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摄影日记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flyg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和电影在视觉上有什么显著的区别?” 我曾经向许多人求教过这个问题。有人认为它们的观看和展示方式不同,摄影是二维的而电影是四维的;也有人提到电影在内容上比摄影要丰富;等等。大多数人认为摄影表现瞬间,电影表现运动和时间。
  有不少专著讨论过这个大问题,总体上看,一类是侧重技术本身,另一类则着重讨论它们在社会学方面的异同。但是,那些长篇大论有没有让我对这个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我并不是很确定。自己是否可以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我至今也没有把握。然而,它却时常跳到我的面前来烦扰我。
  从词源和定义的角度来看,摄影原义为光影绘画,电影一词意指动态摄影。摄影和电影是血缘亲属,都属于摄影影像这一大家庭。然而,是什么鸿壑将它们相间为异类呢?从拍摄过程上讲,似乎是时间介入的长短决定了二者的显著区别,作为一件独立的作品,电影容纳的物理时间比相片所容纳的时间要长很多;电影在视觉上表现运动、暗示时间的流动,摄影则将瞬间凝固;电影似水,摄影如冰。
  其实,我们都知道电影中时间的流动是一种视觉错觉,是由我们观看的生理方式导致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眼在观看时,会有视觉暂留的现象,视觉暂留的时间大约是0.05~0.2秒,同时我们的眼睛还在观看时进行飞快的扫视活动,每次扫视约需0.05秒。这个生理活动的特点,使得胶片能够以每秒24帧的放映速度将时间连接起来,而使肉眼看到的电影镜头呈现为连贯的画面。因此,绵延如水的时间在电影中是不存在的,时间的流动只是假象。客观地讲,摄影和电影都仅是对被拍摄景、物的摹拟影像而已,时间(这里指物理时间而非心理时间)既不会在摄影中凝固,也不会在电影中循环往复,它们之间的区别与各自的拍摄方式、信息传达和接收的方式紧密相关。
  拍摄方式是使摄影和电影产生区别的第一步,索性先将摄影与电影的众多属性放在一边,先从这一点来开辟探索的途径。“笑一笑,别动!一、二、三!”为了获得清晰的静态影像,相机镜头总是需要与被拍摄物保持相对的静止。而在电影拍摄中,被拍摄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与镜头之间产生运动。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导演在拍摄现场大喊:“Action!”这个词是开拍之意,它的词源有行动、运动的意思。长镜头的运用似乎是用来区分电影和摄影的标志之一,它似乎着重强调了电影是关于时间的艺术。
  长镜头是指电影中一个镜头片段从开拍到结束之间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但是对于这一时间长度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规定。2002年,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电影实验,他的电影《俄罗斯方舟》只通过一个长达96分钟的长镜头一次拍摄完成。摄像机在冬宫的30多个殿宇厅堂中不间断地移动穿梭,拍摄完成了整部影片。
  这部影片独特的拍摄方法让人耳目一新并拍手称赞:原来电影也可以这样拍!那么,照片是否也可以用电影中拍摄长镜头一样的方式来拍摄呢?让快门保持长时间开启,移动相机进行拍摄,在同一张底片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影像呢?通过相机长时间的运动,在一张底片上是否会反映出时间的流动呢?
  从两种媒介的拍摄方式入手来寻找开篇问题的答案,看似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其实质是一个关于技术和媒介的认识论问题。一旦某一媒介被下了定义,这个定义便成为它的桎梏。因而,质疑和否定其既有定义,往往是进一步挖掘媒介特性的途径。2006年和2009年,我分别进行了两次类似长镜头式的长时间曝光摄影实验。2006年的实验是将相机安装在汽车上进行拍摄,曝光时间在8小时左右。在这一早期的实验中,我通过相机的运动来研究相机无法摆脱的透视局限;在2009年的《运动相机》系列中,我则进行了每次曝光时长为48小时的拍摄。通过这些实验,我试图发掘时间、运动和叙事性在摄影中产生的更多关系和可能性。
  选择48小时的曝光时限,也与一个叫作“48小时电影项目”的国际电影短片拍摄活动有关,这个活动要求参与者在48小时内完成一件电影作品。48小时对于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显然捉襟见肘,但是对于摄影却似乎充盈富裕。我好奇地想,运用48小时的曝光时间,我会在胶片上得到什么呢?于是,我打开装有4×5英寸胶片相机的快门,在纽约开始了48小时的“摄影长镜头”实验。
  相机与我48小时形影不离,无论我走到哪儿或者在干什么,相机镜头都以我为中心进行拍摄。这时我与相机镜头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通常是我们透过镜头看他物,而现在是我透过镜头看自己。白天黑夜地捧着一台大幅相机搞自拍,确实有些让人匪夷所思。哥伦比亚大学的朋友看到后,戏谑道:“哈!原来你就是纳希瑟斯。” ——纳希瑟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英文“自恋”一词即从他的名字演化而来。也有不少人觉得这种行为很可笑,因为我说自己正在拍摄,但是拿的并不是摄影机,他们认为我或许正在做一个行为艺术——艺术家有时也是一个尴尬的名词,我很少向陌生人介绍自己从事艺术创作,这就是原因之一。也有人惊讶道:“你太有钱了,拍48小时,得要上千张大底片吧!”我说:“我可没那么富。相反,我把48小时全都拍在一张底片上,相当省钱。”
  这种拍摄更像是由时间撰写的日记、研究自我生活节奏的视觉资料,日常的所有点点滴滴都是这个“纪录片”的拍摄对象。从最终的画面上,我可以分辨出自己在纽约街头的疾走、窗前品茶的闲坐、寻找停车位的游荡以及鳞次栉比的楼群和厅堂教室的灯光。这些既平凡又真切的细节,是我从未意识到的真实。唯一的也是令人有点不寒而栗的“不真实”是:一直面对镜头的“我”从画面中“消失”了。如此看来,“自恋”与我无缘。
  罗兰·巴特在《明室》一书中指出,照片可以让观众看到拍摄者的所见。但是想要在这些48小时运动曝光的影像中迅速辨识出其中的内容,似乎不是一件易事。这些照片更像是一篇篇编码日记,是更加个人化的信息和经验。这样的影像对于观看者是难解之谜,对于拍摄者却蕴含着点亮记忆的火花。例如,在《运动相机 叁》中,室内外的景观融合到了一起,近景处的凯迪拉克轿车已经穿过窗户置身于另外一个空间,两盏硕大的落地灯似乎被镶嵌到了路两侧的楼体上,在晴朗的白天显得多余,但又让人不禁想起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里特(Rene Magritte,1898-1967)的《光之帝国》(L'Empire des lumières)系列油画。我的这些影像或许给人以超现实的感觉,或许根本就是漫无头绪,但是,阅读这些画面对我来说,就像翻阅往昔的日记一般,不仅可以回想起曾经都做过什么,而且还展示出我在那段时间内的生活节奏——影像不同程度的清晰度,反映了我在不同空间中度过的时间长短不同。
  对于我来说,这幅照片没有任何脱离现实之处,因为这曾经是我的经历,我对它们非常熟悉。看到这幅照片,那曾经的48小时,似乎又在眼前忽隐忽现:那应该是周三和周四,这条街是连接百老汇大街和阿姆斯特丹大道的121街,每周四,我需要按惯例花一个半小时坐在车里等待例行的扫街结束。在纽约,当清洁车扫街时,驾驶员需要把自己泊的车暂时挪开,至少应该待在车里听候指挥,否则会被贴上罚单。曼哈顿街道边的停车位就像文革时的商品一样,奇货可居,一位难求,为了保留一个车位,像其他在纽约的司机一样,我会在车里消磨掉这90分钟。
  生活因为有不同的节奏,所以不会让人觉得乏味。《运动相机 叁》中的生活似乎简单平淡,《运动相机 贰》则显得异常忙碌且丰富。纷繁复杂的灯光和交错穿插的空间就像一本堆满日程的记事簿,把那两天中所参加的大小会议、讲座和访友座谈都一股脑地罗列在影像中。
  物理时间有序列,但是在《运动相机》的各幅画面中却没有,时间的痕迹被压缩到了一个平面上。不同于摄影,电影中的时间多种多样,是可编辑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它的播映即影像的再现必须依赖于线性时间。而观看这些长时间曝光影像的过程,则是将一段时间内的各种视觉元素(或说视觉符号)进行解构、组合的过程。时间只在意识中流动,不会在眼前奔跑,一张底片与一部电影相比终归是寡不敌众。但是,这种长时间的曝光提供了电影无法达到的功能,即通过时间将生活进行归纳的功能。
  移动相机长时间曝光所得的影像自身有一套语法,例如慢节奏相对清晰,转换的空间环境是主角,人物从画面中消失,只留下人物活动过的痕迹等等。
  摄影和电影在视觉上有什么显著的区别?这问题对我仍是一个难题,但是摄影长镜头实验,至少让我认识到长镜头已经不是隔断二者的天堑。长时间曝光神秘化了摄影的再现功能。电影的叙事功能依赖于客观时间,相反,长时间曝光摄影的叙事功能仅限于拍摄者的主体时间。开篇问题的难解,恰恰延展了在电影和摄影之间探索的更多可能性。也许我还应该继续寻找智者以资启明。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或许寻找答案的过程,即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其他文献
全景摄影已经被大家所熟知,它的拍摄方式看起来也很固定:在保证相邻图像具备一定重合度的前提下,“水平拍摄”一些照片素材,再进行后期拼接。全景摄影能够让摄影者通过图像拼接,从而展示比镜头视角广得多的场景。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全景摄影的拍摄方式,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通常全景图片是水平拍摄得到,如果垂直拍摄会得到什么结果呢?这种拍摄方式就是下文要介绍的垂直全景(Vertorama)——在垂直方
期刊
1975年在美国乔治·伊斯曼国际摄影博物馆举办的题为《新地形:人为改变的风景的照片》展览,可以被认为是对世界当代摄影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展览之一。该展览共展出10位摄影家的作品,他们不属于一个运动,却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对准主要是美国西部大自然环境中的人工建筑,如简易排房、高速公路、汽车旅馆、加油站、停车场、工业园、厂矿和购物中心等。他们在拍摄这些人造建筑时采取了超然和客观的态度,仔细和准确地描绘某个地方
期刊
去年,在佳能、尼康、索尼这三大数码影像技术巨头中,只有索尼适时推出了成像芯片面积(尺寸为24×15毫米)与APS-C数码单反相机一样大小的数码微单相机——NEX-5C和NEX-3C。此后,微单成为当前数字影像市场的宠儿。可见,在原先由奥林巴斯、松下等微4/3系统(尺寸为17.3×13毫米)把持的微单阵营中,由于索尼的介入而变得大潮涌动,变得扑朔迷离。毕竟,新技术代表了新的活力,触发了新的消费人群,
期刊
摄影爱好者无处不在。不仅是因为现在数码相机让日常拍摄更加便捷,先进的交通工具也让人如虎添翼。在那些云游四海的摄影爱好者的镜头中,“新马泰”都不算个景儿了,伦敦的牛津街、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也快被拍烂了;挑来拣去,相比之下拉丁美洲的照片倒是少一些。  说来也怪,过了这么多年,在一些人眼里,“亚非拉”似乎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异域”,拉美人更像以前在一起闹革命、求翻身、得解放的穷哥们儿。现在
期刊
对于发展飞速的摄影器材行业来讲,2013年将又是风云激荡的一年。3月11日,思锐摄影器材有限公司召开了全球经销商大会及十周年厂庆活动,本刊等媒体受邀来到位于广东中山市的思锐公司总部参观。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产专业相机承托设备,并具有自主品牌和独立研发技术的企业。产品包括三脚架、电子防潮防盗柜及相关配件等,目前已建立了100多个销售网点及展厅,服务网络遍及全球。  参观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思锐公
期刊
我们总说现在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以前过年有两大主题,一是物质的丰富,一是人或精神的丰富。物质丰富自不用提了,平时不太舍得吃的鸡鸭鱼肉,早早地腌好风干,到了年里,一样样地端上桌,常常是午饭吃着吃着还没尽兴,晚饭又开始了。精神丰富也是,不仅家庭成员都凑到一起,还能串着门去看一整年没见过的七大姑八大姨,聊啊笑啊,人与人在过年这段日子里,总是特别亲密,情感得到了满足。当然,传统是在渐渐消隐,但却没有完全逝去
期刊
尼康在今年4月初正式对外发布了全新的入门级单反D5100。它是一年前的D5000的升级版,也将作为尼康入门级单反高级产品的代表性机型面向消费者,由此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尼康入门级单反班集体中的“新班长”。  “新班长”上任,先烧三把“火”——新品上市总得有足够的卖点来吸引消费者吧?小编带你一一解读。    第一把“火”:旋转显示屏  说起旋转显示屏,其实并不新鲜,因为“前任班长”D5000也有旋转显示
期刊
华山,南依秦岭主脉,北瞰黄、渭、洛河,东临晋豫,西望长安,距西安120公里,地处华阴市区南5公里处。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三月的春风沐浴着阳光,春花竞相开放。华山,迎来了四季中最多彩的季节,翠绿松枝,斑斓花朵,给嶙峋的山峦添加一抹柔美,华山尽情融化在春的怀抱。这样一个亦真亦梦的人间天堂,你岂能错过!  春季的华山,多情而柔媚。万物复苏,山花遍野。由于华山地处我国西北部,和绝大多数北方城市一样,
期刊
采访感言:如果你看了吕玲珑的《大香巴拉》大型画册,最冲动的就是赶紧出门去那儿亲历游览,但到了那儿你肯定会有些失望,固定的景点好找,但作品中那种传神迷人的光影,你却未必能赶上;如果你看完画册后,觉得已经了解那个地方,那你绝对错了,因为吕玲珑只用了他拍到绝美照片的十之一二,你还得等待。也许,哪天能够撼动世界的中国摄影人就是吕玲珑。这里选用的照片全部出自他新近出版的《大香巴拉》画册,图说后的感言均为吕玲
期刊
宋:今天每个人都是考官,不要徇私情,不要讲情面,要把对作品的评价与对人格的诋毁分开,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样对你们也有帮助。这不仅仅是对被评人的测验,也是对考评人的测验,我可以从中看出你们的鉴赏水平。  黎:这样的活动好,以后每月举行一次。  宋:下面按顺序放片子,每个人打分,我看看你们近来水平如何。先从小王的照片看起。  宋:怎么全给的90分?  众笑。  宋:一群滑头,拿过来,不要你们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