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该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自主的学习场所,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强调的:“要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动手,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
关键词:“行知”理论; 区域活动; 幼儿;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095-001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区域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和工作性质的游戏,它是一种个别化、开放式、自主性的活动,为幼儿自发学习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条件,又渗透教育的目的要求。区域活动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作为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游戏,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活动,是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学习,而且面对丰富的活动内容,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自由选择,主动学习。
一、主动参与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提倡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口、眼、手,在亲自感知、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强调了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手是人重要的感觉器官,让孩子多动手,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层提供活动材料,调动起幼儿主动操作的兴趣,使材料吸引幼儿,满足幼儿动手的需要。如有的材料蕴涵着很多的关系,可以激发幼儿积极探索;有的材料可变性强,幼儿可以一物多用,有利于活动的深入;有的材料新颖有趣,能吸引幼儿注意,延长幼儿的活动时间。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自由的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进行活动,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既获得了经验,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如在巧手坊的活动中,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种颜色、粗细的绒线,花篮模型,操作纸、胶水、小剪刀等材料,供幼儿进行操作。当孩子们看到色彩鲜艳的绒线都很喜欢,有的选了长绒线打结变成绳圈,和朋友玩“翻绳”游戏;有的拿着绒线卷毛线;有的拿在手里搓着玩,玩的兴致很高。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表现的很主动,注意力集中,通过利用绒线操作,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感受到了快乐,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二、言语激发中提升想象绘画能力
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因此,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把绘画活动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显得十分必要。在区域活动里进行绘画活动,不但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还能自由地选择绘画的工具、方法等,同时也有利于老师根据幼儿的绘画水平做针对性的指导。“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运用语言给予幼儿相应的指导,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通过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让幼儿扩展思路,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从而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如在绘画太阳时,老师通过提问“太阳的颜色都是红色的吗?”“小朋友们在玩吹泡泡时看到太阳光还有哪些颜色呢?”“那太阳的脸是什么样子的呢?和我们的小脸一样吗?”帮助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图画,绘画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宽松氛围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而区域活动为幼儿创造了最有意义、最真实的语言实践环境,让幼儿在活动区中用语言解决诸多问题,能有效激发幼儿使用语言的积极性。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自在地交谈、娱乐,完全没了课堂上的拘束和害怕,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地与同伴交往,性格内向的孩子也会情不自禁地开口说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根据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结合幼儿的特点以及发展的需要,我们在班级中设置了图书漂流站,投放了一定数量的故事书、图片、操作材料。在图书漂流站,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创编、续编故事,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及人物间的关系。琦琦、蕊蕊、彤彤和欣欣选择了图书漂流站活动,每人手里拿了几个指偶娃娃,面对面坐在一起,一边操作一边讲述,在讲述中,孩子们运用了“五彩缤纷、奇怪、可能……所以……”等词。而彤彤和欣欣两人则戴着头饰表演故事,她们一边表演,一边讲述故事对话,表达故事内容,在情景交融的意境中,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交流合作中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区域活动中,幼儿是愉悦的、轻松的,他们不断与人、事物打交道,不断传达、接收同伴的信息,幼儿之间相互交往、学习。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也就是主张幼儿教幼儿。在区域游动中,幼儿乐于交往,而且这种交往是积极的、气氛是愉悦的,能更好地促进幼儿间的情感,幼儿可以充分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成功与失败中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从而不断学习并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建筑院活动中,小建筑师们兴趣高昂的忙碌着,雄雄一个人忙碌着造房子,平平和亮亮一起造公园。勤勤看着忙碌的雄雄、平平和亮亮,对着大家说:“我们一起来造公园吧,我们自己造手里的积木都不够了。”接着大家把刚搭好的公园推倒了,一起建造公园。他们先用长条积木围公园的围墙,由于拼接的长条过长,桌子上明显放不下了,拼接出来的长条几次掉到地上。几个孩子相互商量了一下,平平走到图书吧里,向经理借了一张桌子回来拼在一起,这次搭公园的地方大了很多,几个人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座漂亮的公园就造好了,几个孩子兴奋的向大家介绍着自己建造的公园,不多时,其他区域的孩子都来参观他们建造的公园。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孩子们互相商量、交流、合作,彼此之间的交往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交往的能力在其中得到了发展。
幼儿在开放式的区域游戏环境中,“眼睛、头脑、双手、嘴巴”都得到了解放。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我们要充分挖掘区域活动的教育作用,将“行知”理论渗透于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手脑并用”,快乐、自主地活动,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行知”理论; 区域活动; 幼儿;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095-001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区域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和工作性质的游戏,它是一种个别化、开放式、自主性的活动,为幼儿自发学习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条件,又渗透教育的目的要求。区域活动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作为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游戏,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活动,是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学习,而且面对丰富的活动内容,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自由选择,主动学习。
一、主动参与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提倡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口、眼、手,在亲自感知、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强调了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手是人重要的感觉器官,让孩子多动手,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层提供活动材料,调动起幼儿主动操作的兴趣,使材料吸引幼儿,满足幼儿动手的需要。如有的材料蕴涵着很多的关系,可以激发幼儿积极探索;有的材料可变性强,幼儿可以一物多用,有利于活动的深入;有的材料新颖有趣,能吸引幼儿注意,延长幼儿的活动时间。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自由的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进行活动,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既获得了经验,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如在巧手坊的活动中,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种颜色、粗细的绒线,花篮模型,操作纸、胶水、小剪刀等材料,供幼儿进行操作。当孩子们看到色彩鲜艳的绒线都很喜欢,有的选了长绒线打结变成绳圈,和朋友玩“翻绳”游戏;有的拿着绒线卷毛线;有的拿在手里搓着玩,玩的兴致很高。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表现的很主动,注意力集中,通过利用绒线操作,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感受到了快乐,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二、言语激发中提升想象绘画能力
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因此,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把绘画活动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显得十分必要。在区域活动里进行绘画活动,不但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还能自由地选择绘画的工具、方法等,同时也有利于老师根据幼儿的绘画水平做针对性的指导。“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运用语言给予幼儿相应的指导,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通过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让幼儿扩展思路,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从而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如在绘画太阳时,老师通过提问“太阳的颜色都是红色的吗?”“小朋友们在玩吹泡泡时看到太阳光还有哪些颜色呢?”“那太阳的脸是什么样子的呢?和我们的小脸一样吗?”帮助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图画,绘画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宽松氛围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而区域活动为幼儿创造了最有意义、最真实的语言实践环境,让幼儿在活动区中用语言解决诸多问题,能有效激发幼儿使用语言的积极性。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自在地交谈、娱乐,完全没了课堂上的拘束和害怕,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地与同伴交往,性格内向的孩子也会情不自禁地开口说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根据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结合幼儿的特点以及发展的需要,我们在班级中设置了图书漂流站,投放了一定数量的故事书、图片、操作材料。在图书漂流站,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创编、续编故事,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及人物间的关系。琦琦、蕊蕊、彤彤和欣欣选择了图书漂流站活动,每人手里拿了几个指偶娃娃,面对面坐在一起,一边操作一边讲述,在讲述中,孩子们运用了“五彩缤纷、奇怪、可能……所以……”等词。而彤彤和欣欣两人则戴着头饰表演故事,她们一边表演,一边讲述故事对话,表达故事内容,在情景交融的意境中,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交流合作中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区域活动中,幼儿是愉悦的、轻松的,他们不断与人、事物打交道,不断传达、接收同伴的信息,幼儿之间相互交往、学习。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也就是主张幼儿教幼儿。在区域游动中,幼儿乐于交往,而且这种交往是积极的、气氛是愉悦的,能更好地促进幼儿间的情感,幼儿可以充分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成功与失败中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从而不断学习并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建筑院活动中,小建筑师们兴趣高昂的忙碌着,雄雄一个人忙碌着造房子,平平和亮亮一起造公园。勤勤看着忙碌的雄雄、平平和亮亮,对着大家说:“我们一起来造公园吧,我们自己造手里的积木都不够了。”接着大家把刚搭好的公园推倒了,一起建造公园。他们先用长条积木围公园的围墙,由于拼接的长条过长,桌子上明显放不下了,拼接出来的长条几次掉到地上。几个孩子相互商量了一下,平平走到图书吧里,向经理借了一张桌子回来拼在一起,这次搭公园的地方大了很多,几个人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座漂亮的公园就造好了,几个孩子兴奋的向大家介绍着自己建造的公园,不多时,其他区域的孩子都来参观他们建造的公园。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孩子们互相商量、交流、合作,彼此之间的交往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交往的能力在其中得到了发展。
幼儿在开放式的区域游戏环境中,“眼睛、头脑、双手、嘴巴”都得到了解放。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我们要充分挖掘区域活动的教育作用,将“行知”理论渗透于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手脑并用”,快乐、自主地活动,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