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媒合作“一三一”育人模式,是基于地方高校转型下的传媒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该模式积极引入校媒合作项目,强调以项目制为载体,行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完成传媒类专业链与产业链、实训课程与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最终实现从学生实训作品到传媒产品的转变。该模式对地方高校传媒类专业面向行业与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一专多能型传媒人才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地方高校 转型发展 传媒专业 校企合作 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9-0084-05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传媒类专业是较早践行校媒合作的专业,应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传媒行业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特色及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构建针对性强、应用性强、适宜行业需求的全新育人模式,培养出大批具有较强行业知识、熟悉业界行情、具有熟练专业技能、能够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指出“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①,核心内容就集中于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方面。2015年,《教育部 國家发改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确定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相关问题,指出“不断完善促进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院校设置、招生计划、拨款制度、学校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招生考试制度等重点难点领域的改革”②。文件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重塑,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指明了一条可以探索的发展道路。从外力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发生着改变,即对应用型传媒人才的需求进一步细化;从行业本身来看,传媒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导致专业技术的发展及更新换代更加迅速。
近年来,我国新闻传媒类院校都在不断探索和构建与传媒机构、传媒业界的合作模式和机制,挖掘合作潜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传媒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媒体配合型”“联合培养型”“双向交流型”等几种类型,这些模式得到了国内众多新闻传媒类院校的广泛认可,并且在推行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例如,复旦大学2002年就与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建新闻学院;汕头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合作办学,从专业设置到课程建设采用“密苏里方法”,为学生提供真正由新闻媒体和战略传播机构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中的实用性实操培训。其他诸如“订单式”“捆绑式”“零对接”等校企合作,其形式趋于多样化,合作主体趋于多元化,合作内容也更加丰富。而文章提出的“一三一”育人模式,就是在校媒合作的基础上适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型教改模式。
所谓的“一三一”育人模式,即“一载体,三对接,一实现”,以合作项目为载体,完成传媒类专业链与传媒产业链、课程内容与传媒行业标准、实训过程与影视产品生产过程的对接,最终实现学生课内作业→实践作品→影视产品的跨越。“一三一”育人模式基于校企合作,依托于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行业学院等平台,通过教师挂职、行业课程、合办栏目等途径,形成“以项目为纽带,以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行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全过程教学方法改革,做到理论教学案例化、课内实践教学任务化、课外实践教学项目化,同时实施多样化的考试评价方式,推动学生从“完成课内作业”到“创作实践作品”,再到“将作品转化为产品”的三个层次的飞跃。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必然是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因此更需要以地方需求为培养目标和方向。校方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传媒行业标准,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在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框架中,增加学生行业实践内容的学习环节,让学生在不断贴近行业需求和标准的同时,更准确地找到专业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方向。
一、“一载体”——以项目为载体,构建新闻传媒类专业协同育人新模式
将真实项目引入实践教学平台,将地方主流媒体和传媒机构引进校园,共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以项目为纽带、以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育人模式,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进行真实项目操作训练,实现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的无缝对接。校内产学研合作平台则以工作室、创新创业平台、创客空间、大学生产业园区等不同形式运行,由政府和高校提供场地和基本办公设施,由企业提供设备和启动项目,逐步建成集学生实践、员工培训、师资培养、教学改革、技术服务、科技创新为一体的校媒共赢的大学生实践教学平台。这些实践平台的建设,可以给学生提供“第二课堂”和集中实践教学的真实平台,给缺乏行业经历的专业教师提供顶岗锻炼的机会,使师生了解传媒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和企业也可以实战项目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组建业界专家、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专业团队,在实战中提高,在提高中获益。
二、“三对接”——专业链与产业链、实训课程与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三对接”其实是实践教学活动与行业需求的全面对接。在实践教学平台中,运作方式按市场化运行,由企业或传媒机构引入或校企合作共同申报项目,由企业派出项目负责人,和专业指导教师共同进行项目监督和管理。管理组通过模拟招聘,在应聘学生中选择适合本项目的人员加以业务培训,组成项目小组,以小组协作的项目任务驱动模式,使学生实训与行业标准密切对接,并打破专业限制,各专业优势互补,形成团队合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媒体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在真实项目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对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才会有更真切的认知。
项目运作中,企业提供资金和设备,高校提供场地和智力人力支持。项目结束后,直接产生经济效应,企业可受益,而高校则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与行业的深度合作,使专业链能有效对接产业链,使得高校实践教学的行业针对性和指向性更强,实训过程直接成为产品生产过程。其具体运作模式如下图。 建立合理、科学的行业评价体系,是整个实践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鼓励全员拍摄,成品以竞标的形式,通过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评价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以确保实践教学能够实现目标,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下遴选出满足行业需求的社会产品。行业评价体系对指导教师有严格的岗位职责要求和评价标准,对学生有明确的课业要求,并对其综合表现严格管理,不以任何理由降低评价标准,实践成果的采纳及评价以竞标的形式,质高者中,确保产品质量。只有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以行业标准要求实训过程,使实训过程不脱离生产实际,能够满足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三对接”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关键性问题:
(一)根据传媒行业需求,构建多模块应用型课程体系
地方普通高校与地处中心城市的国家重点高校不同,国家重点高校主要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而地方普通高校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就传媒类专业的主要服务面向而言,省级以下的地市、县级广播电视行业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受制于人员编制,他们更需要的是集采、写、编、评、摄、播于一体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此,培养特长突出、技能全面的一专多能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传媒类专业的主要目标。所以,要建立由校内专家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让媒体和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据此完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方式改革,共同构建行之有效、针对性强的校外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学生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过程,真正培养出适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传媒人才。
“理论模块(基础理论课程) 实践模块(课内外实践操作) 实战模块(项目实训)”③是多模块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该架构强调进一步提升项目实训内容在整体课程中的比重,根据行业标准,建立新的实践课程评价体系,强化对学生实践创新环节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上,根据行业需求,建立传媒类学科群,完成专业与专业、校内与校际、高校与媒体、高校与企业资源的共享;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以校企合作项目为抓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项目主持、目标设定、内容策划、过程监控、效果评价为任务,真正完成师生角色的转变。
多模块应用型课程体系是指在符合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前提下,对原有的“理论 实践”传统授课模式进行改革,建立“理论体系、实践应用、岗位技能”多模块并行的传媒类应用课程体系,即以校企(媒)合作为切入点,针对行业需求,以“项目制”代入法,建立基础实训、综合实训和创新实训相结合的实训课程體系,强调不同年级实训课程的递接性和延续性,强调不同年级、专业的有机融合;建立全新的学科体系,构建适应行业需要的专业基础、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得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间、年级间、学期间、课程间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支撑,互为补足,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适合行业岗位的多方面需求;强调课堂学习、第二课堂,集中实践环节、社团活动、学科竞赛等对接行业活动,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使得校园文化活动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强,真正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文化内涵深厚、艺术素养突出、现代传播技能精湛、特长突出、技能全面的一专多能型传媒人才。
(二)结合传媒行业需求,大力推进毕业设计改革
将项目引入毕业设计,是实现“三对接”的有效途径。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科学的毕业设计既能巩固学生整个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也能检验学生的策划、创意和设计等实践能力,更能全方位锻炼学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能力培养于一体的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最终检验。新闻传媒类专业实践性很强,只有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媒体运作的先进理念相结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不断推进,鼓励学生在实践教育基地、校企合作平台实习实训中完成实践类作品作为毕业设计作品,或者毕业设计优秀作品直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推荐到传媒机构公开播出,已成为当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常态。毕业设计改革,为学生实现从“完成课内作业”到“创作实践作品”,继而“将作品转化为产品”的三个层次的飞跃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具体操作中,为保障毕业设计的质量,避免学生突击完成毕业作品,校方应鼓励学生从企事业单位、地方媒体、传媒机构征集实际的选题,由学生组成团队或者独立完成。以校企合作项目为平台,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将传媒类专业综合能力素质要求整合在毕业设计的完成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选题策划能力、文稿撰写能力、实践创作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系统认知能力的综合要求,同时强调实践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校园生活与社会活动的对接,使得毕业作品真正成为行业产品。
三、“一实现”——作业到产品的飞跃
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新闻传媒类专业的师生不仅可以获得来自一线创作的宝贵经验,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企业直接对接,可以完成从理论讲授与学习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授课内容,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跨越,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服务于地方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做好充足的准备。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之后,针对新闻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本文提出适合传媒类专业特点的“理论教学案例化、实践教学任务化、课外实践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即基础理论课程采取目标教学与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内实践教学鼓励实行项目式、开放式教学,带领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课外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引进项目课程教学,将实际工作过程、职业活动的真实场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原有教材按学科理论体系构架教学内容体系的传统,按照岗位能力和实践操作规范需要,重构教学内容体系。比如,在“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按照岗位能力要求及实践创作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史论”部分采用分组学习方式,学生讲述史论内容,教师补充点评,打破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践内容分为课堂实践、校内见习和课外实践三个环节,按照纪录片创作的要求,课堂实践环节模拟策划、采访和拍摄等过程,现场指导讲授策划和采访技巧,指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摄像机、灯光等专业设备;校内见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创作校园短片,教师在实际拍片过程中指导学生的创作,并检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课外实践由学生自组团队,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践操作规范需要,创作一个符合行业标准的纪录片作品,鼓励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实现从“完成课内作业”到“创作实践作品”,继而“将作品转化为产品”的三个层次的飞跃。
[关键词]地方高校 转型发展 传媒专业 校企合作 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9-0084-05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传媒类专业是较早践行校媒合作的专业,应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传媒行业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特色及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构建针对性强、应用性强、适宜行业需求的全新育人模式,培养出大批具有较强行业知识、熟悉业界行情、具有熟练专业技能、能够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指出“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①,核心内容就集中于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方面。2015年,《教育部 國家发改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确定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相关问题,指出“不断完善促进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院校设置、招生计划、拨款制度、学校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招生考试制度等重点难点领域的改革”②。文件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重塑,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指明了一条可以探索的发展道路。从外力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发生着改变,即对应用型传媒人才的需求进一步细化;从行业本身来看,传媒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导致专业技术的发展及更新换代更加迅速。
近年来,我国新闻传媒类院校都在不断探索和构建与传媒机构、传媒业界的合作模式和机制,挖掘合作潜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传媒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媒体配合型”“联合培养型”“双向交流型”等几种类型,这些模式得到了国内众多新闻传媒类院校的广泛认可,并且在推行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例如,复旦大学2002年就与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建新闻学院;汕头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合作办学,从专业设置到课程建设采用“密苏里方法”,为学生提供真正由新闻媒体和战略传播机构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中的实用性实操培训。其他诸如“订单式”“捆绑式”“零对接”等校企合作,其形式趋于多样化,合作主体趋于多元化,合作内容也更加丰富。而文章提出的“一三一”育人模式,就是在校媒合作的基础上适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型教改模式。
所谓的“一三一”育人模式,即“一载体,三对接,一实现”,以合作项目为载体,完成传媒类专业链与传媒产业链、课程内容与传媒行业标准、实训过程与影视产品生产过程的对接,最终实现学生课内作业→实践作品→影视产品的跨越。“一三一”育人模式基于校企合作,依托于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行业学院等平台,通过教师挂职、行业课程、合办栏目等途径,形成“以项目为纽带,以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行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全过程教学方法改革,做到理论教学案例化、课内实践教学任务化、课外实践教学项目化,同时实施多样化的考试评价方式,推动学生从“完成课内作业”到“创作实践作品”,再到“将作品转化为产品”的三个层次的飞跃。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必然是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因此更需要以地方需求为培养目标和方向。校方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传媒行业标准,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在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框架中,增加学生行业实践内容的学习环节,让学生在不断贴近行业需求和标准的同时,更准确地找到专业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方向。
一、“一载体”——以项目为载体,构建新闻传媒类专业协同育人新模式
将真实项目引入实践教学平台,将地方主流媒体和传媒机构引进校园,共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以项目为纽带、以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育人模式,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进行真实项目操作训练,实现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的无缝对接。校内产学研合作平台则以工作室、创新创业平台、创客空间、大学生产业园区等不同形式运行,由政府和高校提供场地和基本办公设施,由企业提供设备和启动项目,逐步建成集学生实践、员工培训、师资培养、教学改革、技术服务、科技创新为一体的校媒共赢的大学生实践教学平台。这些实践平台的建设,可以给学生提供“第二课堂”和集中实践教学的真实平台,给缺乏行业经历的专业教师提供顶岗锻炼的机会,使师生了解传媒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和企业也可以实战项目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组建业界专家、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专业团队,在实战中提高,在提高中获益。
二、“三对接”——专业链与产业链、实训课程与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三对接”其实是实践教学活动与行业需求的全面对接。在实践教学平台中,运作方式按市场化运行,由企业或传媒机构引入或校企合作共同申报项目,由企业派出项目负责人,和专业指导教师共同进行项目监督和管理。管理组通过模拟招聘,在应聘学生中选择适合本项目的人员加以业务培训,组成项目小组,以小组协作的项目任务驱动模式,使学生实训与行业标准密切对接,并打破专业限制,各专业优势互补,形成团队合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媒体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在真实项目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对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才会有更真切的认知。
项目运作中,企业提供资金和设备,高校提供场地和智力人力支持。项目结束后,直接产生经济效应,企业可受益,而高校则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与行业的深度合作,使专业链能有效对接产业链,使得高校实践教学的行业针对性和指向性更强,实训过程直接成为产品生产过程。其具体运作模式如下图。 建立合理、科学的行业评价体系,是整个实践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鼓励全员拍摄,成品以竞标的形式,通过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评价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以确保实践教学能够实现目标,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下遴选出满足行业需求的社会产品。行业评价体系对指导教师有严格的岗位职责要求和评价标准,对学生有明确的课业要求,并对其综合表现严格管理,不以任何理由降低评价标准,实践成果的采纳及评价以竞标的形式,质高者中,确保产品质量。只有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以行业标准要求实训过程,使实训过程不脱离生产实际,能够满足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三对接”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关键性问题:
(一)根据传媒行业需求,构建多模块应用型课程体系
地方普通高校与地处中心城市的国家重点高校不同,国家重点高校主要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而地方普通高校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就传媒类专业的主要服务面向而言,省级以下的地市、县级广播电视行业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受制于人员编制,他们更需要的是集采、写、编、评、摄、播于一体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此,培养特长突出、技能全面的一专多能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传媒类专业的主要目标。所以,要建立由校内专家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让媒体和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据此完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方式改革,共同构建行之有效、针对性强的校外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学生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过程,真正培养出适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传媒人才。
“理论模块(基础理论课程) 实践模块(课内外实践操作) 实战模块(项目实训)”③是多模块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该架构强调进一步提升项目实训内容在整体课程中的比重,根据行业标准,建立新的实践课程评价体系,强化对学生实践创新环节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上,根据行业需求,建立传媒类学科群,完成专业与专业、校内与校际、高校与媒体、高校与企业资源的共享;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以校企合作项目为抓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项目主持、目标设定、内容策划、过程监控、效果评价为任务,真正完成师生角色的转变。
多模块应用型课程体系是指在符合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前提下,对原有的“理论 实践”传统授课模式进行改革,建立“理论体系、实践应用、岗位技能”多模块并行的传媒类应用课程体系,即以校企(媒)合作为切入点,针对行业需求,以“项目制”代入法,建立基础实训、综合实训和创新实训相结合的实训课程體系,强调不同年级实训课程的递接性和延续性,强调不同年级、专业的有机融合;建立全新的学科体系,构建适应行业需要的专业基础、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得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间、年级间、学期间、课程间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支撑,互为补足,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适合行业岗位的多方面需求;强调课堂学习、第二课堂,集中实践环节、社团活动、学科竞赛等对接行业活动,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使得校园文化活动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强,真正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文化内涵深厚、艺术素养突出、现代传播技能精湛、特长突出、技能全面的一专多能型传媒人才。
(二)结合传媒行业需求,大力推进毕业设计改革
将项目引入毕业设计,是实现“三对接”的有效途径。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科学的毕业设计既能巩固学生整个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也能检验学生的策划、创意和设计等实践能力,更能全方位锻炼学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能力培养于一体的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最终检验。新闻传媒类专业实践性很强,只有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媒体运作的先进理念相结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不断推进,鼓励学生在实践教育基地、校企合作平台实习实训中完成实践类作品作为毕业设计作品,或者毕业设计优秀作品直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推荐到传媒机构公开播出,已成为当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常态。毕业设计改革,为学生实现从“完成课内作业”到“创作实践作品”,继而“将作品转化为产品”的三个层次的飞跃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具体操作中,为保障毕业设计的质量,避免学生突击完成毕业作品,校方应鼓励学生从企事业单位、地方媒体、传媒机构征集实际的选题,由学生组成团队或者独立完成。以校企合作项目为平台,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将传媒类专业综合能力素质要求整合在毕业设计的完成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选题策划能力、文稿撰写能力、实践创作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系统认知能力的综合要求,同时强调实践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校园生活与社会活动的对接,使得毕业作品真正成为行业产品。
三、“一实现”——作业到产品的飞跃
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新闻传媒类专业的师生不仅可以获得来自一线创作的宝贵经验,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企业直接对接,可以完成从理论讲授与学习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授课内容,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跨越,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服务于地方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做好充足的准备。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之后,针对新闻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本文提出适合传媒类专业特点的“理论教学案例化、实践教学任务化、课外实践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即基础理论课程采取目标教学与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内实践教学鼓励实行项目式、开放式教学,带领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课外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引进项目课程教学,将实际工作过程、职业活动的真实场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原有教材按学科理论体系构架教学内容体系的传统,按照岗位能力和实践操作规范需要,重构教学内容体系。比如,在“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按照岗位能力要求及实践创作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史论”部分采用分组学习方式,学生讲述史论内容,教师补充点评,打破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践内容分为课堂实践、校内见习和课外实践三个环节,按照纪录片创作的要求,课堂实践环节模拟策划、采访和拍摄等过程,现场指导讲授策划和采访技巧,指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摄像机、灯光等专业设备;校内见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创作校园短片,教师在实际拍片过程中指导学生的创作,并检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课外实践由学生自组团队,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践操作规范需要,创作一个符合行业标准的纪录片作品,鼓励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实现从“完成课内作业”到“创作实践作品”,继而“将作品转化为产品”的三个层次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