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读说写的训练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且及时地找到读说写结合点,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训练的重要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心中应时刻有对学生进行读说写的语用训练意识,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以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读和说是写的基础,是写的预热,是内化的吸收;写则是运用,是外化的表达,是对读的补充,是对读的提升。教学中,教师要理顺读说写的关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读说写的训练,将训练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学生读说写的能力。
  要落实语文课堂教学中读说写的语言文字运用,就必须善于寻找和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所谓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标”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按照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选择读说写结合点,进行读说写联动教学。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從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将体会到的语言文字的特点表达清楚,运用到习作中,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才会卓有成效。
  如在执教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19课《雾在哪里》一课时,学生在初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围绕主线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对文中“雾说的话”进行反复朗读,指导学生读出雾淘气、顽皮的语气来,从而引导学生从被雾藏起来的景物的句子中发现句子结构上的奥秘,说说句式上的特点,学生在找到这些句子中的结构特点后,抓住特点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就是针对“无论……,还是……,都……”这一句式,借助图片让学生说说当雾来到山谷、森林、花园、乡村时,它会藏起什么,被藏起来后的景色又会是什么样呢?通过这样精确的选点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为写话打好基础。
  又如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教学《望洞庭》时,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意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诗中诗人所描述的洞庭湖美丽景色的画面,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对原诗中所描述的景物等发挥合理想象,对原诗进行加工,将诗改写为现代文,进而增强学生的语感和诵读理解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设计巧妙的将读说写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对语言文字的学和用的同步性。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读说写的训练,还可以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良好情境体验当中进行,凭借学生进入情境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当学生的情感随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而变化时,当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时,教师巧妙抓住学生情感上的升华点进行语言训练,效果将会出乎意料。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一课中,通过品词酌句,配乐朗读,观看视频等为学生体会人物情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品味、推敲、朗读等活动中,感受“大嫂、大娘、小金花”与志愿军战士告别时难舍难分的感人场景,引起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战士之间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此时,让学生想象在车站送别志愿军的朝鲜人民中还会有谁,会有什么样的感人故事,请你写下来。教师选择了在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时进行了小练笔的训练,选点恰到好处,同时将读说写的训练完美结合。又如在执教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一课时,我通过设计主线问题:“默读课文2~8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兔子和小羊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大象说的话,再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待同桌都批画完之后互相检查一遍,再读一读画出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小动物说话的语气,指导好学生的朗读。这一主线问题的提出正是围绕课文的重点展开。学生通过充分自学,教师通过创设动物对话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读。在充分朗读文本的基础上,在读好问句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其他小动物见到大象会问什么,森林里还有哪些动物会对大象说些什么呢?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以朗读为主线,串起观察、朗读、想象、说话等活动,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语感,让学生在读、想、说等活动中用心体验,既感悟了语言,又进行了语用方面的训练,进而达到写话的目的。
  语文课堂教学中读说写的语言训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智慧所在,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成性问题的准确把握,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定位。课堂中通过步步深入、逐步升华:读中品、读中思、读中悟,到读后说,读中仿说等多种形式的表达,最终落实到笔尖处,引导学生将所感、所思、所悟表达出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说写三结合,为学生低段的写话与高段的习作打下基础。
  多知才能多智,厚积才能薄发,教师的独具匠心方能有所创新。语文课堂要凸显语用意识,实现有效的读说写相结合,将学语文与用语文相结合,教师当有创新意识,准确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当的给孩子向上的脚手架,将语用训练渗透到每堂语文课当中,让孩子真正的能够一课一得,才是真语文!
其他文献
地理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这是因为地理学科的知识有理科的思维,很多知识涉及数学计算的问题,比如时区时间的计算、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航线的计算等;一些知识如地球自转公轉速度、地转偏向力的大小及其影响影响因素、地壳间物质组成、风的形成等会涉及理科的知识和原理。对于文科生而言,地理学科知识内容广泛,空间思维要求高,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对高三生而言,地理的复习更是知识点的综合,难度较大。及早确定好复习计划,合
期刊
摘 要:21世纪的教师,在新时代教育中必须转换角色,方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指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做人,教师要成为学者型、研究型、引导型、管理型的教育工作者,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阳光心靈的守护人、反思能力的提升者。  关键词:教师角色;引路人;守护人;敬畏未知  2016年10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WE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举行,论坛的主题为“更好的老师、更好的未来:塑造面向21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组合作;情境;交流;评价  合作学习是
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不同类型的教学中可以提高数学课堂反馈的实效性。一是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提高数学概念教学中反馈的实效性;二是利用多媒体的趣味性,提高数学技能教学中反馈的实效性;三是利用多媒体的及时性,提高数学复习教学中反馈的实效性;四是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提高数学活动教学中反馈的实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实效性  课堂教学反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初中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的一次提升,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和能力提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对初中生的科学素养的基础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对初中生物的教学进行改进有利于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提升。然而,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生物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真正发挥出生物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实验;问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