题的设计,既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也贴近了作者,最终找到《荷塘月色》的思路和结构。在物理教学中,根据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问题,列举现实中存在的物理现象,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首先感悟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然后再以问题为主,开展双向教学。课后,教师在学生作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本节课写出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优缺点,特别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促进自己“学会教学”。
经过实践,我们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变化、新的收获。
第一,课堂改变了。一是课堂观念变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和相关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改理念开始为大家所接受,并自然地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更多转向学生课堂行为表现,关注他们的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二是课堂气氛变了。大多数教师能运用激励性言语来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会赞赏学生,课堂气氛显得民主、和谐、宽松。课堂教学中“意外”很多,没有“预约”的精彩也很多,课堂教学已不是纯预设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了。课堂里的笑声多了,话语多了,争吵多了,人的情感不再被课堂的氛围束缚得平静无波。三是学习方式变了。大多数学生已从传统学习方式逐步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师生成长了。一是教师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得到锻炼,能较好应用新理论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气氛更加和谐。一大批优秀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科骨干,成为课改带头人。有多人先后在市级赛课中获奖,在国家、省、市报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各级获奖论文几十篇。二是学生成长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浓厚了,个性得到了发展。两年来先后有10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第三,学校发展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使学校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肯定,社会声誉不断提高,我校先后指导了秦岭中学、华兴中学、陕柴中学顺利完成了标准化高中创建,先后有咸阳四中、杨凌中学、周至中学等十多所高中来我校参观学习。通过课改,学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晰,办学特色进一步凸现,办学成果进一步丰硕。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双线六步教学法,在重视动态生成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等进行了有机统一。当然,我们的“双线六步教学法”还处在不断探索完善阶段,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的备课量过大;学校的经费投入难以保障等。不过,改革需要的是尝试,需要的是在实践中完善,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双线六步教学法会更加完善,并得到推广。(作者单位陕西省兴平市西郊高级中学)责任编辑杨博
课改究竟怎样改,怎样的课改才是高质量的课改,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课改之初,我们紧跟时代潮流,立足校本研究,大力开展课程改革,并将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提出的“双线六步教学法”渐趋成熟。现将我们的经验总结如下,请同仁们提出批评意见。
首先,我们聘请知名教育专家作讲座,提升自身的理论高度,组织学科专家,探索课改下的教学常规,课改后教案怎样写,课怎样上,作业怎样批改才有效等问题。针对一些教师抄优秀教案、抄教学参考的情况,我们改革了教案,创建了“西郊中学活页教案”。活页教案把教师教案有效地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模块,这样从教案的书写上有效地确保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其次,我们实行了集体备课活动,集中教学智慧,优化学习资源,与学生一起创造高效率学习的课堂。利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来引导课堂教学的方向,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利用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研究促使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利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利用“课后反思”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使“学识”与“兴趣”在课堂上得到同步提升,使“智慧”与“情感”在课堂上得到同步积累。
通过两年的积累,我们逐步形成了富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双线六步”教学法。
“双线六步”教学法,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一分为二,分为学的活动和教的活动两条线,各自包括六个步骤,符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问题”认知规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第一步:师“问题导学”——生“自学释疑”。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省悟,为课堂师生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学生在“问题”导引下,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情境; 第二步:生“思考生疑”——师“了解学情”。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学教材,通过迁移、同化等方式用已有知识不能解决现学中问题,产生新疑问。教师参与课前自学活动,对有价值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类,生成课堂教学目标;第三步:师“情境导入”——生“入境生趣”。教师针对学生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和自学时未生成而又必须掌握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法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第四步:生“合作释疑”——师“点难拨疑”。学生讨论学习,完成教师的设疑和自己生疑部分。通过合作展示环节,让学生基本掌握知识的要点、重点、难点,领悟新知识的基本内容。教师要有目的、有策划地讲评。精讲、点拨学生不能解决的难点、疑点、易混淆点。对学生生疑和讨论过程中可能生成的问题,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备课中问题多备,讲课中问题选讲)。教师在“点拨”的同时,可通过“以问促思”、“以问促问”,促进学生再思再问;第五步:生“评估拓展”——师“整理知识”。学生按教师提示或设计进行思考、练习或研究,自我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形成技能。“评估拓展”的过程也是 “解难”的过程,追寻新问题的过程。教师设计评估拓展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梯度,比预习时设计的问题难度要大,要分层次供学生选做(必做题,选做题)。主要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留作学生课后练习。教师在回顾学生小组学习和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对该节课知识的应用规律、与上下章节知识的联系或解题基本思路、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明白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第六步:生“迁移创新”——师“反思教学”。学生掌握教师探索归纳出的新知识、新方法。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真正 “举一反三”。“迁移创新”的过程也是“迁移自问”的过程,在“迁移创新”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回顾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排除思维障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反省自己的教学过程,分析成功和不足的原因,面对新的问题,提出假说,并力求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检验假说,通过不断实践,促进自己“学会教学”。
“双线六步教学法”强化定向、注重内化、关注发展设计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双线六步教学法”遵循的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问题” 的认知规律。把“问”贯穿于教学的起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实施“双线六步教学法”教学的核心,形成迁移创新能力,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追求的最高境界。运用这一模式时要正确处理自主与指导的关系、拓展与务本的关系、基本模式与变式的关系、模式步骤之间的关系、教师问题预设与学生生成的关系。建立师生关系、师生文化,使学生的探究热情、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要注意训练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尽可能借助电教媒体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学,在愉快中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然、和谐、健康、主动地全面发展。
从2008年初,我们首先在语文和物理学科个别教师教学中积极实践和探索。在语文课中,教师首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学生预习思考问题,以周作业的方式发给学生,确保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再根据学生疑难问题设计课堂导入。教师备课,以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和重点问题为主,环环相扣,设计出问题学生讨论后作答,哪些问题需要教师对文本简单分析后归纳整理,哪些问题需要课堂拓展。在此基础上,双向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名篇《荷塘月色》中,学生对作者的思路很难把握,经过备课组探讨,一改过去“环形”结构理解,设计课堂导入:人在郁闷、心烦的时候,常常以什么方式来排遣郁闷,从烦恼中解脱自己?通过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对身边人的观察了解,一般学生都能归纳出:改变环境——改变心境;改变心境——改变心绪。而这两点恰恰就是朱自清先生在“颇不宁静”下采用的改变心情的方法。这个问题的设计,既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也贴近了作者,最终找到《荷塘月色》的思路和结构。在物理教学中,根据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问题,列举现实中存在的物理现象,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首先感悟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然后再以问题为主,开展双向教学。课后,教师在学生作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本节课写出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优缺点,特别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促进自己“学会教学”。
经过实践,我们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变化、新的收获。
第一,课堂改变了。一是课堂观念变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和相关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改理念开始为大家所接受,并自然地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更多转向学生课堂行为表现,关注他们的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二是课堂气氛变了。大多数教师能运用激励性言语来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会赞赏学生,课堂气氛显得民主、和谐、宽松。课堂教学中“意外”很多,没有“预约”的精彩也很多,课堂教学已不是纯预设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了。课堂里的笑声多了,话语多了,争吵多了,人的情感不再被课堂的氛围束缚得平静无波。三是学习方式变了。大多数学生已从传统学习方式逐步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师生成长了。一是教师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得到锻炼,能较好应用新理论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气氛更加和谐。一大批优秀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科骨干,成为课改带头人。有多人先后在市级赛课中获奖,在国家、省、市报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各级获奖论文几十篇。二是学生成长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浓厚了,个性得到了发展。两年来先后有10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第三,学校发展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使学校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肯定,社会声誉不断提高,我校先后指导了秦岭中学、华兴中学、陕柴中学顺利完成了标准化高中创建,先后有咸阳四中、杨凌中学、周至中学等十多所高中来我校参观学习。通过课改,学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晰,办学特色进一步凸现,办学成果进一步丰硕。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双线六步教学法,在重视动态生成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等进行了有机统一。当然,我们的“双线六步教学法”还处在不断探索完善阶段,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的备课量过大;学校的经费投入难以保障等。不过,改革需要的是尝试,需要的是在实践中完善,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双线六步教学法会更加完善,并得到推广。(作者单位陕西省兴平市西郊高级中学)责任编辑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