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医疗精准扶贫的“辽阳模式”

来源 :共产党员·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2855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辽阳市委、市政府把“医疗精准扶贫”作为一项“健康保小康”的基础工程,积极探索挖穷根去病根的“破解之道”,推出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医院精心组织具体施策的健康扶贫新模式,着力解决62.5%占比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问题。辽阳市中心医院发挥“健康扶贫”主力军团作用,迅速进入阵地,打响医疗扶贫攻坚战。截至去年年末,辽阳市中心医院医疗工作队累计派出医护人员5000多人次,行程5万余公里,普查了辽阳市39个乡镇426个行政村,筛查出符合医疗精准扶贫条件的患者10949人,医院陆续接收和治疗农村贫困患者2872人,治愈出院2808人,先行垫付医疗费用2700余万元,并对患者自费的500余万元由医院“兜底”支付,确保贫困患者住院治疗不花一分钱。
  一所公立医院的社会担当,使众多农村贫困家庭摆脱了疾病的困扰,满怀信心地走上奔小康的健康之路。医院的做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办的肯定,被誉为“医疗精准扶贫辽阳模式”“全省脱贫攻坚新亮点”。
  坚持党建引领,党旗插牢脱贫攻坚主战场
  在医疗精准扶贫阵地上始终高高飘扬着一面鲜红的党旗,指引着市中心医院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奋勇当先、矢志不渝,用强大的党建优势激发着持久的政治热情。
  一是坚持“政治领先”,统领脱贫攻坚大局。市中心医院作为全市最大的公立医院,每日患者如织,达到了“一床难求”的程度。承担众多贫困患者的救治任务,意味着医院将腾出更多的医疗空间,拿出更多的管理措施,投入更多的医疗资源,医护人员也将付出更多的辛苦,甚至是超负荷的劳动。如何激发全院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只能是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讲大局。党委书记、院长孙度在动员大会上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农民致富路上的拦路虎,打退这只拦路虎,治好贫困患者的病,绝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我们既然已经找准了医疗精准扶贫的切入点,就要与党的脱贫攻坚战略高度融合,让农民感受到党的关怀,坚定跟党走的决心,这是在打牢党的执政基础,是政治任务。”医院党委动员全院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主动投入,把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在“十三五”期间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变为实际行动,出色完成了2016年度对全市贫困患病人口的核查、治疗、服务、救助任务。全院上下营造出浓厚的医疗扶贫的氛围,不仅在宣传上、环境上,更在医护人员的心中统一形成了“听从党的召唤、为贫困患者谋福祉,我愿意、我践行、我奉献”的理念。
  二是叫响“向我看齐”,发挥带头示范作用。领导班子及成员把医疗精准扶贫作为班子思想、政治、作风建设新要求的实践载体,当好顶层规划设计师、统筹部署组织者、执旗冲锋带头人。副院长刘有玉负责主持和实施农村筛查和院内治疗工作,他精选医疗专家、医护骨干20余人,组建了2个医疗扶贫工作队,每天早6点就来到医院,带领工作队坐上专用的救护车,带上医疗检验设备深入农村开展精准扶贫对象的核查,平均一天要走一两个村,筛查和诊断几十人。繁重的任务使他们没有休息时间,每天午饭都是在老乡家烧开水泡自带的方便面,回到家里经常已是晚上七八点钟。工作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用8个多月完成了计划3年完成的核查任务,提前2年多为所有农村贫困患者建立起详细的健康档案。
  三是激发“政治能量”,彰显先锋模范本色。院党委把对党的情结和对人民的情结作为对党员、干部忠诚度的考验,激励党员不忘初心、甘于奉献。肾内科主任姜维在辽阳东部山区农村筛查时走进一个患病农民的家,看到土坯房里家徒四壁,女主人坐在破旧的轮椅上,小腿肿胀,让她不禁潸然泪下,她掏出兜里仅带的500元钱,塞给了老人,而姜维平时是一个很节俭的人。彩超室主任王清宇年近花甲,且患有高血压、腰间盘脱出,每次下乡他都靠吃药坚持着,对不能起床的重症病人他要俯身弯腰跪在土炕上作检查,从未抱怨过。患者感动地说:“要不是我起不来,我一定跪着谢谢你!”内分泌科副主任刘芳一边打着点滴,一边为贫困患者诊病,这一幕在微信朋友圈中热传,被称为“点滴姐”和“奉献姐”……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医护人员乃至后勤服务人员,都在营造着最佳的医疗环境和真诚的帮扶环境。对没有亲人陪伴的病人,护士为其抚背按摩、喂水喂饭、端屎端尿;对没钱吃饭的,医院提供免费三餐,还提供住院必需的生活用品。
  四是扶贫“筑基扶志”,帮助村党支部“挺起脊梁”。市中心医院党委与偏远山区的吉洞乡翁家村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多次派工作组和医疗队进村调研,引领他们转变观念、激发斗志,帮助村党支部协调涉农相关部门寻找致富途径、研究适宜项目,支持村里搞食用菌种植致富,着力解决部分村民小组无自来水问题。出资改善村路村容村貌,投资6万余元无偿支援村卫生室医疗设备器械和办公用品,培训乡村医生,还把贫困患者优先接到中心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在特殊时段及时帮助那些贫困家庭,为其送去基本生活用品。
  “五精”落地生根,铲除致贫病根
  一是精心组织,工作体系环环相扣无缝连接。针对疾病治疗的长期性和可逆性特点,市中心医院提出了精准核查与重点救治相结合、因病施治与长期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既解燃眉之急,也提供长期健康保障。医院成立了医疗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工作细则和责任分工,以制度和机制建设为保障,强化目标明确、流程细化、职责清晰、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工作体系,形成优质便捷的服务链条,保证来院的每个贫困患者到院有人接、手续有人办、入院有人送、治疗有专人管。
  二是精准核查,确保贫困患者救助不落一人。自2016年3月以来,市中心医院组建的2支医疗工作队深入农村,在疾病普查的基础上核实贫困户数、患病人数、疾病种类、病情程度等医疗信息。为已确定为精准救助对象建档立卡,登记了患者的自然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家族近亲疾病史、所患疾病、治疗情况、病情评估、治疗意见等,并录入专门的数据库,实施信息化管理。为了做到精准核查全覆盖,高度重视处在贫困边缘的农民,对可能因病致贫返贫的“危险户”以及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全部纳入免费医疗救助范围。
  三是精良救治,确保患者及家人不留遗憾。随着核查的进行,大量贫困患者手拿联系卡来院就医,医院为此开辟了绿色通道,成立了精准扶贫门诊,住院处设立精准扶贫专用窗口,确保精准扶贫对象优先就诊、优先治疗。面对需要支付巨额费用的疾病,只要治疗需要,医院都不惜重金聘请省内知名专家实施特殊手术。坚持把最高端、最前沿的医疗技术应用于无偿治疗的贫困患者身上。医院还为慢性病患者定期免费投药、与贫困患者家庭签约服务等,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健康保障。
  四是精诚垫付,贫困患者出院不结算。为了彻底消除贫困患者的忧虑,医疗工作队在核查时就反复宣传不让患者花一分钱的政府政策和医院承诺。贫困患者治愈出院时没有出院结算、没有“多退少补”之说。50多岁的马老汉心脏搭桥术的费用正常花销多达10余万元,让老汉惊奇的是,出院时没有任何人向他提及医疗费用问题。
  五是精细服务,让贫困患者感受党的恩情。面对医疗精准扶贫患者大量入院治疗,全院像家庭办“大事情”一样,把贫困患者当貴宾,让他们赴好健康扶贫的“盛宴”,全院上下呈现出热烈祥和的氛围,让这些贫困家庭患者感受到家的温馨。为了高质量地完成辽阳市三年医疗精准扶贫攻坚计划,医院在全省率先推出“公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260余名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疗专家与医疗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家庭签约,为其提供用药干预指导、预约诊疗、接诊住院治疗、医联体诊疗指导及疾病预防宣传等服务。签约服务坚持公益性质,推行“专家看专病、专科治专病、专家专病专科三位一体”的精准医疗救助模式,进而实现防止出院患者疾病反弹,达到让因病致贫人群尽快痊愈脱贫的目标。
  (辽阳市委组织部供稿)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次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析了國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
期刊
主题是方向,是灵魂,是引领。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明确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这个主题高度凝练,宣示了我们党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  第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期刊
记者:辽宁走过不平凡的5年,成绩来之不易,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请问辽宁如何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陈求发:近两年,辽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质上,还是老工业基地长期形成的、尚未根本解决的结构性矛盾的集中显现。辽宁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推进供給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从农业、工业、服务业拓展到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卫生、体育等多个领域,形成了“1+N”政策体系。  工业
期刊
2017年3月3日,室外春寒料峭,但大青沟村会议室里却是一派火热景象。这里正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29位与会者纷纷发言,表达着同一个强烈意愿:老郭不能走!最终,这个被称作老郭的人让29个签名“留”了下来。  老郭全名郭志春,今年54岁了。本来,他将于4月卸任,至于为何被留住,还得从他投注了大量心血的种植灵芝和黑木耳项目说起。  入村后经过调研,郭志春将发展村集体经济定为工作目标。万事开头难。一开始,
期刊
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是最现实的梦想。2016年10月以来,建平县紧紧抓住这个要领,建立了乡村干部“包组入户”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根据能力特长,结合村民组及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分别至少联系1个党员服务站,每个党员服务站服务范围辐射村民组内所有住户,实现乡村干部、村民组、党员服务站、农户的全覆盖,改变了机关干部“包村不包组、包户不深入”的传统做法,变“蜻蜓点水”式包扶
期刊
2015年11月20日,带着组织的重托、怀着带领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满腔热忱,56岁的孙瑞走进了北票市泉巨永乡双山子村这片贫瘠的土地。  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匮乏、全村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在贫困线下徘徊……孙瑞,和双山子村一样面对着贫困的挑战。  小康路上一个人都不能掉队!孙瑞顾不上休息,带着一身风尘和村班子成员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和致贫原因。孙瑞白天走访贫困家庭,晚上便与村“两
期刊
1848年,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这是属于全世界共产主义者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而在2017年的今天,光荣的中国共产党人正在用努力奋斗来实践着这一宣言。  宣言指出:“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宣言》诞生于160多年前的欧洲大陆,随着
期刊
農村工作的好坏,脱贫攻坚成效如何,关键看是否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曾经,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建设镇德一村穷声在外,村民口挪肚攒也存不了几个钱,如今,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至每家每户,树为伞、草为毯,种植业、畜牧业等风生水起,用老百姓的话讲:“别村的姑娘都愿意嫁到咱这儿来!”而这一切的转变,都是因为一个叫徐占利的人……  ——题记  村子没负债,群众生活舒心富足——30年前,这样一个看似美满
期刊
又臨一年丰收季,又到一年教师节。教师节不仅仅要赞美教师,更重要的是要讴歌这个灿烂的、塑造人类灵魂的职业。平凡而伟大的老师,总会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们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挥洒激情;他们勤耕三尺讲台,用生命熔铸崇高。如今,尊师重教已成为社会良好风尚,名校长、名教师更是层出不穷。本文主人公王世杰便是其中之一。  ——题记  成果和荣誉  ■主持完成了国家和省、市重大科研项目12项,代表性研究成果——“潜油
期刊
在祖国富饶的土地上生长着无数棵树,无论在哪里都能看到树的伟岸,每棵树的存在都有着非凡的意义。今天,我与大家谈谈共产党员“这棵树”。  我曾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记得在我年少的时候,读语文课本里的英雄故事,听老师讲革命先烈的壮举,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对共产党员的崇敬,使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就如同一粒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时至今日,“种子”长成了“小树”,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