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加强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530505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思维训练 培养 创新意识 潜能 探索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创造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显著标志之一。人的创造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为了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发成就意识,让学生把发表见解看作自己的成就;把解决矛盾,探索新知作为科学的尝试,让他们始终处于探索的最佳状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胸中腾起求知和创造的火焰。
  
  二、鼓励质疑,以疑引趣
  
  “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题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引起探索新知识的动机,让学生在好奇心和思维创新意识的欲望下解决问题。
  
  三、挖掘学生创造潜能,放手让学生探索创造
  
  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正确的学生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明白,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平等地对待学生,加强思维训练,做学生探求真理的引路人。教师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力戒”重结论,轻过程”和机械套用解题模式现象,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大胆实践,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动手的机会,树立他们创造的信心,给学生注入发展创造的”兴奋剂”,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四、注重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学生直觉思维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心态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前,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识。学生能独立发现,教师决不暗示。教师可有目的引导学生从不会思考到多思多虑,从思路受阻到另辟蹊径。在思维方法上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知识不断深化和发展,学生思维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原型启发、类比和逆向思维等方法,使学生获得新的闪念。在问题百思不解时,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推测或大胆设想,在此基础上可能会出现启发性的灵感,导致问题的解决。这种训练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学生一旦产生顿悟,出现灵感,就会“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产生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乐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郓城县双桥乡房集小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