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的阴阳性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jcrazytb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上做饭之时,拿出碗蒸鱼,一个词猛地闯入脑海——“碗公”。
   什么叫“碗公”?这是客家话对碗的俗称,与此对应的是勺水的勺子,在广东兴宁老家,我们都称之为“勺嫲”。
   难道碗和勺还分公母吗?小时候,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问倒众多成人。最后,一向学识渊博的爷爷笑着摇了摇头,称这是约定俗成的叫法,在客家地区,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叫的。
   约定俗成?那为什么不称之为“碗嫲”“勺公”?爷爷他们没有回答这个看似胡搅蛮缠的问题。
   细细寻味,与“碗公勺嫲”相对应,客家话中,还有“虾公鲤嫲”等等词汇,难道,在客家话中,也有将一些词汇分成阴性、阳性两类?
   想想学过的《语言学概论》,书中提到拉丁语系名词有阴阳性的区分。而与英语一样同属日耳曼语系的德语,在性质区分中显得更“学霸”一点,德语名词除了阴阳性,还有中性,举个例子,在德语里,男人是阳性,女人是阴性,小孩子是中性……
   还记得马克·吐温在《可怕的德语》中曾吐槽称:“树是公的,树芽是母的,树叶是中性的;马是中性的,狗是公,猫是母的,当然公猫也是母的。”“德语里,年轻姑娘没有性别,萝卜倒是有!想想看这对萝卜是多大的赞赏,对女孩子却是大不敬啊!”
   言归正传,我们还是回来谈谈客家话中的词汇属性问题吧。碗叫“碗公”,凭啥判断碗就属于阳性呢?是依据形状,依据寓义还是依据其他方面的考量?
   阴阳,这是古代道家哲学概念,道家将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
   “公”“嫲”分明就与阴阳有关。凭啥,碗要叫成“碗公”?难道这与它的摆放位置有关吗?说到位置,忽然,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件往事,还记得10岁那年的一个暑期,我在居民楼边看到一只蟾蜍,用脚一踢,没想到它从耳后腺喷出一道液体,刚好射进我的左眼,当即,眼内出现一丝刺痛。听说蟾蜍会喷毒液,担心沦为“独眼龙”,年少的我吓得哭哭泣泣跑回家去,妈妈一边让我用大量清水去冲洗眼睛,一边大聲指责我的顽劣。住在楼下的邻居阿婆听到了,走上来看我,她在得知来龙去脉后忙说:“不妨事的,不妨事的,找一块阴瓦一块阳瓦,煲水去洗一洗就好了。”
   “什么叫阴瓦?什么叫阳瓦?”我们好奇问道。阿婆解释说:“我们乡下,把仰面朝天的瓦叫阳瓦,把俯身朝地的瓦叫阴瓦。你各找一块煲水洗一洗就好了。”后来,按阿婆教的方法,我的眼睛似乎真的消除了刺痛的感觉,其实,应该是热水的作用,与瓦无关吧?
   回想往事,我恍然大悟,在客家话里,碗为什么叫“碗公”,这与它的摆放形态有关。碗一般是仰面朝天放着,这属于阴阳范畴的“阳”性特征。而勺为什么叫“勺嫲”?这,又与其俯身朝地摆放有关。在围龙屋厨房内,一般用大青缸盛井水,青缸上都会搁一块缸盖,勺水的勺子一般就俯身摆在缸盖上。
   “虾公鲤嫲”则是另一种区分方式,鲤鱼被称为“鲤嫲”,应该是与其圆鼓鼓的鱼肚关联,而至于虾为何被称为“虾公”,我还是留个悬念,请热衷联想的读者自己去琢磨吧。
  选自《南方日报》
其他文献
新加坡的友善,让我感动。爱上这个城市,是因为她的质朴——虽然是大都市,很多人却非常清纯、善良、热情。我刚到新加坡的时候人生地不熟,经常问路,每次被问的人都恨不得亲自带我去,也真有人送我到目的地。孤身在外,一有困难,不用张口就会有人主动上前来帮忙。下雨的时候,我没带伞,几次被人同邀共打一把,伞不大,分享的却是温暖。有一天下午去逛街,我不小心坐过了车站。大概的方位我是知道的,只是不晓得到底在哪一站下比
深夜去看了《我的姐姐》,看完出来已过零点。零点的城市街道依然车水马龙,有人在路边弹唱,是一首我没有听过的港式慢歌。如果需要再具体一点,那就是类似张国荣的《奔向未来的日子》。我应该过去放上一张十元,但我并没有这么做。我觉得爆米花都忍痛没买,如果好不容易节省出来的钱又花掉,会有一种计划被打乱的焦虑。平日生活里,焦虑够多了。看电影就是为了放下焦虑,在那个时候,我的理智还是占领了高地。就着车流声,一个人走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是女学生的父亲。進得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40多公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瞅老师,”父亲说:“农村没有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地往外掏。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显然,他做得很精心,
朋友在一家公園供职,前年送我几盆花色各异的菊花。我看到后大为惊讶,人工竟然能培养出这样艳丽夺目的花色品种来。  花谢之后,我便将盆栽菊花送回乡下老家,移栽到小院里。这几盆菊花一旦被移栽到小院的泥土里,便被迫还原为野生形态。我任由其发芽、长茎,任由其倒伏在地上。秋来时花儿开了,白色的更显白,紫色的更显紫,抽丝带钩的花瓣更显得生动,只是花朵比原先的小得多。小就小吧,少了修饰的痕迹,我看起来倒觉得更顺眼
一只猫在阳光下清理自己。客厅东向,阳台上,只有上午大约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能够照射到阳光。猫是守时的动物,总是在阳光最好的时候,跑在那里进行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清洗工作。我看着他。他是个男生,可洗脸的时候像女生一样,优雅,细致,他用粉红的舌头打湿前脚的绒毛,然后耐心地洗脸。猫的可爱之处,有一点在于他们是喜欢干净的动物。透过玻璃窗的阳光依然光亮、耀眼,猫偶尔竖起来的毛发在阳光下根根可见。猫在清洁自己的
老家的大门前是一片木槿花绕成的篱笆。我对它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每次舅母在表哥犯错时毒打他的武器。长鞭“咻咻咻”地生着风,在表哥身上留下条条血痕,映衬着舅母带泪咬牙的脸。  我自小由外公外婆带大。可能是因为我更融入他们的老年,所以此刻垂垂老矣的他们在数姐妹兄弟当中最宠爱的便是我。幼年时我便有一个小小的特权,就是躺在他们身边装睡,偷听他们对家中儿女婿媳甚至孙辈的评论。我自以为这些最终只会成为我暗藏心底的秘
以前,我夏天出门,都要打一把遮阳伞。一会儿撑开一会儿合起,一会儿从包里取出来,一会儿再放回去,实在是麻烦。现在为了省事,我改为戴一顶宽檐帽。实践出真知,戴了之后我发现,宽沿帽搭衣服好看,遮阳效果佳,还显得脸小,可谓一举三得。去年冬天的一條时尚新闻说,在英国一年一度的“阵亡将士纪念日”活动上,梅根王妃靠一顶宽檐帽碾压了全场的皇室女性。越是公众人物,越是备受瞩目,梅根自然明白这一点。而我放弃遮阳伞,选
我小时候父亲养了条狗,一只大藏獒,是当年父亲的一个牧民病人送给他的。  据那个牧民讲,这狗曾经跟两只野狼混战都不落下风,而且形象上看起来非常可怕,叫声低沉,肌肉结实,眼睛里充满了坚毅。  父亲非常喜欢,给它起名叫巴瓦,就是“硬汉”的意思,说这是獒中之獒,每日悉心喂養。谁知有一天它被某个坏蛋投了毒,于是开始抽搐和呕吐,但它死之前都没号叫过一声,父亲把它按照人的仪式给葬了。后来父亲又养过几条狗,都很忠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问究竟什么叫作生活?生活这个现象可以从两方面观察。就着客观的——生物学的——地位看来,生活就是一个有机体同它的环境发生的种种的关系。就着主观的——心理学的——地位看来,生活就是我们对外界经验和对内经验总全的名称。怎样使我们生活丰富,换言之,就是立于主观的地位研究怎样可以创造一种丰富的生活。那么,我对于“生活”二字认定的解释,就是“生活”等于“人生经验的全体”。生活即是经验,生
兴趣是驱使一个人去干好某事的强大力量,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强烈兴趣?怎样让自己学习“上瘾”呢?虽然我在中学的数学成绩很好,但我觉得自己现在的中文水平更高,读中学时我文理就绝不偏科,至今我仍然觉得文理都很重要,数学可以让人思维缜密,文学可以使你想象丰富。现在很多父母在儿女教育和专业选择上重理轻文,实在是既功利又可笑。“学非文不宣,文非学无本”——我一直认同清代学者的这句名言。不管是学文科还是学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