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涌动理性思辨的激情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u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語文考试之后,我发现学生现代文阅读的得分率偏低。之后我找学生谈话,了解到有的同学对文章是似懂非懂,所以尽管答案写了很多,但是都没有答到点子上。为什么学生学了那么多年的语文,读高二了,连一篇文章都读不懂?
  反思这个问题,我觉得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而高考语文不仅仅是考查一个人在语文学习上认真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一个人思维的深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学习上的悟性。
  高二学生有独立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对阅读较复杂的议论文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在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案例描述与分析】
  针对这类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呢?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下面用几个教学片断来展示理性思辨的语文教学效果。
  片断一: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掘写作技巧。
  如在请学生找出文中关于刘和珍的事迹并概括刘和珍的形象之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并讨论: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写人的文章。鲁迅先生没有详写刘和珍的生平,也没有详写惨案的本身,人物形象却可亲、可敬,关键是作者写出了人物的个性。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请讨论作者运用的手法。
  学生在自己思考并和周围同学讨论之后,自己归纳出了以下几点:
  (1)选取有意义的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
  (2)善于抓细节。如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3)运用人物的肖像描写。
  (4)运用反衬手法。如用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5)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思想深刻,感情强烈。
  我没有把答案直接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在此基础上做必要的点拨、提示。让学生去发现,而不是轻易奉送结论,这样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得来的写作技巧比老师反复强调的效果要好得多。这就是学生的悟性。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给学生讨论的空间,学生的悟性就在这样静静地思考和热烈地辩论中获得了。如果时间充裕,也可以让学生做一个片断的写作练习,如《父亲(母亲)的背影》、《某某老师走上讲台时》、《同桌写作业时》,或者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写人记事的随笔。
  片断二:
  总结时,用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引起学生有深度的思考。
  在本篇教学的最后,我请学生谈谈对课文倒数第二段中一个句子的理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这个问题有点难度,需要几个学生补充回答和老师的点拨,最后师生一起得出这样的答案:作者在这里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似人非人”的世上有许多是“暂得偷生”的“庸人”,但他们也将从烈士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地去斗争、前进!
  我把这个答案作为了全文的总结。接下来,我抛出了一个拓展问题,而这个拓展问题让整篇课文的教学在高潮之中结束:
  民国时期的那种黑暗统治看起来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这样的流血斗争看来也离我们很遥远。那我们今天还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很有现实意义。现在这个社会也有很多黑暗的现实,可是我们现在的中国人大多数依然是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庸人”,包括我自己也觉得我是这类庸人。我们能明辨是非,但是却没有敢于斗争的勇气、没有敢于反抗的行动,我们大多数人只是追求“暂得偷生”。
  还有一位同学举了例子:最近美国一些示威者在纽约发起“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每天在华尔街附近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华尔街金融机构的贪婪腐败。在中国人民被高房价、高医疗、高教育三座大山重压,但是只能听见民间抱怨和网上的评论,缺少了像美国一样自由的呼声和实质的反抗运动。这一方面是社会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鲁迅笔下的中国“庸人”太多,缺少反抗精神的原因。
  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远超出了我的预料,这样的两个答案稍微组合一下就是一篇很精彩的时事评论。在语文教学中找到一个能触及学生阅读中的疑问又能直达教学目标的切入点,那么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这样学生的深度思维也就得到了真正的培养。
  【案例反思】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好课文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找到一个既能触及学生阅读中的疑问又能直达教学目标的切入点,设置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在提出问题之后,要给学生思考时间和讨论空间,在学生深入思考、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做必要的点拨、提示,让学生去发现,而不要轻易说出结论。课堂上我们可以适当地拓展,但重点应立足于文本本身。课文是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借鉴成功写作方法的好教材,备课时应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往往重难点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思考人生百态,让语文课堂涌动起理性思辨的激情,这是语文人文性价值的终极体现,也是语文课堂应努力追求的目标。
其他文献
考察近年来在中考记叙文阅读题部分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失分最多的是深层含义类题目。深层含义类题目包括这样几种题型:(1)分析重点字词的深层含义。(2)分析文章中标题的深层含义;(3)分析文章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中考命题者习惯在这些题上拉开考生分数的差距,因此此类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往往不能确定答题的方向,不知道如何答题,导致答非所问。  一  中考大纲中有一条要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
摘 要: 1912—1919年是一个终结与开端的历史过渡时代,而在这个阶段的《玉梨魂》也同样地体现着文学上的历史过渡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思想意旨,来探讨《玉梨魂》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探讨当时社会现实新旧变更在小说文本中的折射问题。  关键词: 小说《玉梨魂》 历史过渡 艺术表现形式 思想意旨    一、引言  《玉梨魂》是民初销量最大的一部小说,这篇小说在1912年时先在《民权报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着重阐述了“现实的个人”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并指出这一理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 前提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  首先,《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的写作是革命实践提出的新要求。与工人运动日益密切的联系,并因而产生的以科学理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并逐步深入人心的大好形势下,初中语文教科研工作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新型教育理念得到层层贯彻落实,方法手段得到不断改进并在努力创新之中。广大教师更是热情迸发、激情四射,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积极寻找创改工作的最佳切入点和有效环节,为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效开足马力、扬鞭奋蹄。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质量 教改创新    教育教学
摘 要: 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广告用语须简洁、生动、形象、富于感情色彩和感染力。因此广告英语与普通英语有着较大的区别。在词汇使用方面,广告采取的是“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广告英语 用词手段 简洁 生动 形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对外经济交往的迅速加深与扩大,出口广告已逐渐发展成为企业促进出口销售、开拓海外市场的一个主要手段;相应的,外国广告的
一、背景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新课程给予的自由可以让学生激发无限的创造力。因为新教材新标准给了学生海一般阔、天一样高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能够充分施展自我个性,发挥创造力。  如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的理念呢?我觉得应该给学生思考的自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味文本优美的语
摘 要: 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培养田径后备人才,是学生打好全面身体素质基础和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阶段。本文对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运动量合理安排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 疲劳 运动量    无论是体育锻炼还是运动训练,都存在一个合理安排运动量的问题。在体育运动训练中,训练效果的优劣
摘 要: 新型课堂要求学生占主体地位,老师占主导地位,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技巧,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教学中获得知识,增强本领,提高技能。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巧用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  关键词: 激励性评价 生物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优化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星球上,什么将我们的环境点缀得如此绚丽多彩?  生:
摘 要: 《刺法灸法学》作为针灸专业的一门桥梁课程,尤其需重视技能训练。文章从《刺法灸法学》的基础、基本操作技能的练习、得气与治神的重要性、特殊针法的学习四个方面阐述了技能训练的重要性。  关键词: 《刺法灸法学》课 教学体会 临床实践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掌握临床常用的各种针灸技术和操作技能,熟
学校是培养人的主阵地,随着新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获得高分,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现在“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指导广大思想政治教师的行动指南。一个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前景,对于肩负重任的德育工作者来说,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为使学校德育工作上一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