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语·述而》篇前五章,以“夫子自道”的形式,还原了孔子的“本相”,这对于我们切实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准确把握孔子的思想价值,具有正本清源的重要意义。而学界对其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采用“集译”体例,对有代表性的中、英、日多个译本进行辨析,对其中关键性的词句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孔子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教师职责的承担者,又是修身养性的实践者和理想世界的追求者,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民众导师。
关键词:孔子本相;殷人情结;自我期许;徙义迁善;梦见周公;伸屈自如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1-0055-007
《论语·述而》篇前五章,多为夫子自道,可以理解为孔子给自己描绘的“自画像”(第四章则是弟子们为夫子画像所增添的一抹亮色)。历代注译家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采用集译体例,对其中关键词句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以还原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孔子本相。(1)
一、“殷人”的情结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杨伯峻译]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我私自和我那老彭相比。”[1]66
[毛子水译]孔子说:“循述古人的遗法而不自己创作;信服古人,并且喜爱古人。在这些事情上,我敢私自比于我的老彭。”[2]99-100
[刘殿爵译]The Master said, “I transmit but do not innovate; I am truthful in what I say and devoted to antiquity. I venture to compare myself to our Old P’eng.”[3]65
[贝塚茂树译]先生がいわれた。「祖述するだけで創作しない、古代を信じ、かつ愛好する。そういう自分をそっと老彭になぞらえている。」[4]175-176
译辨
[述而不作]本句中的“作”,历来注译者有三种解释。第一是“制作”说。皇侃《论语义疏》:“述者,传于旧章也。作者,新制作礼乐也。孔子自言:我但传述旧章而不新制礼乐也。夫得制礼乐者,必须德位兼并,德为圣人,尊为天子者也。所以然者,制作礼乐必使天下行之。若有德无位,既非天下之主,而天下不畏,则礼乐不行;若有位无德,虽为天下之主而天下不服,则礼乐不行,故必须并兼者也。孔子是有德无位,故述而不作也。”[5]153第二是“妄作”说。陈天祥《四书辨疑》:“述谓明其理之所有,作谓创其理之所无。循天人之际、自然之理,以明夫三纲五常固有之道,若六经之言者通谓之述。出天理所有、人伦纲常之外,若杨墨之言者通谓之作。”[6]334第三是“创作”说。朱熹《论语集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辞之谦也。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7]93黎按,第一说所依据的“有德无位”之说,是后儒对孔子“素王”命运的叹息,未必是孔子本人的自觉意识,故不可信。第二说所提出的“三纲五常固有之道”,显然是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思想意识,自然也不是孔子当时所依据的标准,亦不可取。第三说,如按朱熹所述,指的是“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将“创作”限定在文献典籍著作方面,应该是成立的 。故前译中的杨伯峻、毛子水、刘殿爵、贝塚茂树,以及钱穆[8]167、孙钦善[9]83、杨朝明[10]110、李炳南[11]110等人,均从朱说。但深入思考,孔子在著作方面固然“未尝有所作也”,但在思想方面呢,难道就没有创造和发见吗?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就指出:“重要的是‘述而不作’四个字,孔子梦周公,重礼制,信而好古,的确是古代氏族传统的顽强的承传人和护卫者,孔子对此是非常自觉的。但任何‘述’中都有‘作’,孔子以‘仁’解‘礼’ 便是‘作’。实际上孔子是‘述而又作’。‘述’者‘礼’也;‘作’者‘仁’也。‘作’是为了‘述’,结果却超出了‘述’。”[12]188-189依此,对于本句中的“作”字,现代译文就不能简单地因循朱说译为“创作”,而应该实事求是地译为“著作”或“写作”。
[信而好古]杨伯峻译为“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毛子水译为“信服古人,并且喜爱古人”,刘殿爵译为“我说话真诚并致力于古代”(I am truthful in what I say and devoted to antiquity),贝塚茂树译为“相信而且喜爱古代”(古代を信じ、かつ愛好する)。黎按,前译中,贝塚茂树和毛子水的译文为宜。张鼎《论语说略》:“信即信古也。今人属辞必曰‘信古而好’,此倒置‘古’字于下。”[6]336在本句中,“古”是“信”和“好”的共同宾语。杨译将“信”作为“好古”的状语,刘译将“信”与“好古”分而译之,均不妥。
[窃比于我老彭]“老彭”是谁?历来注译者有四说。第一,“殷贤大夫”说。何晏《论语集解》:“包(咸)曰:老彭,殷贤大夫,好述古事。我若老彭,祖述之耳。”[13]434第二,“彭祖”说。邢昺《论语注疏》:“老彭即《庄子》所谓彭祖也。”[14]84第三,“老子、彭祖”说。陆德明《经典释文》“郑(玄)注:老,老聃。彭,彭祖。”[13]434第四,“老子”说。王夫之《四书稗疏》:“老聃亦曰太史澹,聃、儋、彭音盖相近,古人质朴,命名或有音而无字,后人传闻,随以字加之,则老彭即问礼之老子矣。”[13]431黎按,本章中的“老彭”其人,起码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身份是教师(“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第二,与孔子本人有一定的情感关联(“窃比于我老彭”)。据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记载[15]2141,老聃为“周守藏之史”,“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且虽然孔子“问礼于老子”,但从老子所答“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也”来看,与孔子“克己复礼”(《论语·颜渊》一二·一)的坚定信念相比较,起码两人在对待 “礼”的态度上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更不要说是心灵相契的情感联系了。故“老子”说基本上可以排除。诸说之中,第一说较为合理。首先,老彭是殷商时人,且担任过教师,也没听说写过什么著作。《大戴礼记·虞戴德》:“公曰:‘善哉!子之察教我也。’子曰:‘丘于君唯无言,言必尽,于他人则否。’公曰:‘教他人则如何?’子曰:‘否,丘则不能。昔商老彭及仲傀,政之教大夫,官之教士,技之教庶人。扬则抑,抑则扬,缀以德行,不任以言,庶人以言,犹以夏后氏之祔怀袍褐也,行不越境。’”[16]178这里“商老彭”的形象,与本章中的“述而不作”有契合之处。其次,更重要的是,孔子乃殷商贵族的后代,骨子里以“殷人”自居,因此他将殷商历史上的贤大夫老彭称为“我老彭”,这是完全有可能而且是自然而然的。《礼记·檀弓上》:“夫子曰……而丘也,殷人也。”[17]73这里孔子的“殷人”情结,正可对本句中的“我老彭”作出比较合乎情理的解释。但这里的“老彭”与“彭祖”是不是同一个人呢?问题比较复杂。首先,“老彭”不会是《庄子》所说的“彭祖”。查《庄子·逍遥游》:“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成玄英疏:“彭祖者,姓籛名铿,帝颛顼之玄孙也。善养性,能调鼎进雉羹于尧,尧封之彭城,其道可祖,故谓之彭祖。历夏经殷至周,年八百岁矣。”[18]11、13这个历经尧舜禹乃至夏商周,活了千百年的“彭祖”,只是历史传说,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既然“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七·二一),那么,孔子怎么可能将一个虚无缥缈的神话人物引为自己的精神同道呢?其次,“彭祖”有可能是“殷商贤大夫老彭”的别名。程树德《论语集释》按:“老彭有二人一人之二说,以主一人者较为多数。然彭袓虽寿,断无历唐虞夏商尚存之理,此如尧时有善射者曰羿,而夏有穷之君亦名羿;黄帝时有巫咸,而夏商均有巫咸。盖古人不嫌重名,寿必称彭,犹之射必称羿,巫必称咸也。”[19]434程说有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彭祖》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耈老问于彭祖……彭祖曰:吁,汝孳孳布问,余告汝人伦……父子兄弟,五纪必周。”[20]304-306 《马王堆简帛·十问》中又有这么一段记载:“帝盘庚问于耇老曰:闻子接阴以为强,吸天之精,以为寿长,吾将何处而道可行?”[21]937把两段记载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耇老”是殷帝盘庚的老师,“彭祖”又是耇老的老师,那么,上述“殷贤大夫老彭”有可能就是这位“彭祖”,只不过他与《庄子》中的“彭祖”同名罢了。当然还有问题,比如:“耇老”答盘庚的内容偏于道家养生思想,“彭祖”答“耈老”的内容为何却偏于儒家人伦观念?在殷商时代,是否就已经出现“人伦五纪”这些儒家的概念?如此等等。这些问题,尚待进一步考证。因此,尽管不能排除“老彭”即为商代“彭祖”的可能,但我们还是尊重孔子本人的称呼“老彭”为宜。 笔者试译本章“子曰”全文如下:“讲述而不写作,相信而喜爱古代,我私下把自己比作我们(殷人的贤大夫)老彭。”
二、“自许”的职责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杨伯峻译]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1]66
[毛子水译]孔子说:“把听到的、见到的,牢记在心里;孜孜地勤求学问而不厌;谆谆地教诲他人而不倦。这些事情,实在都是很平常的!” [2]100
[刘殿爵译]The Master said, “Quietly to store up knowledge in my mind, to learn without flagging, to teach without growing weary. For me there is nothing to these things.”[3]65
[贝塚茂树译]先生がいわれた。「だまって覚え、学んであきず、他人に教えていやにならない。こんなことは、自分にとってなんでもないことだ。」[4]177
译辨
[默而识之]杨伯峻译为:“(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并注释道:“识——音志,zhì,记住。”毛子水和刘殿爵的理解与译文大意也同杨译。黎按,“识”本有两读两义。一读为“实”(shí),知道、辨别的意思。一读为“志”(zhì),记住、标志的意思。朱熹《论语集注》:“识,音志,又如字。识,记也。默识,谓不言而存诸心也。一说:识,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说近是。”[7]93朱说本无不妥,但按照孔子“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二·一五)的思想,忽略本句中“识”字的另一层含义未必明智。彭大寿《鲁冈或问》:“故先从默入,默则稽诸古,问诸人,慎诸思,体诸事,皆默也。”[13]438焦竑《焦氏笔乘》:“孔子言默而识之,非默于口也,默于心也。默于心者,言思路断,心行处灭,而豁然有契焉,以无情契之也。以无情契之,犹其以无言契之也,故命之曰默。”[13]439依此,对外来的见闻除了默默地记在心中之外,还要在心里默默地识别、思考、消化、理解。译文似可将此两层意思都表达出来。
[何有于我哉]历代注译者对本句有两解。第一是“自谦”说。朱熹《论语集注》:“何有于我,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7]93前译中,杨伯峻即译为:“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刘殿爵和贝塚茂树的译文大意也同杨译。第二是“不难”说。刘宝楠《论语正义》 :“郑(玄)曰:‘无是行于我,我独有之。’……(郑)注有讹文,当以‘行’字句绝,‘我’字重衍。郑谓他人无是行,夫子乃独有之,与上篇‘为国乎何有’、‘于从政乎何有’,‘何有’皆为不难也。”[22]254前译中,毛子水即译为:“这些事情,实在都是很平常的!”黎按,第一说不妥,依据有三。第一,本章所列三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均为孔子所自许。仅本篇中即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七·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七·二四)。前者即“学而不厌”,后者即“诲人不倦”。第二,孔子如表示“自谦”,当可明说。如本篇即有:“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七·三四)在这里,“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是谓“自谦”,“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则为“自许”,二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第三,在《论语》中,“何有”均有“不难”之意。例如:《论语·里仁》四·一三:“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论语·雍也》六·八:“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黄式三《论语后案》:“何有于我,言何难于己也。《经》中所言‘何有’皆不难之词。……何有,不难词。全经通例。”[23]168由此,第一说不能成立。然第二说亦有可议之处,郑氏言“我独有之”,与孔子一贯的谦逊作风与勉励后学之意不相符合。宦懋庸《论语稽》:“孟子引夫子与子贡言‘我学不厌而教不倦’,此篇若圣与仁章‘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夫子固以学不厌诲不倦自任者,而何至无因,为是谦而又谦之辞乎?然谓人无是行,惟我独有,则又近夸大,尤非圣人语气。此盖当时不知圣人,谓必有人之所不能有,故夫子言我生平不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耳,此外亦何有于我哉。似为得之。”[13]438这里宦氏对朱说和郑说的批评颇有见地,但其“此盖当时不知圣人”以下诸语,仍属一种臆测,且有“增字解经”之嫌。按本章文意,似不是“表白”之语,而是“自许”之言,是孔子对自己作为教师职责的自我期许。译文按原文字面直接译出为宜。
笔者试译本章“子曰”全文如下:“默默地记住见闻并识别消化,孜孜地勤奋学习而不厌烦,谆谆地教诲别人而不倦怠,这对我有什么呢?”
三、“徙义”的警策
[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杨伯峻译]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哩!”[1]67
[毛子水译]孔子说:“德行不修明,学业不讲习,听到好的事情,不能取以改进自己,发觉自己不好的事,不能革除,这些是我的忧虑!”[2]101
[刘殿爵译]The Master said, “It is these things that cause me concern: failure to cultivate virtue, failure to go more deeply into what I have learned, inability, when I am told what is right, to go over to where it is, and inability to reform myself when I have defects.”[3]65 [贝塚茂树译]先生がいわれた。「道徳の修養がたりない、学問の勉強がたりない、忠告をうけてしたがうことができず、過ちを知りながら改めることができない、これがわたしの心配ごとである。」[4]177
译辨
[闻义不能徙]徙,音“喜”,xǐ,迁移、转移、转变的意思。本句流行本作“闻义不能徙”,高丽本等则作“闻义不能从”。依据流行本,杨伯峻译为“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毛子水译为“听到好的事情,不能取以改进自己”,刘殿爵译为“被告知正确的地方却不过去”( inability, when I am told what is right, to go over to where it is)。而依据高丽本,贝塚茂树则译为“得到忠告却不能照着做”(忠告をうけてしたがうことができず)。黄怀信在其《论语新校释》中也译为“听到义举不能跟随”,并注释道:“‘义’,指义举,宜作之事。‘从’,随也。旧作‘徙’不可通。若作‘徙’,则徙之前必在不义一方,孔子岂能有此?”[24]150黎按,黄说可参考,但其论证则未必确当。朱熹《论语集注》:“尹氏曰: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圣人犹忧,况学者乎?”《周易·益卦·象传》:“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25]146这里的“迁善”,就是“徙义”的意思。扬雄 《法言·学行》:“是以君子贵迁善,迁善也者圣人之徒与!”[26]812依此,“迁善”或曰 “徙义”正是君子乃至圣人的高尚行为,并无任何贬义。其实,“不善”与“不义”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既然在本章中孔子担忧自己“不善不能改”,那么,同时担忧自己“不义不能徙”,也是很正常的,都是孔子对自己的警策。此外,一个人在“闻义”之前的状态不一定是“不义”,也有可能是“非义”,更有可能是“不知道义”。孔子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对于“义”的学习、理解、接受并实践,也要经历一个从不知到有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从知到行的转变过程。“徙”字正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一过程。如将“徙”字改为“从”字,字面上似乎通顺了,但其作为转变过程的内涵也就没有了。《论语·颜渊》一二·十:“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何晏《论语集解》:“包(咸)曰:徙义,见义则徙意而从之。”[13]853即为此义。
笔者试译本章“子曰”全文如下:“品德不修养,学问不讲习,听到道义不能转变而跟从,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
四、“舒展”的举止
[原文]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杨伯峻译]孔子在家闲居,很整齐的,很和乐而舒展的。[1]67
[毛子水译]孔子闲居的时候,体态是舒适的,神气是安和的。[2]101
[刘殿爵译]During his leisure moments, the Master remained correct though relaxed.[3]65
[贝塚茂树译]先生がくつろいでおられるときは、のびのびとまたにこやかであられる。[4]178
译辨
[燕居]指在家闲居。《礼记·仲尼燕居》:“仲尼燕居,子张 、子贡 、 言游侍。” 郑玄注:“退朝而处曰燕居。”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本句历来注译者有三种解读。第一,“和舒之貌”说。何晏《论语集解》:“马(融)曰:申申、夭夭,和舒之貌。”[13]441前译中,贝塚茂树即译为“悠闲而又和乐”(のびのびとまたにこやかであられる)。第二,“容舒色愉”说。朱熹《论语集注》:“杨(时)氏曰: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7]93-94前译中,毛子水即译为“体态是舒适的,神气是安和的”。第三,“其敬其和”说。胡绍勋《四书拾义》:“《汉书·万石君传》‘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必冠,申申如也’,师古注云:‘申申,整勅之貌。’此经记者先言申申,后言夭夭,犹《乡党》先言踧踖,后言与与也。申申言其敬,夭夭言其和。”[13]441前译中,杨伯峻即译为“很整齐的,很和乐而舒展的”,刘殿爵的译文大意也同杨译。黎按,第一说义较胜。洪颐煊《读书丛录》:“申,古作‘伸’。《仪礼·士相见礼》‘君子欠伸’,郑注:‘志倦则欠,体倦则伸。’《说文》:‘夭,屈也。’言燕居之时,其容体屈伸如意。”[13]441第二说将“容貌”与“神色”分而论之,未必合适。黄式三《论语后案》:“申申如状其躬之直,夭夭如状其躬之稍俯也。此记圣人徒坐之容,合伸屈观之而见其得中也。”[23]169依此,“申申”和“夭夭”都是“状其躬”,即都是对身体容貌的描述。第三说论据有明显瑕疵。如所引“《汉书·万石君传》‘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必冠,申申如也’,师古注云:‘申申,整勅之貌’”[27]2194,此处只提到“申申如也”,故颜师古仅取其“伸直”义,注为“整勅之貌”未尝不可。但《汉书·叙传》:“万石温温,幼寤圣君,宜尔子孙,夭夭伸伸。” 颜师古注:“《论语》称孔子‘燕居,伸伸如也,夭夭如也’,谓和舒之貌。此言万石子孙既多,又皆和睦,故引以为辞也。”[27]4251这里将“伸伸如也,夭夭如也”统一注为“和舒之貌”,正与上述第一说中的“马(融)曰”相同。又如,所引《论语·乡党》一○·二,其原文是:“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这里说的是孔子在朝时的行为举止,与“退朝而处之燕居”显然不能相提并论。综上所述,第一说马融的理解是合适的 ,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孔子燕居”时伸屈自如、和乐舒展的生动形态。后人也许是出于“维护圣人形象”的目的,一定要把生活中甚至是闲暇时的孔子也打扮成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样子,殊不知这根本违背事实,且与经典毫不相干!
笔者试译本章全文如下:“孔子在家闲居的时候,是伸屈自如、和乐舒展的样子。”
五、“梦想”的意义
[原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杨伯峻译]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好长时间没再梦见周公了!”[1]67
[毛子水译]孔子说:“我真衰老得厉害,我已好久没有梦见到周公了!”[2]102
[刘殿爵译]The Master said,“How I have gone downhill! It has been such a long time since I dreamt of the Duke of Chou.”[3]65
[贝塚茂树译]先生がいわれた。「ひどいものだね、わたしのおいぼれ方は。ながいことになるな、わたしが周公さまを二度と夢に見なくなってから。」[4]179
译辨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姬旦,他创立礼乐制度,推行“德治”,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源头。对于本句,毛子水在《论语今注今译》中的解读是:“从‘久’和‘不复’等字,可见孔子在盛年时是常梦见周公的。常人的梦,多由平日积思所致。孔子因爱人类的缘故,只希望有个太平世界,所以常常想到周室太平的时候,因而也常常梦见周公。现在孔子觉得,他所以好久没有梦见周公,当由于年老力衰、志道不笃的缘故。因此,他发出这个感叹。”[2]101-102这就引出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孔子是否真的有梦?这本来不是问题,只是因为《庄子·刻意》篇提出“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其寝不梦,其觉无忧”[18]539,后儒为了维护孔子的“圣人”形象,才不得不对此进行回应。焦袁熹《此木轩四书说》:“孔颖达云:‘庄子意在无为,欲令静寂无事,不有思虚,故云圣人无梦。但圣人虽异人者神明,同人者五情。五情既同,焉得无梦?故礼记文王有九龄之梦,尚书有武王梦协之言。’案孔君此论精矣。然圣人岂特不能无梦而已,圣人五情恳恻,倍万恒常,其梦亦自异于人人。周公之见,其精诚之极乎?”[13]443圣人也是人,人人有梦,故圣人也有梦;圣人又不是常人,圣人之梦更加精诚,是谓“精梦”。王符《潜夫论·梦列篇》:“凡梦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有时有反,有病有性。孔子生于乱世,日思周公之德,夜即梦之,此谓意精之梦也。”[28]315第二个问题,孔子盛年时为何“梦见周公”?张载《正蒙·三十》:“仲尼生于周,从周礼,故公旦法坏,梦寐不忘为东周之意;使其继周而王,则其损益可知矣。滔滔忘反者,天下莫不然,如何变易之?‘天下有道,丘不与易’,知天下无道而不隐者,道不远人;且圣人之仁,不以无道必天下而弃之也。”[29]41孔子以周公事业和精神的继承人自居,在其盛年时,周游列国,奔走呼号,企图恢复周公所创立的礼乐制度。此时梦见周公,正是一种心灵上的契合。如朱熹《论语集注》所言:“孔子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如或见之。”[7]94第三个问题,孔子衰年后为何不再“梦见周公”?朱熹《论语集注》:“程子曰:孔子盛时,寤寐常存行周公之道;其老也,则志虑衰而不可以有为矣。盖存道者心,无老少之异;而行道者身,老则衰也。”[7]94这里包含着两种解释:“志衰”和“气衰”。“志衰”说见林希元《四书存疑》:“圣人所谓衰是志,不是气。盖向也梦见周公,是圣人之志方锐,欲行周公之道,故常作此梦。志锐则盛也,故因其梦而见其盛。久不见周公,是到老来行不得,志念尽灭了,故不复有梦,志灭则衰也,故因其无梦而见其衰。”[6]344 “气衰”说则见刘宝楠《论语正义》:“夫子日有孳孳,不知老之将至,至是血气益衰,力极罢顿,无复从前之精专,故有此叹。”[22]256比较而言,“气衰”说为优。李泽厚《论语今读》:“又有两解,一是志衰不梦,已知复兴东周、恢复旧礼不可能了,所以不梦。一是志在身衰,因年老心余力不足了,所以不梦!后说差胜,因‘猛志固常在’,奈‘时不利兮’何。孔子感叹不已,亦可伤也。”[12]192-193第四个问题,孔子“梦见周公”的意义何在?本来,做梦是纯粹个人的生活体验,但在本章中,孔子如此痛切地讲述“梦见周公”这件事,弟子们又如此郑重地将其记录下来,衡之孔子对于周公的尊崇以及对周公所创立的礼乐制度的向往,其文化传承精神已跃然可见。当然,孔子“梦见周公”的具体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其意义倒可以从后人一个类似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刘勰《文心雕龙·序志》:“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哉,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于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30]445刘勰“梦见孔子”而 “敷赞圣旨”,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美学思想,撰著《文心雕龙》,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孔子“梦见周公”而“遵循圣迹”,继承和发展了周公所奠定的华夏礼乐文明,创立儒家学派,最终成为影响全人类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二者的历史贡献虽然不可以类比,但其文化传承的精神却是内在相通的。
笔者试译本章“子曰”全文如下:“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已经好久不再梦见周公了!”
六、孔子的本相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形象有一个逐步抬高的过程,诸如“圣人”、“素王”、“万世师表”等等。近代以来,孔子的形象又经历了一个不断贬低的过程,诸如“丧家狗”、“复辟狂”等等。《论语·述而》篇前五章,以“夫子自道”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孔子本相,这对于我们切实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准确把握孔子的思想价值,无疑具有正本清源的重要意义。首先,孔子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他以殷商贤大夫老彭为榜样,相信而爱好古代文化,以传播与弘扬华夏文明为志业。其次,孔子是教师职责的承担者,他广泛地认识事物,勤奋地学习知识,倾注全力教诲弟子,这些都为后来的教书育人者树立了职业标杆。再次,孔子是修身养性的实践者,他知不足而后学,学而知之,躬行实践,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典范。又次,孔子是理想世界的追求者,他在“周文凋敝”的时代背景中,坚持以周公为同道,力图重建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心灵秩序,体现了人心向上的文明精神。最后,孔子是可亲可敬的民众导师,他在日常生活中,伸屈自如,和乐舒展,与普通人并无区别;而其高标的理想、远大的志向、不懈的奋斗,却又为天下芸芸众生由凡而圣、超凡入圣,提供了活生生的榜样。总之,孔子既不是“神”,也不是“鬼”,而是真真实实的“人”——既是“凡人”,又是“伟人”,是芸芸众生可学而能、可遵而行的伟大榜样。 注释:
(1)本文采用的“集译”体例,包括“原文”、“前译”、“译辨”和“后译”四部分。“原文”按《论语》章次为序。“前译”分别胪列杨伯峻《论语译注》、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刘殿爵《论语》、贝塚茂树《论语》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英语、日语界的四部代表性现代译著的译文。“译辨”是对“前译”四种译文并参考各种有代表性的古今中外《论语》注译本中相关语句的不同译法,从文字训诂、思想价值等角度进行辨析,并提出撰者个人的见解。“后译”则是在“前译”和“译辨”的基础上,提出撰者自己的现代汉语译文。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3]D.C..Lau.The Analects[M].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0.
[4][日]贝塚茂树.论语[M].东京:中央公论新社,2011.
[5][梁]皇侃.论语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转引自:高尚榘.论语歧解辑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
[9]孙钦善.论语本解[M].北京:三联书店,2013.
[10]杨朝明.论语解读[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
[11]李炳南.论语讲要[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1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
[13]转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4][宋]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5][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6][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8][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9]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0]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1]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2]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3][清]黄式三.论语后案[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24]黄怀信.论语新校释[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5]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6][汉]扬雄.法言[M]//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7][汉]班固.汉书[M].[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
[28][汉]王符.潜夫论笺校正[M].[清]汪继培,笺.北京:中华书局,1986.
[29][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30]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 吴 勇)
关键词:孔子本相;殷人情结;自我期许;徙义迁善;梦见周公;伸屈自如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1-0055-007
《论语·述而》篇前五章,多为夫子自道,可以理解为孔子给自己描绘的“自画像”(第四章则是弟子们为夫子画像所增添的一抹亮色)。历代注译家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采用集译体例,对其中关键词句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以还原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孔子本相。(1)
一、“殷人”的情结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杨伯峻译]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我私自和我那老彭相比。”[1]66
[毛子水译]孔子说:“循述古人的遗法而不自己创作;信服古人,并且喜爱古人。在这些事情上,我敢私自比于我的老彭。”[2]99-100
[刘殿爵译]The Master said, “I transmit but do not innovate; I am truthful in what I say and devoted to antiquity. I venture to compare myself to our Old P’eng.”[3]65
[贝塚茂树译]先生がいわれた。「祖述するだけで創作しない、古代を信じ、かつ愛好する。そういう自分をそっと老彭になぞらえている。」[4]175-176
译辨
[述而不作]本句中的“作”,历来注译者有三种解释。第一是“制作”说。皇侃《论语义疏》:“述者,传于旧章也。作者,新制作礼乐也。孔子自言:我但传述旧章而不新制礼乐也。夫得制礼乐者,必须德位兼并,德为圣人,尊为天子者也。所以然者,制作礼乐必使天下行之。若有德无位,既非天下之主,而天下不畏,则礼乐不行;若有位无德,虽为天下之主而天下不服,则礼乐不行,故必须并兼者也。孔子是有德无位,故述而不作也。”[5]153第二是“妄作”说。陈天祥《四书辨疑》:“述谓明其理之所有,作谓创其理之所无。循天人之际、自然之理,以明夫三纲五常固有之道,若六经之言者通谓之述。出天理所有、人伦纲常之外,若杨墨之言者通谓之作。”[6]334第三是“创作”说。朱熹《论语集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辞之谦也。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7]93黎按,第一说所依据的“有德无位”之说,是后儒对孔子“素王”命运的叹息,未必是孔子本人的自觉意识,故不可信。第二说所提出的“三纲五常固有之道”,显然是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思想意识,自然也不是孔子当时所依据的标准,亦不可取。第三说,如按朱熹所述,指的是“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将“创作”限定在文献典籍著作方面,应该是成立的 。故前译中的杨伯峻、毛子水、刘殿爵、贝塚茂树,以及钱穆[8]167、孙钦善[9]83、杨朝明[10]110、李炳南[11]110等人,均从朱说。但深入思考,孔子在著作方面固然“未尝有所作也”,但在思想方面呢,难道就没有创造和发见吗?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就指出:“重要的是‘述而不作’四个字,孔子梦周公,重礼制,信而好古,的确是古代氏族传统的顽强的承传人和护卫者,孔子对此是非常自觉的。但任何‘述’中都有‘作’,孔子以‘仁’解‘礼’ 便是‘作’。实际上孔子是‘述而又作’。‘述’者‘礼’也;‘作’者‘仁’也。‘作’是为了‘述’,结果却超出了‘述’。”[12]188-189依此,对于本句中的“作”字,现代译文就不能简单地因循朱说译为“创作”,而应该实事求是地译为“著作”或“写作”。
[信而好古]杨伯峻译为“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毛子水译为“信服古人,并且喜爱古人”,刘殿爵译为“我说话真诚并致力于古代”(I am truthful in what I say and devoted to antiquity),贝塚茂树译为“相信而且喜爱古代”(古代を信じ、かつ愛好する)。黎按,前译中,贝塚茂树和毛子水的译文为宜。张鼎《论语说略》:“信即信古也。今人属辞必曰‘信古而好’,此倒置‘古’字于下。”[6]336在本句中,“古”是“信”和“好”的共同宾语。杨译将“信”作为“好古”的状语,刘译将“信”与“好古”分而译之,均不妥。
[窃比于我老彭]“老彭”是谁?历来注译者有四说。第一,“殷贤大夫”说。何晏《论语集解》:“包(咸)曰:老彭,殷贤大夫,好述古事。我若老彭,祖述之耳。”[13]434第二,“彭祖”说。邢昺《论语注疏》:“老彭即《庄子》所谓彭祖也。”[14]84第三,“老子、彭祖”说。陆德明《经典释文》“郑(玄)注:老,老聃。彭,彭祖。”[13]434第四,“老子”说。王夫之《四书稗疏》:“老聃亦曰太史澹,聃、儋、彭音盖相近,古人质朴,命名或有音而无字,后人传闻,随以字加之,则老彭即问礼之老子矣。”[13]431黎按,本章中的“老彭”其人,起码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身份是教师(“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第二,与孔子本人有一定的情感关联(“窃比于我老彭”)。据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记载[15]2141,老聃为“周守藏之史”,“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且虽然孔子“问礼于老子”,但从老子所答“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也”来看,与孔子“克己复礼”(《论语·颜渊》一二·一)的坚定信念相比较,起码两人在对待 “礼”的态度上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更不要说是心灵相契的情感联系了。故“老子”说基本上可以排除。诸说之中,第一说较为合理。首先,老彭是殷商时人,且担任过教师,也没听说写过什么著作。《大戴礼记·虞戴德》:“公曰:‘善哉!子之察教我也。’子曰:‘丘于君唯无言,言必尽,于他人则否。’公曰:‘教他人则如何?’子曰:‘否,丘则不能。昔商老彭及仲傀,政之教大夫,官之教士,技之教庶人。扬则抑,抑则扬,缀以德行,不任以言,庶人以言,犹以夏后氏之祔怀袍褐也,行不越境。’”[16]178这里“商老彭”的形象,与本章中的“述而不作”有契合之处。其次,更重要的是,孔子乃殷商贵族的后代,骨子里以“殷人”自居,因此他将殷商历史上的贤大夫老彭称为“我老彭”,这是完全有可能而且是自然而然的。《礼记·檀弓上》:“夫子曰……而丘也,殷人也。”[17]73这里孔子的“殷人”情结,正可对本句中的“我老彭”作出比较合乎情理的解释。但这里的“老彭”与“彭祖”是不是同一个人呢?问题比较复杂。首先,“老彭”不会是《庄子》所说的“彭祖”。查《庄子·逍遥游》:“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成玄英疏:“彭祖者,姓籛名铿,帝颛顼之玄孙也。善养性,能调鼎进雉羹于尧,尧封之彭城,其道可祖,故谓之彭祖。历夏经殷至周,年八百岁矣。”[18]11、13这个历经尧舜禹乃至夏商周,活了千百年的“彭祖”,只是历史传说,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既然“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七·二一),那么,孔子怎么可能将一个虚无缥缈的神话人物引为自己的精神同道呢?其次,“彭祖”有可能是“殷商贤大夫老彭”的别名。程树德《论语集释》按:“老彭有二人一人之二说,以主一人者较为多数。然彭袓虽寿,断无历唐虞夏商尚存之理,此如尧时有善射者曰羿,而夏有穷之君亦名羿;黄帝时有巫咸,而夏商均有巫咸。盖古人不嫌重名,寿必称彭,犹之射必称羿,巫必称咸也。”[19]434程说有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彭祖》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耈老问于彭祖……彭祖曰:吁,汝孳孳布问,余告汝人伦……父子兄弟,五纪必周。”[20]304-306 《马王堆简帛·十问》中又有这么一段记载:“帝盘庚问于耇老曰:闻子接阴以为强,吸天之精,以为寿长,吾将何处而道可行?”[21]937把两段记载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耇老”是殷帝盘庚的老师,“彭祖”又是耇老的老师,那么,上述“殷贤大夫老彭”有可能就是这位“彭祖”,只不过他与《庄子》中的“彭祖”同名罢了。当然还有问题,比如:“耇老”答盘庚的内容偏于道家养生思想,“彭祖”答“耈老”的内容为何却偏于儒家人伦观念?在殷商时代,是否就已经出现“人伦五纪”这些儒家的概念?如此等等。这些问题,尚待进一步考证。因此,尽管不能排除“老彭”即为商代“彭祖”的可能,但我们还是尊重孔子本人的称呼“老彭”为宜。 笔者试译本章“子曰”全文如下:“讲述而不写作,相信而喜爱古代,我私下把自己比作我们(殷人的贤大夫)老彭。”
二、“自许”的职责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杨伯峻译]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1]66
[毛子水译]孔子说:“把听到的、见到的,牢记在心里;孜孜地勤求学问而不厌;谆谆地教诲他人而不倦。这些事情,实在都是很平常的!” [2]100
[刘殿爵译]The Master said, “Quietly to store up knowledge in my mind, to learn without flagging, to teach without growing weary. For me there is nothing to these things.”[3]65
[贝塚茂树译]先生がいわれた。「だまって覚え、学んであきず、他人に教えていやにならない。こんなことは、自分にとってなんでもないことだ。」[4]177
译辨
[默而识之]杨伯峻译为:“(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并注释道:“识——音志,zhì,记住。”毛子水和刘殿爵的理解与译文大意也同杨译。黎按,“识”本有两读两义。一读为“实”(shí),知道、辨别的意思。一读为“志”(zhì),记住、标志的意思。朱熹《论语集注》:“识,音志,又如字。识,记也。默识,谓不言而存诸心也。一说:识,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说近是。”[7]93朱说本无不妥,但按照孔子“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二·一五)的思想,忽略本句中“识”字的另一层含义未必明智。彭大寿《鲁冈或问》:“故先从默入,默则稽诸古,问诸人,慎诸思,体诸事,皆默也。”[13]438焦竑《焦氏笔乘》:“孔子言默而识之,非默于口也,默于心也。默于心者,言思路断,心行处灭,而豁然有契焉,以无情契之也。以无情契之,犹其以无言契之也,故命之曰默。”[13]439依此,对外来的见闻除了默默地记在心中之外,还要在心里默默地识别、思考、消化、理解。译文似可将此两层意思都表达出来。
[何有于我哉]历代注译者对本句有两解。第一是“自谦”说。朱熹《论语集注》:“何有于我,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7]93前译中,杨伯峻即译为:“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刘殿爵和贝塚茂树的译文大意也同杨译。第二是“不难”说。刘宝楠《论语正义》 :“郑(玄)曰:‘无是行于我,我独有之。’……(郑)注有讹文,当以‘行’字句绝,‘我’字重衍。郑谓他人无是行,夫子乃独有之,与上篇‘为国乎何有’、‘于从政乎何有’,‘何有’皆为不难也。”[22]254前译中,毛子水即译为:“这些事情,实在都是很平常的!”黎按,第一说不妥,依据有三。第一,本章所列三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均为孔子所自许。仅本篇中即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七·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七·二四)。前者即“学而不厌”,后者即“诲人不倦”。第二,孔子如表示“自谦”,当可明说。如本篇即有:“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七·三四)在这里,“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是谓“自谦”,“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则为“自许”,二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第三,在《论语》中,“何有”均有“不难”之意。例如:《论语·里仁》四·一三:“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论语·雍也》六·八:“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黄式三《论语后案》:“何有于我,言何难于己也。《经》中所言‘何有’皆不难之词。……何有,不难词。全经通例。”[23]168由此,第一说不能成立。然第二说亦有可议之处,郑氏言“我独有之”,与孔子一贯的谦逊作风与勉励后学之意不相符合。宦懋庸《论语稽》:“孟子引夫子与子贡言‘我学不厌而教不倦’,此篇若圣与仁章‘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夫子固以学不厌诲不倦自任者,而何至无因,为是谦而又谦之辞乎?然谓人无是行,惟我独有,则又近夸大,尤非圣人语气。此盖当时不知圣人,谓必有人之所不能有,故夫子言我生平不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耳,此外亦何有于我哉。似为得之。”[13]438这里宦氏对朱说和郑说的批评颇有见地,但其“此盖当时不知圣人”以下诸语,仍属一种臆测,且有“增字解经”之嫌。按本章文意,似不是“表白”之语,而是“自许”之言,是孔子对自己作为教师职责的自我期许。译文按原文字面直接译出为宜。
笔者试译本章“子曰”全文如下:“默默地记住见闻并识别消化,孜孜地勤奋学习而不厌烦,谆谆地教诲别人而不倦怠,这对我有什么呢?”
三、“徙义”的警策
[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杨伯峻译]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哩!”[1]67
[毛子水译]孔子说:“德行不修明,学业不讲习,听到好的事情,不能取以改进自己,发觉自己不好的事,不能革除,这些是我的忧虑!”[2]101
[刘殿爵译]The Master said, “It is these things that cause me concern: failure to cultivate virtue, failure to go more deeply into what I have learned, inability, when I am told what is right, to go over to where it is, and inability to reform myself when I have defects.”[3]65 [贝塚茂树译]先生がいわれた。「道徳の修養がたりない、学問の勉強がたりない、忠告をうけてしたがうことができず、過ちを知りながら改めることができない、これがわたしの心配ごとである。」[4]177
译辨
[闻义不能徙]徙,音“喜”,xǐ,迁移、转移、转变的意思。本句流行本作“闻义不能徙”,高丽本等则作“闻义不能从”。依据流行本,杨伯峻译为“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毛子水译为“听到好的事情,不能取以改进自己”,刘殿爵译为“被告知正确的地方却不过去”( inability, when I am told what is right, to go over to where it is)。而依据高丽本,贝塚茂树则译为“得到忠告却不能照着做”(忠告をうけてしたがうことができず)。黄怀信在其《论语新校释》中也译为“听到义举不能跟随”,并注释道:“‘义’,指义举,宜作之事。‘从’,随也。旧作‘徙’不可通。若作‘徙’,则徙之前必在不义一方,孔子岂能有此?”[24]150黎按,黄说可参考,但其论证则未必确当。朱熹《论语集注》:“尹氏曰: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圣人犹忧,况学者乎?”《周易·益卦·象传》:“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25]146这里的“迁善”,就是“徙义”的意思。扬雄 《法言·学行》:“是以君子贵迁善,迁善也者圣人之徒与!”[26]812依此,“迁善”或曰 “徙义”正是君子乃至圣人的高尚行为,并无任何贬义。其实,“不善”与“不义”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既然在本章中孔子担忧自己“不善不能改”,那么,同时担忧自己“不义不能徙”,也是很正常的,都是孔子对自己的警策。此外,一个人在“闻义”之前的状态不一定是“不义”,也有可能是“非义”,更有可能是“不知道义”。孔子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对于“义”的学习、理解、接受并实践,也要经历一个从不知到有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从知到行的转变过程。“徙”字正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一过程。如将“徙”字改为“从”字,字面上似乎通顺了,但其作为转变过程的内涵也就没有了。《论语·颜渊》一二·十:“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何晏《论语集解》:“包(咸)曰:徙义,见义则徙意而从之。”[13]853即为此义。
笔者试译本章“子曰”全文如下:“品德不修养,学问不讲习,听到道义不能转变而跟从,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
四、“舒展”的举止
[原文]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杨伯峻译]孔子在家闲居,很整齐的,很和乐而舒展的。[1]67
[毛子水译]孔子闲居的时候,体态是舒适的,神气是安和的。[2]101
[刘殿爵译]During his leisure moments, the Master remained correct though relaxed.[3]65
[贝塚茂树译]先生がくつろいでおられるときは、のびのびとまたにこやかであられる。[4]178
译辨
[燕居]指在家闲居。《礼记·仲尼燕居》:“仲尼燕居,子张 、子贡 、 言游侍。” 郑玄注:“退朝而处曰燕居。”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本句历来注译者有三种解读。第一,“和舒之貌”说。何晏《论语集解》:“马(融)曰:申申、夭夭,和舒之貌。”[13]441前译中,贝塚茂树即译为“悠闲而又和乐”(のびのびとまたにこやかであられる)。第二,“容舒色愉”说。朱熹《论语集注》:“杨(时)氏曰: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7]93-94前译中,毛子水即译为“体态是舒适的,神气是安和的”。第三,“其敬其和”说。胡绍勋《四书拾义》:“《汉书·万石君传》‘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必冠,申申如也’,师古注云:‘申申,整勅之貌。’此经记者先言申申,后言夭夭,犹《乡党》先言踧踖,后言与与也。申申言其敬,夭夭言其和。”[13]441前译中,杨伯峻即译为“很整齐的,很和乐而舒展的”,刘殿爵的译文大意也同杨译。黎按,第一说义较胜。洪颐煊《读书丛录》:“申,古作‘伸’。《仪礼·士相见礼》‘君子欠伸’,郑注:‘志倦则欠,体倦则伸。’《说文》:‘夭,屈也。’言燕居之时,其容体屈伸如意。”[13]441第二说将“容貌”与“神色”分而论之,未必合适。黄式三《论语后案》:“申申如状其躬之直,夭夭如状其躬之稍俯也。此记圣人徒坐之容,合伸屈观之而见其得中也。”[23]169依此,“申申”和“夭夭”都是“状其躬”,即都是对身体容貌的描述。第三说论据有明显瑕疵。如所引“《汉书·万石君传》‘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必冠,申申如也’,师古注云:‘申申,整勅之貌’”[27]2194,此处只提到“申申如也”,故颜师古仅取其“伸直”义,注为“整勅之貌”未尝不可。但《汉书·叙传》:“万石温温,幼寤圣君,宜尔子孙,夭夭伸伸。” 颜师古注:“《论语》称孔子‘燕居,伸伸如也,夭夭如也’,谓和舒之貌。此言万石子孙既多,又皆和睦,故引以为辞也。”[27]4251这里将“伸伸如也,夭夭如也”统一注为“和舒之貌”,正与上述第一说中的“马(融)曰”相同。又如,所引《论语·乡党》一○·二,其原文是:“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这里说的是孔子在朝时的行为举止,与“退朝而处之燕居”显然不能相提并论。综上所述,第一说马融的理解是合适的 ,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孔子燕居”时伸屈自如、和乐舒展的生动形态。后人也许是出于“维护圣人形象”的目的,一定要把生活中甚至是闲暇时的孔子也打扮成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样子,殊不知这根本违背事实,且与经典毫不相干!
笔者试译本章全文如下:“孔子在家闲居的时候,是伸屈自如、和乐舒展的样子。”
五、“梦想”的意义
[原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杨伯峻译]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好长时间没再梦见周公了!”[1]67
[毛子水译]孔子说:“我真衰老得厉害,我已好久没有梦见到周公了!”[2]102
[刘殿爵译]The Master said,“How I have gone downhill! It has been such a long time since I dreamt of the Duke of Chou.”[3]65
[贝塚茂树译]先生がいわれた。「ひどいものだね、わたしのおいぼれ方は。ながいことになるな、わたしが周公さまを二度と夢に見なくなってから。」[4]179
译辨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姬旦,他创立礼乐制度,推行“德治”,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源头。对于本句,毛子水在《论语今注今译》中的解读是:“从‘久’和‘不复’等字,可见孔子在盛年时是常梦见周公的。常人的梦,多由平日积思所致。孔子因爱人类的缘故,只希望有个太平世界,所以常常想到周室太平的时候,因而也常常梦见周公。现在孔子觉得,他所以好久没有梦见周公,当由于年老力衰、志道不笃的缘故。因此,他发出这个感叹。”[2]101-102这就引出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孔子是否真的有梦?这本来不是问题,只是因为《庄子·刻意》篇提出“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其寝不梦,其觉无忧”[18]539,后儒为了维护孔子的“圣人”形象,才不得不对此进行回应。焦袁熹《此木轩四书说》:“孔颖达云:‘庄子意在无为,欲令静寂无事,不有思虚,故云圣人无梦。但圣人虽异人者神明,同人者五情。五情既同,焉得无梦?故礼记文王有九龄之梦,尚书有武王梦协之言。’案孔君此论精矣。然圣人岂特不能无梦而已,圣人五情恳恻,倍万恒常,其梦亦自异于人人。周公之见,其精诚之极乎?”[13]443圣人也是人,人人有梦,故圣人也有梦;圣人又不是常人,圣人之梦更加精诚,是谓“精梦”。王符《潜夫论·梦列篇》:“凡梦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有时有反,有病有性。孔子生于乱世,日思周公之德,夜即梦之,此谓意精之梦也。”[28]315第二个问题,孔子盛年时为何“梦见周公”?张载《正蒙·三十》:“仲尼生于周,从周礼,故公旦法坏,梦寐不忘为东周之意;使其继周而王,则其损益可知矣。滔滔忘反者,天下莫不然,如何变易之?‘天下有道,丘不与易’,知天下无道而不隐者,道不远人;且圣人之仁,不以无道必天下而弃之也。”[29]41孔子以周公事业和精神的继承人自居,在其盛年时,周游列国,奔走呼号,企图恢复周公所创立的礼乐制度。此时梦见周公,正是一种心灵上的契合。如朱熹《论语集注》所言:“孔子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如或见之。”[7]94第三个问题,孔子衰年后为何不再“梦见周公”?朱熹《论语集注》:“程子曰:孔子盛时,寤寐常存行周公之道;其老也,则志虑衰而不可以有为矣。盖存道者心,无老少之异;而行道者身,老则衰也。”[7]94这里包含着两种解释:“志衰”和“气衰”。“志衰”说见林希元《四书存疑》:“圣人所谓衰是志,不是气。盖向也梦见周公,是圣人之志方锐,欲行周公之道,故常作此梦。志锐则盛也,故因其梦而见其盛。久不见周公,是到老来行不得,志念尽灭了,故不复有梦,志灭则衰也,故因其无梦而见其衰。”[6]344 “气衰”说则见刘宝楠《论语正义》:“夫子日有孳孳,不知老之将至,至是血气益衰,力极罢顿,无复从前之精专,故有此叹。”[22]256比较而言,“气衰”说为优。李泽厚《论语今读》:“又有两解,一是志衰不梦,已知复兴东周、恢复旧礼不可能了,所以不梦。一是志在身衰,因年老心余力不足了,所以不梦!后说差胜,因‘猛志固常在’,奈‘时不利兮’何。孔子感叹不已,亦可伤也。”[12]192-193第四个问题,孔子“梦见周公”的意义何在?本来,做梦是纯粹个人的生活体验,但在本章中,孔子如此痛切地讲述“梦见周公”这件事,弟子们又如此郑重地将其记录下来,衡之孔子对于周公的尊崇以及对周公所创立的礼乐制度的向往,其文化传承精神已跃然可见。当然,孔子“梦见周公”的具体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其意义倒可以从后人一个类似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刘勰《文心雕龙·序志》:“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哉,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于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30]445刘勰“梦见孔子”而 “敷赞圣旨”,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美学思想,撰著《文心雕龙》,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孔子“梦见周公”而“遵循圣迹”,继承和发展了周公所奠定的华夏礼乐文明,创立儒家学派,最终成为影响全人类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二者的历史贡献虽然不可以类比,但其文化传承的精神却是内在相通的。
笔者试译本章“子曰”全文如下:“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已经好久不再梦见周公了!”
六、孔子的本相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形象有一个逐步抬高的过程,诸如“圣人”、“素王”、“万世师表”等等。近代以来,孔子的形象又经历了一个不断贬低的过程,诸如“丧家狗”、“复辟狂”等等。《论语·述而》篇前五章,以“夫子自道”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孔子本相,这对于我们切实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准确把握孔子的思想价值,无疑具有正本清源的重要意义。首先,孔子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他以殷商贤大夫老彭为榜样,相信而爱好古代文化,以传播与弘扬华夏文明为志业。其次,孔子是教师职责的承担者,他广泛地认识事物,勤奋地学习知识,倾注全力教诲弟子,这些都为后来的教书育人者树立了职业标杆。再次,孔子是修身养性的实践者,他知不足而后学,学而知之,躬行实践,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典范。又次,孔子是理想世界的追求者,他在“周文凋敝”的时代背景中,坚持以周公为同道,力图重建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心灵秩序,体现了人心向上的文明精神。最后,孔子是可亲可敬的民众导师,他在日常生活中,伸屈自如,和乐舒展,与普通人并无区别;而其高标的理想、远大的志向、不懈的奋斗,却又为天下芸芸众生由凡而圣、超凡入圣,提供了活生生的榜样。总之,孔子既不是“神”,也不是“鬼”,而是真真实实的“人”——既是“凡人”,又是“伟人”,是芸芸众生可学而能、可遵而行的伟大榜样。 注释:
(1)本文采用的“集译”体例,包括“原文”、“前译”、“译辨”和“后译”四部分。“原文”按《论语》章次为序。“前译”分别胪列杨伯峻《论语译注》、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刘殿爵《论语》、贝塚茂树《论语》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英语、日语界的四部代表性现代译著的译文。“译辨”是对“前译”四种译文并参考各种有代表性的古今中外《论语》注译本中相关语句的不同译法,从文字训诂、思想价值等角度进行辨析,并提出撰者个人的见解。“后译”则是在“前译”和“译辨”的基础上,提出撰者自己的现代汉语译文。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3]D.C..Lau.The Analects[M].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0.
[4][日]贝塚茂树.论语[M].东京:中央公论新社,2011.
[5][梁]皇侃.论语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转引自:高尚榘.论语歧解辑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
[9]孙钦善.论语本解[M].北京:三联书店,2013.
[10]杨朝明.论语解读[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
[11]李炳南.论语讲要[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1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
[13]转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4][宋]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5][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6][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8][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9]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0]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1]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2]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3][清]黄式三.论语后案[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24]黄怀信.论语新校释[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5]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6][汉]扬雄.法言[M]//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7][汉]班固.汉书[M].[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
[28][汉]王符.潜夫论笺校正[M].[清]汪继培,笺.北京:中华书局,1986.
[29][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30]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 吴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