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儿期主要是指出生至足28天的婴儿,是胎儿从母体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同时,基层医院儿科病房的患儿多、医院设备条件有限、病室人员复杂,因而存在多种潜在护理风险,在护理工作中必须细心、科学、合理[1]。自2009年1月起,我院针对新生儿科病房存在的潜在护理风险实施了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对691例入院治疗新生儿施行风险护理干预的情况。对新生儿病室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性识别和归类,分析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1.2 方法 在护士长负责下,根据新生儿科的特点细分不同风险管理小组,明确管理职责、范围和内容,合理调配人力,弹性排班。其具体护理预防策略如下。
1.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新生儿娩出后、开始呼吸前,应迅速清除新生儿口、鼻腔内的粘液及羊水。经常检查患儿的鼻孔是否通畅清除鼻孔内的分泌物。保持新生儿适宜的体位,一般取右侧卧位。避免随意将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腔或按压其胸部。
1.2.2 注意新生儿监护: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新生儿的全身检查,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四肢活动肌张力、反应、哭声、有无畸形、产伤、窒息、感染、脐带出血、皮肤黏膜颜色变化以及大小便情况等,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1.2.3 预防感染:正确洗手、彻底的手卫生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洗手目前在现在医院通常被忽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尽量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对于妊娠<28周的患儿不建议用酒精洗必泰,应减少对患儿皮肤的刺激。新生儿的内衣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以免对新生儿皮肤造成损伤。避免病房过度拥挤,限制探视每个新生儿的家长数量。无菌操作过程中 尽量控制围观人员的数量。当导管不需要时,应及时拔出。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工作人员,如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以及传染性皮肤问题时,不能直接接触患儿。将感染的患儿相对集中,与未感染患儿隔离开,避免交叉感染。早期喂养可增强新生儿免疫力,降低发生败血症的风险[2]。
1.2.4 科学喂养:应做到提早哺乳、母乳喂养、定时监测。足月儿和体重大于1500g的早产儿、病情相对稳定者可于出生后12h内开始喂养;有窒息、脐动脉插管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可适当延迟喂养24-48h;绝大多数均在出生后5d内开奶。在给新生儿进行喂食时,应将患儿取仰卧位或右侧卧位有利于胃排空,减少每次喂食的量而增加喂养次数,若有必要可遵医嘱给予适当胃动力药以及肠道微生态制剂。对于喂养困难的患者应给予肠外营养。
1.2.5 预防液体外渗措施:1)穿刺者应经静脉穿刺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进行静脉穿刺,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2)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如穿刺前应洗手,并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3)避免选择感染、创伤的血管及近期内发生过渗液部位血管,尽量选择较粗大、弹性佳且皮下脂肪较多的血管。避开关节部位穿刺;4)操作过程中如送管有阻力,不要强行操作,否则会造成导管打折、弯曲。避免反复退针造成血管壁损伤,引起液体外渗;5)定时观察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皮肤颜色发白等,以及液体外渗现象发生,并及时处理;6)一般外周静脉留置时间应为72~96h;7)当腐蚀性药物渗出后,肢体远端的部位不能再留置导管[3]。
1.2.6 维持体温稳定:护理人员应每日测量患儿体温两次,测体重一次。将新生儿室的室温保持在25~28摄氏度之间,同时为新生儿做好恰当的保暖措施,但应防止烫伤。盛夏时可适当降温。
2 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预防策略后,本组691例新生儿的家长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达100%;护理投诉纠纷率明显下降。新生儿住院期间无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硬肿症、皮肤感染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3 讨论
由于新生儿存在解剖和生理特殊性,容易并发各种护理风险。因此,加强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医院功能的直接发回以及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基层医院新生儿室的潜在护理风险有如下几点。
(1) 感染的风险: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缺乏IgA、IgM,容易患者消化道感染和败血症。新生儿皮肤不成熟,皮肤黏膜的屏障功能差,不正确的使用和去除敷料和胶贴常导致新生儿皮肤受损、医务人员频繁接触患儿以及在治疗过程中要置管等操作,容易导致新生儿皮肤受到感染的威胁。(2) 喂养风险:由于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差,肠壁较薄,通透性高,肝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的活性差,新生儿进食后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的风险。表现为腹胀和腹壁较硬,肠鸣音增强或减弱,呕吐,胃残留量增多,血便或大便潜血阳性。患儿有窒息的危险,这与呛奶、呕吐等有关。(3) 液体外渗的风险:在进行静脉穿刺、药物注射等时,由于新生儿皮肤解剖特殊性,新生儿有液体外渗的风险。大部分液体外渗仅有局部疼痛、水肿、发红等,严重的外渗很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水泡、溃疡、坏死以及对周围皮肤结构如肌腱、神经、肌肉损伤,甚至会造成瘢痕、挛缩、截肢等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新生儿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做到“六及时”:及时巡视、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及时记录、及时沟通。做到以预防为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对现有和现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评价和处理,有组织、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
[2] 曾菊华,李莉梅.浅析提高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管理办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0,15(5):56.
[3 赵雪红,程丽君.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2):13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对691例入院治疗新生儿施行风险护理干预的情况。对新生儿病室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性识别和归类,分析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1.2 方法 在护士长负责下,根据新生儿科的特点细分不同风险管理小组,明确管理职责、范围和内容,合理调配人力,弹性排班。其具体护理预防策略如下。
1.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新生儿娩出后、开始呼吸前,应迅速清除新生儿口、鼻腔内的粘液及羊水。经常检查患儿的鼻孔是否通畅清除鼻孔内的分泌物。保持新生儿适宜的体位,一般取右侧卧位。避免随意将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腔或按压其胸部。
1.2.2 注意新生儿监护: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新生儿的全身检查,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四肢活动肌张力、反应、哭声、有无畸形、产伤、窒息、感染、脐带出血、皮肤黏膜颜色变化以及大小便情况等,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1.2.3 预防感染:正确洗手、彻底的手卫生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洗手目前在现在医院通常被忽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尽量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对于妊娠<28周的患儿不建议用酒精洗必泰,应减少对患儿皮肤的刺激。新生儿的内衣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以免对新生儿皮肤造成损伤。避免病房过度拥挤,限制探视每个新生儿的家长数量。无菌操作过程中 尽量控制围观人员的数量。当导管不需要时,应及时拔出。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工作人员,如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以及传染性皮肤问题时,不能直接接触患儿。将感染的患儿相对集中,与未感染患儿隔离开,避免交叉感染。早期喂养可增强新生儿免疫力,降低发生败血症的风险[2]。
1.2.4 科学喂养:应做到提早哺乳、母乳喂养、定时监测。足月儿和体重大于1500g的早产儿、病情相对稳定者可于出生后12h内开始喂养;有窒息、脐动脉插管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可适当延迟喂养24-48h;绝大多数均在出生后5d内开奶。在给新生儿进行喂食时,应将患儿取仰卧位或右侧卧位有利于胃排空,减少每次喂食的量而增加喂养次数,若有必要可遵医嘱给予适当胃动力药以及肠道微生态制剂。对于喂养困难的患者应给予肠外营养。
1.2.5 预防液体外渗措施:1)穿刺者应经静脉穿刺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进行静脉穿刺,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2)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如穿刺前应洗手,并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3)避免选择感染、创伤的血管及近期内发生过渗液部位血管,尽量选择较粗大、弹性佳且皮下脂肪较多的血管。避开关节部位穿刺;4)操作过程中如送管有阻力,不要强行操作,否则会造成导管打折、弯曲。避免反复退针造成血管壁损伤,引起液体外渗;5)定时观察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皮肤颜色发白等,以及液体外渗现象发生,并及时处理;6)一般外周静脉留置时间应为72~96h;7)当腐蚀性药物渗出后,肢体远端的部位不能再留置导管[3]。
1.2.6 维持体温稳定:护理人员应每日测量患儿体温两次,测体重一次。将新生儿室的室温保持在25~28摄氏度之间,同时为新生儿做好恰当的保暖措施,但应防止烫伤。盛夏时可适当降温。
2 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预防策略后,本组691例新生儿的家长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达100%;护理投诉纠纷率明显下降。新生儿住院期间无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硬肿症、皮肤感染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3 讨论
由于新生儿存在解剖和生理特殊性,容易并发各种护理风险。因此,加强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医院功能的直接发回以及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基层医院新生儿室的潜在护理风险有如下几点。
(1) 感染的风险: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缺乏IgA、IgM,容易患者消化道感染和败血症。新生儿皮肤不成熟,皮肤黏膜的屏障功能差,不正确的使用和去除敷料和胶贴常导致新生儿皮肤受损、医务人员频繁接触患儿以及在治疗过程中要置管等操作,容易导致新生儿皮肤受到感染的威胁。(2) 喂养风险:由于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差,肠壁较薄,通透性高,肝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的活性差,新生儿进食后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的风险。表现为腹胀和腹壁较硬,肠鸣音增强或减弱,呕吐,胃残留量增多,血便或大便潜血阳性。患儿有窒息的危险,这与呛奶、呕吐等有关。(3) 液体外渗的风险:在进行静脉穿刺、药物注射等时,由于新生儿皮肤解剖特殊性,新生儿有液体外渗的风险。大部分液体外渗仅有局部疼痛、水肿、发红等,严重的外渗很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水泡、溃疡、坏死以及对周围皮肤结构如肌腱、神经、肌肉损伤,甚至会造成瘢痕、挛缩、截肢等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新生儿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做到“六及时”:及时巡视、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及时记录、及时沟通。做到以预防为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对现有和现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评价和处理,有组织、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
[2] 曾菊华,李莉梅.浅析提高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管理办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0,15(5):56.
[3 赵雪红,程丽君.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