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在导入新课上下工夫。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新课这一环非常重要。而采用与课文有关的传闻、秘史等,就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对萨拉热窝事件的故事情节作了简短介绍。当然在讲述这些传闻、秘史时必须简洁,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第二,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加以渲染,烘托气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如《世界历史》上册课文前面有一幅彩图《狮身人面像和哈佛拉金字塔》。在讲述法国大革命中的《拿破仑帝国》时,我先让学生看这幅彩图,特别是认真看狮身人面像的脸部,然后问:“他的表情怎样?你们知道他的脸部为什么变成这样吗?”并在学生的猜测中指出:这正是拿破仑·波拿巴的一个“杰作”并以此來导入新课。
第三,从基础知识的实用方面入手。学生学习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考试,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在历史教学中遇到一些重点课,在导入新课时,我就强调这一课的重要性,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到学习这课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同哪些课有联系。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重要,注意力就集中,讲述课文时,学生的兴趣就提高了,记忆力水平也能相应提高。
二、指导学生掌握几种记忆方法,在培养能力上下工夫
第一,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有节奏地复述是提高记忆力的良好捷径。时间、地点、事件是历史基础知识的关键。中学历史所要记的内容很多,不少学生采用机械记忆方法,收效不大,因此培养学生有节奏地复述是很重要的。如讲述《世界历史》中美国侵朝战争时,将它与《中国历史》中的抗美援朝结合起来,可以看出主要讲了四件大事:1950年6月朝鲜爆发内战,7月美国出兵朝鲜,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而告战争结束。我引导学生复述:年是50、50、50、53;月是6、7、10、7;事件是内战─侵朝─抗美援朝─战争结束。这样复述几遍,一般学生都能很快记住。
第二,利用歌诀或谐音记忆法指导学生加以记忆。如贞观之治,指导学生记为:“唐太宗,用魏征,房(玄龄)谋杜(如晦)断爱百姓。轻徭薄赋抓生产,贞观之治乐融融。”又如1807年富尔敦制成第一艘汽船,可想象为“富尔顿摇把令旗(1807)指挥第一艘汽船试航。”采用这种方法学生记起来得心应手且不易忘记。
第三,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来记忆,这样记住以后一般可以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例如在讲述中国现代史时,许多学生容易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与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容混淆。为此,我在课堂教学时着重指导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词来记忆。其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中有关课文内容的关键词为:会议内容有①工作重心的转移②党的总任务,会议意义是解决什么问题;党的八大中有关课文内容的关键词为:会议内容有①主要矛盾的变化②当前的主要任务,会议意义是指明方向。学生在掌握关键词的基础上记忆全部内容,这样以后再出现时就不会混淆了。
第四,采用比较记忆法来指导学生加以记忆。比较是加深理解、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真正认知历史的方法之一。比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历史学中一事物同他事物性质、内容(或形式)、方法(或手段)、结果(或意义)上的相同和区别。如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在内容、性质、结果上的相同与不同。其二是指某一历史事物在自身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各方面的异同。如秦末农民起义中刘邦、项羽推翻秦统治和秦亡后楚汉之争的性质变化。通过比较,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理解和记忆。
三、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必须做到重点突出,抓住关键,解决难点。例如,十七世纪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在课堂讲述中,我从四个方面入手:①背景──盛行农奴制,工场手工业落后,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②目的──实现富国强兵,巩固沙皇专制统治;③措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习俗;④影响──巩固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使俄国强大,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要巩固记忆水平,还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记忆能力。美国内战一课讲述完后,一般学生对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概况、结果基本上都掌握了,但是为了提高记忆能力,我给学生出了一个思考题:“用史实说说美国内战为什么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我给予简单的提示:首先,独立战争虽然打碎了殖民枷锁,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不彻底,因为政权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联合专政,保留了奴隶制;其二,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从背景方面可以看出美国独立战争没有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其三,林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主张逐步废除奴隶制,在内战中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正体现了第二次革命的任务。综上分析就不难看出,美国内战确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首先,要在导入新课上下工夫。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新课这一环非常重要。而采用与课文有关的传闻、秘史等,就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对萨拉热窝事件的故事情节作了简短介绍。当然在讲述这些传闻、秘史时必须简洁,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第二,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加以渲染,烘托气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如《世界历史》上册课文前面有一幅彩图《狮身人面像和哈佛拉金字塔》。在讲述法国大革命中的《拿破仑帝国》时,我先让学生看这幅彩图,特别是认真看狮身人面像的脸部,然后问:“他的表情怎样?你们知道他的脸部为什么变成这样吗?”并在学生的猜测中指出:这正是拿破仑·波拿巴的一个“杰作”并以此來导入新课。
第三,从基础知识的实用方面入手。学生学习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考试,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在历史教学中遇到一些重点课,在导入新课时,我就强调这一课的重要性,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到学习这课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同哪些课有联系。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重要,注意力就集中,讲述课文时,学生的兴趣就提高了,记忆力水平也能相应提高。
二、指导学生掌握几种记忆方法,在培养能力上下工夫
第一,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有节奏地复述是提高记忆力的良好捷径。时间、地点、事件是历史基础知识的关键。中学历史所要记的内容很多,不少学生采用机械记忆方法,收效不大,因此培养学生有节奏地复述是很重要的。如讲述《世界历史》中美国侵朝战争时,将它与《中国历史》中的抗美援朝结合起来,可以看出主要讲了四件大事:1950年6月朝鲜爆发内战,7月美国出兵朝鲜,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而告战争结束。我引导学生复述:年是50、50、50、53;月是6、7、10、7;事件是内战─侵朝─抗美援朝─战争结束。这样复述几遍,一般学生都能很快记住。
第二,利用歌诀或谐音记忆法指导学生加以记忆。如贞观之治,指导学生记为:“唐太宗,用魏征,房(玄龄)谋杜(如晦)断爱百姓。轻徭薄赋抓生产,贞观之治乐融融。”又如1807年富尔敦制成第一艘汽船,可想象为“富尔顿摇把令旗(1807)指挥第一艘汽船试航。”采用这种方法学生记起来得心应手且不易忘记。
第三,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来记忆,这样记住以后一般可以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例如在讲述中国现代史时,许多学生容易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与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容混淆。为此,我在课堂教学时着重指导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词来记忆。其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中有关课文内容的关键词为:会议内容有①工作重心的转移②党的总任务,会议意义是解决什么问题;党的八大中有关课文内容的关键词为:会议内容有①主要矛盾的变化②当前的主要任务,会议意义是指明方向。学生在掌握关键词的基础上记忆全部内容,这样以后再出现时就不会混淆了。
第四,采用比较记忆法来指导学生加以记忆。比较是加深理解、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真正认知历史的方法之一。比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历史学中一事物同他事物性质、内容(或形式)、方法(或手段)、结果(或意义)上的相同和区别。如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在内容、性质、结果上的相同与不同。其二是指某一历史事物在自身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各方面的异同。如秦末农民起义中刘邦、项羽推翻秦统治和秦亡后楚汉之争的性质变化。通过比较,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理解和记忆。
三、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必须做到重点突出,抓住关键,解决难点。例如,十七世纪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在课堂讲述中,我从四个方面入手:①背景──盛行农奴制,工场手工业落后,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②目的──实现富国强兵,巩固沙皇专制统治;③措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习俗;④影响──巩固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使俄国强大,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要巩固记忆水平,还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记忆能力。美国内战一课讲述完后,一般学生对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概况、结果基本上都掌握了,但是为了提高记忆能力,我给学生出了一个思考题:“用史实说说美国内战为什么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我给予简单的提示:首先,独立战争虽然打碎了殖民枷锁,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不彻底,因为政权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联合专政,保留了奴隶制;其二,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从背景方面可以看出美国独立战争没有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其三,林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主张逐步废除奴隶制,在内战中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正体现了第二次革命的任务。综上分析就不难看出,美国内战确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