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乐器弹拨尔的历史文化变迁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3g3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弹拨尔是目前流传于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弦鸣弹拨类乐器,并在我国新疆地区也有相当广泛的分布以及在新疆民族民间音乐中有着丰富的表现特征。本文以2020年笔者的田野调查中获取的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从弹拨尔的乐器形制、演奏场域、曲目等方面对现代语境下新疆弹拨尔的文化变迁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疆;弹拨尔;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9-0091-03
  [收稿日期]2021-01-15
  [作者简介]丁雨祺(1997— ),女,新疆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乌鲁木齐 830001)
  一、新疆弹拨尔历史源流
  弹拨尔(Tanbour)又称“弹布尔”“弹普”“丹不尔”等,是一种流传于中国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弹拨乐器。根据《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以下简称《新词典》)对“Tanbūr”(弹布尔)词条的解释,“弹布尔(Tanbūr、tambūr、tembr、tunbūr)这个名称是适用于中东和中亚地区各种长颈、有品的拨弦类琉特的总的称谓。”据《新词典》记载,琉特琴最早见于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1000年由巴比伦传入埃及和希腊,后随着亚历山大东征传入波斯,如今在波斯细密画及其他各类文物中都可见到“弹不拉”(Tanbura)的踪迹。另据林谦三《东亚乐器考》中关于三弦起源的论述:“在西方,固然找不到宛如三弦的乐器,而稍稍类似的既存乐器,还是有的。那就是发源于波斯(伊朗)的丹不尔……”[1]林谦三认为,“丹不尔”起源于波斯,所以中亚、阿拉伯地区的弹拨尔当源自波斯的“丹不尔”。如今在中国新疆普遍运用的弹拨尔,尽管存在着弦数与演奏法的差异,但不难发现它们在形制上与“弹不拉”的相似。另外,通过对比现今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现存的犍陀罗佛教浮雕中梨形琉特琴(图1)与新疆于阗、龟兹石窟中出现的四弦琵琶(图2),可发现二者在形制外观中十分相似。[2]由此可推断,新疆地区的弹拨尔与波斯的“弹不拉”有明显的亲缘关系,可能由新疆南路的丝绸之路传入南疆。
  维吾尔族的弹拨尔流传地域很广,基于现阶段的调查,可以明确新疆弹拨尔分别存在于喀什、和田、伊犁、库车、乌鲁木齐等多个地区,并广泛用于新疆维吾尔地区流传的各种木卡姆中,据其流传地域划分,可分为南疆弹拨尔与北疆弹拨尔。南疆弹拨尔是新疆境内出现最早的弹撥尔,而后传入北疆伊犁等地,经过改良后有音色上的变化。如今在南北疆流行的弹拨尔在形制上大致相同,均为木沙江·肉孜老师于1963年改良版。
  二、弹拨尔历史文化变迁
  (一)演奏场域的变迁
  “变迁在所有社会文化系统中是一个永恒的现象,尽管变迁的速度和表现的形式,在不同情形下大不相同。”[4]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亚洲文明随着丝绸之路逐渐交流频繁,琵琶、箜篌等乐器随着西域乐的东渐来到隋唐宫廷,在隋唐七、九、十部乐中,十部乐之首燕乐以及二部伎中都使用了大量龟兹乐器。另从白居易在《废琴》中描写的“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中可见,这一时期在唐朝的宫廷对西域乐器的推崇达到了空前盛况。而弹拨尔的前身——五弦无疑是西域乐器中的代表乐器。另据《清史稿·志七十六·乐八》所载:“宴乐凡九,一曰队舞乐……一曰回部乐。”[5]以及《钦定皇朝礼器图式》《钦定大清会典图》等清朝文献记录中可以得知,清朝宫廷中的外来乐舞可分为“瓦尔喀部乐”“朝鲜乐”“蒙古乐”“回部”等,其中弹拨尔便包含在“回部”(新疆天山南路)乐器中。以上材料均可佐证,弹拨尔在中国古代常与其他出现在宫廷的西域乐器一起被广泛运用于宫廷宴乐中。
  与此同时,随着新疆地区木卡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弹拨尔这一乐器在各种木卡姆的表演场合中被大众熟知,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独奏曲。随着时代发展与国家非遗保护的政策,如今越来越多的弹拨尔艺术家在国内甚至世界上活跃。如在2014年西安举办的丝绸之路国际音乐会;在2015年由文化部中外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外民乐交流大会·弹拨乐比赛”;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在2018年打造的《丝绸之路》音乐会;以及新疆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肉孜节”音乐会等。从用于宫廷娱乐宴飨中的乐舞、宗教仪式音乐的使用到现代演绎活动,弹拨尔随着场域的时空转变,一步步形成了更加多元化、大众化的音乐文化变迁。
  (二)现代演奏曲目的变迁
  20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人民与各民族接触频繁,其他民族音乐与维吾尔族音乐的融合与交流、新疆本地文艺工作者数量的增多也逐步为新疆民族器乐曲的收集、整理、创作提供了发展动力,可想而知,弹拨尔的演奏曲目在漫长的历史中变迁、创新,并出现了更多为新型民族交响乐队、民族乐队创作的曲目。
  根据周吉先生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新疆卷》中对于维吾尔器乐曲的六种分类来源,可将弹拨尔器乐独奏曲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维吾尔族民间歌曲发展而来,如《你的天上有没有月亮》《古力扎艾》《收割之歌》;2.维吾尔族歌舞曲发展演变而来;3.源自各地木卡姆,如《乌夏克木卡姆散序》《木夏吾莱克木卡姆》《艾介姆的麦西热甫》《艾介姆木卡姆买尔乎里》等;4.传统民间乐曲,如独奏曲《尼姆派代》;5.来源于宗教礼仪活动,如源自苏菲派伊斯兰教徒的“朝拜圣裔麻扎”活动的《夏地亚娜》;6.和其他民族音乐文化交流的结果,如原型是一首短小的乌孜别克族乐曲《埃介姆》,还有《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等等。
  另,目前弹拨尔学习者普遍使用的教材为2003年6月新疆艺术学院分院编辑并出版的《维吾尔乐器技术理论与演奏法丛书(弹拨尔)》教程。而据笔者对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成员艾柯代、新疆艺术学院弹拨尔学习者们的访谈,近年来新疆的弹拨尔弹奏者也创作、改编了大量包含弹拨尔的器乐合奏曲及合奏曲,这些曲目受众面广、曲调丰富,而与此同时,随着年轻人审美观的改变,传统弹拨尔独奏曲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只有教材中几首耳熟能详的弹拨尔独奏曲仍在演奏。   个案调查1
  访谈时间:2020年12月4日
  访谈地点:新疆艺术学院
  访谈人物:艾柯代·阿迪力 新疆艺术剧院工作人员
  笔者:您好,您作为我们新疆藝术剧院的一员,平时接触最新创作的曲目一定很多,您可以说说近年来有哪些最新创作的民族器乐合奏曲吗?
  艾柯代:好的,弹拨尔是我们民族乐团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乐器,我们民族乐团今年来创作的曲目很多,比如作曲家努斯莱题·瓦吉丁近43年给我们民族乐团创作了超过300首乐曲,比如《大漠儿女》《喀什噶尔》《故乡》,等等。还有他的儿子艾尼瓦尔·瓦吉丁近期为我们乐团写了非常多的曲子,另外我们剧院也创作并展演了很多曲目,比如2012年我们在“国家大剧院”与国家交响乐团联袂演出《新疆十二木卡姆交响音乐会》。
  (三)乐器形制的变迁
  弹拨尔历史悠久,其古代形制只能根据已有的相关史料记载推测一二,如在唐朝的《乐苑》中载:“五弦未详所起,形如琵琶,五弦四隔,孤柱一。合散声五,隔声二十,柱声一,总二十六声,随调应律。”以及《新唐书·礼乐志》中载:“五弦如琵琶而小,北国所出。旧以木拨弹……”等可推断,隋唐时期五弦的拨片为木制、5根琴弦系在五个轸子上,可弹26个音。在图片及实物史料方面,现今在我国新疆地区的克孜尔、库木吐拉等石窟以及和田、库车、吐鲁番古墓中出土的陶片,包括日本正仓院收藏的紫檀五弦琵琶等以及印度、阿拉伯等他国现存的琉特型乐器都可对中国隋唐时期弹拨尔的形制进行一定的推断。
  到了清朝,根据《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二)中关于“回部乐器”弹拨尔的描述:“丹不尔刻桐为体,以大匏为槽,……直柄,面平背圆,……铁弦四,上二轴,左右各一绾之。……柄上设二铁为山口,近上一片穿孔纳弦,下一片承弦,柱用角。”以及《新疆图志》中关于南疆弹拨尔的记载等可以得知,清朝时期弹拨尔面板由桐木制成,根据“八音”分类法,可推测其共鸣箱为球体的葫芦制成,整体形状与当今流传的弹拨尔一致,琴弦数为4弦,铜制。装饰图案采用牛角、牛骨等材料。
  至20世纪下半叶,关于弹拨尔的记载则更加详细丰富,据《中国器乐大典》记载,在20世纪70年代前,新疆弹拨尔分为南疆弹拨尔和北疆弹拨尔,其中南疆弹拨尔是新疆最早出现的弹拨尔,后来流传到北疆,形成了北疆弹拨尔,且形制发生了变化。到了1963年,木沙江·肉孜老师以北疆弹拨尔为蓝本将弹拨尔进行改良,此后南北疆开始普及使用改良后的弹拨尔。(见下表)
  改良后的弹拨尔取消中间共鸣弦第七品上的缠弦,且将乐器长度从170cm左右缩短回140cm左右,“据访谈的弹拨尔演奏家于山江·加米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那时的弹拨尔的长度基本在170cm左右,琴弦余音长而不易控制,演奏中不但产生了大量金属噪声,而且影响了演奏音乐的清晰度。”[6]而弹奏的拨子则改为钢丝,对于钢丝的型号则根据演奏者本人的需求而定,大部分使用28号扬琴钢丝线。根据笔者对于弹拨尔学习者夏依达·西尔买买提的弹拨尔测量,其琴身长138.2cm,共鸣箱为整挖桑木,壁厚1.3cm左右,根据夏依达本人的喜好,其钢丝拨子使用了27号扬琴钢丝弦来制作。(图4—图6为夏依达·西尔买买提的弹拨尔)当然,这些改良不仅是对弹拨尔乐器本身,更是为今后木卡姆乐队以及新型民族乐团的演奏等都提供了有利的方便。
  结 语
  弹拨尔的历史文化变迁与丝绸之路的开通、历史的发展、新疆生态文化、社会变迁、科技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本文粗略的考察,目前看来其乐器形制、场域、曲目的变化都随着历史发生着种种变化,看到弹拨尔演奏曲目的增加、形制的改良,说明时代的发展,弹拨尔的传承人们都富有创新精神,不断的追求新的曲目和不断的改良其形制,弹拨尔在这些变迁中与新疆音乐文化深深融合,并始终展现着其独特的西域风情。
  注释:
  [1]
  林谦三.东亚乐器考[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247.
  [2]赵维平.丝绸之路上的音乐及其传来乐器研究[J].音乐文化研究,2017(01):40—41.
  [3]王子初.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新疆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44.
  [4]申 琴.旅游影响下的天龙屯堡地戏文化变迁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13(04):53.
  [5]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63.
  [6]杨 帆.维吾尔族乐器弹拨尔的形制与制作[J].民族音乐,2010(05):41.
  (责任编辑:韩莹莹)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匪情十分严重。福建省各级公安机关在福建省委、福建省军区的领导下,在广大民兵和人民群众的拥护下,对土匪进行了快速、持续、全面的打击,取得了剿匪斗争的重大胜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包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区别对待的辩证思维;始终坚持统筹协调的系统理念;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1949年8月5日晚,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进城,长沙数十万民众载歌载舞,鞭炮喧天,举行欢迎仪式。至此,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程潜,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第1兵团司令陈明仁率所部举行的起义终于成功。拯斯民于水火,化干戈为玉帛,自古就是大义之举,功在家邦。正是先贤爱国爱民,舍生忘死,追求光明,才能排除万难,达到目的,迎来和平。回顾湖南和平起义这场惊心动魄、波谲云诡
期刊
就犯罪客体概念而言,“社会关系说”自身有重大缺陷与先天不足;“法益说”则科学性、合理性兼备,宜取代“社会关系说”。在客体概念之语义范畴中,应采撷“引进论”,以“法益”指称犯罪客体并界定其精确内涵。“法益说”具有完善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型构,助力于建构科学、完备的刑法体系,应对刑事司法对刑法解释与时俱进发展要求之多重重大价值。优化、升级客体概念,才能使客体概念在司法实务中具有普适性,让客体在司法层面上的功能被正视。
干部考核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举措,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干部考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考核干部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干部”,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精准科学考核干部提供了根本指针。
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与红色文化传承是相辅相成的。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离不开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传承又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现阶段,应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保护、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解决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与发展尚存在的问题。同时,红色文化蕴涵了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对促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应把红色文化传承创造性地纳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范畴。党建保文化,文化促党建,既是丰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参与现实管理实践操作的具体内容,也是新时期把党建工作链条延伸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侵占我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炮轰宛平城、进攻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
期刊
期刊
[摘 要]《史记·乐书》是古代音乐思想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历来受到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学等学科研究者的重视,也呈现出丰硕的学术成果。本文以中国知网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其进行综述,厘清学界对《史记·乐书》的关注点及研究脉络,以飨读者。  [关键词]史记·乐书;礼记·乐记;音乐思想;音乐功能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9-0019-03
德国古典主义时期文学家席勒的代表诗作《欢乐颂》,是德语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同属古典主义时期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即通常所称的合唱乐章,在
[摘 要]声乐技术由发声技术、表演技术、正音技术组成,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民族,对三项技术的要求和偏向不尽一致。宋代以后的声乐技术更加偏向于正音技术,正音技术从此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声乐技术理论的主要内容。歌唱发声和歌唱表演技术是声乐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正音技术则列为一门“歌唱正音”的专业课程。汉语普通话演唱的正音技术,指的是单音节汉字在歌唱状态下的发音技术。汉字的读音分为“字头”“字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